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子祥,崔 巖
(河南農業(yè)大學 機電工程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2)
基于SWOT分析的生鮮電商模式研究
張子祥,崔巖
(河南農業(yè)大學機電工程學院,河南鄭州450002)
簡要介紹了我國生鮮電商發(fā)展的現(xiàn)狀,指出其存在成本高、損耗大等一系列問題,并介紹了目前主流生鮮電商的幾種模式,針對不同的模式進行詳細的SWOT分析,指出各模式的優(yōu)勢、劣勢、面臨的機遇和挑戰(zhàn),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促進我國生鮮電商發(fā)展的建議,包括:提升服務水平、找準定位、加強對食品安全的掌控、解決最后一公里問題等,最終形成自己的特色,打造核心競爭力。
SWOT分析法;生鮮電商;冷鏈物流
中國生鮮電商已經經歷10年發(fā)展,2012年更被視為電商元年,因為這一年發(fā)生了很重要的一件事—“褚橙進京”,“生鮮”這個詞也隨著褚橙第一次出現(xiàn)在媒體的報道中。2013年以來,隨著順豐優(yōu)選、京東自營和天貓的加入,將生鮮電商再次引入人們的視線,中國生鮮電商發(fā)展如圖1所示。
生鮮市場在國內有電商領域“最后一片藍海”之稱,市場龐大,前景廣闊。但在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和生鮮損耗大兩大主因制約下,其發(fā)展并不順利。有數(shù)據(jù)顯示全國4 000多家生鮮電商企業(yè)中,盈利的只占1%,如圖2所示。影響生鮮電商發(fā)展的主要原因是當前物流業(yè)不能滿足電商“成本低,速度快,質量好”的要求。生鮮產品過高的腐損率,加重了企業(yè)的成本[1-2]。
圖1 中國生鮮電商發(fā)展圖譜
整體上看,所有的生鮮電商都處在摸索階段,市場增量空間很大,形成了“兩超—多強—小眾”的農產品電商格局。所謂“兩超”就是阿里系、京東系農產品電商,“多強”是指具有較強競爭力的農產品電商,“小眾”是指具有成長性的特色農產品電商[3]。
圖2 生鮮電商企業(yè)盈利圖
目前生鮮電商的主流模式見表1。
表1 生鮮電商主流模式
3.1Strengths(優(yōu)勢)與Weaknesses(劣勢)
3.1.1綜合電商平臺優(yōu)劣勢
優(yōu)勢:(1)入口上的優(yōu)勢,這是綜合電商平臺的最大優(yōu)勢;(2)用戶良好的購物習慣,這更是一種天然的優(yōu)勢;(3)強大的信任機制;(4)完善的支付系統(tǒng);(5)強大的品牌優(yōu)勢,擁有眾多忠誠的用戶。
劣勢:(1)商品標準不統(tǒng)一;(2)由于綜合電商平臺做的是平臺模式,對于商家銷售的生鮮產品質量無法把控;(3)對于綜合電商平臺來說,商品損耗是一個非常普遍且嚴重的問題;(4)很多商家選擇的物流在送貨時間上沒有保證,這對于生鮮產品的保鮮是個非常嚴峻的問題。
3.1.2物流電商優(yōu)劣勢
優(yōu)勢:(1)順豐具有國內最龐大的快遞網(wǎng)絡,用戶認可度高;(2)擁有大量的倉儲中心,能滿足生鮮電商對于倉儲的嚴苛要求;(3)具有完善的產業(yè)鏈物流。
劣勢:(1)產品對供應鏈要求過高;(2)倉儲設施設備不足;(3)順豐優(yōu)選因價格原因難以普及市場。國內網(wǎng)購高端市場的需求不大,大多數(shù)選擇網(wǎng)購的一個重要因素是產品是否物美價廉。順豐優(yōu)選定位在高端市場,定位雖具體但偏小眾,高價格產品注定客戶群體比較小眾,一旦順豐優(yōu)選的產品出現(xiàn)問題,它將喪失幾乎所有客戶[4]。
3.1.3食品供應商優(yōu)劣勢
優(yōu)勢:(1)供應鏈上的優(yōu)勢使其他生鮮平臺望其項背;(2)倉儲上的能力也相當強大;(3)在食品安全上很容易獲得用戶的信賴;(4)在生鮮食品上有著明顯的價格優(yōu)勢。
劣勢:(1)產品流通是他們面臨的一大困難;(2)相較于其他電商平臺,在前期運營上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財力;(3)商品數(shù)量不豐富,介紹不清晰。
