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仁利,馬 駿,談清明
(1中國人民解放軍75310部隊衛(wèi)生隊,湖北武漢430074;2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信息學院門診部,湖北武漢430022)
乙型肝炎患者5項結果及心理狀態(tài)分析
吳仁利1,馬 駿1,談清明2
(1中國人民解放軍75310部隊衛(wèi)生隊,湖北武漢430074;2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信息學院門診部,湖北武漢430022)
目的:探討乙肝五項檢查在乙型肝炎診斷中的意義,并分析乙肝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方法:選取2013-09/2015-01來中國人民解放軍75310部隊衛(wèi)生隊就診的乙肝患者作為觀察組(n=234),納入同時期來中國人民解放軍75310部隊衛(wèi)生隊行健康體檢的志愿者作為對照組(n=40).應用ELISA技術對乙肝患者乙肝五項進行檢測,應用癥狀自評量表(SCL-90)對所有受試者的心理狀態(tài)進行檢測.結果:乙型肝炎患者乙肝五項陽性檢出率分別為 HBsAg(53.85%)、HBsAb(20.09%)、HBeAg(10.68%)、HBeAb(30.34%)、HBcAb(51.71%),HBV-DNA≥102U/mL的乙肝患者HBsAg、HBsAb、HBeAg陽性檢出率遠高于HBV-DNA<102U/mL的乙肝患者,HBeAb、HBcAb檢出率則低于HBV-DNA<102U/mL的乙肝患者,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乙型肝炎患者SCL-90量表3個癥狀群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評分均顯著高于健康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乙肝五項結果與乙肝病毒的感染情況密切相關,絕大多數(shù)乙肝病毒攜帶者并無傳染性,乙型肝炎患者心理健康狀況較差.
乙肝五項;心理狀態(tài);乙型肝炎
我國是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率較高的國家,據(jù)統(tǒng)計,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前出生的人群中HBV感染率甚至超過了10%[1].乙肝五項是臨床上常用的判斷乙肝患者病情嚴重程度及傳染力大小的指標,乙肝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則是患者家屬、社會關注的重點問題.本研究對在中國人民解放軍75310部隊衛(wèi)生隊治療的234例乙肝患者進行了乙肝五項檢查,并對其心理狀態(tài)進行了調查研究,現(xiàn)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3-09/2015-01來中國人民解放軍75310部隊衛(wèi)生隊就診的乙肝患者作為觀察組(n=234),所有患者均符合2000年中華醫(yī)學會傳染病、寄生蟲病學會與肝病學會修訂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乙型肝炎的診斷標準,排除乙肝急性發(fā)作期患者,妊娠期乙肝患者.其中,男 135例,女99例,年齡 18~79(平均 42.65±13.27)歲,已婚202例,未婚32例,BMI(22.36±2.03)kg/m2.納入同時期來中國人民解放軍75310部隊衛(wèi)生隊行健康體檢的志愿者(n=40),HBV-DNA檢測結果為陰性,其中男23例,女17例,平均年齡(44.12±11.68)歲,已婚36例,未婚4例,BMI(22.52±2.11)kg/m2.兩組的性別、年齡、婚姻及營養(yǎng)狀態(tài)等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檢測方法 取空腹靜脈血5 mL,分離血清,采用ELISA試劑盒(北京萬泰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提供),Thermo Multiskan MK3型酶標儀對血清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原(HBeAg)、乙肝表面抗體(HBsAb)、乙肝e抗體(HBe-Ab)、乙肝核心抗體(HBcAb)進行檢測.結果判讀標志:HBsAg、HBsAb、HBeAg測試卡同時顯示檢測線和質控線,HBeAb、HBcAb測試卡僅顯示出質控線,判斷為陽性.記錄乙型肝炎患者: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陽性率,比較不同HBV-DNA水平患者乙肝五項陽性率的差異.
1.2.2調查方法 采用SCL-90癥狀自評量表,在心理醫(yī)生的指導下,要求乙型肝炎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對根據(jù)每個項目情況對自己1周內的心理狀態(tài)進行獨立判斷,本次研究僅觀察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3個因子.
