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秋玲 吳修山
(阜新市疾控預防控制中心,遼寧 阜新 123000)
學生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接種效果的評價
張秋玲吳修山
(阜新市疾控預防控制中心,遼寧 阜新 123000)
目的 乙型肝炎是我市患病率較高的傳染病,通過觀察學生中乙型肝炎的感染情況及評價學生在不同時期接種乙型肝炎疫苗的免疫效果,采取更好的防制對策。方法 乙型肝炎疫苗接種史、生活經(jīng)歷及習慣、乙型肝炎血清5項指標。結果 調(diào)查學生3465例,乙型肝炎HBsAg陽性率為1.09%,乙型肝炎抗-HBc陽性率為6.08%;注射過乙型肝炎疫苗的學生抗-HBs陽性率為81.81%,針對HBsAg的保護率為62.7%,針對抗-HBc的保護率為43.0%。結論 乙型肝炎疫苗接種程序復雜,往往不能全程接種或接種工作不規(guī)范,可能是疫苗保護率低的一個重要原因;由于保護率較低,采取綜合性防制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學生;乙型肝炎;免疫學;流行病學;效果;評價
乙型肝炎是我市患病率較高的傳染病。為了觀察學生中乙型肝炎的感染情況及學生在不同時期接種乙型肝炎疫苗的免疫效果,2009年9月對阜新市高級中學學生的一般情況、生活經(jīng)歷與習慣、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接種史進行了調(diào)查?,F(xiàn)將調(diào)查結果報道如下。
1.1對象:于2009年9月20日對阜新市高級中學的全體學生發(fā)放調(diào)查問卷,并采靜脈血5 mL。共調(diào)查3816例,問卷合格率為90.8%。
1.2調(diào)查內(nèi)容及方法:采用自制的統(tǒng)一的調(diào)查問卷,內(nèi)容包括一般情況(年齡、性別、民族、家庭收入等)、乙型肝炎疫苗接種史、生活經(jīng)歷及習慣。危險因素分析用病例對照研究,接種效果分析用回顧性隊列研究。
1.3檢驗方法:用ELISA方法檢驗(試劑由珠海麗珠試劑有限公司提供)。檢測指標為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
1.4統(tǒng)計學方法:數(shù)據(jù)的整理分析用SPSS19.0,率的比較用χ2檢驗,P<0.05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
2.1人口學資料:本次調(diào)查學生3465例,男性1607例,女性1858例;平均年齡17.2歲(全距14-20歲)。漢族學生占90.0%,蒙族占4.7%,滿族占4.1%,回族占0.7%,其他民族占0.4%。
2.2人口學參數(shù)與乙型肝炎血清5項指標的關系:5項指標中,抗-HBs陽性率最高(80.48%),其他依次為抗-HBc(6.08%)、抗-HBe(2.28%)、HBsAg(1.14%)、HBeAg(0.71%)???HBc男性陽性率為7.12%,女性為5.26%(表1),χ2=2.40,二者無明顯差異。漢族學生3114例,抗-HBc陽性194例;其他民族的學生351例,16例抗-HBc陽性,經(jīng)檢驗χ2=0.80,二者無明顯差異。
2.3生活經(jīng)歷和習慣與抗-HBc陽性率的關系:調(diào)查的學生中有20.1%的學生去過牙科,去過牙科的同學抗-HBc陽性率(4.81%)與未去過牙科的學生抗-HBc陽性率(6.35%)無明顯差異,χ2=1.40。曾針灸過的學生的抗-HBc陽性率為7.79%,未針灸過的學生抗-HBc陽性率6.04%,χ2=0.40。與人共用過牙刷的學生抗-HBc陽性率(5.15%)與從未與人共用牙刷的學生抗-HBc陽性率(6.12%)無明顯差異,χ2=0.15。
2.4不同時期、不同接種次數(shù)抗-HBs和抗-HBc陽性率:調(diào)查的學生中,在出生時、學齡前、小學、中學時期總計4次接種疫苗的學生抗-HBs陽性率最高,為85.88%,僅在出生時注射疫苗的學生抗-HBs陽性率最低,為64.84%(表2)?;卮鹱⑸溥^乙型肝炎疫苗的學生的抗-HBc陽性率為5.56%,未注射的是9.76%,χ2=4.16,二者差異明顯(表2)。
2.5乙型肝炎疫苗的保護率和效果指數(shù):乙型肝炎的5項指標中,抗-HBc陽性率最高,把它作為乙型肝炎的感染指標,則保護率和效果指數(shù)分別為43%和1.69,見表3。
