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佳絢 吳儀婷 關(guān)沙妹 衷明華
【中圖分類號】G64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22-0-01
一、教材分析
教學地位:酸堿中和滴定操作簡便、快捷、精確度高,應(yīng)用廣泛。是《化學反應(yīng)原理》(選修四)模塊中的重要內(nèi)容,承載著課程標準中“體會定量研究的方法對研究和學習化學的作用”的教育功能。
內(nèi)容編排:人教版將其安排在第三章中“水的電離和溶液的酸堿性”這一節(jié),作為pH的一個重要應(yīng)用。通過介紹測試和調(diào)控pH的重要性,將其設(shè)置在實用的背景之下,讓學生感受到知識的價值。通過溶液中pH的變化是判斷酸堿中和滴定終點的依據(jù)引入酸堿中和滴定。
呈現(xiàn)方式:以實驗探究為主,安排了一個“實驗滴定酸堿滴定曲線”的實踐活動。該活動的引入不僅可以強化對pH的認識,而且有利于發(fā)展學生分析、處理數(shù)據(jù)的能力。
二、學情分析
教師要上好一節(jié)課,不僅要備教材,也要備學生,本節(jié)課的授課對象是普通高中高二學生。
知識儲備上,已經(jīng)認識了溶液的的酸堿性和pH,學習了pH的簡單計算。
能力儲備上,初步具備一定的實驗操作能力,但自主與合作的意識不強。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認識酸堿中和滴定的原理;
(2)知道酸堿中和過程中pH突變的存在;
(3)能繪制簡單的pH變化曲線;
(4)初步學會使用滴定管。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測量溶液pH,學會定量分析溶液pH值的方法
(2)通過測定未知溶液濃度的實踐活動,提高實驗設(shè)計和反思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通過測試和調(diào)控pH在日常生活和科學研究中的應(yīng)用,感受定量分析的重要性以及化學的實用價值
(2)通過實驗探究活動,學會在思考分析過程中傾聽他人意見,相互啟發(fā),體會合作交流的重要性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酸堿中和滴定的原理和方法
難點:判斷滴定終點
三、教法學法分析
基于以上分析,本節(jié)課我將采用科學探究教學模式,通過啟發(fā)—探究教學法,多重歸納法。把知識具體化,形象化。讓學生從實踐中獲取知識,又將知識運用于實踐中
學法:教學是師生共同參與的活動,學生將通過自主學習、小組合作、探究學習、交流討論等方法進行學習。
四、教學過程
1.課前自學階段
教學活動
活動1【講授】自主學習任務(wù)
利用教材或教師提供的學習資源進行自主學習。
(1)人教版選修四第50-51頁
(2)微課《pH計和滴定管的結(jié)構(gòu)及使用方法》
“酸堿中和滴定”以酸堿中和反應(yīng)為基礎(chǔ),實驗成功與否對酸堿滴定管的使用有較高的要求。學生對于探究實驗中要使用的pH計和滴定管的都比較陌生。所以我將組織學生在課前通過一個微課預習pH計和滴定管的結(jié)構(gòu)及使用方法,為課堂探究實驗的開展打下基礎(chǔ)。
活動2【作業(yè)】猜想并畫出pH隨NaOH濃度變化的曲線圖
給出一個以NaOH溶液的體積為橫坐標,pH為縱坐標,并且標出起點和終點坐標的坐標圖,要求學生畫出可能的pH變化的圖像
2.課堂教學階段
(1)新課導入
提出問題:先用洗發(fā)水后用護發(fā)素,還是反過來先用護發(fā)素再用洗發(fā)水?
回答問題:介紹洗發(fā)水,和護發(fā)素的酸堿性。介紹護發(fā)素調(diào)節(jié)頭發(fā)的pH值的原理。
利用這一生活實例,使學生將課本知識與生活聯(lián)系在一起,引起學生的興趣
(2)新課講授
介紹酸堿中和滴定法,
設(shè)置問題情境:某鹽酸由于久置,濃度已經(jīng)發(fā)生了變化,如何用0.10mol·L-1的NaOH溶液來測定該鹽酸的c(H+)
通過設(shè)置的情境,引導學生分析酸堿中和滴定的原理H++OH-=H2O
由此得出恰好反應(yīng)時:n(H+)=n(OH-),即c(H+)·V(H+)=c(OH-)·V(OH-)
然后通過一到習題引導學生把理論計算和試驗結(jié)合起來,為下面的實踐探究活動打好基礎(chǔ)。
“習題”:向10.00mL的鹽酸溶液中,加入0.10mol·L-1的NaOH溶液15.00mL后溶液恰好中和。請計算該鹽酸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
(3)繪制pH值變化曲線
利用手持儀器繪制pH值隨濃度改變的變化曲線,組織學生將繪制出來的曲線與課前自學時所畫的曲線圖進行對比,通過前后兩幅曲線圖的對比,讓學生感受到pH突變的存在。
分析曲線后追問:從實驗可以看出,很少量(0.04mL,約一滴)的堿就會引起溶液pH的突變,從4.00變化為10.30。請思考pH突變能否用來判斷中和反應(yīng)的終點,組織學生進行交流討論,得出肯定的答案。
(4)探究滴定終點的確定
提出問題:如何確定中和反應(yīng)是否完成?
此時我會適時引導學生思考如何用最簡便的方法鑒別酸堿鹽。然后得出可以利用酸堿指示劑的變色指示,確定中和反應(yīng)是否完成的結(jié)論。
接著我將給出三種指示劑的變色范圍和顏色變化,并讓學生將指示劑的變色范圍標記PH變化曲線圖上,同時寫出試驗過程中顏色的變化。由此幫助學生進一步感受指示劑的變色范圍和變色過程。學會如何通過指示劑的顏色,判斷滴定終點。從而突破難點
(5)實踐活動
將pH計,和滴定管的使用方法投影出來。然后組織學生設(shè)計實驗,用已知濃度的氫氧化鈉容液滴定未知的濃度的鹽酸。
然后組織使用不同種指示劑的組別進行交流,討論哪一種指示劑的滴定效果最好,并進行匯報交流。最后得出指示劑的選擇的條件。
(6)課堂總結(jié)
采用多重歸納的方法,從宏觀(溶液酸堿性與指示劑的顏色變化關(guān)系);微觀(H++OH-=H2O);符號:恰好反應(yīng)時:n(H+)=n(OH-)即c(H+)·V(H+)=c(OH-)·V(OH-);圖像(pH-V圖)這四種表征歸納總結(jié)酸堿中和滴定的原理和方法,從而進一步突出重點。
五、板書設(shè)計
3.2.3酸堿中和滴定
一、原理
1.中和反應(yīng):H++OH-=H2O
2.恰好反應(yīng)時:n(H+)=n(OH-)
即c(H+)·V(H+)=c(OH-)·V(OH-)
二、pH-V曲線圖
三、指示劑
1.甲基橙
2.石蕊
3.酚酞
六、教學特色與感悟
1.本節(jié)課使用了手持儀器繪制pH變化曲線,能夠讓學生更加直觀的感受到pH突躍滴定的真實存在。
2.結(jié)合四重表征進行總結(jié),從多角度的讓學生進一步理解酸堿中和滴定的原理與方法。
3.通過課前觀看微課視頻,讓學生在課前先認識實驗儀器的操作,不僅節(jié)約了課堂時間,同時微課可以重復觀看,方便學生觀察儀器的正確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