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杰梁健峰陽江市中醫(yī)醫(yī)院529500廣東陽江市石灣北路范郁濤廣西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530023陳舉陳振寰陽江市中醫(yī)醫(yī)院529500
龍膽瀉肝湯結合外敷雙柏散治療急性附睪炎療效觀察
潘杰梁健峰*陽江市中醫(yī)醫(yī)院529500廣東陽江市石灣北路
范郁濤廣西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530023
陳舉陳振寰陽江市中醫(yī)醫(yī)院529500
目的:觀察內服龍膽瀉肝湯結合外敷雙柏散治療急性附睪炎(子癰)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符合標準的病例87例,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43例,予鹽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鈉注射液150 ml,靜脈滴注,每天1次;治療組44例,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內服龍膽瀉肝湯結合外敷雙柏散治療,兩組均治療10天。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0.9%,對照組為79.0%,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內服龍膽瀉肝湯聯合外敷雙柏散治療能提高急性附睪炎(子癰)的治療效果。
急性附睪炎;子癰;龍膽瀉肝湯;雙柏散
急性附睪炎是男性生殖系統(tǒng)非特異性感染中的常見疾病,屬于中醫(yī)“子癰”范疇[1],多見于中青年,此病??衫奂安G丸或影響其血運,導致睪丸缺血萎縮,甚至造成不育[2],故及時的診斷及適當的治療具有重要意義。廣東陽江市中醫(yī)醫(yī)院在應用抗生素點滴治療急性附睪炎(子癰)的基礎上采用內服龍膽瀉肝湯結合外敷雙柏散,取得滿意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選取2015年3月~2016年2月至陽江市中醫(yī)醫(yī)院院泌尿、生殖男科住院的患者共87例。將其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其中治療組44例,年齡18~60(35.27±2.45)歲,病程為1~2(1.1± 0.45)周;對照組43例,年齡22~59(32.75±1.34)歲,病程為1~3(2.54± 0.35)周。兩組患者的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經采用統(tǒng)計學處理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診斷標準
1.2.1西醫(yī)診斷標準參照《男科學》(2004年3月出版、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和《泌尿男科學》(2005年9月出版、云南科學技術出版社)擬定:①多見于中青年,發(fā)病多較急,初期陰囊局限性疼痛,沿輸精管放射至腹股溝或腰部,繼之疼痛加重,附睪迅速腫大,有時在3~4 h內成倍腫大,可有全身不適,體溫升高,可高達40℃。②多發(fā)生于一側,雙側少見,患側陰囊腫大,皮膚紅腫。附睪腫大、發(fā)硬,觸痛明顯,早期與睪丸界限清楚,后期界限不清,精索水腫、增粗,腹股溝區(qū)或下腹可有壓痛。③可形成膿腫,有波動感。膿腫也可自行破潰形成瘺管。④實驗室檢查:血常規(guī)白細胞升高;尿常規(guī)有膿球,尿培養(yǎng)或尿道分泌物培養(yǎng)有細菌生長。⑤彩超檢查提示附睪血流增加。⑥排除結核性附睪炎、精索睪丸扭轉、附睪腫瘤等疾病。
