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曉蘇,吳桂萍,梁成文
超聲骨刀與高速渦輪鉆行下頜磨牙半切術臨床效果觀察
馮曉蘇,吳桂萍,梁成文
目的探討超聲骨刀行下頜磨牙半切術的效果。方法將需要進行牙半切術的下頜磨牙49例(49牙)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采用超聲骨刀進行牙半切,對照組采用高速渦輪機進行牙半切,比較兩組手術時間、術后疼痛及術后第7天傷口愈合情況。結果兩組手術時間、術后疼痛評分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0.05);兩組軟組織關閉、紅腫及分泌物發(fā)生率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0.05)。結論超聲骨刀法牙半切術較傳統(tǒng)高速渦輪手機法可顯著減少手術時間,降低術后疼痛,利于手術區(qū)域組織愈合。
超聲骨刀;牙半切術;磨牙
牙半切除術是將不平衡病損磨牙中病變較重的一部分冠根組織磨切去除而保留健康部分冠根組織的手術,常用于下頜磨牙,術后可以根據(jù)患牙和余留牙列的情況采用適宜的修復方式保留患牙,恢復咬合功能。傳統(tǒng)的牙半切術使用快速渦輪機磨切分離牙根,易損傷磨牙頰舌側軟組織,術后不適反應較重。近年來超聲骨刀系統(tǒng)在臨床上廣泛應用,其對骨組織切割時具有軟組織識別性,手術視野清晰,避免了軟組織損傷,術后反應輕。本研究將超聲骨刀應用于下頜磨牙半切術,觀察其臨床效果,并與采用傳統(tǒng)高速渦輪機行牙半切術進行比較,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杭州口腔醫(yī)院就診的49例患者,共49顆牙。納入標準:(1)擬保留的牙根可實行完善根管治療;(2)牙槽骨高度X線診斷不低于1/2根長,牙齒松動度在I°以內(nèi);(3)余留牙體組織足夠,牙根長度不短于7 mm;(4)多根牙局限于單個牙根折裂或重度牙內(nèi)吸收者。排除標準:(1)余留牙根無法完善根管治療;(2)嚴重牙周病變無法得到有效控制;(3)牙根缺乏充足的牙槽骨支持;(4)牙根根柱過長,根分叉處近根。將患者按治療方法不同分為觀察組(24例)和對照組(25例),觀察組男13例,女11例;平均年齡(36.1±6.5)歲。對照組男12例,女13例;平均年齡(38.3±7.2)歲。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0.05)。
1.2 手術方法所有患者完善患牙根管和牙周基礎治療后觀察1~2周,無根尖周炎及牙周炎癥狀,擇期手術。手術由同一醫(yī)師和護士操作完成,于術前拍攝患牙牙片、全景片。對手術區(qū)域消毒,局部浸潤麻醉。
1.2.1 高速渦輪手機牙半切法對照組患者進行粘骨膜瓣翻開,暴露根分叉部位,用高速渦輪手機連接金剛砂針以頰舌向磨切,使近中根和遠中根分離,注意避讓牙齦組織,完全分離后采用牙挺增隙,將病變牙根拔出。檢查清理拔牙窩,徹底搔刮病變組織,0.9%氯化鈉注射液沖洗。更換黃標金剛砂針,將余留牙根斷面打磨光滑,使斷面軸角圓頓,形成方便自潔形態(tài)。牙槽骨吸收致骨高度水平偏低者同期施行植骨術,術后組織瓣嚴密縫合。
1.2.2 超聲骨刀牙半切法觀察組患者臨床檢查時如能通過探針定位根分叉部位,可不進行粘骨膜瓣翻開,反之根據(jù)手術需要進行翻瓣。選擇合適的超聲骨刀頭在Bone quality模式下以頰舌向磨切,使近中根和遠中根分離。更換工作頭及程序,沿病變牙根牙周膜間隙分離牙周膜韌帶,選用牙挺挺出或拔牙鉗取出牙根。清理拔牙窩,搔刮病變組織并用0.9%氯化鈉注射液沖洗。更換工作頭打磨拋光余留牙根斷面,術后組織瓣嚴密縫合。
1.2.3 術后護理術后常規(guī)給予口服甲硝唑、乙酰螺旋霉素3 d預防感染,術后24 h觀察疼痛情況,術后第7天檢查患者手術區(qū)域愈合情況。
1.3 效果評價從手術時間和術后并發(fā)癥(術后疼痛及軟組織愈合情況)方面對兩種手術方法進行評價。手術時間:從行局部麻醉至創(chuàng)口縫合結束所用的時間。術后疼痛:囑患者24 h后進行視覺模擬評分法評測,0分為無任何不適感,10分為劇烈疼痛,服用止痛藥效果差。軟組織檢查:第7天對所有患者進行軟組織愈合情況進行檢查,查看軟組織瓣對接縫合的部位是否粘連,是否存在軟組織瓣關閉,是否存在紅腫和分泌物情況。
