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新絳縣泉掌中學 高淑蘭
巧用任務法,給英語閱讀課堂增添活力
山西省新絳縣泉掌中學 高淑蘭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初中英語的教學地位日益增強,與此同時愈發(fā)注重素質教育,對學生的能力要求也隨之提高。其中,閱讀是英語教學的重點,對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有很大影響。因此,出于優(yōu)化閱讀教學的目的,我們在教學中引入任務法,借助其任務驅動、激發(fā)能動性的特點引導學生主動閱讀,積極探究,實現(xiàn)能力的發(fā)展。
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任務法
作為一種以促進學生主動發(fā)展為宗旨的新型教學模式,任務法在課堂上的實效性很強,它以具體任務為動力,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體驗學習,將任務成果視為教學成就增強學生自信,不僅能達到思維碰撞、智慧交流的目的,還能讓教學充滿活力。筆者首先闡述了任務法的特點,然后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經(jīng)驗談談如何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運用任務法。
任務型教學的開展是根據(jù)課程的總體目標,在學生具備一定語言能力的基礎上,將具體內容整合到一個或幾個任務活動中,讓學生通過思考、探究完成。因此,我們必須精心設計任務,用心引導,才能發(fā)揮任務教學的作用,突出其不同于一般語言練習的特點。
1.1 任務的互動性
隨著教學的深入,任務難度會加大,學生不能獨立完成,這時就需要同學的參與。在學生的相互合作互動過程中,每個人都會擔當一定的角色,承擔相應的任務,無形之中就會提升學生的合作精神,讓學生獲得學習成就感,從而增強學習自信。
1.2 任務的真實性
在設計任務時,不僅要緊扣文本,還要結合實際,讓學生能在語言學習中感受到生活,產生熟悉感,進而引發(fā)其閱讀動機和參與興趣,積極主動地融入教學中,以此培養(yǎng)其語言實踐能力。久而久之,學生就能在完成任務中找到閱讀的方法,進而消除抵觸心理,輕裝上陣,高效學習。
1.3 任務的可操作性
出于教學目標的考量,我們會設計不同形式、不同難度、不同內容的任務,在確保教學豐富性的同時,達到預期的效果,引導學生使用自己的方式探究、解決問題,實現(xiàn)思維能力的提升。需要注意的是,要充分結合學生的認知,讓其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發(fā)揮任務的固有作用,最大化地促進學生能力的發(fā)展。
下面,筆者就以人教版初中英語Unit 1 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為例結合學情與教學目標談談任務法的具體應用。
2.1 前任務——導入
導入是閱讀教學中很重要的一部分,通過有效導入可以調動學生的興趣,讓其主動參與,推動教學順利展開。因此,我們要精心設計這一環(huán)節(jié),做好鋪墊工作,讓學生有一個良好的開端。
上課前,筆者會做好準備工作,把學生設計的哈利·波特海報貼在教室里,營造故事氛圍。然后,將教室布置成一個“火車站”,學生的椅子排成一列,模擬火車,將制作好的“火車票”按座位排放標上“number one”“number two”等,依次分發(fā)給學生,讓其對號入座。整個活動在學生的積極配合下進行得很順利,我們好像走進了文本的世界,即將要開始一場未知的旅行。隨后,筆者播放節(jié)選自哈利·波特系列影片的片段,讓學生一邊坐“車”,一邊欣賞。與此同時,引入本單元的詞匯,整合國內著名風景區(qū),讓學生發(fā)揮聯(lián)想,形象地記憶理解。最后,筆者提出問題:“What do you do when you travel by train?”以此導入文本,開始閱讀探究。
導入環(huán)節(jié)結束后,學生對接下來的學習有了大致的了解,不僅做好了認知準備,還產生了閱讀愿望,想進一步探究,這就為我們的任務活動做好了鋪墊。
2.2 任務環(huán)——理解
任務環(huán)的設置圍繞整個文本,由多個活動組成,目的是幫助學生全面理解,在思考探究中掌握要點,達到深層認知的目的。其中活動的設計主要遵循多元化、由易到難的原則,引導學生層層深入,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促進閱讀能力的提升。
首先,筆者讓學生快速閱讀,找出Jim一家在旅途中所做的事,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完成,最終以表格展示結果。
