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佩劍 馬艷紅 張 力(.沈陽體育學院體育教育專業(yè)0級遼寧沈陽00;.沈陽體育學院體育教育學院遼寧沈陽00;.大石橋市第四中學遼寧營口500)
大石橋市第四初級中學體育課學生自主學習現(xiàn)狀調查
□梁佩劍1馬艷紅2張力3(1.沈陽體育學院體育教育專業(yè)2012級遼寧沈陽110102;2.沈陽體育學院體育教育學院遼寧沈陽110102;3.大石橋市第四中學遼寧營口115100)
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數(shù)理統(tǒng)計法、邏輯分析法等對大石橋市第四初級中學的體育課中學生的自主學習情況進行調查。旨在發(fā)現(xiàn)大石橋市第四初級中學體育課中學生自主學習開展的現(xiàn)狀并總結其所存在的問題,為大石橋市第四初級中學學生在體育課程中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提供一定的建議,從而有效的促進中學的體育課程開展,對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養(yǎng)成提供一定幫助。
體育課程自主學習現(xiàn)狀調查
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大力開展,越來越多的學校開始意識到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是引導學生進行學習的領導者,如何有效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成為了很多教師著的工作重點。大力發(fā)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很多學科已經較早的開展,但是在體育課程中,由于應試壓力等原因,體育課程的重要程度一直被弱化,隨著素質教育的大力開展,以及中國青少年體質連續(xù)20年內的下降,人們認識到如何有效的促進學生的身體發(fā)育非常重要。
本文試圖通過對大石橋市第四中學的學生體育課程中自主學習情況進行調查,發(fā)現(xiàn)該校學生在體育課程中的自主學習能力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為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提供參考依據(jù)。
1.1、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大石橋市第四初級中學體育課學生自主學習現(xiàn)狀為研究對象,隨機調查了該校三個年級250名學生。
1.2、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根據(jù)需要,在中國知網、中國期刊網、萬維網等網絡資源中查閱了很多相關資料,參閱沈陽體育學院圖書館,遼寧省圖書館和沈陽市圖書館等多家圖書館的資料等,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查閱工作,閱讀了和本文有關的書籍16冊,搜集了一些相關方面的文獻,共計30余篇,并對其中和自主學習、體育課程等相關的知識進行了歸納和整理,為本文的討論與分析提供了理論依據(jù)。
(2)問卷調查法。
根據(jù)本論文研究目的,調查問卷主要遵循了體育科研方法、社會調查方法,圍繞著大石橋市第四初級中學體育課中學生自主學習情況設計了一種便于學生理解的問卷。本研究在2015年11月向大石橋市第四初級中學學生發(fā)放問卷,總共向學生發(fā)放問卷250份,共回收240份,有效問卷238份,有效率為91.7%,總有效率為94.7%。
(3)訪談調查法。
通過對相關的人員的調查和訪問,了解大石橋市第四初級中學學生自主學習的現(xiàn)狀,并收集相關信息。
(4)數(shù)理統(tǒng)計法。
通過對搜集到的相關數(shù)據(jù)進行整理,使用excel等軟件對搜集的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
(5)邏輯分析法。
運用歸納、演繹、綜合等思維形式,對搜集的材料進行邏輯分析。
2.1、大石橋市第四初級中學學生體育課自主學習動機的調查分析
動機是學生體育行為的起點,也是參加體育課程學習的興趣源頭,所以通過調查大石橋市第四初級中學的學生的體育課程中學生自主學習的動機情況可以有效的反映出學生自我學習的狀態(tài)。
大石橋市第四初級中學的學生選擇“強身健體、體驗激情”的僅有46.22%。體育的本質特點就是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增強體質、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為社會發(fā)展服務。所以體育的強身健體功能是體育能夠最直接作用到學生身上的顯而易見的功能。但通過實地調查走訪中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把體育課中的技術技能學習當作一種課業(yè)負擔,在其學習中并沒有很好的體會到體育帶來的歡樂和激情。在此過程中學生對于掌握一項基本技術的認同率較低。這些對于學生學習的自主性都是不利的。學生為了獲得學習成績而被迫地學習體育技術,那么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學生沒有了體育考試的壓力之后,自主學習的熱情和頻率肯定會大幅的下滑,那么學生在體育課中的自主學習就成為了應對性的學習,從而失去了自主學習的主體性和自主性,這對于學生培養(yǎng)終身體育運動的意識和促進學生長期健康發(fā)展的是不利的。
2.2、大石橋市第四初級中學學生體育課自我監(jiān)控和調節(jié)的調查和分析
學生在上體育課時是否注意力集中一項中,有65.4%的學生注意力是基本集中的,可見多數(shù)的學生上課的注意力情況是比較好的。這也表現(xiàn)出學生上課注意力集中與學生上課時的學習興趣較高有一定的關系。
