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紅樓夢》作為一部講述“人”的著作,優(yōu)伶是封建大家族中存在的一類特殊群體,地位比奴仆還要低下。其中芳官、齡官,是梨香院十二優(yōu)伶的代表,本文通過從二人的長相及才藝、性格、情感世界和命運結局四個方面的比較來探析其中表現(xiàn)出的人文精神。進而使學生在閱讀作品中豐富自己的人文素養(yǎng)、提升自己的精神世界。
關鍵詞:芳官 齡官 人文精神
所謂的人文精神一般是指對人的一種關懷。《紅樓夢》作為學生的經(jīng)典讀物之一,它在人物塑造方面所顯現(xiàn)出來的人文精神,對學生的身心發(fā)展有一定的促進作用。紅樓夢中“人”的研究一直是“紅學”研究的一個重點。近年來,其優(yōu)伶形象的研究受不少研究者的青睞,其中芳官、齡官尤其引人注目。本文僅以《紅樓夢》[1]中芳官與齡官的長相及才藝、性格、情感世界和命運結局四個方面的比較為例來闡釋其中表現(xiàn)出的人文精神。進而使學生在閱讀作品中豐富自己的人文素養(yǎng)、提升自己的精神世界。其對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培養(yǎng)獨特的審美情趣。從在芳官與齡官的長相及才藝方面分析:兩人均從姑蘇采辦而來進入賈府,在梨香院中一個主演正旦,一個扮小旦,在戲班中,二人地位相當。而曹雪芹對十二優(yōu)伶的刻畫上,著墨最多的是芳官,用情最苦的是齡官。芳官是戲班里的正旦,俗稱"青衣"。作為旦行里的主要角色,扮演的多是中國傳統(tǒng)的女性形象。如為死去的丈夫,守身如玉的貞節(jié)烈女;為家庭無私奉獻的賢妻良母之類。通過正面和側面刻畫了一個明艷動人的美優(yōu)伶。齡官的外貌與黛玉相似,可見齡官也是位不落俗塵的美女子。
同在梨香院,一個窄窄小小的地方,作為優(yōu)伶從小就學戲,她們的日常生活便是開嗓、練戲、唱戲。所謂“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芳官和齡官雖扮相不同,但是兩人技藝都很高超。
她們一個明艷動人,一個不落俗塵,一個與寶玉相像,一個有黛玉之態(tài)。作者刻畫了兩個技藝高超的美人,給予各位讀者美的享受,但是作者對于兩人形象刻畫手法卻各異,這就使得學生在閱讀時有自己個人的見解,促使學生在自己的寫作當中充分展示他們的個性,寫出了自己的審美體驗,抒發(fā)了自己獨特的審美感受。
第二、促進個性的健康發(fā)展。主要通過芳官與齡官的性格比較。芳官出場在大觀園鼎盛的后期,重點放在洗頭事件中,芳官受到干娘的不公正待遇時,她沒有選擇忍氣吞聲,而是據(jù)理力爭,敢于反抗。王昆侖將芳官的這種反抗說成是堅決反抗欺凌的武劇[2]。面對趙姨娘的氣勢洶洶,毫不畏懼,直接頂撞,挨了打后,便在地上打起滾來,尋求眾人的幫助。此時,其身上的天真任性也展露無疑。當寶玉對其使眼色想問及藕官在院子里燒紙錢的事,她便裝肚子疼,使襲人離開。說明芳官的聰明和靈敏。
齡官的出場是較早的,并且一出場受到了元妃的賞識,面對獎賞表現(xiàn)出不卑不亢,并且拒絕唱《游園》、《驚夢》二出,去迎合大眾的口味,而是堅持自己的原則。同時,通過外表的描寫點明齡官大有黛玉之態(tài)。熊澤文認為“細細研究齡官,不難發(fā)現(xiàn)她身上集中了寶黛二人最突出的性格,即寶玉的清醒,黛玉的孤傲?!盵3]不同的是,齡官的身份低微,卻依然保持著自己的扭傲的個性。這種性格不僅僅表現(xiàn)對元妃的拒唱。同時,齡官對寶玉央其唱《牡丹亭》時也稱自己嗓子啞了,冷淡待之,足見其孤傲。齡官的心思是細膩的,同時也是敏感的。在其后賈薔為了給齡官解悶,買了個會銜旗的雀兒,這只雀兒將其他的姑娘都逗笑了,而唯獨齡官看了,忍不住生起氣來,使得賈薔進退兩難,最后將雀兒放了。