do shopping sleep listen to music sing play computer read books have meals watch TV walk around play cards chat with friends write a diary
然后,就進入精讀環(huán)節(jié),讓學生仔細閱讀,在充分了解的基礎上自己設計問題,由組長匯總交給筆者,筆者就客串主持人,讓學生進行搶答,快速解決問題。遇到有難度的問題,就采取班級討論,一起解決。最后,開展小組討論活動,筆者提出問題任務:(1)Why did Jim’s ride seem so short?(2)What is the best way to travel? 學生通過交流討論不僅能解決問題,還能加深對文本的理解,不知不覺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借助任務環(huán)的設計,一改傳統(tǒng)教學單一的講授模式,讓學生在任務的驅動下參與不同的活動,學生不僅收獲了豐富的學習體驗,還高效地完成了學習目標。
2.3 后任務——深化
后任務的開展目的是讓學生在掌握文本的基礎上有所拓展,充分領悟語言魅力,嘗試著運用。我們在設計時要注重內容的開放性,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盡可能地讓其自由發(fā)揮,以此突出其主體地位,促進其語用能力的提升。
首先,筆者設置任務讓學生回顧文本,做好鞏固工作,具體以角色扮演展開。筆者會隨機挑選兩位學生扮演Jim和Mr. Green,將文本大致“演”出來,其余學生要一邊看一邊向其提出旅途問題,借助互動的方式增加交流機會,達到鍛煉表達能力的目的。隨著互動的加強,課堂變得活躍起來,很多學生都有表達的愿望。于是,筆者就適時開展小組交流,讓學生在小組內分享旅游經(jīng)歷,然后每組選一個代表向全班介紹成員的經(jīng)歷,其間要運用賓語從句,像“He thought…”等。最后,筆者設計了一個趣味性任務,讓學生小組圍坐在一起,為即將到來的十一假期制訂一份旅游計劃,借鑒課堂所學去規(guī)劃現(xiàn)實,實現(xiàn)“做中學,學中做”。
借助任務設計的拓展延伸,能讓原本枯燥的問答講解變得生動起來,在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時給其語言學習注入活力,改變其對學科的觀念,以嶄新的姿態(tài)融入學習。
此次課堂實踐效果不錯,不僅氣氛活躍,全員參與,而且高效完成了教學目標。其中,圍繞“travel”展開的任務設計,涉及了話題討論、填表格、搶答、制訂計劃等活動,成功營造了語言氛圍,有效鍛煉了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更培養(yǎng)了其團體協(xié)作精神。但是,在整個過程中,對于教師角色的定位要注意以下幾點:
3.1 教師是任務的設計者
設計任務時需要反復鉆研教材,但不能只關注教材,要有意識地根據(jù)內容遷移生活,讓課堂與實際結合起來,為學生呈現(xiàn)生動的教學。像本文提及的這一課,是旅行的話題,那我們就要讓學生聯(lián)系自身、家庭去思考、探究,既增加了熟悉感,又增添了趣味性。
3.2 教師是任務的引導者
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由于認知上的局限,難免會出現(xiàn)問題,這時教師應可以參與者的身份加入,提供適當?shù)狞c撥,引導其展開語言活動,確保教學的順利進行。
3.3 教師是任務的評判者
學生完成任務后,教師要進行適當?shù)攸c撥,及時反饋學習情況,讓學生自我調整。在評價時,教師主要以鼓勵為主,針對集體、小組、個人進行建議指導,以此激發(fā)其自我發(fā)展的欲望,不斷增強信心。
總之,任務法的引入是促進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途徑,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閱讀欲望,鼓勵其積極參與,還能在豐富的活動中培養(yǎng)其思維,實現(xiàn)其能力的持續(xù)提升。任務教學的效果有賴于任務的設計和過程的監(jiān)控,這就需要教師充分發(fā)揮設計者、指導者的身份,精心布局、用心引導,帶領學生理解、感悟和運用。
閆悅. 2016. 運用任務型教學法,提高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效果[J].亞太教育(6).
張凱. 2013. 任務型教學法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 中國校外教育(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