1.2.2中醫(yī)診斷標準參照《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3]制定:①起病急驟,初起僅感一側睪丸或附睪脹痛和下墜感,迅速出現腫脹和疼痛。②波及子系時,子系呈條索狀腫硬疼痛;波及陰囊時,陰囊紅腫灼熱。③化膿時陰囊皮膚緊張光亮,睪丸或附睪腫大,壓痛明顯。④伴有惡寒發(fā)熱,頭痛,口渴,惡心,小便短赤?;蛴行”愦掏?,痛引少腹等癥狀。辨證符合濕熱下注證:睪丸或附睪腫大疼痛,陰囊皮膚紅腫,皺紋消失,焮熱疼痛,少腹抽痛,膿腫形成時,按之應指,伴有惡寒發(fā)熱,舌苔黃膩,脈滑數。
1.3納入標準①符合上述中西醫(yī)診斷標準;②年齡18~60歲。
1.4排除標準①近期有生殖系統(tǒng)外傷、泌尿系感染史者;②有肝、腎功能不全、心腦血管疾病、神經肌肉病變、糖尿病及精神障礙者;③喹諾酮類藥物過敏者;④保守治療效果差,彩超提示明顯膿腫形成或睪丸壞死征象,需手術治療者。
1.5治療方法
1.5.1對照組予鹽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鈉注射液150m l(國藥準字H20010154,山東齊都藥業(yè)有限公司,規(guī)格:每瓶100m l,含左氧氟沙量0.2 g與氯化鈉0.9 g),靜脈滴注,每天1次,共治療10天。
1.5.2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加用內服龍膽瀉肝湯和外敷雙柏散治療。內服基本方:龍膽草10 g,梔子10g,黃芩10 g,柴胡10 g,生地黃10g,車前子15 g,大黃10 g,澤瀉10 g,木通5 g,赤芍10 g,當歸10 g,甘草5 g。中藥每日1劑,水煎取汁約200m l,早晚分服,連服10劑。外敷雙柏散(批準文號:粵藥劑字Z20071163,陽江市中醫(yī)醫(yī)院制劑)。處方:側柏葉、大黃各60 g,黃柏、澤蘭、薄荷各30 g。上藥共研細末,開水與蜜糖各半,與藥末共調煮為稠糊狀,外敷患側陰囊處,每日上午、下午各1次。
兩組治療期間均禁煙酒及辛辣刺激食物,不應用其他藥物。10天為1個療程。
1.6療效評價
1.6.1療效標準參照《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3]制定。①治愈:腫塊消散,全身癥狀消失,體溫正常,疼痛基本消失,實驗室檢查無異常;②有效:腫痛減輕,全身癥狀緩解,實驗室檢查可見明顯改善;③無效:局部及全身癥狀無改善,實驗室檢查發(fā)現各項指標無明顯變化或明顯加重。
1.6.2隨訪通過隨訪及復診,觀察患者出院后不同時間的復發(fā)情況,隨訪時進行男科、陰囊彩超、精液細菌培養(yǎng)、精液分析等檢查。開始2周復診1次,后每月隨訪1次,連續(xù)隨訪3個月。
1.7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 16.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兩組總有效率比較采用卡方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 2.2隨訪結果兩組隨訪3個月后發(fā)現,治療組附睪結節(jié)2例;B超附睪尾部增大3例;精液培養(yǎng)陽性1例(溶血葡萄球菌),精子活力低下1例。對照組附睪結節(jié)5例,B超附睪尾部增大4例;精液培養(yǎng)陽性2例(大腸桿菌、溶血葡萄球菌),精子活力低下1例,發(fā)現證實為梗阻性無精子癥2例。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例)