1.3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數(shù)資料用%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s表示,組間比較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乙型肝炎患者乙肝5項陽性率 HBV-DNA≥102U/mL的乙肝患者HBsAg、HBsAb、HBeAg陽性檢出率遠高于HBV-DNA<102U/mL的乙肝患者,HBe-Ab、HBcAb檢出率則低于HBV-DNA<102U/mL的乙肝患者,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乙型肝炎患者乙肝5項陽性率[n(%)]
2.2乙型肝炎患者與健康人群SCL-90癥狀自評量表測評結果比較 共獲得完整問卷266份,乙型肝炎組227份,健康對照組39份,乙型肝炎患者SCL-90量表3個癥狀群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評分均顯著高于健康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2),也表明乙型肝類患者的心理健康狀況較差.
表2 乙型肝炎患者與健康人群SCL-90測評結果比較
乙肝病毒對人體有廣泛的危害,會引發(fā)人體的免疫功能紊亂,導致慢性肝炎的發(fā)生,慢性肝炎又會進一步發(fā)展為肝硬化甚至肝癌.乙肝的預防和治療一直以來是醫(yī)學界和社會面臨的棘手問題,目前臨床上常用乙肝五項檢查結果來判斷乙肝患者病情的嚴重程度和傳染力大小[2].乙肝病毒呈圓形顆粒狀,HBsAg存在于病毒的表面,e抗原(HBeAg)和HBcAg則隱藏在病毒的細胞核內,當發(fā)生感染病毒感染后,HBsAg由于覆蓋在病毒表面因此是最早出現(xiàn)的血清學指標;病毒感染2周后,人體免疫系統(tǒng)會反應性生成HBsAb,以抵抗肝炎病毒.HBeAg由于被病毒表面衣殼所覆蓋,出現(xiàn)時間較晚,但HBeAg能有效反應病毒DNA的復制活躍程度,HBeAg陽性代表乙肝患者病毒正處于增生期,具有較強的傳染性[3].HBeAb繼HBeAg而出現(xiàn),該抗體陽性能說明患者已經(jīng)處于治愈狀態(tài)且具備一定的免疫力[4].結果顯示,乙型肝炎患者乙肝五項陽性檢出率以HBsAg為最高,達到了53.85%,對于 HBV-DNA≥102U/mL的乙肝患者HBsAg陽性率達到了78.81%,其次為HBcAb,也達到了50%以上,但是HBeAg的陽性檢出率均較低,僅為10.68%,這說明本研究的234例乙肝患者多數(shù)處于肝炎的康復期,僅有少量的患者具有較強的傳染性.
對234例乙肝患者的心理健康評測結果顯示,乙肝患者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等SCL-90量表癥群評分明顯高于健康對照組,因此臨床上應重視乙肝患者的心理治療,加強對乙肝患者的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導,有利于創(chuàng)造和諧、穩(wěn)定的家庭和社會環(huán)境[5-6].
乙肝五項結果與乙肝病毒的感染情況密切相關,絕大多數(shù)乙肝病毒攜帶者并無傳染性[7-8],但由于缺乏對疾病的認識同時也因社會歧視等原因,乙型肝炎患者心理健康狀況較差,這提示我們應正確認識乙肝并給予乙肝患者良好的社會支持.
[1]劉 坦.乙肝患者血漿HBV-DNA水平與乙肝五項HBeAg檢測的關系分析[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4,9(32):53-54.
[2]李軍民,馮 陸,胡云芝.300例乙肝患者乙肝五項檢驗結果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10(16):121-122.
[3]韓麗蓉.乙型肝炎乙肝五項檢查的臨床意義[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2,5(3B):109.
[4]周 暉,江楚文,錢靖琳,等.前s1抗原和HBV-DNA與血清標志物之間的相關性探討[J].南方醫(yī)科大學學報,2008,28(7):1184-1186.
[5]榮愛紅,劉書中.65例乙型肝炎患者乙肝5項檢驗結果分析[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3,17(6):1127-1128.
[6]馮志偉,李 佳,張志濤.某院1001例外科住院患者乙型肝炎病毒5項檢測結果分析[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2,9(12):1471-1473.
[7]譚 昀,張詠梅,李伏君.乙型肝炎HBV-DNA檢出陽性率及病毒復制水平與乙型肝炎兩對半模式間的關系分析[J].當代醫(yī)學,2014,20(19):17-18.
[8]郭焦枝.乙肝e抗原與乙肝病毒含量相關性探究分析[J].當代醫(yī)學,2012,18(18):92.
R512.6+2
A
2095-6894(2016)07-84-02
2016-06-17;接受日期:2016-07-01
吳仁利.本科,主治醫(yī)師.研究方向:臨床.E-mail:41224750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