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敏,吳金玉
?論著?
應用分層團隊護理管理的質(zhì)量評價
廖敏1,吳金玉1
目的分析應用分層團隊護理管理對護理質(zhì)量的影響。方法選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在武漢市中醫(yī)醫(yī)院工作的護士100名,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100名護士分為試驗組(n=50)和對照組(n=50)。試驗組實施分層團隊護理管理,即將護理崗位分為4個層次,實行護理組長-高級責任護士-初級責任護士-助理護士四層立體管理框架,對照組實施傳統(tǒng)的護理管理。3個月以后比較兩組的護理質(zhì)量、護理操作、理論知識及不良事件發(fā)生率的差異。結(jié)果試驗組平均年齡(28.1±0.4)歲,平均護齡(3.9±1.6)年,文化程度:大專13名,本科37名,職稱:護士12名,護師35名,主管護師3名。對照組平均年齡(28.0±0.4)歲,平均護齡(4.1±1.4)年,文化程度:大專12名,本科38名,職稱:護士13名,護師35名,主管護師2名,兩組年齡、護齡、文化程度和職稱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3個月以后護理質(zhì)量、臨床護士的護理操作水平、臨床理論知識考核結(jié)果、處置病人過程中不良事件發(fā)生率方面試驗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其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在醫(yī)院護理管理中實施分層團隊護理管理模式,可以提高護理質(zhì)量,使護士熟練掌握基本護理操作和護理理論,降低不良事件的發(fā)生率,值得在臨床實踐中大力推廣并應用。
分層團隊護理;不良事件;護理質(zhì)量
隨著醫(yī)療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醫(yī)務人員積極性的調(diào)動能有效提高服務質(zhì)量,提高患者滿意度[1-3]。分層護理管理模式的產(chǎn)生提供了好的經(jīng)驗和方法。經(jīng)過多年的探索與實踐,我國衛(wèi)生部組織修訂了《綜合醫(yī)院分級護理指導原則(試行)》,并于2009年7月1日作為正式的文件于全國范圍內(nèi)施行[4]。本研究旨在進一步分析分層團隊護理模式的護理質(zhì)量,今選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在武漢市中醫(yī)醫(yī)院工作的100名護士進行分組試驗,現(xiàn)報告如下。
1.1研究對象與分組本研究100名護士均在武漢市中醫(yī)醫(yī)院工作3年以上,平均護齡(4.0±1.5)年,年齡25~35歲,平均(28.0±0.5)歲。文化程度:大專25名,本科75名;職稱:護士25名,護師70名,主管護士5名。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100名護士分為試驗組(n=50)和對照組(n=50)。試驗組實施分層團隊護理管理,對照組實施傳統(tǒng)的護理管理。
1.2研究方法試驗組實施分層團隊護理管理,對照組實施傳統(tǒng)的護理管理,即由護士長領(lǐng)導的各個護士僅兩個層次的護理管理,主要以護士長為主導。試驗組的具體操作流程如下:根據(jù)科室情況具體分析制定適合本科室的完整詳細的分層管理模式方案,以此為據(jù),建立起一個完善的分層管理模式。然后根據(jù)住院患者數(shù)量確定責任組,組長由護士長擔任,領(lǐng)導四或五名責任護士成為一組,實行分層管理。對于患者相關(guān)病情的教育普及工作交由責任護士以及其所帶領(lǐng)的下級護士負責,并保證護理質(zhì)量。護士負責對患者進行基礎(chǔ)護理,做好心理護理,衛(wèi)生宣教,執(zhí)行保護性醫(yī)療制度,避免各種不良刺激。根據(jù)護士層次高低,合理分配績效。根據(jù)病情變化及時調(diào)整護理方案,同時領(lǐng)導本組護士及時高質(zhì)量的完成護理工作。
1.3觀察指標①量化考評:以湖北省下達的醫(yī)院護理工作管理規(guī)范標準為基礎(chǔ),結(jié)合本科室護理工作中的實際情況,制定出合理統(tǒng)一的質(zhì)量控制標準,同時定期與不定期相結(jié)合的對本科室所有護士的護理質(zhì)量,護理操作,以及理論知識進行考核,采取百分制。②不良事件:對每位護士護理期間的不良事件發(fā)生情況進行統(tǒng)計,包括操作過程中出現(xiàn)的錯誤及患者糾紛情況,研究結(jié)束后計算不良事件發(fā)生的情況以及比例。