3.1.4垂直電商優(yōu)劣勢
優(yōu)勢:(1)垂直模式具有標準化、由點到線的特征;(2)精準的定位和切入點的選擇,以及對切入的內容和時間的把控都相當重要,專業(yè)化起步無疑是目前最好的起步模式,相對于其他模式具有巨大優(yōu)勢;(3)由點及面,拓寬市場,讓用戶需要相關服務時就會首先想到垂直電商的專業(yè)。
劣勢:(1)供應鏈很容易出現(xiàn)問題;(2)在物流配送方面很難滿足生鮮電商的特定要求;(3)由于缺少品牌知名度,前期要獲取用戶的信賴并使其到平臺上購買生鮮產品的難度非常大,成本也很高;(4)食物冷倉儲也是垂直電商的一大劣勢,規(guī)模龐大的冷倉儲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這對于實力并不雄厚的垂直電商來說自然也是困難重重[5]。
3.1.5農場直銷電商優(yōu)劣勢
優(yōu)勢:(1)自有農場,所以食品安全有絕對的保障,生態(tài)果蔬也具有強大的市場競爭力;(2)供應鏈上的優(yōu)勢,由于是自產自銷,所以不用擔心產品的供應會突然出現(xiàn)問題;(3)近距離的優(yōu)勢,由于都是剛采摘的新鮮果蔬,近距離配送能夠保證果蔬的新鮮度。
劣勢:(1)遠距離配送,對于農場直銷平臺來說,由于農場的距離比較偏遠,快遞上門比較麻煩并耗時間;(2)農場直銷平臺由于是自產自銷,在產品的廣度上無法滿足具有多樣化需求的用戶;(3)農場直銷平臺也需要承擔一定的風險,自產的果蔬有可能會由于不可抗的外力因素導致減收,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自己的供貨量和信譽。
3.1.6社區(qū)O2O優(yōu)劣勢
優(yōu)勢:(1)送貨上門十分方便,并且能夠保證菜品的新鮮,減少損耗率;(2)在支付方式和支付環(huán)節(jié)方面擁有強大的優(yōu)勢;(3)在送貨速度和送貨時間上有相對的信譽;(4)送貨距離較近,對冷倉儲的要求較低,這就減少了浪費、節(jié)省了成本。
劣勢:(1)品類限制;(2)對服務質量的監(jiān)管難度大。
3.2Opportunities(機遇)
3.2.1政策機遇。最近,國家和地方發(fā)改委對農產品冷鏈物流重視程度增高,陸續(xù)出臺了相應的發(fā)展規(guī)劃。2015年國務院發(fā)布中央一號文件,鼓勵電商、物流、商貿、金融等企業(yè)參與涉農電子商務平臺建設,為生鮮電商的發(fā)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尤其是生鮮電商發(fā)展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冷鏈物流。
3.2.2農產品產量。根據(jù)國家統(tǒng)計局數(shù)據(jù),2013年中國糧食總產量達6.0億t,比上一年增長2.1%;水果、肉類、奶類和禽蛋類的產量分別是2.5億t、8 535萬t、3 649.5萬t和2 876.1萬t,除奶類外,其余農作物的產量與上一年相比均呈上升趨勢。
3.2.3消費者消費習慣。隨著網(wǎng)絡、計算機和智能手機的普及,人們的消費習慣逐漸偏向于網(wǎng)絡購物,電子商務已經成為許多人主要的購物方式。人們網(wǎng)購的商品逐漸由3C數(shù)碼家電、服裝、化妝品、食品等發(fā)展到農產品[6]。
3.3Threats(威脅)
首先是產品本身的難題。生鮮產品屬于非標準品類,食品安全是用戶關注的核心,有機食品、綠色食品、無公害食品需要相關部門檢測,才允許貼相應標簽進行流通。但對于中小農戶來說,進行相關認證的成本較高。
第二,配送是生鮮電商的最大短板。冷鏈是生鮮電商的基本要求,中國的冷鏈物流體系,干線上已有一定基礎,但同城中轉及最后一公里冷鏈配送尚在摸索階段。
第三是庫存管理難題。生鮮產品易腐爛,保質期短,不利于長期儲存。
四是消費者接受程度。用戶習慣于去菜市場或超市購買生鮮,網(wǎng)購生鮮處于嘗試性階段,消費習慣有待培養(yǎng),因此用戶群規(guī)模仍不大。
結合以上分析可知,生鮮電商前景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怎樣才能找準定位,在當前盈利低微的情況下努力生存下來,是目前生鮮電商面臨的首要問題。生鮮電商企業(yè)需要在以下方面做出改善,形成自己的特色:
