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芳
我,坐在斜陽淺照的臺階上,愿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這個孩子從從容容地把那個蝴蝶結(jié)扎好,用他五歲的手指。
這是臺灣作家龍應(yīng)臺在《孩子你慢慢來》中寫的話。
是的,孩子,你慢慢來。真正體會到這句話的深刻含義,還得從一件事說起。
小侄子四歲了,和他同齡的孩子已經(jīng)能唱整首的兒歌了,可他還是說不清楚話。他會把姥姥喊成“妖妖”,把姑姑喊成“嘟嘟”,超過四個字的詞匯就卡住了。他不能正常地和小朋友交流,也就越來越孤僻。幼兒園老師向家長反映:每一次喊他,他總是低著頭不答應(yīng),也從來不參與小朋友們的活動。為此,家人一次次向老師解釋:“讓他慢慢來,我們回家?guī)煤镁毩??!币驗椋覀冎?,他的舌頭曾經(jīng)有點小問題,發(fā)現(xiàn)后進行了手術(shù),但已經(jīng)影響到他的語言發(fā)展了。很多對別的孩子來說非常容易的事,對他來說就有困難,他需要時間去學習,去追上別的孩子。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能焦急,更無法代勞,只能慢慢地等待。
教育不就是學會理解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學會尊重孩子的獨特性的過程嗎?
我也曾遇到張萬麗老師描述的這類學生。記得幾年前剛接班的時候,班里有個叫帥的男孩,上課的時候不是睡覺,就是茫然地看著遠處,偶爾交一次作業(yè),也看不清楚他寫的是什么。放學后留他在校補作業(yè),稍不留神他就跑得沒影了。他的考試成績可想而知,從來沒有超過20分。怎么辦?
為此,我真是傷透了腦筋。作業(yè)我給他開了小灶,每天讓他聽寫五個詞語,只要能聽寫對,就免作業(yè)。寫對五個詞語,對于四年級的學生來說,只要認真一點,還是可以做到的。他開始在課間找小組長聽寫生字了。這說明他在努力進步。一段時間之后,我在私底下和他談話,肯定他努力改變自己的態(tài)度,并悄悄問他,有沒有什么想要的獎勵。他很不好意思地說:“老師,能不能讓我當一回升旗手?”
升旗手?在學校工作幾年,我知道無論哪個班的升旗手都是品學兼優(yōu)的學生,每次升旗幾乎都是優(yōu)秀學生的“專利”。但我不想放棄這次和他“談條件”的機會。
我說:“我答應(yīng)你當升旗手,但你以后要努力學習?!?/p>
他答應(yīng)了:“好,沒問題?!?/p>
于是,我試著說服同學們:“我經(jīng)常說,我對你們每個人都是公平的,絕不以成績的好壞把你們劃分成三六九等……我想給帥一次機會?!弊罱K,升旗的光榮任務(wù)交給了帥。
我知道只有獲得他的信任,才能走進他的內(nèi)心。只有摒棄以成績評價學生的功利思想,以發(fā)展性的評價來激勵他成長,教育才是塑造真正的“人”的工程。升旗這件事對于提高他的成績來說,可能沒有直接的作用。但是,被愛、被尊重是每一個兒童的權(quán)利,帥也有同樣的權(quán)利。滿足他升旗的意愿,會讓他感受到被愛、被尊重,會給他進步的力量。我鼓勵他:“你能行!只要努力,你就會進步!”我在耐心地等待著他的進步。
作為班主任,我們會遇到出現(xiàn)各種問題的學生。有些孩子發(fā)展會慢幾拍,但是在孩子的世界里,快與慢不是唯一的價值標準。如果我們能在課堂上讓一個孩子慢慢把話說完,也許將來,他的發(fā)言會準確、精彩;如果我們能多一點耐心去等待一名學生,給予他自尊與自信,他就會慢慢跟上來,并變得自立、自強。
是的,教育就是等待。孩子,你慢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