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根祥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21-0039-01
閱讀教學中,無論是學生得“言”——引導學生體會文章的遣詞造句,使文章的語言“內(nèi)化”為學生自己的語言;還是學生得“意”——觸摸作家心靈,感受作者思想;還是學生得“法”——學會自主閱讀,習得閱讀之法,這些都必須建立在有趣、感興趣的基礎之上,否則“強扭的瓜不甜”——學生不喜歡枯燥無趣的課堂,不喜歡無趣的閱讀。在閱讀教學中,我們理應讓學生在獲得知識、培養(yǎng)情感、提升能力的過程中,充分感受到閱讀之樂。這“樂”能讓學生更愛閱讀,更愛語文學習。
一、創(chuàng)設情境以激趣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更多地在設計教學情境上下工夫,使學生產(chǎn)生如見其人、如聞其聲、身臨其境的感受,這樣他們才能體悟到文本之意蘊。
在教學《水上飛機》一文時,如果僅僅是讓學生從文中了解水上飛機的用途,那么這樣的教學設計是無趣、無味的。我在教學中充分了解了學生喜愛角色扮演的心理,設計了這樣的情境:首先借助多媒體播放各種飛機形狀、飛行的畫面,接著讓學生朗讀課文,了解各種飛機的用途、功能,然后引導學生互換角色,用“我是正在 (干什么)的飛機,我想說, 飛機真是 (怎樣的功能)”的句型練習說話。學生置身于各種各樣的水上飛機之中,通過角色互換,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水上飛機的特殊及其用途。隨著“水上飛機真是有好多的用處啊”“水上飛機的本領好大”“要是我也有水上飛機多好玩啊”“我長大了要發(fā)明創(chuàng)造出更多的飛機”等語言表達的真情流露,《水上飛機》這篇課文不再是一篇枯燥無味的科普說明文,它儼然成了一個趣味盎然的水上飛機“王國”了。
二、細讀文本以捕趣
蘇教版語文教材注重文本的趣味勝,這些童趣往往隱藏在文本的細節(jié)中。因此,教學中應讓學生細細品讀文本,捕捉其中的趣味奮在閱讀教學中,引領學生捕捉文本中的細節(jié),包括典型的語言和精彩的內(nèi)容,這對學生語言的積累和運用有很大的作用。
例如,執(zhí)教《船長》一課,可引導學生深入研究文中的對話為什么要一句一小節(jié),而且沒有提示語。這種語言的特色應讓學生反復朗讀,并反復地和有提示語的對話進行比較,這樣,學生才能領悟到當時船上情況的危急和緊迫,如果用了大量的提示語就不能體現(xiàn)這一緊迫感。船長和大副的語氣和此刻的心理活動都蘊藏在他們短促又急迫的對話中。以這種語言特色為支點,把語言文字的表面意思、言外之意和深層含義水乳交融地融合起來,就能讓學生領略到文本語言的魅力,領悟到文本語言表達的奧秘。
筆者在研讀《黃河的主人》一文時發(fā)現(xiàn),作者在文中非常詳細地寫出了數(shù)羊皮筏子的6個數(shù)字。在習作中,這是較忌諱的、無意義的事情,為什么作家袁鷹反而要這么寫呢?在教學中,我讓學生用各種語氣、各種停頓來表演讀這一句。于是,在“一、二、三、四、五、六”6個數(shù)字的品讀中,學生讀到了作者的驚訝和慨嘆,讀出了作者的深意―這樣危險的黃河之上,這樣輕小的羊皮筏子之上,硝公擁有何等的智慧和膽量??!文本所要表達的,教師要學生體會的,全在這一教學設計之中。在這樣一個不起眼的細節(jié)之中,學生捕捉到了文字表達的樂趣。這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吸引了學生的無意注意,使情與理較完美地融為一體,使得距離學生生活略遠的文本一下子趣味盎然起來。
三、研究教法以設趣
在閱讀教學中,最重要的是注重教學過程中的情趣創(chuàng)設。教師的教學設計要充滿童趣,要符合兒童的心理。比如,合理使用精彩的導入語、恰當?shù)捏w態(tài)語、優(yōu)美動人的課堂教學語言、出乎意料的提問方式、恰當?shù)慕虒W輔助設備等等,每一個細節(jié)都能讓學生感受到語文學習的樂趣?!皢柷堑们迦缭S,為有源頭活水來?!闭Z文學習中的“趣”就是這“源頭活水”,在語文教學中注入這快樂的“活水”,就能使語文學習成為學生學習生活中的“一潭清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