3.1注射過乙型肝炎疫苗的學生與未注射的學生抗-HBc陽性率有統(tǒng)計學差異,從未注射過疫苗學生的抗-HBc陽性率是注射過疫苗學生的抗-HBc陽性率1.76倍,表明乙型肝炎疫苗對防止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有效果。但是,以抗-HBc作為感染指標,保護率是43.0%,與其他一些地區(qū)調(diào)查結果相比稍低[1-3],應分析疫苗保護率稍低的原因。
3.2性別、民族、一些危險的生活習慣與經(jīng)歷,如去過牙科,做過針灸,與別人共用牙刷等因素對抗-HBc陽性率的影響無統(tǒng)計學差異,說明上述因素與疫苗保護率低無關。
3.3多次接種或近期接種乙型肝炎疫苗的學生抗-HBs陽性率較高,說明接種程序和接種時間可能影響乙型肝炎疫苗的保護率。根據(jù)調(diào)查,在出生時即注射疫苗的學生中有32.7%只注射了1針,有31.8%只注射了2針;學齡前注射疫苗的學生中有10.4%只注射了1針,7.4%只注射了2針;大部分學生在2000年以前接種的疫苗,可能超過了疫苗的保護期,因此乙型肝炎疫苗接種程序復雜導致不能全程接種和接種時間過長可能是抗-HBc保護率低的一個原因。
3.4疫苗注射前未能充分搖勻可能是抗-HBc保護率較低的又一個原因。本次調(diào)查的人員均參加過集體單位乙型肝炎疫苗接種,回憶注射時因各種原因疫苗未得到充分搖勻。因此,注射時因疫苗使用不當,接種程序不規(guī)范可能導致機體對疫苗應答不佳[4-5]。
3.5保護率與其他地區(qū)相比稍低也可能與不同地區(qū)人群免疫應答不同有關。乙型肝炎疫苗接種后無應答和弱應答的原因極其復雜,涉及疫苗因素、機體因素、接種因素等多方面,應定期進行乙型肝炎疫苗接種效果評價,并努力做好乙型肝炎疫苗的復種工作[4-8]。
乙型肝炎是患病率較高的傳染病,其防制工作任重道遠。從本次所調(diào)查的學生免疫接種的免疫學和流行病學效果上看,注射過疫苗的抗-HBs陽轉(zhuǎn)率(81.81%)和抗-HBc保護率(43.0%)不是很高,因此乙型肝炎的防制工作采取綜合性防制措施是非常必要的。要大力開展乙型肝炎疫苗接種的相關健康教育工作,使越來越多的健康人群接種乙型肝炎疫苗,加強接種人員的技術規(guī)范培訓,并定期進行乙型肝炎疫苗接種效果評價,根據(jù)評價效果做好復種工作,降低乙型肝炎患病率。
[1] 李慧,高麗,張曉曙,等.甘肅省乙肝疫苗接種與乙肝病毒感染相關性分析[J].中國公共衛(wèi)生,2011,2(11):1380-1382.
[2] 沈立萍,楊進業(yè),莫兆軍,等.乙型肝炎疫苗長期免疫對人群乙型肝炎病毒流行狀況的影響[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07,28(7): 659-662.
[3] 刁琳琪,王春香,康鍇,等.河南省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學調(diào)查[J].中國計劃免疫,2007,13(4):328-331.
[4] 梁偉,劉淑霞,袁慧,等.聊城市乙肝疫苗免疫效果評價研究[J].醫(yī)學動物防制,2012,28(6):632-634.
[5] 劉瑞,楊琍琦,惠錦林,等.醫(yī)院感染現(xiàn)患率調(diào)查與分析[J].安徽醫(yī)學,2011,32(1):92-94.
[6] 任南,文細毛,吳安華,等.2008年全國醫(yī)院感染橫斷面調(diào)查報告[A].中國醫(yī)院協(xié)會全國醫(yī)院感染管理學術年會,2009
[7] 任南,文細毛,吳安華.全國醫(yī)院感染橫斷面調(diào)查結果的變化趨勢研究[J].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07,6(1):16-18.
[8] 曾詠紅,李翠紅,易愛華.醫(yī)院感染現(xiàn)患率調(diào)查與分析[J].當代護士(專科版),2010,6(下旬刊):134-136.
表1 不同年齡、性別乙型肝炎抗-HBc陽性率
表2 不同時期注射疫苗抗-HBs和抗-HBc陽性率(%)
表3 乙型肝炎疫苗不同指標的保護率(%)
R512.6+2
B
1671-8194(2016)29-008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