通過比較,芳官與齡官的性格,同中有異。通過語言和動作描寫,真實客觀的描繪出了兩個年紀相仿卻性格各異的人物形象。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不管地位的高貴與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尊嚴和性格。使學生能夠在閱讀比較兩個人物的同時,在思想上也受到一定的啟發(f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促進其個性的發(fā)展。
第三、豐富情感世界。主要從芳官與齡官的情感世界分析。芳官與寶玉之間稱兄道弟,任性而為,活潑天真。寶玉和芳官劃拳,晚上喝醉了,襲人將她扶到寶玉身邊睡下。寶玉給芳官取了男名“耶律匈奴”、“溫都里納”,并且覺得男名更為別致,對于她的裝扮也是以男孩子扮相。芳官和其他人相處,非常仗義。她幫助柳五兒免于誤會。為藕官和藥官的事惋惜,足見她是性情中人。
相比于芳官,齡官的感情世界,對賈薔的愛情占據(jù)著主導地位。齡官孤傲的性格,恐怕也難在大觀園中產生出芳官那樣的友情。第三十回“齡官畫薔”看出了一個愛之深,卻不敢言,感情無法排遣的受感情煎熬的女子形象。同時,齡官對賈薔的感情又是含蓄的。當賈薔要為她的吐血病去請大夫時她不讓。通過寶玉的眼睛看到了一個典型的口是心非的少女形象。作為一個戲子,齡官傾心于自己的主子。在《紅樓夢》中對于齡官與賈薔的愛情沒有詳細的論述,但是在賈府這個等級森嚴的大家族中,一個戲子與主子的愛情,終究會以悲劇收尾。
通過比較兩人的情感世界,闡釋出兩種不同的情感體驗,友情和愛情是人一生中非常重要的兩種情感,在這其中通過一系列的小事件使學生對友情和愛情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認識,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第四、關注人物命運。從芳官與齡官的命運結局分析。在五十八回,由于皇太妃的甍逝,朝廷命令各地停止家伶的蓄養(yǎng),禁止唱戲。因此,十二官有了第一次的各奔東西,此時芳官被指給了寶玉。在王夫人清理怡紅院時,芳官還在反抗,也正因為她平日的棱角,使得她成為被清理的對象。她反抗干娘、趙姨娘還沒什么,但是她現(xiàn)在反抗的是視“美女”為“野獸”的王夫人,被攆已是必然。可芳官卻沒有像王夫人所想的那樣,隨干娘找個人家出嫁,而是與藕官、蕊官“斬情歸水月”,斬斷塵緣,絕望而入空門。她們想要主宰自己的命運,尋求一片自由潔凈的藍天。實質上,是被兩個心懷不軌的老尼姑拐騙了去,每天都有繁重的雜務。十幾歲本是人生中最燦爛、最無邪的年齡,而芳官最后卻懷著對人世的失望和痛苦遁入空門,不禁讓人為之可惜!
遣散家班的時候,齡官沒有像其他同伴那樣,留在賈府側身為奴,而是帶著對賈薔的失望決然離去。齡官的離開,如花的飄落,水的流動,到了該落和該流動的時候,終有自己要去的地方。齡官的離開,實際上是一種解脫。如果她沒有離開,也必然會隨著大家族的沒落而走向滅亡。當然,對于齡官的具體結局,在文獻中沒有進行詳細具體的描述。不管怎樣,齡官的出走是一種較之他人相對明智的選擇。
芳官與齡官的不同結局,不僅是她們自己選擇的結果,同時也是她們的性格使然。通過對其命運結局的比較,表現(xiàn)出世間所有的悲歡離合都是有其發(fā)展的合理性的,作者在寫她們的最終結局時,同時也引發(fā)了學生關注人物的命運、對人自身進行思考,樹立人本意識。
總之,文學作品中大多都蘊含著豐富的人文精神?!都t樓夢》作為語文經(jīng)典課外閱讀之一,通過探析其小人物芳官與齡官人物形象所體現(xiàn)的人文精神,培養(yǎng)學生獨特的審美,促進學生個性的健康發(fā)展,進而使學生在閱讀作品過程中豐富自己的人文素養(yǎng)、提升自己的精神世界。
參考文獻
[1]本文所引原文,皆出自曹雪芹,高鶚.紅樓夢[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
[2]王昆侖.紅樓人物論[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1:61.
[3]熊澤文.齡官論[J].名作欣賞,2011,(5).
(作者介紹:王思媚,湖南科技大學教育學院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