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春麗
摘要:教師即是人類文化遺產(chǎn)和人類道德財富的傳遞者,又是向?qū)W生傳授知識、啟迪智慧的引導者。那么要當一名稱職的教師,就必須通過你自身多方面的努力,完善自我,即應(yīng)該是個懂得科學育人的,德、才同時具備的陽光的人。教師首先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和健全人格的人,教師這一行并不是任何一個人都適合的職業(yè)。
關(guān)鍵詞:師愛 德育 教師形象 思想品德教育
有人曾言:教師的人格對學生的心靈來說是任何東西都不可替代的,教師的人格是教育事業(yè)的一切。而人格之核心就是“愛”。作為一名教師只有愛學生,才能做到理解學生,才能主動做換位思考,了解學生的感受,才能談得上啟迪學生的心靈,從而尊重每一個學生。曾記得有些同事就曾提醒過我說:你太慣學生了,這要是到了高年級就沒法子帶了,我笑了,習慣性的沒有作答,因為他們根本就不了解我的教育理念,我就是要蹲下來與他們平等的對話和交流,要把孩子當成一個有人格的人來對待,理解他們的想法,共享他們的天真與無邪。努力去塑造自己理想中教師的可愛形象。
我們都知道:良好的道德是衡量一個人是否具有高尚的情操、良好的精神品質(zhì)和崇高的理想追求的標準。要加強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在學校形成知榮辱、促和諧、講正氣的高尚品格,讓學生形成求知、學習、成長、修身、養(yǎng)德的好風氣,教師必須在課堂教學中適時滲透德育教育思想。因為思想道德教育在學生成長的人生道路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長期以來,一提到教育人們常常關(guān)注的是學生學到多少知識,其行為是否符合規(guī)范等等。我們提倡的是教育要適應(yīng)時代,面向未來,必須變單純的“教書”為全面的“育人”,在語文教學中滲透思想教育人格培養(yǎng),是促進學生素質(zhì)全面提高的一條行之有效的途徑,下面結(jié)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幾點體會。
一、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要重視學校德育教育
我在語文課堂教學時,時刻意識到:教師的思想首先要重視學校的德育教育。實際上,在德育教育工作中,出現(xiàn)過一些片面的思想觀點,將德育教育片面地理解成是對科學文化知識的教育,非常重視智育,而極其輕視了德育教育,就是在重視素質(zhì)教育的今天,也存在著將素質(zhì)教育片面地理解為僅僅是加強音樂、美術(shù)、體育等方面知識和技能的訓練與提高,而忽視了思想、政治、素質(zhì)的教育作用。德育工作一直是各個學校中比較薄弱的工作環(huán)節(jié),思想認識還不夠到位,內(nèi)容十分陳舊,方法極為簡單,只注重了灌輸說教教育作用,這些存在的問題如果不馬上解決,將會影響到青少年學生的茁壯成長,往大了說也會影響到科教興國戰(zhàn)略的實施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shè)的需要,就會使黨的事業(yè)和民族的未來受到嚴重的損失。因此,學校的德育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作為教師是決不可忽視的。
二、師愛可以讓學生學會與人相處
孩子入校,可謂初涉社會大環(huán)境,如何教會孩子與他人相處顯得尤為重要,可在實際生活中我們常??吹降模诔扇伺c孩子們之間所進行的對話都是成人高高在上,孩子要仰視抬高音量表達自己的想法,甚至要大聲喊聽聽我的吧,這就是事實。成人與成人交流時習慣性把孩子撇在一旁,好像他們不存在似的。那么要想真正的和孩子成為能交流感情的朋友,就要首先確認孩子的自身價值,理解孩子不是你——教師、家長的附屬,它是有獨立人格的、健全思想活生生的個體。因此我們首先就得躬身屈就,面對面的與他們談話,我們要停止向他們講授我們的世界,而是要設(shè)法融入他們的世界里,傾聽他們的心聲,讓孩子們告訴我們他們所見到的、所聽到的以及他們的感想,尊重他們的存在,并且要做到和諧友好,在孩子的心中建立一個自由、平等、民主的學習、生活與交際空間。
三、師愛可以教會學生尊重他人
孩子從家庭來到學校,最先接觸的社會人就是教師。教師的言行每時每刻都會對孩子產(chǎn)生影響和示范作用,其中良好的師范無疑會對孩子的心理產(chǎn)生極大地作用。師愛將首先就是尊重與付出,教師只有尊重學生之良好行為,才會得到學生相應(yīng)的尊重,逐漸樹立起學生尊重他人的習慣。反之,學生在你教師這得不到尊重,不理解學生幼小心靈的走向,怎么去讓孩子學會尊重他人,去愛自己的學習、自己的同學、自己的班級。
四、師愛可以提高學生認識活動的能力
一個人的思維活動與其情緒是水乳交融的。任何認識活動都伴隨著一定的情感,而情感反過來對認識過程的進行起著調(diào)節(jié)作用。例如我在教學活動中常會加入一些生活細節(jié),比如教“奶”字時,看左邊是女字旁,右邊像個駝背的人,這就是奶奶的“奶”字。奶奶年紀大了,走路時背彎彎的,還要拄著拐杖。這種充滿親情之愛的教學,把本來死板,毫無表情的不會動彈的漢字,變成了有生命的東西,從黑板上跳下來,鉆進孩子的腦海。
五、師愛可以使學生產(chǎn)生模仿的意向
一個人總是趨向于模仿愛他和他所愛的人。少年兒童模仿性比成人來的更強烈,他們常常把自己所愛的教師當成效仿的對象,教師的言談舉止,對他們產(chǎn)生很大的吸引力,他們會不由自主地去模仿教師說話的腔調(diào)、走路的姿勢,甚至接受教師的習慣、興趣、愛好。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我們經(jīng)常見到“班如其師,生如其師”的有趣現(xiàn)象。學生往往以自己所熱愛的教師立身處事的態(tài)度作為自己的行為準則,從而連整個班風都帶有教師的影子,可見師愛之作用。
六、師愛可以使每個學生抬起頭來走路
真正熱愛學生的教師是不會歧視任何一個有缺點的學生的。因為他相信:沒有任何才能的人是沒有的。教師他總是能夠找到辦法使學生顯示自己的長處,表現(xiàn)自己的能力,如:唱歌、跳舞、講故事、做手工、體育活動等等,從而設(shè)法幫助他們將這些長處遷移到學習上來,使學生感到我不比別人差,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努力從后進生身上尋找閃光點,并以此為轉(zhuǎn)化條件,驅(qū)散其陰暗面。
實際上,語文學科不僅具有工具性,而且具有很強的思想性、人文性,在對學生進行語文教學的同時要充分利用課文中的德育因素,提高學生的道德認識,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由以上幾點不難看出教師的愛是德育之本,由于學校教育只是孩子成長中的一段旅程,而教師的教育思想?yún)s能影響孩子的一生。為了學生的終身發(fā)展,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必須要持之以恒的滲透德育教育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