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社會存在著對中國傳統文化認知不足的明顯問題。對自己的傳統文化,傳統習俗,傳統服飾等一系列傳統內涵的東西不夠重視,沒有相應的民族自豪感,崇洋媚外等不好風氣盛行。造成這一方面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教育缺失就是其中重要原因。本文以此為背景,理性的將傳統文化元素與兒童玩具設計相結合,采用前期調研、目標定位、設計提出、規(guī)劃設計等一系列設計方法對傳統文化元素與兒童玩具的結合進行了探索,并以此設計出一款拼圖玩具為例來說明。
關鍵詞:傳統文化元素;兒童玩具設計;設計方法
一、市場調研
(一)現有兒童玩具調研
兒童玩具是指為目標人群兒童娛樂、學習、益智所設計并生產制造的產品。兒童玩具的特點是要與目標人群的年齡和智力密切聯系。一件好的的兒童玩具在使用和操作方面必定是便捷、安全、舒適的。由于兒童這一特殊群體所以對于玩具的造型、材質以及色彩等方面具有特殊的要求。按功能來說,兒童玩具主要分為以下幾種:
1.主題玩具,也叫做社會生活玩具,就是指角色扮演的玩具,兒童通過此類玩具扮演某些社會角色,認識了解到所生活的社會環(huán)境,對兒童的成長具有較大的幫助。
2.動手玩具,即認知類玩具。
3.科技玩具。主要是借助物理性知識或者電池遙控的玩具,如電動火車、遙控飛機、遙控車等。
4.音樂玩具。能夠發(fā)出優(yōu)美音樂的玩具,市場上主要是八音盒、音樂手機、兒童電子琴、帶電子音樂盒的娃娃等。
5.健身玩具。就是體育類玩具,例如各種球類、各種車輛,三輪腳踏車、小滑板車、電瓶車、小自行車等。
6.啟蒙玩具。主要服務對象為嬰兒,在家長的引導下吸引嬰兒的注意力,讓嬰兒認識物體的形狀、色彩。
(二)對學齡前兒童調研
2014年3月30日在山東省淄博市沂源縣銀河幼兒園大(一)班學齡前兒童(6-8歲 共36人男23人女13人)關于對四大發(fā)明的市場調研:
問題:1.你知道活字印刷術么?
2.你最喜歡什么玩具?
調研結果顯示在36個兒童中沒有一個人知道活字印刷術。
通過調研可以看出學前兒童對于自己祖國的傳統文化還處于完全不了解的狀態(tài),由此可以看出傳統文化傳播的喪失。所以我們應該從小就應該培養(yǎng)自己的民族文化認知感,為千百萬祖國的花朵而設計也是設計師的責任。
(三)調研結果
從調研結果中可以看出6歲以上的兒童大多是根據個人的喜好挑選玩具,另外再加上每個家庭不同的經濟狀況、審美修養(yǎng)、家長的受教育程度等,6-8歲兒童對玩具的需求是多種多樣的。
學前兒童對于自己民族的傳統文化還處于渾然不知的地步,我國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設計并沒有很突出,原因在于對傳統文化,傳統元素的學習沒有做到位,如果從小就開始培養(yǎng)對自己民族傳統文化元素的學習,我相信當這代人長大之后對于祖國傳統文化的認知程度肯定會達到一個新的境界。并會創(chuàng)造出更加優(yōu)良的,符合本民族傳統文化的優(yōu)秀設計。
二、設計目標定位
市場可行性與目標定位
針對6-8歲學前年齡段的兒童設計玩具,這個年齡階段的兒童已經能夠根據自己的意愿選擇玩具,是學習各種知識,培養(yǎng)各種興趣的重要時期,所以此次玩具設計切合這些特點,要引導兒童發(fā)展,愉悅兒童身心作為主要出發(fā)點。具體如下:引導兒童培養(yǎng)中國傳統文化情操,讓兒童從小就對自己民族的傳統文化產生興趣;針對有些兒童不喜歡和別的小朋友合作玩耍這方面的情況,玩具設計亮點在于此款玩具是在2—3個小朋友合作的情況下完成的。
“活字印刷拼圖玩具”是基于中國傳統文化活字印刷術開發(fā)創(chuàng)造的,玩具本身所傳達的文化底蘊能夠在兒童玩的過程中體現出來,而且我們把兒童的學習和娛樂集合在一起,使兒童在玩的過程中學習到中國傳統文化。
三、設計提出
(一)創(chuàng)意說明
設計靈感來源于對中國傳統文化活字印刷術。從小就培養(yǎng)對本民族傳統文化的認知是我們設計師義不容辭的責任。
