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興源,王 帥
天津賽諾制藥有限公司
大孔徑超濾膜在中藥生產(chǎn)中的應用可行性分析
趙興源,王帥
天津賽諾制藥有限公司
目的:分析大孔徑超濾膜在中藥生產(chǎn)中的應用可行性。方法:對滲漉提取浸膏合并“腎寶”合劑的水提實施超濾操作,將淫羊藿苷作為實施考察的指標成分。結果:選用大孔徑超濾膜對腎寶合劑實施過濾操作,保留淫羊藿苷為89%,相同于醇沉工藝。結論:選用切割分子量超過10萬的大孔徑超濾膜,將其在腎寶合劑中予以運用,可對醇沉工藝予以取代。
大孔徑超濾膜;中藥生產(chǎn);“腎寶”合劑
中藥煎煮液多含雜質(zhì),且均為高分子物質(zhì),比如色素、樹脂、粘液質(zhì)、蛋白質(zhì)及淀粉等[1],其溶水不溶乙醇,而在中藥當中所存在的生理活性成分相應分子量多小于1000,至此,選用超濾分離技術,濾除溶液中大分子量雜質(zhì),將那些小分子量成分予以保留,進而對醇沉工藝予以代替,成為中藥生產(chǎn)當中技術工藝提升的重要項目。
1.1超濾設備
選用HPM型實驗用板框式超濾器,可依據(jù)實驗要求,對配置的并聯(lián)組合形式、板框間的串及板框數(shù)量予以改變。將2張濾膜裝于每塊板框,膜面積為0.07m2。選用的水泵流量及揚程要大,滿足所需參數(shù)[2]。
1.2超濾膜
選用3種大孔徑超濾膜,實施對比試驗操作,孔徑從大至小為14萬、10萬、7萬,均生產(chǎn)于上海原子核所。
1.3試驗用藥液
由匯仁制藥有限公司提供不同濃度的藥液。
1.4藥液成分的分析
測定淫羊藿苷含量,檢驗大黃素色譜,層層析鑒別異補骨脂素薄層及補骨脂素,檢驗生物堿的沉淀反應。
根據(jù)前期所開展的可行性試驗,對大孔徑超濾膜予以確定,最終實現(xiàn)本項目的研究要求,但需對超濾通量等內(nèi)容有效運用,且開展化驗操作,將其測定,然后對各種大孔徑超濾膜予以確定,實施超濾,觀察成藥藥液效果。
2.1“腎寶”提取液超濾通量對比
由表1可知,其為5次試驗運行所得出的數(shù)據(jù),藥液密度1.04和1.05,利用經(jīng)過三效節(jié)能濃縮器實施濃縮之后而得到的浸膏,密度為1.01藥液乃是經(jīng)過煎煮所得出的水提液。從中可知,孔徑較大濾膜實施超濾藥液時,其往往具有較大的通量,但14萬相比于10萬濾膜,其通量差值小,從二次試驗得出,14萬濾膜運行通量差值,僅多出10萬濾膜14.5%。見表1。
表1 3種規(guī)格濾膜超濾藥液的通量對比
2.2濾各試樣淫羊藿苷含量的測定對比
表2 超濾液試樣中淫羊藿苷含量結果
2.3超濾前、后試樣中成分鑒別
本次研究所選用的腎寶合劑,就其異補骨脂素等成品質(zhì)量標準而言,其均將薄層色譜為其鑒別方法,選用沉淀,對生物堿予以檢識,因此,就本次實驗而言,所依據(jù)的標準及采用的對應方法,均以腎寶合劑為基礎,對各試樣實施處理,然后將將取樣而得出的溶液,實施平行對照試驗操作,最終結果表明,各種樣液在超濾前后,所運用的這幾種鑒別,均呈現(xiàn)出明顯的正反應,其中,各種液樣在實施超濾之前及之后,大黃素薄層色譜斑點在具體的亮度方面所存在差異不明顯,而異補骨脂素薄層色譜斑點以及補骨脂素,在實施超濾之前相比于之后,存在稍亮狀況,通過對3種濾液實施比較可發(fā)現(xiàn),其中最亮的斑點則為3號膜濾液,其所表現(xiàn)出的生物堿沉淀反應,在未實施超濾之前相比于超濾后,存在更為明顯的狀況,通過比較3種濾液,其中,14萬膜的濾膜沉淀較為突出。
2.4沉淀性試驗
3種濾膜透過藥液,均呈現(xiàn)出澄明液體,顏色多為棕紅色,色澤最深的乃是14萬濾膜透過液樣。對3種透過液完成瓶裝操作之后,對其實施加熱滅菌操作之后,待定一段時間后,均發(fā)生少量沉淀狀況,10萬濾膜具有更少的過濾液沉淀量,還具有較為遲緩的沉淀出現(xiàn)時間,于室溫狀況下,可長期存放且不發(fā)生改變,至此可知,實施超濾后所得出的藥液,前期的大分子量物質(zhì),多已去除。經(jīng)測定,在“腎寶”合劑當中,運用14萬、10萬大孔徑超濾膜,具有較好的精制效果。
選用10萬分子量大孔徑超濾膜,運用于中藥生產(chǎn),乃是一種精密化且具有實用性的過濾技術,通過濾除煎煮液當中所存在的諸多大分子量雜質(zhì),進而對醇沉工藝予以取代,除了可簡化生產(chǎn)流程之外,還可從中獲得更多經(jīng)濟效益。本次試在對其應用可行性開展深入分析方面,取得進步較大,特別是那些簡單化的中藥制劑,在對其生產(chǎn)當中,運用超濾提純工藝,現(xiàn)實意義更為明顯[3-4]。通過本次試驗可知,選用寬流道類型超濾器,不僅可降低超濾原料預濾要求;若濾膜方法正確,除了延長超濾設備使用時間之外,還可使其運行狀態(tài)更為穩(wěn)定,運用全過濾,開展實驗操作,提升成分收得率。由于受到來自設備條件及技術水平方面所帶來的客觀限制,本次試驗,針對超濾前后所損失的各有效成分,對其測算未能得到有效解決,因此,針對今后相關實驗操作,可增加測定有效成分含量,或選用更加符合實驗要求的醇沉法,開展平行試驗,并對最終效果予以比較[5]。
綜上所述,選用切割分子量超過10萬的大孔徑超濾膜,將其在腎寶合劑中予以運用,可對醇沉工藝予以取代。
[1]姜忠義,吳洪.超濾膜分離技術在中藥制劑生產(chǎn)中的應用[J].化學工業(yè)與工程,2003,20(1):39-44.
[2]喬向利,梁國明.超濾膜分離技術在中藥生產(chǎn)中的應用[J].上海化工,2000(16):13-17.
[3]寧慧青.超濾膜分離技術在中藥生產(chǎn)中的應用研究[J].山西化工,2003,23(3):9-12.
[4]趙晉紅.淺談超濾技術在中藥生產(chǎn)中的應用[J].轉(zhuǎn)化學醫(yī)電子雜志,2014(1):58-60.
[5]徐瑋一,王征.超濾膜分離技術在中藥生產(chǎn)中的應用[J].現(xiàn)代中藥研究與實踐,2002,16(2):4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