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連云港市羅陽中心小學 寇大波
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語篇教學中的應用
江蘇省連云港市羅陽中心小學 寇大波
語言的學習離不開聽、說、讀、寫,而英語的語篇教學是英語學習中至關重要的部分,如何提高英語語篇教學的實效性是小學英語教師一直在思索的難題。思維導圖為我們提供了一種新的教學模式。思維導圖的運用有利于幫助學生更好地解讀文本、理清文章的脈絡,提高學生的語用能力和效率。故此,本文主要探討了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語篇教學中的應用。
思維導圖;小學英語;語篇教學
譯林版小學《英語》(下同)中的Story time板塊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語篇教學板塊,它涵蓋的內容有小對話、小短文、小故事等,而且隨著年級的增高,語篇的內容和難度也隨之增加。由于語篇教學內容量大,學生極易產(chǎn)生學習疲倦,長此以往,就會慢慢地失去學習的興趣。有些學生雖然對語篇內容感興趣,但是由于語言積累較少、語用能力弱,在文本解讀上常常感到吃力,在閱讀和復述課文時,往往力不從心。總而言之,小學英語語篇教學課堂上存在著課堂形式單調的情況。學生覺得課堂學習無趣,缺少真正鍛煉和提升思維能力的機會。
2.1 思維導圖的概念
思維導圖(Mind Map)是由托尼·巴贊(Tony Buzan)于20世紀60年代提出的。他在《思維導圖:放射性思維》一書中對思維導圖是這樣定義的:“思維導圖是放射性思維的表達方式,因此也是人類思維的自然功能。它是一種非常有用的圖形技術,是打開大腦潛能的萬用鑰匙?!彼季S導圖的表現(xiàn)形式和類型眾多,如圖表(charts)、大腦風暴(brainstorm)、樹型(trees)、鏈型(chains)、草圖型(sketches)、循環(huán)型(circle)、解決問題型(problem solution)和互動型(interaction)等等。但是它們具有一條共同的規(guī)律,就是分級數(shù)越多,越能激發(fā)人們的思維能力。教師可以結合平時的語篇教學實際需要,合理選擇使用不同形式和分級數(shù),提高語篇教學的教學效率。
2.2 語篇教學的概念
語篇由一個以上的語段或句子組成,其中各成分之間在形式上是銜接的,在語義上是連貫的。在譯林版小學英語教材中,Story time和Cartoon time板塊為語篇的一種常見形式。教師在進行語篇教學時,需重視以下幾個方面:
(1)學生在進行語篇學習時,要培養(yǎng)學生快速解讀文本的能力;
(2)讓學生在快速解讀文本的基礎上,結合自己設計的思維導圖提高語用能力;
(3)引導學生利用自己設計的思維導圖,對語篇教學中的語法進行歸納、總結,從而培養(yǎng)學生歸納、總結語法的能力,在這個過程中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
(4)利用思維導圖,實現(xiàn)學生思維的廣度與深度同時發(fā)展,切實提升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
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語篇教學中的運用為教師提供了一種嶄新的教學模式。思維導圖的運用有利于幫助學生更好地解讀課文,掌握文本的思路,提高文本解讀能力和效率,并在語篇教學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語用能力,為有效理解語篇奠定了扎實的基礎。筆者將從pre-reading、while-reading和postreading三個環(huán)節(jié)淺述思維導圖在小學語篇教學中的運用。
3.1 思維導圖在pre-reading環(huán)節(jié)中的運用
在語篇教學的pre-reading環(huán)節(jié),有兩種教學情況:第一種是面對簡單的文本,對待這種文本教學,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介紹有關文本的背景知識,或者激活學生原有的背景知識來活躍學生的思維,達到提高學生對該話題的興趣,激起學生解讀文本的欲望的目的。第二種情況是面對難度較大或結構較復雜的文本,教師可以通過運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理解文本大意、厘清文本結構,降低閱讀難度。
以四年級下冊Unit 5 Seasons中Story time板塊的教學為例,展示思維導圖在pre-reading中提供相關背景材料支撐的運用。
圖1
【設計意圖】教學文本由四個部分組成,主要內容為談論春、夏、秋、冬四個季節(jié)的天氣和人們喜歡的一些活動。學生對這個文本話題非常感興趣,所以筆者以Seasons’ weather and activities為中心話題,先和學生一起討論大家對于各個季節(jié)的天氣和活動的認識。為了降低難度,教師也可以允許學生使用漢語交流。然后通過思維導圖(如圖1)的展示來激活學生已有的背景知識,引起學生進一步閱讀文本的興趣。思維導圖的運用降低了新授內容學習的難度,為學生下一步探究文本、復述文本以及再創(chuàng)文本奠定了基礎。
3.2 思維導圖在while-reading中的運用
在文本教學的while-reading環(huán)節(jié),若遇到較難理解或結構復雜的文本,英語教師可以采用和學生一起制作思維導圖的方式,共同理解文本,引導學生厘清文章思路和文本大意,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感悟到閱讀的樂趣。
以三年級上冊Unit 3 My day中Story time板塊的教學為例,展示思維導圖在while-reading中的運用,展現(xiàn)思維導圖如何在語篇教學中不斷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
圖2
【設計意圖】該篇語篇文本結構比較簡單,主要以“in the morning、in the afternoon、in the evening”這三個時間詞為主線描述Mike一天的事項。因此在進行這個部分的語篇教學時,筆者先是整體呈現(xiàn)這個部分的教學視頻,引導學生觀察在這三個時間段有關Mike的描述,從而引導學生找出以Mike為中心的關鍵詞,制作思維導圖的第一級關鍵詞;緊接著再以in the morning為中心來進行第二級思維導圖的設計,按時間段劃分出更具體的時間;最后進行第三級思維導圖的設計,以第二級關鍵詞為基點補充相對應的事項。教師對設計思維導圖的示范可以啟發(fā)學生在描述Mike在in the morning的活動時根據(jù)具體的時間先后順序進行描述,這樣可以使人們更加清晰地了解Mike。在此過程中教會學生設計思維導圖的方法,使學生的思維更加細化、更加縝密,進而完成最后的思維導圖(如圖2)。緊接著學生可以根據(jù)第一個思維導圖的設計方案,自行設計in the afternoon、in the evening部分,依據(jù)思維導圖理解本次文本的主要內容,從而實現(xiàn)思維能力的提高。