1.4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定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采用配對設(shè)計資料的t檢驗或兩獨立樣本資料的t檢驗;定性資料采用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R×C列聯(lián)表資料的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兩組受試者臨床資料試驗組和對照組各50名,其中試驗組平均護齡(3.9±1.6)年,年齡25~34歲,平均年齡(28.1±0.4)歲。文化程度:大專13名,本科37名。職稱:護士12名,護師35名,主管護師3名。對照組平均護齡(4.1± 1.4)年,年齡25~35歲,平均年齡(28.0±0.4)歲。文化程度:大專12名,本科38名。職稱:護士13名,護師35名,主管護師2名。兩組平均年齡、護齡、文化程度構(gòu)成、職稱無差異(P<0.05)(表1)。
2.2兩組護士護理水平和不良事件比較3個月后試驗組護士護理質(zhì)量、護理操作、理論知識、不良事件發(fā)生率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表2)。
我國護理知識教育、護理隊伍的建設(shè)、護理管理的更新、護理模式的改變均發(fā)生了很大變化,護士分層管理是作為管理護士崗位的重要一環(huán),要求將護理崗位工作職責、技術(shù)要求與護士的分層次管理有機結(jié)合,充分發(fā)揮不同層次護士的作用[5,6]。
新型管理模式護士分層管理,是一種建立起梯隊樣的自上而下的一種管理模式,需要結(jié)合醫(yī)院實際情況以及本科室的情況進行,統(tǒng)計科室護士的工作技能,理論知識,職稱學歷等,以此作為依據(jù)分析綜合,進而對科室護理人員的綜合能力進行評價就是結(jié)合醫(yī)院實際情況,通常可以將護理崗位分為四個層次,實行護理組長-高級責任護士-初級責任護士-助理護士四層立體管理框架[7]。作為組長的高級責任護士,必須對本組所有護理人員工作質(zhì)量負責,根據(jù)科室情況劃分患者數(shù)量,每日需要參與查房及時了解患者病情變化,整合所獲信息,合理分配給護士不同的任務與要求,保證每名患者都能得到合理合規(guī),高效高質(zhì)的護理服務,正如科學管理之父泰羅曾說過,根據(jù)人的能力層次,推進分層次組織管理,可以創(chuàng)造出更多產(chǎn)出,提高勞動生產(chǎn)率。產(chǎn)出增長的本質(zhì)原因是勞動工具與勞動者能力相匹配,
表1 兩組受試者臨床資料
表2 兩組護士護理水平及不良事件發(fā)生率情況比較(
x±s)只有管理對象與管理手段相適應時,才能最大發(fā)揮人的生產(chǎn)能力[8]。
本研究表明,實行分層護理管理3個月后,在對于患者住院期間的護理質(zhì)量、臨床護士的護理操作水平、臨床理論知識考核結(jié)果、處置過程中不良事件發(fā)生率方面試驗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護士分層使用后,護理人員“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得到了真正體現(xiàn)。護士分層管理模式的使用,其實就是一個團隊在對護理任務進行處理,使團隊中每一個護士的責任心和團隊精神能夠得到極大提高;護士分層使用體現(xiàn)了不同層次護士的價值,帶來一種緊迫感,高質(zhì)高效的要求,不斷激發(fā)其積極向上的動力,不斷學習不斷提高自身能力,進而完成護理任務的同時,使得個人得到升華,以適應現(xiàn)今社會對醫(yī)療行業(yè)的要求和發(fā)展[9,10]。
本次護理研究雖然對護理進行分層,但仍是從管理的需要出發(fā),對現(xiàn)有的護理人員進行能力審核并分層,但對于如何提升護士的能力和提高護士主動參與度方面所做的研究和實踐還較少,需后期進一步研究。
綜上所述,在醫(yī)院護理管理中實施分層團隊護理管理模式,可以護理質(zhì)量,使護士熟練掌握基本護理操作和護理理論,降低不良事件的發(fā)生率,并且提高患者對住院期間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值得在臨床實踐中大力推廣并應用。
[1] 廖全全,鄒紅梅,王從華,等. 組長負責制分層管理模式在急診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9,25(7):1-4.
