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鵬
[關鍵詞]新聞;娛樂化;表達
新聞娛樂化可以說是最近新聞界傳播界影響最為深遠的一大現(xiàn)象,關于此種說法的優(yōu)劣,眾說紛紜,或捧到天上,或踩在腳下。我們從分析新聞娛樂化的定義入手,繼而展開原因、表現(xiàn)、影響以及未來發(fā)展趨勢及建議,通過理性分析,還原新聞娛樂化的本來面目。要知道新聞娛樂化的定義,首先要區(qū)別新聞娛樂化和娛樂新聞。當然后者的內涵和外延要明顯小于前者。娛樂新聞只是新聞的一種,主要內容是娛樂,是指內容為娛樂圈的新聞。而新聞娛樂化指的是新聞發(fā)展的一種趨勢,指新聞在形式上由過去的嚴肅認真發(fā)展到現(xiàn)在的靈活多變迎合大眾口味的一種趨勢,內容上是從過去的單一到現(xiàn)在的各式各樣旁征博引娛樂大眾的一種趨勢。
一、新聞娛樂化產生的原因
首先,根本原因,物質決定意識,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一切發(fā)展變化都離不開這個基本規(guī)律?,F(xiàn)在隨著新聞的產業(yè)化,大眾不能說不愛看精英文化和主流文化的節(jié)目,但是與這兩種節(jié)目相比,有大眾更愛看的,而且隨著媒體自主權的逐漸加大,精英文化與主流文化的節(jié)目也不需要像過去那么重視了,可以把重點轉移到大眾喜愛的節(jié)目上來,于是新聞娛樂化應運而生。
二、新聞娛樂化的表現(xiàn)
之前說過新聞娛樂化的原因是大眾口味的需求,那么新聞娛樂化總的表現(xiàn)就是符合大眾口味的節(jié)目越來越多,具體表現(xiàn)集中如下:
首先是在節(jié)目比例安排上,大眾文化也就是娛樂的比例正在以及其恐怖的速度上升,而精英文化和主流文化的比例,不僅下降的速度是很快的,而且保留下來的節(jié)目的娛樂性也在一極其恐怖的速度在增加。其次是娛樂化傾向在新聞中日益顯著。再次是新聞和娛樂融為一體難分彼此。第四是在我國新聞娛樂化內容偏于通俗,甚至通俗得有些低俗,更有甚者低級甚至靠赤裸裸的性描寫來吸引觀眾眼球。最后是媒體的重點由國家大事轉變成了娛樂界。
三、新聞娛樂化的優(yōu)點
1.新鮮感顯著增加,在此之上收視率也大大提高。
2.以滿足觀眾需求為目標來增加信息量。
3.其次從傳播學的角度看,新聞娛樂化首次以受眾為中心而不是傳播者為中心,這算是一個不小的突破。讓觀眾觀看的新聞真正為觀眾著想,這算是新聞娛樂化最大的優(yōu)點了。
四、新聞娛樂化的缺陷
1.過分追求形式,而影響內容,顧此失彼影響傳播效果
2.娛樂化給整個傳媒界帶來一種低俗之風。雖然說采取一些適當?shù)男问絹砦蟊姏]什么不好,但是也有一個度,現(xiàn)狀就是太過低俗,而且和性密切相關。
3.過分娛樂導致人們過分依賴虛擬世界,對現(xiàn)實麻木。
4.在新聞娛樂化的趨勢下媒體容易放棄其社會責任。
五、新聞娛樂化未來發(fā)展趨勢以及建議
我國的新聞娛樂化才剛剛起步,缺乏理論基礎以及實踐積淀,而缺乏理論基礎和實踐積淀往往表現(xiàn)在一種浮躁、功利的風氣,一種追求低級趣味的風氣充斥于新聞傳播行業(yè)之中,這個是可以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改掉的。所以說我們對于新聞娛樂化的總態(tài)度就是批判的接受,關于新聞娛樂化未來的發(fā)展趨勢及建議具體如下:
1.首先,內容要與形式共進。
一是內容和形式的結合方式的革新。過去的內容和形式結合方式也就是普普通通的主持人在干巴巴地說,現(xiàn)在可以通過訪談、討論、分析、預測等等,最近很熱門的談話類節(jié)目就是最好的例子,通過一種新的形式和內容而且貼近大眾,受到了一致的好評。
2.其次,新聞娛樂化之后,要通俗,但是不要低俗。要靠積極向上的態(tài)度,真實可信的事實,理性睿智的分析,精準嚴謹?shù)脑u論來吸引觀眾,而不是靠媚俗、粗俗、低俗甚至用赤裸裸的性描寫來博取觀眾的眼光,因為在美學上講,后者比前者更容易造成審美疲勞。
3.新聞娛樂化要合理安排所有新聞的比重,避免娛樂新聞獨大的局面。在一開始就已經說過,新聞娛樂化不等于娛樂新聞,可是如今我國的新聞娛樂化的現(xiàn)狀可以說是“娛樂新聞娛樂化”,這一點是很令人痛心的。
總之,新聞娛樂化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有人對此持反對意見,將新聞娛樂化視為洪水猛獸,認為新聞娛樂化必將導致媒介的庸俗化;也有人持肯定意見,認為新聞娛樂化是爭取受眾和市場的法寶。其實無論是洪水猛獸還是法寶,關鍵就是一個“度”的掌握。不過我相信我國的新聞界已經認識到這個問題,而且也在著手改正,態(tài)度決定一切,在這種積極的態(tài)度下會越變越好。
參考文獻:
[1]李辛. 文化娛樂新聞的采訪與寫作.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2年1月.
[2]梁洪浩. 外國新聞事業(yè)百題問答. 中國新聞出版社,1988年.
[3]謝國明,祝昌澤. 新聞理論百題問答.中國新聞出版社,1988年.
[4]楊金鵬. 新聞娛樂化與傳媒責任. 青年記者,2004年9月.
[5]楊曉明. 超越無聞——美的新聞怎么“寫”.兵器工業(yè)出版社,2006年8月.
[6]王濤.新聞的娛樂化將何去何從—對新聞的娛樂化的掃描與思考. 新華網(wǎng),2007年4月.
(編輯/丹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