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攀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21-0025-02
隨著素質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yǎng)成為小學生教育教學的重點內容,培養(yǎng)小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應根據小學生的認知水平及發(fā)展需求,結合實際,進行綜合、多層面的培養(yǎng)。
一、小學實踐操作能力概述
1.小學實踐操作能力的構成
小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主要包括認知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表達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實際操作能力等。其中認知能力是指小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對事物的觀察、分析能力,進而能夠對事物做出正確的辨別、描述或比較等。解決問題的能力指的是小學生能夠發(fā)現(xiàn)、識別、提出并處理問題,需要學生根據問題收集、處理相關的信息,進而逐步找到解決問題的答案。實際操作能力是能夠自己動手制作、使用或者實驗等能力,小學生能夠了解相關設備、工具的基本原理,并能夠利用這些原理進行一定的操作。人際交往能力是小學生長遠發(fā)展的基礎,對于小學生身心健康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小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的培養(yǎng)包括對小學生個性、心理、合作、溝通等能力的培養(yǎng),表達能力指的是學生對自己的想法能夠用語言或書面表達。由此可見,小學生實踐操作能力是綜合的、系統(tǒng)的,對于小學生全面發(fā)展具有十分積極的促進意義。
2.小學實踐操作能力的特點
小學階段的教育針對的是6~12歲的小學生,這一年齡段的學生在身心發(fā)展上都具有自身的特點,小學生的身體行為更具自主性,更能夠按照自己的意愿掌控身體的動作,同時,小學生的認知水平發(fā)展迅速,在實踐能力發(fā)展上,對于事物有著濃厚的好奇心與探索欲。
雖然小學生的身體自控能力逐步增強,認知水平不斷發(fā)展,但是,小學生對于實踐活動還缺少足夠深入的了解,對于事物的認知還不夠全面,尤其是對于復雜的實踐活動還缺少正確的理解,他們更多地是根據活動的表層,隨著小學生年齡的增長,他們對信息的收集、整理、分類、分析、加工的能力加強,因而在面對實踐活動時,能夠逐步獨立、成長。
二、小學教學中實踐操作能力培養(yǎng)的意義
興趣是學習最大的動力,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生動活潑的教學方式,更有助于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在小學教學中培養(yǎng)小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能夠充分挖掘學生的積極性,利用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使學生能夠更具主動探索的興趣,以長久的熱情投入到探索、實踐中。
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yǎng)有助于促進學生對學習的成就感與滿足感,在實踐操作過程中,小學生能夠積累豐富、寶貴的經驗,體驗實際生活的樂趣。小學生在實踐活動中,能夠以更加科學的思維觀察、分析、判斷事物,幫助學生心智、身體各個方面的發(fā)展。
三、小學教學中實踐操作能力培養(yǎng)的方法
1.明確合理的培養(yǎng)目標
小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應根據小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特點,結合實際,制定科學的培養(yǎng)目標,學校需要根據相關的教育制度,以目標為導向,使小學生能夠真正全面的發(fā)展。如針對低年級的小學生,可以設計一些與家庭相關的實踐培養(yǎng)目標,因為小學生的認知范圍還比較小,對家庭生活比較有親切感,這樣的目標既能夠讓學生容易掌握,也能夠增強學生的實踐操作意識。如在課堂上模擬家務活動,布置簡單的家務作業(yè)等,隨著年級的提升,學生接觸社會的范圍逐漸擴大,在教學中也可以設置比較復雜的活動目標,如引導學生設計旅行方案,獨立乘車到某個地點等。不僅如此,培養(yǎng)目標的制定,還應該具有指導性,細化到學生的各項實踐素質培養(yǎng)中,如演講實踐活動上,可以根據小學生的表現(xiàn),設計具體的目標,小學生演講的時間控制、主題內容等,都可以成為實踐培養(yǎng)的目標。
2.建立合理的培養(yǎng)體系
實踐操作能力是一項復雜的、涉及多項要素的綜合體系,因此,在培養(yǎng)小學生實踐操作能力上,應該建立全面、合理的體系。在實踐操作能力培養(yǎng)上,應將知識與實踐相結合,促進學生以知識促進實踐,同時以實踐鞏固認知。
在實踐操作能力培養(yǎng)上,不應局限于固定的教材,而是可以結合地方教學設計,充分尊重學生的認知及實踐需要,使小學生能夠正確地了解實踐活動,促進學生能夠掌握正確的實踐方法。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yǎng)有助于增強學生的自主性與積極性,幫助小學生利用所學知識更加主動地面對并解決生活中面對的問題,在這一體系中,還要對小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進行總結評價,促進學生真正從實踐活動中得到發(fā)展與提升。
綜上所述,小學教學中的實踐操作能力培養(yǎng)對于小學生綜合素質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實踐操作能力包括認知、表達、實際操作、解決問題及交往能力等,隨著素質教育的發(fā)展,實踐操作能力將成為小學教育必不可少的內容,為了提升小學生適應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的能力,培養(yǎng)更具實踐操作能力、創(chuàng)造力的人才,在小學教學中,應該結合小學生身心發(fā)展特點及認知發(fā)展需要,制定明確的目標、構建合理的培養(yǎng)體系并充分利用多樣化的資源,為小學生綜合素質的發(fā)展提供更加充足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