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艷華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發(fā)展,小學教學管理中的語文教學創(chuàng)新問題得到了高度重視,因其能直接影響小學語文階段的教學成果。所以,如何在新課改背景下進行小學語文教學創(chuàng)新問題,是教育者們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小學語文教學創(chuàng)新中面臨的問題
(一)過于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
小學生由于年齡因素,所能接受的信息相對有限,導致很多學生對部分知識欠缺深入的理解,這也是我國小學教育中常見的問題。而由于相對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使很多學生缺少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學習方式多少以教師灌輸為主,缺少自己對知識的學習能力,導致學生自己缺乏對知識探索和學習的興趣,這也是教學成果難以提高的主要原因。
(二)缺乏學習興趣
小學生正處于貪玩的年齡階段,在學習中難免會覺得乏味。特別是語文這種純文字的枯燥學習更加難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對大多數(shù)學生的調查結果表明,大部分學生對于進入課堂學習都存在一定的排斥心理,這對開展教育工作具有很大的壓力,同時也是小學語文教學中最為關鍵的問題。
二、小學語文教學創(chuàng)新的有效策略
(一)結合多媒體進行語文教學
小學教學是我國最基礎的初級教學,能對學生的個人言行舉止、文化素養(yǎng)產生直接的影響,通過研究我國小學語文當前的教學情況可以發(fā)現(xiàn),教學創(chuàng)新一直是教育中面臨的難題。新課改要求必須加強對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并最大限度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而這都對小學語文教學提出更高的挑戰(zhàn)。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平平搭積木》中積木搭建的過程,教師可以制作多媒體課程,將其具體展示在學生面前,一方面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另一方面還能提升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是提高語文教學最直接、最有力的武器。
(二)改變傳統(tǒng)教育方式
小學語文是一個需要結合實踐的課程,教師在對書本知識進行傳播的同時,還應盡量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一味追求考試成績已經不能完全符合新課改的理念,還應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個人綜合能力。例如:在進行《小熊住山洞》的教學時,應當利用學生的求知欲望和新鮮勁,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全面提升小學語文教學效果。
(三)注重能力培養(yǎng)
隨著我國經濟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小學生面臨的社會文化及家庭因素都在發(fā)生著巨大的改變。所以,語文教學應注重學生各方面能力培養(yǎng),將創(chuàng)新意識全面灌輸?shù)叫W語文教學中,以滿足當前學生對知識質量的需求。例如,根據實際學生情況,設置教學情況、采用小組討論等教學方式,不但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還能提升學生的個人表達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