急性附睪炎是男性常見的感染性生殖系統(tǒng)疾病,多繼發(fā)于下尿路感染,常由大腸埃希菌、變形桿菌、葡萄球菌等所致,也可通過血行和淋巴途徑感染[4]。其自然病程約4周[2]。如治療及時,病損可完全消失而無損害,但附睪功能仍可能受到影響。如治療不及時或治療不當,炎癥可發(fā)展成膿腫而導致附睪組織的嚴重損害,或者轉為慢性,導致反復的陰囊腫痛[5],附睪尾部、輸精管上均可出現不規(guī)則炎性結節(jié)。此外,附睪炎可繼發(fā)纖維化,部分纖維化嚴重可導致輸精管閉塞,從而導致少精、無精(雙側炎癥時)的發(fā)生[4],影響生育功能。西醫(yī)治療常采用喹諾酮類抗生素,但單純使用抗生素常遇到耐藥病例,且起效緩慢,較長時間才能緩解疼痛,并因為缺乏擴張血管及抗炎作用,不利于消除附睪的充血、腫脹,使附睪易于產生粘連、纖維性阻塞、瘢痕形成等[6]。本院采用在常規(guī)靜滴抗生素治療的基礎上聯合龍膽瀉肝湯內服、雙柏散外治,可迅速緩解癥狀,縮短療程,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本病屬中醫(yī)學“子癰”范疇,其病因病機主要為濕熱下注,肝經絡脈阻隔[7]。濕熱蘊積,濕瘀精郁而生熱,宗筋氣血不暢則腫,濕熱煎熬,熱勝肉腐則為癰。龍膽瀉肝湯為清利肝經濕熱的經典方。方中龍膽草大苦大寒,既能瀉肝膽實火,又能利肝經濕熱,瀉火除濕,兩擅其功,切中病機;黃芩、梔子苦寒瀉火、燥濕清熱;木通、車前子、澤瀉利尿滲濕泄熱,導濕熱下行從水道而去;生地黃、當歸滋陰,防邪熱傷陰;赤芍活血涼血;柴胡疏利肝膽之氣,并能引諸藥歸于肝膽之經;甘草調和諸藥。諸藥合用,共奏清熱利濕,消腫解毒之效。馮亦穎等[8]研究表明龍膽瀉肝湯對超氧陰離子自由基、羥自由基具有清除作用,對羥自由基的誘導的脂質過氧化有抑制作用,因而具有抗炎作用。雙柏散中大黃外用破血逐瘀,清熱消腫;黃柏清熱燥濕,解毒療瘡;側柏葉清熱涼血,止血斂瘡;澤蘭活血化瘀,行血消腫;薄荷清熱消腫止痛。諸藥合用,共奏活血化瘀、清熱解毒、消腫之功。據現代藥理分析,雙柏散中各種藥物成分均具有一定的抗菌、抑菌消炎止痛之功效,有促進血腫吸收和瘀斑消退的作用[9]。近年來雙柏散廣泛應用于治療急性軟組織損傷、瘡瘍、急腹癥、慢性盆腔炎等病癥。采用雙柏散調糊外敷陰囊,吸收迅速,能改善局部紅腫疼痛癥狀,使炎癥得到迅速控制。
本臨床療效觀察表明,在抗感染的同時,使用龍膽瀉肝湯內服結合雙柏散外敷治療急性附睪炎臨床療效較好。但在治療后3個月的隨訪觀察中,筆者發(fā)現急性附睪炎有一定的并發(fā)癥,如附睪結節(jié)、精液培養(yǎng)陽性、精子活力低下等,甚至出現梗阻性無精子癥。因此,該病發(fā)生時需引起臨床重視,早期治療非常重要。
[1]徐福松.徐福松實用中醫(yī)男科學[M].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09:545.
[2]那彥群,郭震華.實用泌尿外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9:552.
[3]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S].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48-49.
[4]周利群,楊勇.中國泌尿泌尿外科??漆t(yī)師培養(yǎng)教程[M].北京:北京大學醫(yī)學出版社,2016:142-144.
[5]張遵俊,王世先,林子濱,等.龍膽瀉肝湯輔助治療急性附睪炎療效觀察[J].現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8,17(31):4862-4862.
[6]李曉波,田大力,吳博.金黃散外敷聯合抗生素治療慢性附睪炎42例[J].現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9,18(9):997-997.
[7]何清湖.中醫(yī)外科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318.
[8]馮亦穎,劉炳治,王巨存.龍膽瀉肝湯對氧自由基和由羥自由基誘導的脂質過氧化的影響[J].中國中醫(yī)眼科雜志,2000,10(2):63-65.
[9]梁學政,吳昭璇.雙柏散制劑的研究及臨床應用進展[J].中國藥業(yè),2003,12(7):77-78.
(2016-09-17收稿/編輯弓艷玲)
R277.5
A
1003-0719(2016)05-0032-03
廣東省陽江市科技局立項(自籌基金)課題(編號:社發(fā)〔2015〕17)
;E-mail:543247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