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艷清 馬海英 張旭
奧曲肽治療輕癥急性胰腺炎的效果及對氧化應激水平的影響
溫艷清馬海英張旭
目的研究奧曲肽治療輕癥急性胰腺炎的效果及對氧化應激水平的影響。方法選取我院88例輕癥胰腺炎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根據治療方案的不同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兩組均44例,觀察組為奧曲肽治療,對照組為烏司他丁治療,均治療1周為1療程,比較兩組臨床療效及治療前后應激指標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變化,對實驗室指標白細胞計數(WBC)、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血糖及血鈣水平進行比較分析,另觀察兩組用藥期間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結果觀察組臨床治療效果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觀察組MDA為(4.12±1.02)mmol/m L,顯著較于對照組的(5.08±1.44)mmol/m L(P< 0.05),SOD為(109.52±15.63)U/mL,顯著高于對照組的(96.25±11.32)U/m L(P<0.05)。治療后兩組WBC、AST、血糖較治療前均顯著降低(P<0.05),血鈣上升;觀察組WBC、AST及血糖分別為(6.41±1.02)×109/L、(52.62±11.87)U/ L、(5.11±1.01)mmol/L,顯著低于對照組的(10.64±1.85)× 109/L、(79.63±10.52)U/L、(7.13±1.85)mmol/L,而血鈣為(2.31±0.58)mmol/L,顯著高于對照組的(2.04±0.52)mmol/ L(P均<0.05)。觀察組2例惡心嘔吐,1例眩暈,對照組1例腹瀉,1例惡心嘔吐,兩組不良反應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奧曲肽用于輕癥急性胰腺炎的療效機制可能與改善氧化應激狀態(tài)相關,且可改善WBC、AST等實驗室指標,藥物不良反應少,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奧曲肽;急性胰腺炎;氧化應激
急性胰腺炎為消化內科常見急危重癥,患者多為輕癥急性胰腺炎,但仍有20%~30%的患者進展為重癥胰腺炎[1],因此早期干預對延緩病情向重癥演變有重要意義,目前藥物治療是臨床主要干預方式,近年生長抑素及其類似物的出現使患者的預后得到顯著的改善[2]。奧曲肽屬生長抑素類似物,生長抑素盡管應用較多,但其作用時間短、選擇性弱等特點均導致其應用受限,而根據生長抑素功能基因結構研發(fā)出的人工類似合成物則可改善上述缺點,從我院消化內科收集部分奧曲治療患者的臨床資料,將奧曲肽與常用烏司他丁進行比較,圍繞其對氧化應激狀態(tài)的改善進作用行研究,旨在觀察奧曲肽的療效機制及輕癥急性胰腺炎有效的治療靶點,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一、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88例輕癥急性胰腺炎患者為研究對象,所選患者均滿足《中國急性胰腺炎診治指南》[3]的診斷標準,病情程度屬輕癥,即具備急性胰腺炎的一般臨床表現及實驗室指標特征,但無器官功能障礙或胰腺壞死、胰腺囊腫等局部并發(fā)癥。根據治療方案的不同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4例。觀察組男27例,女19例,年齡28~62歲,平均(41.94±6.16)歲,其中病因屬膽源性18例,飲食所致為15例,12例原因不明;對照組男24例,女18例,年齡27~62歲,平均(41.61±5.49)歲,其中病因屬膽源性19例,飲食所致為10例,14例原因不明。年齡、性別、病因等基線資料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二、治療方法
兩組除采取對應治療外,均給予常規(guī)禁食、禁水、抗炎及必要的營養(yǎng)支持等干預,觀察組給予奧曲肽注射液(國藥準字H 20090272,生產單位:上海麗珠制藥有限公司)0.6mg,持續(xù)靜滴24 h,癥狀有一定緩解后降低至0.3mg。對照組給予烏司他丁注射液(國藥準字H19990132,生產單位:廣東天普生化醫(yī)藥股份有限公司)10萬單位靜滴,3次/d,癥狀改善后減少為2次/d。兩組均給藥7 d為1療程。
三、觀察指標
1.兩組臨床療效[3]
痊愈:5 d內癥狀體征消失,WBC、血淀粉酶等實驗室指標恢復正常;顯效:5~7 d癥狀體征消失,WBC、血淀粉酶等實驗室指標恢復正常;有效:8~10 d癥狀體征消失,WBC、血淀粉酶等實驗室指標恢復正常;無效:超過10 d指標無改善。
2.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檢測MDA水平,黃嘌呤氧化酶法檢測SOD水平,于治療前(入院時)及治療1療程后進行評價。
3.比較兩組治療前(入院時)及治療1療程后WBC、AST、血糖及血鈣水平變化。
4.比較兩組用藥期間不良反應發(fā)生率。