1.4 統(tǒng)計方法采用SPSS17.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2檢驗。<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某些發(fā)生嚴重病損的牙齒不能通過完善的根管治療和牙周治療治愈,病變的部位易給患者帶來持續(xù)的不適或疼痛,并反復發(fā)炎影響患者正常生活,通常采用拔除患牙控制病情并為術后修復提供條件。而對發(fā)生在多根牙的不均衡病變,在患牙仍有一定保留價值時,采用牙半切術去除病損嚴重的部分牙根,并完善牙體牙周治療,保留健康牙根和牙冠。這不僅去除了磨牙病變的感染來源,還可以保留牙根,防止牙槽骨萎縮,術后修復治療也能取得較好的臨床效果。
近年來超聲骨刀在口腔領域廣泛使用取得良好的臨床效果。諸多學者[1-2]在下頜阻生智齒的拔出中采用超聲骨刀技術可以顯著減少拔牙時間,降低術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并可以有效地減少干槽癥的發(fā)生。張恒等[3-4]和陳學群等[5]將超聲骨刀應用于磨牙的分根術和半切術,結果顯示應用超聲骨刀行磨牙分根和半切術聯(lián)合樁冠修復能取得滿意的臨床效果。在本研究中,將超聲骨刀在下頜磨牙半切術的應用與常規(guī)高速渦輪機法半切術進行詳實的術中操作和術后反應進行比較,結果顯示應用超聲骨刀可以顯著降低手術時間,這和超聲骨刀技術的多方面優(yōu)勢有關。首先牙半切術要求手術時從根分叉處進行磨切,在采用高速渦輪機磨切時,為了精確地操作并避免損傷周圍牙齦組織,要求手術時粘骨膜翻瓣[6]。而超聲骨刀具有軟硬組織識別功能,對于軟組織不會產(chǎn)生損傷,并且超聲骨刀在磨切時震動輕微,對牙體切割更加精確[7]。因此在磨牙半切術中可以將工作頭延牙齦溝伸入根分叉處進行磨切,簡化手術步驟并降低手術時間。另外當牙體成功分離成近遠中兩部分需要拔除病變部分時,利用超聲骨刀進行牙周膜增隙輔助殘留牙根的微創(chuàng)拔除,均能減少手術損傷,縮短時間。筆者在臨床實施中也體會到超聲骨刀操作的便捷。
表1 兩組手術時間、術后疼痛及軟組織檢查結果比較
本研究結果還顯示術后24 h超聲骨刀手術組疼痛值明顯低于同期對照組。這和軟組織損傷、手術時間也有一定關系,同時超聲骨刀切割時為冷凝切割,較高速渦輪機產(chǎn)熱更少,避免手術過程中產(chǎn)熱對牙槽骨的損傷[8],減輕術后疼痛。術后第7天檢查手術區(qū)域,結果示觀察組患者軟組織關閉率高于對照組,軟組織紅腫和分泌物情況均低于對照組。一方面超聲骨刀手術不進行軟組織翻瓣或翻瓣范圍較小,手術對軟組織創(chuàng)傷較小。另一方面連接超聲骨刀進行術區(qū)清理的是0.9%氯化鈉注射液,較傳統(tǒng)高速渦輪機冷卻沖洗用水更為清潔[2],超聲空化作用利于控制血液滲出,同時將磨切產(chǎn)生的組織碎屑帶離手術區(qū)域。以上因素均有利于術后創(chuàng)口區(qū)域的愈合。臨床觀察大部分使用超聲骨刀行半切術的患者在術后第7天已存在軟組織愈合,并無紅腫和分泌物情況,達到甲級愈合,可以拆線。
[1]高永波,蔣璦,李伯友,等.超聲骨刀與鑿骨劈冠法拔除下頜阻生智齒的比較[J].華西口腔醫(yī)學雜志,2011,29(4):372-374.
[2]郭照中,張恒,李焱,等.高速渦輪鉆、超聲骨刀和常規(guī)方法拔除下頜阻生智牙的比較[J].上海口腔醫(yī)學,2012,21(2):208-210.
[3]張恒,楊旭,劉學,等.超聲骨刀在下頜磨牙分根術及半切術中的應用[J].口腔醫(yī)學研究,2012,28(3):4093-4096.
[4]張恒,楊旭,劉學,等.超聲骨刀在上頜磨牙分根術及半切術中的應用[J].廣東牙病防治,2011,19(11):592-600.
[5]陳學群,滕蕓霞,徐若竹,等.殘留磨牙修復中超聲骨刀半牙術的應用[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11,10(15):1165-1167.
[6]曾立軍,姚世紅,俞懷洲.52例牙半切術的臨床療效觀察[J].口腔醫(yī)學研究,2014,12(21):2034-2038.
[7]謝慧,解永富.超聲骨刀在口腔種植中應用效果的初步探討[J].口腔醫(yī)學,2014,34(3):181-182.
[8]鄭吉駟,張善勇,楊馳,等.超聲骨刀在種植外科的應用效果評價[J].中國口腔頜面外科,2013,11(2):140-144.
10.3969/j.issn.1671-0800.2016.03.053
R781.05
A
1671-0800(2016)03-0382-03
2015-07-15
(本文編輯:陳志翔)
310000,杭州,杭州口腔醫(yī)院
梁成文,Email:lcw918_ @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