3.3 思維導圖在post-reading中的運用
通過前期pre-reading環(huán)節(jié)的背景知識激活、while-reading環(huán)節(jié)的文本解讀,學生對文本已經(jīng)非常熟悉。所以,post-reading階段的教學應該是讓學生復習鞏固文本內容,并為學生提供語言輸出與運用的機會。因此,在閱讀教學的post-reading階段,思維導圖主要用于總結課文、復述文本和拓展文本,同時巧妙利用橫向延伸型思維導圖,即以目標文本的間架結構為基礎,就語篇教學的主題詞進行改變,一次延伸出更多的話題,再以樹狀分級式思維導圖的形式進行拓展,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能力,開闊學生的視野,幫助學生形成穩(wěn)定的學習策略。
如在進行四年級下冊Unit 5 Seasons Story time板塊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What’s your favorite season?”和“Why do you like the season?”這兩個主要問題設計思維導圖,引導學生進行語篇的總結、復述和再造。
同時為了給學生營造更多的語言話題交流機會,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教師可以以此結構為基礎,設計橫向延伸性思維導圖(如圖3),將交流的話題導向favorite animals/toy dolls/cartoons/fruit/ sports/…和喜歡的原因,就能有效地給學生打開一扇語言思維的窗戶,讓學生通過話題的交流感受語言世界的豐富,把學生的思維廣度引向更為廣闊的語言世界。
圖3
4.1 教師要充分準備
一種好的教學方法,如果不能結合班級的班情、學情、師情、學情進行設計,也是沒有效果的。因此在運用思維導圖進行語篇教學時,課前要有針對性復備教案,預設一些思維導圖。
4.2 學生要積極參與
一種好的教學方法,如果沒有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熱情,也就變成了“無米之炊”。要徹底擺脫這種現(xiàn)象,教師就要靜下心來思考和設計真正能夠讓學生參與的教學活動?;顒右嗅槍π?,要能激發(fā)學生思維的深度與廣度,提出的問題要有一定的有效性,真正實現(xiàn)問題促思維的生長,同時還要留出足夠的時間給學生交流和展示,實現(xiàn)思維的形成、內化和展示。
5.1 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得到提升
(1)復備有效性增強,注重對學生思維發(fā)展的復備
通過思維導圖介入語篇教學的行為,廣大的一線英語教師在英語語篇教學的導入環(huán)節(jié)的復備不再是簡單的日常問候語,而是結合本課主題設計的頭腦風暴。由一個關鍵詞導入,引發(fā)學生思維的發(fā)展。在進行語篇教學的語音和語法教學的設計時,廣大英語教師也應注重利用思維導圖進行設計,讓學生去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大大提高復備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2)課堂授課效率提高,學生單位時間內的訓練密度加大
在語篇教學中,教師通過實踐,設置一些有利于學生思維發(fā)展的問題,使學生熟練掌握文本的結構;然后在總結和鞏固環(huán)節(jié),又利用思維導圖“橫到邊”“縱到底”的特點,大大增加學生的思維廣度與深度,實現(xiàn)語篇文本的復述和再造,大大增加了學生運用語言的時間和能力。
5.2 學生思維得到發(fā)展
(1)學生學習興趣增加
在進行思維導圖與語篇的實驗教學中,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所增加,普遍反映原來英語學習如此簡單,而且操作簡便,以前最難應付的語篇復述,因為思維導圖的呈現(xiàn),學生在短短時間內就可以進行復述;在寫作方面的興趣也有了提升,學生原來反映寫作最難,現(xiàn)在有了思維導圖,學生寫作思路清晰、結構縝密,而且能夠舉一反三,真正實現(xiàn)了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提升。
(2)學生學習興趣有所提升
原來的英語教學一直是優(yōu)等生在班級占據(jù)領頭羊位置,現(xiàn)在由于思維導圖的運用,中等生的英語成績也得到了提高,有一大半的同學步入了優(yōu)等生行列,這是值得欣慰的。
在利用思維導圖進行小學英語的語篇教學時,教師要始終秉持“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真正在教學中去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在利用思維導圖進行語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還可以根據(jù)實際的教學需求,合理利用思維導圖。思維導圖與小學英語教學有效結合之路還很長,諸如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的作文教學、語音教學、詞匯教學等等,這需要我們廣大英語教師繼續(xù)不斷地深入研究。
范冰.2011.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中小學外語教學(11).
黃紅陽.2004.網(wǎng)絡資源在中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中小學外語教學(7):17-19.
歐陽蘋果,陳清.2008.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作用[J].湖南第一師范學報,8(3):17-19.
托尼·巴贊.1998.思維導圖:放射性思維[M].李斯,譯.北京:作家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