四、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19.0處理數據,計數資料以%表示,采用χ2檢驗,等級分類資料采用軼和檢驗;計量資料以x ±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一、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治療療效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二、兩組應激指標治療前后比較
兩組治療前應激指標MDA及SOD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MDA較對照組顯著較低(P<0.05),SOD較對照組顯著較高(P<0.05),見表2。
表2兩組應激指標治療前后比較(x±s)
三、兩組治療前后相關實驗室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WBC、AST、血糖及血鈣水平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WBC、AST、血糖均顯著降低(P<0.05),血鈣上升,組間比較,觀察組WBC、AST及血糖顯著低于對照組,而血鈣顯著高于對照組(P均<0.05),見表3。
表3兩組治療前后相關實驗室指標比較(x±s)
四、兩組用藥不良反應比較
觀察組2例惡心嘔吐,1例眩暈,對照組1例腹瀉,1例惡心嘔吐。兩組不良反應均為用藥早期一過性反應,未采取針對干預而自行緩解,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急性胰腺炎為臨床常見急重癥,但臨床對其特征仍存在一定爭議,不同患者的病情程度差異明顯,輕度患者以胰腺水腫為主要病變,預后良好,而重癥胰腺炎患者則因器官衰竭或合并并發(fā)癥而預后較差,死亡率可達40%,爆發(fā)性急性胰腺炎死亡率更是高達100%[4],因此治療的有效性成為臨床研究的重點。近年生長抑素類似物奧曲肽在此病的臨床干預中得到較多應用,其主要作用包括可鎮(zhèn)痛、降低胰管壓力、清除壞死組織、降低內臟器官血流量等[5],但其對于患者氧化應激狀態(tài)影響的研究較少,故本次研究以氧化應激反應為重點,對奧曲肽干預的其他可能機制進行研究。
有眾多研究證實氧自由基參與急性胰腺炎的病變進程[6],且不同病因胰腺炎均伴有氧自由基產生,發(fā)病時患者體內氧自由基水平上升,而清除能力降低,自由基活性氧可直接損傷器官組織,胰腺內毛細血管壁通透性上升,進而出現胰腺壞死等病理改變,導致胰酶細胞外及細胞內激活,導致患者胰腺自我損傷[7]。另外有研究認為氧自由基參與輕度胰腺炎向重癥胰腺炎的演變,主要氧自由基可直接導致臟器衰竭,而這是重癥急性胰腺炎的主要判定標準[8]。本次研究顯示治療后觀察組氧化應激狀態(tài)較對照組顯著改善,表現為MDA降低而SOD上升,MDA含量高低可反映機體受自由基攻擊的強度,而SOD則反映機體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前者水平降低,后者水平提高表示患者體內氧化應激狀態(tài)得到改善。另外本次研究顯示觀察組療效、實驗室指標較對照組改善顯著,這一結論與眾多研究吻合。
綜上所述,奧曲肽對輕癥急性胰腺炎療效、氧化應激及實驗室指標的改善顯著,安全性高,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1]郭玉飛.56例急診急性胰腺炎的診治效果分析[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5,26(10):2216-2217.
[2]郭現芳,勇彤,張偉平,等.生長抑素治療急性胰腺炎的研究進展[J].現代消化及介入診療,2015,20(4):455-457.
[3]中華醫(y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胰腺疾病學組.中國急性胰腺炎診治指南(草案)[J].現代消化及介入診療,2007,12(3):206-208.
[4]孫學童,劉牧林.重癥急性胰腺炎64例治療療效分析[J].中華全科醫(yī)學,2011,9(6):860-862.
[5]梁光春,陳靜,譚靜,等.奧曲肽治療急性胰腺炎療效觀察[J].現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3,22(18):2002-2004.
[6]王宏志,何仁勝,方春華,等.奧曲肽與丹參多酚酸鹽合用對急性胰腺炎大鼠氧自由基影響的研究[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消化雜志,2013,21(7):359-362.
[7]谷春梅,韓玲玲,曲洪生,等.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對小鼠胰腺氧自由基水平的影響[J].中國獸醫(yī)學報,2013,33(12):1902-1906.
[8]田銳,許飛,王瑞蘭,等.氧化應激及凋亡與重癥急性胰腺炎腸屏障功能障礙[J].中華急診醫(yī)學雜志,2012,21(10):1088-1092.
[9]張茂清.奧曲肽不同給藥方法治療急性胰腺炎療效比較[J].山東醫(yī)藥,2012,52(33):66-67.
2016-02-05)
(本文編輯:姚永莉)
10.3969/j.issn.1672-2159.2016.04.022
110032中國醫(y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yī)院藥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