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思萍
摘 要:隨著信息科技手段的不斷發(fā)展和“新課程”實施的不斷深入,開展新的教學思路和教學手段勢在必行。數學與信息技術的相互促進與緊密結合,不僅形成了新的數學教學思路,也深刻改變了數學的傳統(tǒng)教學方式。
關鍵詞:信息科技;數學;新思路
隨著當代社會的不斷發(fā)展,信息技術的手段已經受到廣大師生的關注。在教育領域,知識的傳授已經不再是傳統(tǒng)的老師說、學生聽的模式,而是眼、腦、手等多感官復合傳遞。通過信息技術手段能夠使形狀、聲音、顏色、狀態(tài)等發(fā)生改變,這就可以使得一個靜態(tài)的問題動態(tài)地呈現在學生面前。尤其是高中數學課堂中,常常會有一些較為晦澀的概念,老師無法全面地講解,只能靠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自己去理解。在面對這樣的問題時,教師可以恰當地運用信息技術的手段,把問題以動態(tài)圖像的形式給學生演示。
一、現代與傳統(tǒng)結合,激發(fā)興趣
一個好的教學方式,是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的。興趣是維持學習的不竭動力。數學這門學科本身就會讓學生感到枯燥、畏懼。這是由于數學知識本身就具有極大的抽象性和嚴謹性。再加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把學生封閉在枯燥的教材上,沒有聯系到豐富的資源,當下的現實生活,沒有辦法徹底、靈活地把數學知識傳達給學生,致使學生對數學的興趣日漸衰減。新課標中特別強調了“要關注學生的興趣和經驗”。如果我們依然保持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就會故步自封,落后于知識經濟的時代。信息技術手段在還原抽象為形象方面能起到很好的作用。數學本來就是源于生活,將生活中一些熟悉的實際問題,在信息技術的教學環(huán)境下,教師利用技術手段,建立起生動的教學場景,使教學內容形象化,呈現出的是立體的、全面的、生動的教學信息。如此豐富的信息呈現方式能激發(fā)學生的認知興趣,主動地接受知識的引入,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學實踐也證明,使用圖文并茂、生動形象的現實場景,比起傳統(tǒng)、單調的教學手段,更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例如,在函數這部分的課程中,教師就可以利用《幾何畫板》的數學軟件,演示函數的圖象及其性質,動態(tài)地認識函數的變化規(guī)律,總結函數的性質。在整個學習的過程中,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課堂學習,才能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與質量。因此,信息技術的合理運用,可以極大地刺激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主動學習。
二、減輕負擔,提高效率
信息技術,除了在課堂上有特殊的效果外,還可以為教師的備課提高效率。在以往的備課過程中,需要查閱大量的文本資料,在沒有整合的資料庫的條件下,教師會浪費大量的時間。隨著計算機軟件技術的高速發(fā)展,教育網絡的建立,給教育工作者建立了交流通道。教師就可以快速地交流,提高效率。
隨著多種多樣模擬練習軟件的出現,可以為學生的練習和測試帶來很多便利。在此過程中,計算機軟件也可以替代教師的部分職能。例如,出大量的練習題,評分,這就能極大地減輕教師的負擔。同時,學生還可以做個別輔導,針對自身的不足進行查缺補漏。因此,數學教學需要越來越多的信息化,作為教學輔助工具的信息技術手段漸漸體現了它在高中數學教學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培養(yǎng)學生數學思維
數學是具有嚴密性、邏輯性、精確性、創(chuàng)造性的一門學科。高中數學較初中的數學知識明顯有了質的變化。抽象的知識結構要求學生的思維邏輯性強,思維更靈活。教師應該講清一些基本內容的實際背景和應用價值,提供一種數學建模的思想。把數學的實際應用自然地融入課本的數學知識中。在教學過程中體現這些知識的來龍去脈。只有通過信息技術手段進行數學知識的實驗、研究,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才能拓寬學生的視野,幫助學生形成數學的邏輯思維能力,提高知識的可移植性。信息技術手段可以幫助我們建立數學問題的模型。
例如,在算法這部分知識中,就可以讓學生通過一些數學軟件,親自驗證算法的正確性和效率性,從而引發(fā)學生對算法的思考。在概率這部分知識中,可以鼓勵學生使用計算機軟件繪制圖表進行直觀的數據分析等等。信息技術手段與數學知識息息相關,聯系緊密,教師在教學中要積極引導學生體會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與特點,使其成為學生學習的主要工具。
總之,在現代化教育的今天,信息技術輔助教學與學科整合已是現代化教學的主流方向,也是現代化教育發(fā)展的必然趨勢。信息技術與教學的完美整合需要一定時間和大量的實踐。信息技術發(fā)展的日新月異,也推動著教學方式的全面變革。隨著整合程度的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會呈現質的提高。因此,把信息技術和數學學科特點結合起來,可以充分揭示數學思維的過程和實質,使高中數學課堂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讓信息技術真正成為學生認知、探索的工具。
參考文獻:
劉勝利.幾何畫板課件制作教程[M].科學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