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
[摘要]深入分析《網絡傳播》發(fā)布的“中國新聞網站傳播力榜”,可以發(fā)現我國新聞網站之間的傳播力的差距非常懸殊,有些新聞網站的傳播力非常強,但也有相當多的新聞網站的傳播力非常弱,傳播效果并不好;我國中東西部之間、不同?。ㄊ?、區(qū))之間的新聞網站發(fā)展水平存在嚴重不平衡,西部地區(qū)明顯落后于中東部地區(qū),經濟、文化比較發(fā)達的?。ㄊ?、區(qū))強于經濟、文化欠發(fā)達的省(市、區(qū))。我國新聞網站發(fā)展的馬太效應越來越明顯。隨著競爭的進一步深化和加劇,我國新聞網站中強者將愈強,弱者將愈弱,最終將產生一批受眾規(guī)模巨大、影響廣泛的品牌新聞網站、特色新聞網站,同時有許多新聞網站將因傳播力的進一步弱化逐漸成為“無效新聞網站”,甚至被淘汰出局。
[關鍵詞]新聞網站 傳播力 馬太效應
[基金項目]云南省社科規(guī)劃項目“新媒介環(huán)境下邊疆少數民族地區(qū)政治信息傳播研究”;昆明理工大學學科方向團隊項目“廉政文化傳播”;昆明理工大學人培項目“新媒介環(huán)境下網絡有害信息傳播與治理對策研究”
為了客觀反映國家網信辦許可和確定的250家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單位每月的網絡傳播效果,自2015年?6月號起,《網絡傳播》雜志不定期推出“中國新聞網站傳播力榜”,具體主要包括“中央重點新聞網站綜合傳播力月度榜”、“中央行業(yè)新聞網站綜合傳播力月度榜”、“地方省級新聞網站綜合傳播力月度榜”、“地方城市新聞網站綜合傳播力月度榜”等。據了解,“中國新聞網站傳播力月度榜”由三級指標構成:一級指標為PC端和移動端;二級指標為微信和微博;三級指標是月度IP量、月度PV量、每百萬人訪問人數、每百萬被訪問網頁數、訪問者瀏覽頁面數、微信文章數、微信閱讀數、微信點贊數、微博文章數、微博轉發(fā)數、微博評論數等共11項,并根據專家意見確定指標權重占比并計算排名。這是我國第一次對我國的主要新聞網站的傳播力進行比較全面的科學評價和權威排名。本文重點以《網絡傳播》2015年6月號推出的第一份“中國新聞網站傳播力榜”為研究樣本,并結合其后續(xù)推出的“中國新聞網站傳播力榜”深入分析我國新聞網站發(fā)展的現狀及趨勢。
一、新聞網站之間傳播力差距非常懸殊
對“中國新聞網站傳播力榜”進行深入分析可以發(fā)現,在綜合傳播力方面,我國國家網信辦許可和確定的250家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單位之間的差距非常大。
從中央重點新聞網站綜合傳播力2015年6月榜前14強可以看出明顯存在四個層次:第一層次為“人民網”、“新華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等3家,它們的綜合傳播力指數都是5位數;處于第二層次的有“中國網”、“中國經濟網”、“中國青年網”等3家,它們的綜合傳播力指數都是4位數;處于第三層次的有“光明網”、“中國新聞網”、“中國日報網”、“國際在線”等4家,它們的綜合傳播力指數都是3位數;處于第四層次的有“央廣網”、“中青在線”、“中國臺灣網”、“中國西藏網”等4家,它們的綜合傳播力指數只有2位數了。14家新聞網站共分四個層次,每差一個層次在綜合傳播力指數方面就相差一位數。排在第一位的“人民網”的綜合傳播力指數高達14783.59,而處在第十四位的“中國西藏網”的綜合傳播力指數僅為11.76,“人民網”是“中國西藏網”的1257倍多,差距驚人,具體見圖1。
