羅華 金云生
摘 要:文學欣賞是讀者為了滿足審美需要,在理解文學作品的基礎上,進行的想象、聯(lián)想、情感、思維、再創(chuàng)造等心理活動。小學階段是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形成的初級階段,因此,對其進行審美意識的培養(yǎng)是極其重要的。小學語文的文學欣賞,就是讓學生通過以上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意識,增強學生的審美能力,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結(jié)合教學經(jīng)驗,簡單談談對小學語文文學欣賞的研究。
關鍵詞:文學欣賞;審美;知識面
小學語文是小學生學習的重點課程,其不僅能夠傳授給學生知識,提高學生的技能,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交際能力、邏輯表達能力與審美的能力。按照新課標的教學要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不能只注重學生的學習水平與能力,還要培養(yǎng)學生鑒賞文學作品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因此,我覺得,語文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的欣賞能力應從以下方面入手。
一、提高教師自身欣賞水平
學生對文學作品的欣賞與鑒賞能力主要來自于教師的引導與培養(yǎng),其對文學作品的興趣也依賴于教師的影響與熏陶。若是教師對文學作品的欣賞一無所知或是一知半解,就無法教授學生,因此,要使學生提高對文學作品的欣賞能力,首先要提高教師自身的欣賞水平。由于教師對文學作品的來源與渠道很廣,因而其可以用各種有效的途徑來提升自身的素養(yǎng),如,利用網(wǎng)絡交流平臺、圖書館的圖書讀物等。同時通過自己的學習與分析,并與別人的交流探討,能夠有效地提高自身的欣賞水平。
二、將欣賞能力與其他能力結(jié)合起來
對學生文學作品的欣賞能力不能與其他能力分離開來,教師在教學時應該共同培養(yǎng)。比如,在學習杜甫的“絕句”這首詩時,教師既要讓學生理解“融”“暖”的意思,通過聯(lián)系全詩,將其進行解釋,培養(yǎng)學生對主要字詞的理解能力,又要讓學生仔細品味“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的含義,并用自己的話語將其翻譯出來,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概括能力,還要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想象與聯(lián)想,將詩句描述的情景展現(xiàn)出來,培養(yǎng)學生的欣賞能力,更要讓學生根據(jù)古詩的詩句以及寫作背景,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認知,體會詩人對春天的喜愛之情。學生通過全面完整的學習才能夠深刻地理解古詩,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水平。若是將欣賞能力與其他能力分割開來,學生不僅會覺得課堂學習突兀單調(diào),也會覺得欣賞只是簡單地描繪出自己想象出來的景色,未免有些膚淺。因此,教師只有將欣賞能力與其他能力結(jié)合起來進行教學,才會使學生對文學作品的理解更加全面透徹,這些能力也會相輔相成,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
三、在朗讀中體會語言的優(yōu)美
朗讀是學生學習語文的主要手段之一,學生通過高聲朗讀,能夠增強對課文的認識及語感,并且在朗讀過程中,還能在腦海中構(gòu)建出文章的結(jié)構(gòu),有效地理順思路。在對文學作品進行賞析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讓學生在朗讀中體會語言的優(yōu)美與神奇,感受到語言文字的魅力。比如,在學習《迷人的九寨溝》這篇課文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通過朗讀感受九寨溝的秀美與神奇。在學生朗讀的過程中,教師還可以為學生播放合適的音樂,開啟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充分張開想象的翅膀,發(fā)揮自己的想象,感受九寨溝色彩斑斕的水、絢麗多彩的山色以及變幻多測的深秋天氣,從而受到美的熏陶與洗禮。要提高學生對文學作品的欣賞能力,最主要的就是讓學生與作者的心靈產(chǎn)生共鳴,心靈相通,才能使學生真正感受到作品的美,體會到作品的內(nèi)含與深意。
四、擴大學生的知識面
語文不僅是一門教學課程,更是一種語言,一種藝術。對文學作品的欣賞體現(xiàn)在語言文字的優(yōu)美、流暢,形象描寫得生動,以及思路安排得縝密、結(jié)構(gòu)的完整有條理等多個方面。但是這些方面在教材中體現(xiàn)得不是很全面,因此,為了增強學生的欣賞能力,教師要積極引導,并鼓勵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增大閱讀量,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在進行課外閱讀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選擇種類不一的課外書,如,“安徒生童話”“稻草人”“愛的教育”等,學生通過閱讀不同的文章,感受到不同文學作品的另類美。另外,為了提高學生的讀書熱情,教師可以在班級組建一個“讀書廣角”,為學生提供讀書與交流的平臺,并且定期組織讀書交流活動,既可對學生讀書成果進行檢驗,又是鍛煉學生的有效手段,使學生在說與交流中提高對文學作品的欣賞能力。
總之,對小學語文的文學作品進行欣賞與分析,是現(xiàn)在語文教學的目標之一,也是培養(yǎng)小學生審美情趣的主要手段之一。要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意識,提高學生對文學作品的欣賞能力,教師首先要提高自身的欣賞水平,在課堂教學中,采取合適的手段與策略,積極引導學生體會語言文字的優(yōu)美,將欣賞能力與其他能力結(jié)合起來進行培養(yǎng),并鼓勵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的欣賞水平,使學生成為滿足社會發(fā)展的全面人才。
參考文獻:
祝鋒.用文學的氣質(zhì)涵養(yǎng)語文:論小學高年段文學欣賞的有效滲透[J].教師,2013(9).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