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海亮
1920年,民國著名女教師任桐君從江蘇省立第一女子師范學校畢業(yè),先后任教于中央大學實驗小學、南開南友小學等校。結婚后,任桐君隨丈夫來到貴陽。這時,任桐君的丈夫所在的公司要辦一所子弟學校——建業(yè)小學,因任桐君有多年教齡,在教育界也小有名氣,于是公司讓她做了學校的主要籌辦人。
起初,她只愿教書,不想辦學,但經(jīng)人勸說,最后還是決定試試。結果令她自己也意外,她在短時間里就創(chuàng)造了建業(yè)小學的神話:畢業(yè)考試時,建業(yè)小學的學生有13人報考中央大學實驗中學,12人榜上有名;有6人報考清華中學,無一落榜。兩所中學都是當時的名校,建業(yè)小學一時名聲大震。
不久,公司董事長兼貴陽市市長放出消息,要把建業(yè)小學改為市立,并更名為貴陽實驗小學,還指定任桐君出任校長。
當上一把手的任桐君開始著手班子組建、教員選聘等工作??缮先螞]幾天,市長的太太就來開后門了,說她有一個侄女正好從貴陽女師畢業(yè),想進實驗小學當教員。任桐君聽了,告知對方人員已滿,無法安插。過后,有人問她為什么連市長的面子也不給,任桐君說:“貴陽有的是委員、廳長,都這樣的話,那只能讓學校關門了?!?/p>
一次,學校的兩位優(yōu)秀教員考上了貴陽師范,提出辭職。任桐君為了不耽誤他們的前途,同意放人。消息一出,名流、政要、達官、貴人等紛紛派推薦人選,以補充空缺崗位。任桐君不管對方來頭,一律嚴審,認為所薦之人無一合格,故統(tǒng)統(tǒng)回絕。
讓任桐君頭疼的不僅僅是用人,還包括招生。每到學校招生的時候,四面八方的請托都不約而至。很多人有權有勢,要任桐君為他們的孩子大開方便之門。可任桐君偏偏不吃這套。有的人三番五次登門拜訪,好禮相送,好話說盡,可末了聽到任桐君的話都一樣——“對不起,沒法遵命!”
1944年12月,國民政府任命大軍閥楊森為貴州省主席。楊森的兩個小孩想就讀實驗小學,他讓秘書去報名。任桐君說:“學校的招生簡章尚未印好,印好給你們寄一份去?!泵貢犃?,火冒三丈:“楊主席的孩子到這里讀書還要考試嗎?”任桐君正色回答:“是的,進我們學校沒有不通過考試的?!泵貢缓门瓪鉀_沖地走了。
可想而知,因為任桐君的“大紅大紫”與“直來直往”,她常常被別人議論、排擠。有的學閥出于嫉妒,把持優(yōu)秀的教員,不準他們到任桐君那里教書,企圖封鎖實驗小學;有的教育界官員因為吃過任桐君的閉門羹,便利用職務之便報復;那些墨守成規(guī)的人還聯(lián)合起來向任桐君發(fā)難,說她的設計教學、識字教學、默讀教學等實驗誤人子弟,遺患無窮。
然而,無論面對多大的壓力和挑戰(zhàn),任桐君都沒有妥協(xié)。憑借自信、勇敢和理性,她將實驗小學辦得越來越紅火,最終贏得了眾人稱譽。為了讓學子有更大的活動空間,她還建了一座可容納五百余人的禮堂。為此,她多方奔走,辛苦數(shù)月,發(fā)起了一次募捐。禮堂落成那天,有著“惡棍局長”綽號的市工務局局長袁國蔭也假惺惺地送來一萬元捐款。任桐君見狀,兩眼一瞪,當面訓斥:“誰要你的錢!馬上走開,以后也不想見到你!”
這就是任桐君,一個不跪著辦學的民國小學校長。她以高貴的人格、豐富的經(jīng)驗,以及超人的勇敢強有力地撐起了一所優(yōu)秀的小學。
編輯/夕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