同樣,從“中央行業(yè)新聞網站綜合傳播力2015年6月榜”、“地方省級新聞網站綜合傳播力2015年6月榜”前40強、“地方城市新聞網站綜合傳播力2015年6月榜”前40強也可以看出,中央行業(yè)新聞網站之間、地方省級新聞網站之間、地方城市新聞網站之間的綜合傳播力差距也非常大。在綜合傳播力2015年6月榜中,中央行業(yè)新聞網站綜合傳播力排名第一的“財經網”,其綜合傳播力指數為3167.52,而排名第20名的“消費日報網”的綜合傳播力指數僅為12.78,前者是后者的247倍多;地方省級新聞網站綜合傳播力排名第一的“東方網”,綜合傳播力指數為2145.39,而排在第40位的“東北新聞網”,綜合傳播力指數僅為15.61,前者是后者的137倍多;地方城市新聞網站綜合傳播力排名第一的“深圳新聞網”的綜合傳播力指數為925.81,排名第40位的“銀川新聞網”的綜合傳播力指數僅為8.8,前者是后者的105倍多,差距相當懸殊。
同一級別的新聞網站之間傳播力相差尚且相當懸殊,不同級別的新聞網站之間傳播力的差距就更大。比如在新聞網站綜合傳播力2015年6月榜中,中央重點新聞網站中排名第一的“人民網”,其綜合傳播力指數為14783.59,而地方城市新聞網站中排名第40的“銀川新聞網”,其綜合傳播力指數僅為8.8,前者將近是后者的1680倍,差距更是驚人。
總之,從“中國新聞網站傳播力榜”可以看出,我國新聞網站之間的傳播力差距非常大。雖然我國新聞網站眾多,有些新聞網站的傳播力非常強,但也有相當多的新聞網站的傳播力實際上非常弱,傳播效果并不好。
二、不同地區(qū)之間的新聞網站發(fā)展嚴重不平衡
深入分析“中國新聞網站傳播力榜”還可以發(fā)現,我國新聞網站的發(fā)展存在嚴重的地區(qū)不平衡。
一是中、東、西部地區(qū)之間新聞網站發(fā)展不平衡,西部地區(qū)明顯落后于中東部地區(qū)。
在“地方省級新聞網站綜合傳播力2015年6月榜”前40強中,我國西部地區(qū)重慶、四川、貴州、云南、廣西、陜西、甘肅、青海、寧夏、西藏、新疆、內蒙古等十二個省、直轄市和自治區(qū),只有1家新聞網站即“四川在線”進入前10;進入前20名的也總共只有2家;進入前30名的總共只有4家;進入前40名的總共只有8家,且比較靠后,有4家新聞網站排名在31-40之間。西部地區(qū)12個省(市、區(qū))在數量上占全國內地31個省(市、區(qū))的38.7%強,但其地方省級新聞網站進入綜合傳播力排名前40的僅有8家,僅占20%,這說明在傳播力方面,我國西部地區(qū)的地方省級新聞網站明顯落后于我國中東部地區(qū)。
同樣,在“地方城市新聞網站綜合傳播力2015年6月榜”前40強中,西部地區(qū)的地方城市新聞網站在傳播力方面也明顯不如中東部地區(qū)。西部地區(qū)的地方城市新聞網站綜合傳播力進入全國前10名的只有2家,進入前20名的總共也只有3家,進入前30名的總共只有6家,進入前40名的總共也只有9家,僅占總數的22.5%。這也說明,我國西部地區(qū)的地方城市新聞網站在傳播力方面也明顯落后于中東部地區(qū)。
二是各省、直轄市、自治區(qū)之間的新聞網站發(fā)展不平衡。
