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子昂
摘 要:新課程的改革下倡導的是具有特色的合作學習,這使得我們能夠及時獲得知識以及培養(yǎng)自強獨立以及合作的意識。長期以來我們的課堂學習模式都是老師授課,學生被動記憶,這種刻板的教學方式必將影響學生個性的發(fā)揮。在物理學習中倡導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能夠促進我們的動手能力和合作學習精神的養(yǎng)成.
關(guān)鍵詞:合作學習;物理;全面發(fā)展
一、小組合作在學習在物理學習中的有效運用
(一)分工合作,科學實踐。在合作學習中最先考慮的分組,而科學是合作的前提。分組中最先考慮的是小組規(guī)模,這樣能夠保證成員能夠參與、展示自我,保證小組成員有序合作,共同完成研討,避免人員怠工。在小組成員編號時需要考慮學生們的家庭、性別、性格等諸多方面的要素,確保小組之間的平衡,比如小組之間四個人,中等生一般兩個,一個優(yōu)等生,一個學困生,在分組中需要小組成員互幫互助、優(yōu)勢互補,有利于小組公平競爭。
小組學習是以學生主動的合作與參與來共同完成學習任務,達到共同進步?,F(xiàn)實的小組合作中我們常常看到的是優(yōu)等生自說自話,其他三人悶不做聲,這影響了小組成員之間的積極性,有利于積極相互的合作。在四人合作小組中我們可以自行制定監(jiān)督人、記錄人、匯報人、補充者,成員之間的分工可輪換,使得每個人能夠體驗工作的快樂與艱辛,鍛煉自己。
(二)及時把握合作時機與合作內(nèi)容。合作學習是在相互交流中,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一個過程,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習效率。合作學習雖然在物理學習中常被用到,但是并不是每時每刻都需要合作交流的,在合作中我們和老師相互配合,依照學習內(nèi)容、教學難易選擇,有針對的合作學習。在實踐中,我們建議老師選擇那些簡單易操作的實驗,比如傳聲筒實驗,比如靜電實驗,這些實驗的趣味性非常強,這種實驗有著很大的吸引力,這提高了學習合作的參與度。探究性的合作能夠激發(fā)與調(diào)動我們的積極性,在探究中我們可以主動構(gòu)建知識,有利于知識的吸收與理解,有利于興奮感的滿足。探究性的內(nèi)容能夠強化學習中學生的合作團結(jié),鍛煉我們未來的交往與語言能力。
在進行物理實驗時,很多實驗較為繁瑣,單靠我們自己的力量難以完成,這時就必須合作學習,比如在學習浮力大小的相關(guān)因素時需要探究深度、密度、重力之間的關(guān)系,探究的內(nèi)容較為繁雜,眾多要素是不可能一個人獨立的把眾多因素考慮齊全,尋求合作是情理之內(nèi)。學習中重難點時需要合作開展組織學習,發(fā)揮集體的力量,在物理學習中互相啟發(fā)、互相商討找到合理解決方案。
(三)增強合作能力與合作意識。在進行小組合作與實踐中,我們需要師長轉(zhuǎn)變教學觀念,樹立科學合作意識與觀念?,F(xiàn)在大部分學生都是獨生子女,有著強烈的自我意識,缺乏合作精神與意識,需要老師的正確引導,培養(yǎng)良好環(huán)境,積極合作,促進有效的合作與學習。在老師對學生的合作指導中需要引導學生擁有求助、表達、合作的技能,讓學生耐心傾聽,及時訓練學生歸納意見改善自身觀點,鼓勵我們虛心接受別人的正確意見。
(四)科學的合作評價。在小組合作體系構(gòu)建中,將多樣的物理實驗小組以評價形式結(jié)合起來,靈活的講實驗小組進行分組后加以綜合運用。比如將個人評價與小組結(jié)合,這能夠強化參與實驗學生間的交流與合作意識,集思廣益,學生提高小組的共同水平。在這一過程中,同學們通過小組間提出的問題會自己想辦法解決,會商量這進行下面的實驗,在討論問題中講問題一一解決,然后老師在旁邊引導,指出我們在實驗過程中的不足和可以完善的地方,我們會在老師的指導中很快知道自己哪些地方思考的不周到,哪些實驗方法是不可行的,哪些方法還可以優(yōu)化.通過這個親自參與,親自動手,最后得到指導的過程,我們會物理知識和實驗方法都有進一步的認識.
二、物理學習中小組合作的幾種模式
(一)探究型的合作模式。自主探究的合作模式是比較適合我們掌握的實驗教學模式,在這階段中需要以探究為主體,引導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探究的過程中,要求我們必須主動積極參與,合作商討、提高知識與能力,實現(xiàn)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體現(xiàn)了學習中的教學目標。自主探究的合作模式中,教師從指導者轉(zhuǎn)為參與者。此種模式一般是四人一組,保證每個人都是合作中的參與者,該教學過程中教師教授的內(nèi)容減少,重點是學生的合作學習。
比如電流電壓與電阻,該節(jié)課作為典型的科學實驗課,這實際就是歐姆定律,這是進一步學習與交流的基礎(chǔ)。電壓實驗儀器較多,操作步驟多,時間長,在探究與科學研究的基礎(chǔ)上探究細節(jié),綜合性很強。
(二)教師引導合作教學模式。教學實驗模式是由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向合作型發(fā)展,這培養(yǎng)學生具備一定的技巧,使得我們具備合作能力與精神.合作模式適用于內(nèi)容簡單操作性不強的實驗與操作,這主要應用于增強我們在實踐中的知識水平與合作意識。此模式的中小組成員最好是三人一組,這能夠盡量避免自身的能力偏差。在課堂上老師教課時最好教學與合作穿插著進行,逐步轉(zhuǎn)向?qū)W生間的合作。
流速與流體的壓強實驗是驗證性的實驗,如果該實驗以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操作會讓我們失去動手參與的機會,感性認識也會受影響。因此當學生以實驗者的身份參與到實驗中來時,能夠盡早落實教學目標,同時培養(yǎng)我們的合作與分工意識。
結(jié)束語:合作的學習模式能夠調(diào)動同學們的積極性,這有利于端正我們的學習態(tài)度。在合作模式的構(gòu)建中,同學們必須要成為學習的主體,而老師只需要輔助學生進行學習。我們應當根據(jù)教師下達的任務進行課程的預習,做好標記,在課堂上重點探究和討論。小組合作的教學重點都在于我們是否做好了準備工作,只有做好了充分的預習才能發(fā)現(xiàn)很多之前無法發(fā)現(xiàn)的問題,最后師生共同解決。小組合作學習是未來各科學習中的大方向,是我們進步和的學習中會大量接觸到的學習方法.
參考文獻:
[1]李輝.新課程背景下高中物理小組合作學習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4,(14):172-172.
[2]王登科.關(guān)于高中物理合作學習模式的探究[J].中學物理(高中版),2015,33(3):74.
(作者單位:湖南省婁底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