大石橋市第四初級中學學生上體育課時,有72.69%的學生沒有盲目的運動與訓練。通過調查走訪中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在課余時間就參加了很多專業(yè)行的體育培訓,如乒乓球、跆拳道、羽毛球等運動,有一定的運動基礎和運動經驗,并且體育教師在體育課程中經常的向學生普及體育健康知識,學生們對體育訓練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在體育課程中沒有表現(xiàn)出盲目訓練。但僅有3.36%學生表現(xiàn)出盲目訓練,體育相關教師應該加強對此部分學生進行正確的訓練引導。
表1 學生體育課自我監(jiān)控與調節(jié)的情況統(tǒng)計(n=238)
有8.9%的學生認為教師的評價還不夠全面,學生在體育課程中自主學習后,很多學生希望得到教師的肯定,這樣的話學生才會更加的對體育課產生興趣。通過與大石橋市第四初級中學的體育教師溝通發(fā)現(xiàn),認為教師評價不全面的學生往往是在體育課程中被體育教師批評的學生。通過對體育教師和學生的走訪調查中發(fā)現(xiàn),學生在體育課的學習過程中缺少對自我的認識和評價,失去了自我判斷的能力,從而在教與學中學生失去了體育練習的本質意義——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
學習方法是學生學習技能的方式和手段,只有掌握較好的學習方法,才能加快學生學習的進度,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沒有困難感,從而增加學生的學習樂趣。大石橋市第四初級中學的學生中僅有18.07%的學生掌握了良好的學習方法,有較大部分的學生沒能掌握較好的學習方法。沒有良好的學習方法,就不能正確進行自主學習,從而在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出現(xiàn)學生亂學和錯學的現(xiàn)象,對自身的發(fā)展有不利的作用,偏離了體育教育的本質意義。
2.3、大石橋市第四初級中學學生體育課自我學習目標的調查與分析
表2 學生體育課自我學習目標的情況統(tǒng)計(n=238)
目標是人行為的導向,是動力的源泉,學習體育知識,建立體育技術目標更有利于處于身心發(fā)展中學生的體育技能的學習。學習目標主要是通過調節(jié)功能、定向功能、維持和評價功能四個方面來影響學生的自主學習活動,所以要求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把學生的特點作為制定教學計劃的依據(jù)。把學生作為教學活動的主體,更好地發(fā)揮自身引導者的角色,幫助學生樹立科學的學習目標。
提高學習內容的選擇度反應了學生自主選擇活動內容的內容,有64.71%的學生對學習內容的選擇度的關心更多。學生選擇學習內容的主體,才是凸顯學生是學習的主題的主要方式之一,學生主動選擇的學習內容,執(zhí)行效果往往好于教師布置的學習內容。
學生對于學生學習時間的支配情況,可以有效的反映出學生希望獲得學習自主權。學生經常希望獲得更多的課堂學習支配時間的學生占總人數(shù)的65.13%,結合提高學生內容的選擇度可以看出,學生在體育課堂上有著非常強烈的自主把握學習內容和時間的愿望。
學生體育課程自我學習目標是獲取較高的體育課程考試成績的學生占總人數(shù)的75.21%,可見學生希望在考試中獲得較高的分數(shù)。學生還處于新的教學方法和傳統(tǒng)教學方法的中間階段,學生不得不面對應試教育的分數(shù)要求,還希望通過提高自我的學習空間和時間來獲得更多的自主權。
3.1、結論
(1)大石橋市第四初級中學學生的自主學習動機不明確,沒有一個好的自主學習動機,只是單純的喜歡某一項運動而進行運動,或者是因為學習成績的需要進行的非自主性的體育活動,完全脫離了體育練習的本質意義;
(2)學生整體體育課自我監(jiān)控與調節(jié)能力較差,雖然能夠很好地去聽教師對教學內容的講授和完全按照教師的要求去練習,沒有意識到自主學習的重要性,體育課上的學習也是單純的為了學習而學習,不去探究學習的方式方法和在練習中自己的錯誤與不足;
(3)大石橋市第四初級中學學生在體育課堂上的自主學習目標并不明確。體育課上大部分的自主學習目標都是因為體育成績的需要來制定的,沒有自主性,還有大部分的學生是為了自己的玩樂而不去制定自己的自主學習目標。
3.2、建議
(1)大石橋市第四初級中學應重視學生體育學習動機的培養(yǎng),減少體育考試成績對學生自主學習的影響;
(2)大石橋市第四初級中學應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控制力和約束力,從而讓學生可以對自己的學習成果進行反思;
(3)大石橋市第四初級中學應注重教師對學生講述自主學習的目標對自主學習的重要性和決定性,讓學生明確自己應根據(jù)自己的需求來制定具體的學習目標。
[1]何蓮珍,傅瑩,方富民,閔尚超.中國非英語專業(yè)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路徑之探索[J].中國外語,2011,05.
[2]肖庚生,徐錦芬,張再紅.大學生社會支持感、班級歸屬感與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關系研究[J].外語界,2011,04.
[3]胡杰輝.外語自主學習能力評價——基于二維模型的量表設計[J].外語界,2011,04.
[4]郭繼榮,戴煒棟.大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評價實證研究[J].外語界,2011,06.
[5]王靜瓊,張衛(wèi),朱祖德,甄霜菊,麥玉嬌,李董平.大學生自主學習影響因素的中介效應模型[J].心理學報,2010,02.
[6]李子建,尹弘飚.課堂環(huán)境對香港學生自主學習的影響——兼論“教師中心”與“學生中心”之辨[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10,01.
[7]倪清泉.大學英語學習動機、學習策略與自主學習能力的相關性實證研究[J].外語界,2010,03.
[8]李廣鳳,劉衛(wèi)東.大學生英語網絡自主學習影響因素研究[J].外語電化教學,2013,06.
[9]馮霞,黃芳.基于自主學習的外語信息資源整合優(yōu)化研究[J].外語電化教學,2013,02.
[10]林莉蘭.基于三維構念的大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量表編制與檢驗[J].外語界,2013,04.
G807
A
1006-8902-(2016)-09-Z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