在“地方省級新聞網站綜合傳播力2015年6月榜”前40強中,光上海市就有“東方網”、“觀察者網”、“澎湃新聞網”、“看看新聞網”、“新民網”等5家新聞網站;山東、江蘇、湖南三省也都有3家新聞網站進入前40名;北京、浙江、河北、河南、海南等都有2家新聞網站進入前40名;而吉林、山西、貴州、青海、寧夏、西藏等6省、自治區(qū)則沒有一家新聞網站進入前40名,這說明我國內地31個?。ㄊ?、區(qū))之間的新聞網站發(fā)展存在嚴重不平衡,上海、山東、江蘇、湖南、北京、浙江、河北等經濟、文化比較發(fā)達的省市的地方省級新聞網站的傳播力比較強,而貴州、青海、寧夏、西藏、吉林、山西等經濟相對比較落后的省、自治區(qū)(主要是西部地區(qū)的省、自治區(qū))的地方省級新聞網站的傳播力比較弱,具體見圖2。
同樣,從“地方城市新聞網站綜合傳播力2015年6月榜”前40強也可以發(fā)現,我國各省、直轄市、自治區(qū)的地方城市新聞網站發(fā)展也很不平衡。廣東省有4家地方城市新聞網站,山東、江蘇、浙江、四川、福建等省都有3家地方城市新聞網站進入全國前40強,而西藏、青海、內蒙古、陜西、甘肅、云南、安徽、海南等省、自治區(qū)則沒有一家地方城市新聞網站進入全國前40強。廣東、山東、江蘇、浙江、福建等東部發(fā)達地區(qū)的地方城市新聞網站比西藏、青海、內蒙古、陜西、甘肅、云南等西部地區(qū)省、自治區(qū)的地方城市新聞網站要發(fā)達,在綜合傳播力方面要強得多。
總之,從“中國新聞網站傳播力榜”可以看出,我國新聞網站發(fā)展存在嚴重的地區(qū)不平衡。從綜合傳播力來看,中東部地區(qū)的新聞網站要大大強于西部地區(qū)的新聞網站,一些經濟、文化發(fā)達的省市的新聞網站要大大強于一些經濟相對落后的省、自治區(qū)的新聞網站。
三、新聞網站發(fā)展的馬太效應逐步凸顯
發(fā)展至今,我國新聞網站的規(guī)模已相當可觀,光國家網信辦許可和確定的就達250家之多,新聞網站之間的競爭自然也就非常激烈。從“中國新聞網站傳播力榜”可以發(fā)現,經過20來年的發(fā)展和激烈競爭,其中一些新聞網站逐漸脫穎而出,受眾數量規(guī)模大,忠誠度高,粘性強,傳播效果好,影響大,在月度IP量、月度PV量、每百萬人訪問人數、月度訪問頻次、停留時間等方面都穩(wěn)居前列,正逐漸成長為品牌新聞網站。比如在統(tǒng)計的2015年6、7、8、9、10、11、12月,2016年1、3、4月,共10個月的中央重點新聞網站綜合傳播力排行榜中,“新華網”、“中國網絡電視臺”、“人民網”等三家新聞網站進入前三名的次數分別達10次,8次,6次;在所統(tǒng)計的10個月的中央行業(yè)新聞網站綜合傳播力排行榜中,占居前三名的全部是“環(huán)球網”、“財經網”、“未來網”這三家新聞網站;在所統(tǒng)計的10個月的地方省級新聞網站綜合傳播力排行榜中,“東方網”排名第一達9次,排名第二1次,“大眾網”進入前三的達7次,“華龍網”進入前三有4次;在所統(tǒng)計的10個月的地方城市新聞網站綜合傳播力排行榜中,“深圳新聞網”全部排名第一,“青島新聞網”全部排名第二,“吉和網”排名第三的有6次??梢哉f,“新華網”、“中國網絡電視臺”、“人民網”等正在逐步成長為中央重點新聞網站中的品牌新聞網站;“環(huán)球網”、“財經網”、“未來網”等正在逐步成長為中央行業(yè)新聞網站中的品牌新聞網站;“東方網”、“大眾網”、“華龍網”等正在逐步成長為地方省級新聞網站中的品牌網站;“深圳新聞網”、“青島新聞網”、“吉和網”等正在逐步成長為地方城市新聞網站中的品牌網站。