[2] 王東禹,李佳慧,姜楠. 護理人員的分層管理與護理管理質(zhì)量之問的關(guān)系分析[J].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14):66-7.
[3] 甘泉. 護士分層管理對護士工作滿意度及護理質(zhì)量的影響探討[J]. 健康必讀(中旬刊),2013,12(4):478.
[4] 陳婭莉,盛芝仁,徐海燕,等. 護士分層管理在優(yōu)質(zhì)護理服務病房的應用體會[J]. 護理與康復,2012,11(3):270-1.
[5] 陳冬萍,盛芝仁,周紅娣,等. 護士分層下的責任制整體護理排班模式探討[J]. 護理與康復,2013,12(5):483-6.
[6] 陶紅,胡靜超,王琳,等. 護士工作滿意度評定量表的研制[J]. 第二軍醫(yī)大學學報,2009,30(11):1292-6.
[7] 魯杰. 觀察護理層級管理在提高護理服務質(zhì)量中的作用[J]. 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3,24(1):197.
[8] 應文娟,陳書盈,謝金蓮,等. 護理層級管理在臨床實踐中的應用與效果[J]. 護理管理雜志,2009,16(6):39-40.
[9] 周素良,馬迪迪,李偉芬,等. 護理組長在實施護理層級管理中的作用探討[J]. 現(xiàn)代臨床護理,2010,34(5):67-9.
[10] 林海紅. 護士分層級管理模式對提高護理管理質(zhì)量的作用[J]. 護士進修雜志,2012,27(20):1836-8.
本文編輯:阮燕萍
Review on quality of layered-team nursing management
LIAO Min*, WU Jin-yu.*Operating Room, ChineseMedicine Hospital of Wuhan City, Wuhan 430014, China.
LIAO Min, E-mail: 2921239228@qq.com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layered-team nursing management on nursing quality. MethodsThe nurses (n=100) were chosen from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Wuhan City from Jun. 2011 to Jun. 2013, and divided, according to random digital table, into tes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each n=50).The layered-team nursing management was implemented in test group, and nursing posts were divided into 4-layer stereo-management framework: nursing group leader, senior duty nurses, junior duty nurse and assistant nurse. The traditional nursing management was implemented in control group.The nursing quality, nursing operation,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2 groups after 3 m.ResultsThe average age was (28.1±0.4) and average working time, (3.9±1.6) y, and there were 13 nurses with college degrees and 37 with university degrees, and there were 12 with professional titles of nurse, 35 with that of senior nurse and 3 with that of chief nurse in test group.The average age was (28.0±0.4) and average working time, (4.1±1.4) y, and there were 12 nurses with college degrees and 38 with university degrees, and there were 13 with professional titles of nurse, 35 with that of senior nurse and 2 with that of chief nurse in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in age, working time, education background and professional title had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between 2 groups (P>0.05).After 3 m, the nursing quality, nursing operation level, examination results of clinical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were superior in test group to those in control group (P<0.05).ConclusionThe layered-team nursing management can improve nursing quality, promote nurses to master basic nursing operation and nursing theory,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which is worth to be popularized and applied in clinic.
Layered-team nursing management; Adverse events; Nursing quality
R47
A
1674-4055(2016)08-0925-03
武漢市科學技術(shù)項目(WK20122013)
專利項目:國家實用新型專利(ZL 2014 2 0311876.3)
430014武漢,武漢市中醫(yī)醫(yī)院手術(shù)室
廖敏,E-mail:2921239228@qq.com
10.3969/j.issn.1674-4055.2016.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