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卡何建蘭
【摘 要】 目的 探究感染傷口護理中敷料護理的作用。方法 選取2015年9月至2016年5月間在我院診治的64例感染傷口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患者采用敷料護理,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換藥護理,比較兩組患者傷口的臨床療效。結果 實驗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3.8%,對照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75.0%,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比較,實驗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感染傷口護理中使用敷料護理,可以促進感染傷口的愈合,提高治療效果。
【關鍵詞】 感染傷口 敷料護理 愈合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ole of infection in the wound care dressing care. Methods between September 2015 to May 2016 in 64 cases of wound infection in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according to th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ventional dressing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dressing care,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care, wound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the clinical efficacy. Results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3.8% in the control group of patients with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75.0%, the total efficiency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higher,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 Conclusion infected wound care dressing is used care, can promote healing of infected wounds,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Key words】 infected wounds; dressing care; healing
感染傷口是外傷、有創(chuàng)性操作或手術患者中常見的并發(fā)癥,它是由于病原菌并創(chuàng)口侵入,引起的皮膚紅、腫、熱、痛等癥狀,給患者帶來痛苦的同時,延長了傷口的愈合時間,增加患者的經濟負擔。因此如何促進感染傷口的愈合,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就顯得尤為重要。經過多年的探究,發(fā)現使用敷料覆蓋傷口,可以保持創(chuàng)面的濕潤,有利于創(chuàng)面的愈合?,F將敷料護理應用于感染傷口中,取得較好治療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9月至2016年5月間在我院診治的64例感染傷口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實驗組(敷料護理)和對照組(常規(guī)換藥護理),每組各32例,實驗組患者中男18例,女14例,年齡21-58歲,平均年齡(38.4±2.1)歲;其中手術切口感染13例、外傷創(chuàng)口感染19例。對照組患者中男17例,女15例,年齡23-61歲,平均年齡(39.4±1.8)歲;其中手術切口感染11例、外傷創(chuàng)口感染21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相比,差異具有同質性(P>0.05),可以進行對比。
1.2 納入和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1)符合傷口感染的診斷標準;(2)血糖正常、血清白蛋白在正常范圍內;(3)意識清晰[1]。
排除標準:(1)有心肺、肝腎疾病史者;(2)精神疾病者;(3)惡性腫瘤者;(4)拒絕加入實驗者。
1.3 方法
所有患者均進行抗感染進行治療,監(jiān)測患者的血糖情況,加強營養(yǎng);指導患者進行患肢活動,促進血液循環(huán);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使患者能夠以正確的心態(tài)進行治療;密切觀察病記錄患者的傷口情況。
對照組:常規(guī)換藥護理,具體如下:在進行換藥時要嚴格樹立無菌觀念,首次打開感染傷口的死腔,修剪傷口處的壞死組織,使用過氧化氫溶液沖洗后,多次采用生理鹽水進行清洗創(chuàng)面,然后使用碘伏擦洗創(chuàng)面及周圍皮膚,碘伏消毒時需采用有外向內的順序,凡士林紗條覆蓋創(chuàng)面后,再無菌敷料覆蓋并包扎,依據滲出情況選擇換藥次數。
實驗組:敷料護理,具體如下:在換藥時嚴格遵守無菌原則,使用碘伏消毒感染傷口的皮膚,生理鹽水反復沖洗,清除壞死組織,有潰瘍的傷口處填充銀離子敷料后,敷料進行外敷,依據滲出情況選擇換藥次數。
1.4 觀察指標
治療護理4周后,觀察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治療效果:愈合為傷口閉合,形成結痂或瘢痕;有效為切口分泌物減少,創(chuàng)面有肉芽組織再生;無效為傷口無變化[2]。治療總有效率=愈合率+有效率。
1.5 統計學分析
實驗數據以統計學軟件SSPS18.0處理,計數資料(%)用X2檢驗。P<0.05提示對比項差異顯著。
2 結果
實驗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3.8%(30/32),對照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75.0%(24/32),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比較,實驗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4.27,P=0.039)。
3 討論
感染傷口除了進行抗感染治療外,傷口的護理在臨床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常規(guī)換藥護理中,采用的濕敷包扎,可以保證傷口的濕潤,促進傷口肉芽組織的生長,具有保護創(chuàng)面、吸收滲液的特點,但它不能使傷口長久保持恒溫、濕潤,極易造成紗布與創(chuàng)面發(fā)生粘連,換藥時造成二次傷害傷口,且包扎松緊不易控制,給患者帶來痛苦。而傷口敷料四周具有粘膠,更換時不會損傷傷口組織,可以保持傷口的長久濕潤,促進傷口愈合,粘膠可以較好的貼合組織,不會出現影響傷口的微循環(huán),銀離子敷料可以有效預防和治療感染傷口,促進肉芽生長,加速傷口愈合,并具有良好滲液引流效果。.
在上述實驗中,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換藥護理,實驗組患者采用敷料護理,實驗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3.8%,對照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75.0%,實驗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表明:與常規(guī)換藥護理相比較,敷料護理可以提高感染傷口的治療總有效率。
綜上所述,感染傷口護理中使用敷料護理,可以促進感染傷口的愈合,提高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張金萍, 姜連英, 黃燕,等. 新型護理敷料在壓瘡感染性傷口中的應用[J]. 長春中醫(yī)藥大學學報, 2015, 31(3):610-612.
[2]姜連英, 馬利平, 李秋菊. 傷口護理敷料對感染傷口的療效分析[J]. 國際護理學雜志, 2013, 32(9):2135-2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