同時,新聞網站之間的的馬太效應也越來越明顯。在中央重點新聞網站中,“新華網”、“中國網絡電視臺”、“人民網”等新聞網站,在中央行業(yè)新聞網站中,“環(huán)球網”、“財經網”、“未來網”等新聞網站,在地方省級新聞網站中,“東方網”、“大眾網”、“華龍網”等新聞網站,在地方城市新聞網站中,“深圳新聞網”、“青島新聞網”、“吉和網”等新聞網站,在綜合傳播力方面遙遙領先,綜合傳播力指數是排名比較靠后的一些新聞網站的幾十倍,甚至上百倍,強弱畢現,相差非常懸殊。而且這種強者逾強,弱者愈弱的趨勢還在加速發(fā)展。
此外,雖然我國的新聞網站分中央重點新聞網站、中央行業(yè)新聞網站、地方省級新聞網站和城市新聞網站三個層級,但從“中國新聞網站傳播力榜”中的新聞網站綜合傳播力指數所得分來看,層級高并不意味著綜合傳播力就強,層級低也不意味著綜合傳播力就弱,一些地方省級新聞網站在綜合傳播力方面遠遠超過一些中央行業(yè)新聞網站,甚至中央重點新聞網站,一些地方城市新聞網站在傳播力方面遠遠超過一些地方省級新聞網站,甚至中央行業(yè)新聞網站,中央重點新聞站。比如在“中國新聞網站傳播力2015年6月榜”中,屬最低層級的地方城市新聞網站的“深圳新聞網”,其綜合傳播力指數達到925.81,可以排在地方省級新聞網站中的第四位,僅次于“東方網”、“紅網”、“華聲在線”等三家地方省級新聞網站;可以排在中央行業(yè)新聞網站的第五位,僅次于“財經網”、“未來網”、“環(huán)球網”、“中國搜索”等四家中央行業(yè)新聞網站;可以排在中央重點新聞網站的第七位,僅次于“人民網”、“新華網”、“中國網絡電視臺”、“中國網”、“中國經濟網”、“中國青年網”等六家中央重點新聞網站。不管是月度IP量,月度PV量,還是每百萬人訪問人數,每百萬被訪問網頁數、訪問者瀏覽頁面數等指標,“深圳新聞網”都遠超過“光明網”、“中國新聞網”、“中國日報網站”、“國際在線”、“央廣網”、“中青在線”等中央重點新聞網站。
當今互聯網是全國聯網甚至全球聯網,傳播快速、便捷,跨地區(qū),超時空,無遠弗屆,因此,相比報紙受限于報道區(qū)域、發(fā)行區(qū)域的影響,電視受限于上星和落地的影響,新聞網站受行政層級和區(qū)域壁壘的影響非常小,全國新聞網站甚至全球新聞網站實際上是在同一個平臺上競爭。而且新聞網站的受眾的選擇自由度非常大,自主性非常強,行政難以干預,地域壁壘難以阻擋,網民全憑自己所需、所好,因此,隨著時間的推移,受眾慢慢會從那些內容平庸、沒有特色的新聞網站向那些實力強,公信力高,報道快,內容全、深,設計人性化,有特色的新聞網站聚集,這必然導致強者愈強,弱者愈弱。從長遠來看,全國最終會形成幾家、十幾家受眾規(guī)模大、影響廣泛的品牌新聞網站和一批特色新聞網站,而許多新聞網站則受眾不斷流失,傳播效果和影響力越來越小,直至成為沒有多少受眾的“無效新聞網站”,“名存實亡”被淘汰。
總之,從“中國新聞網站傳播力榜”可以看出,我國新聞網站已呈現出明顯的馬太效應。并且可以預計,在不久的將來,隨著競爭的進一步深化、加劇,我國新聞網站的馬太效應將越來越顯著,新聞網站中強者將愈強,弱者將愈弱,最終將產生一批受眾規(guī)模巨大、影響廣泛的品牌新聞網站、特色新聞網站,而有許多新聞網站將會逐漸被淘汰出局。
參考文獻:
[1]《中國新聞網站傳播力榜》:《網絡傳播》2015年第6、7、8、9、10、11、12期
[2]《中國新聞網站傳播力榜》:《網絡傳播》2016年第1、3、4期 <\\Y8\本地磁盤 (F)\2011-新聞前哨\2016-2\BBBB-.TIF>
(昆明理工大學南亞東南亞新聞傳播研究院院長,昆明理工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