(1)在配送和客服水平上下功夫,不要一味地追求產品豐富以及市場規(guī)模。
(2)注重自己的特色,找準定位。對于電商寡頭來說就是加強管控,力所能及地豐富自己的產品種類,對于新興電商來說就是找準自己的定位,在“?!鄙舷鹿Ψ?。
(3)食品安全掌控,加強食品供應鏈的可追溯性,讓消費者增加對網(wǎng)購生鮮食品的質量信心。
(4)最后一公里配送問題。結合企業(yè)自身情況和地域特點,嘗試不同的配送形式,最大程度地為顧客取貨提供便利。
[1]張夏恒.生鮮電商物流現(xiàn)狀、問題與發(fā)展趨勢[J].貴州農業(yè)科學,2014,42(11)∶275-278.
[2]黃慧芬.生鮮電商的物流現(xiàn)狀及發(fā)展趨勢探討[J].經濟建設,2015,(11)∶237.
[3]洪濤,張傳林.2014-2015年我國農產品電子商務發(fā)展報告[J].中國商論,2015,(5)∶44-54.
[4]崔梅.電商、物流跨界的對比分析—以京東物流和順豐優(yōu)選為例[J].商場現(xiàn)代化,2014,(15)∶35-36.
[5]生鮮電商的七種模式分析看誰能脫穎而出[EB/OL].http∶// news.cnfol.com/shangyeyaowen/20150331/20443951.shtml,2015-03-31.
[6]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2012年度中國電子商務市場數(shù)據(jù)監(jiān)測報告[EB/OL].http://www.100ec.cn/zt/2012ndbg,2013-03-01.
Study on Fresh Farm Product E-commerce Mode Based on SWOT Analysis
Zhang Zixiang,Cui Yan
(School of Electro-mechanical Engineering, He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02, China)
In this paper, we introduced briefly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fresh product e- businesses in China, then pointed out theexisting problems such as high cost and waste, then introduced the currently prevalent modes of fresh e-commerce, applied a detailed SWOTanalysis to each of them, and at the end, proposed the suggestion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resh product e- commerce in China,including improving service level, more accurate industrial positioning, reinforcing food safety, and solving the last mile problem, etc.
SWOT analysis; fresh product e-commerce; cold chain logistics
F323.7;F724.6
A
1005-152X(2016)03-0027-03
10.3969/j.issn.1005-152X.2016.03.007
2016-02-18
張子祥(1990-),男,河南周口人,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農產品物流系統(tǒng)工程;崔巖(1965-),通訊作者,女,河南南陽人,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