此款設計立足點為益智類玩具,即可以開發(fā)智力又同時學到了本民族的傳統文化。
(二)設計方案
方案一:傳統活字印刷模式拼圖玩具
傳統的活字印刷方塊字,用活字印刷的形式拼圖。兒童只有在把版排好,也就是完成拼圖這一步驟之后開始印刷得到自己拼圖完成后的圖畫。
方案二:抽拉式活字印刷拼圖玩具
設計改進之后將印泥與紙張放入抽拉式抽屜內部,當兒童將拼圖拼之后直接把活字印刷的蓋子蓋好,自己拼好的圖案將印制在紙上。
方案三:按壓式活字印刷拼圖玩具
此次改良之后將活字體塊的外盒做成上下都可以打開的開放式收納盒,當兒童拼圖時可將下部的盒蓋扣好,將上部抽拉式的盒蓋打開,將拼圖拼好后扣好上部的盒蓋直接按壓即可得到自己拼圖的圖案。
(三)深化設計
對于體塊的形式和內容有多種選擇:一時拼圖形式,兒童在拼圖之后還可以印刷,在玩耍時學習到活字印刷。
二是字母形式,可以用字母簡單的拼成單詞,既學習到中國傳統文化又學習到外國文化。
三是漢字拼圖形式,深刻了解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更加符合活字印刷中國元素。
經過綜合考慮確立最終設計定稿,最終解決了體塊拼圖內容以及識字功能,正反兩面具有多種不同的功能。讓兒童在玩耍時還可以學習,不僅學習到中國燦爛的傳統文化知識還學習到新的漢字。
四、規(guī)劃設計
(一)色彩方案
根據6~8歲階段的兒童心里發(fā)展以及該年齡段所喜愛的顏色色彩做了一些列的分析。
根據設計心理學的研究,兒童隨著年齡的變化,生理結構也會隨之發(fā)生變化。色彩所產生的心理印象隨之有別,據統計:兒童大多喜歡鮮艷的顏色。嬰兒喜歡紅色和黃色,四至九歲兒童喜歡紅色,九歲兒童又喜歡綠色,七至十五歲小學生中男生的色彩喜愛依次是綠,紅,青,黃,百,黑;女生的喜好依次是綠,紅,白,青,黑。
所以根據調查研究最終確定一套配色方案。
(二)材料選擇
經過多種材料的對比決定最后材質用松木。松木顏色淡黃,紋理清晰,適宜做家具和各種木制品。所以木質外殼要保留有原始的木紋體現傳統的設計元素,所以松木為最優(yōu)選擇。
(三)效果圖
最終效果圖
最終確定效果圖共有48塊體塊,每個體塊具有不同的配色。正反兩面都可以用來組合拼圖的體塊。
五、結語
“活字印刷拼圖玩具”設計目標是為體現中國傳統文化活字印刷而進行的一次設計,目的在于向處于6-8歲的學前兒童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活字印刷術,使之在兒童階段就開始培養(yǎng)中國元素的文化底蘊。本次設計采用了多種設計方法,在此次設計當中深刻的體會到設計方法對于一件設計作品的重要性,設計方法貫穿整個設計當中,是整個設計的邏輯與重點。
【參考文獻】
[1]凱瑟琳.費希爾兒童產品設計攻略[M].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3.
[2]周瀚光,王貽梁.百工競技:閱讀中國.科技史卷[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3]韓衛(wèi)國,陳春蘭.中國文化元素在產品設計中的應用與實踐[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0.
[4]唐家路.設計藝術學概論[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3:80.
[5]董占軍.現代設計藝術史[M].上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39.
[6]劉金花.兒童發(fā)展心理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
[7]王受之.世界現代設計史[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2.
作者簡介:李娜(1991—),女,漢,山東淄博,山東工藝美術學院。研究方向:工業(yè)設計產品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