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新華
(東莞理工學院 經(jīng)濟與管理學院,廣東東莞 523808)
?
中西方市場結構劃分的差異分析
許新華
(東莞理工學院經(jīng)濟與管理學院,廣東東莞523808)
中西方國家在經(jīng)濟現(xiàn)實上存在著諸多差異,包括單一制與雙軌制、市場機制完善與不完善、市場主導和行政主導等,這種差異導致了西方市場結構理論應用于中國的局限性。與西方市場結構具有的經(jīng)濟壟斷主導性不同,中國市場結構具有顯著的行政壟斷主導性,由此,應以行政壟斷程度作為中國市場結構的劃分標準。
經(jīng)濟現(xiàn)實差異;行政壟斷主導;市場結構劃分
一般而言,西方國家是指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和西歐等發(fā)達市場化國家。西方國家實行資本主義制度,市場機制較為完善,經(jīng)濟發(fā)展處于較高水平。與此對照,中國長期處于由計劃經(jīng)濟向市場經(jīng)濟轉軌過程中,市場經(jīng)濟體制仍未完善,中國與西方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在基本經(jīng)濟現(xiàn)實上仍存在諸多差異。本文試圖從此種經(jīng)濟現(xiàn)實差異出發(fā),通過邏輯推理,探索其所導致的中西方市場結構劃分標準上的差異,以期為中國市場結構研究提供更切合其本質特性的總體思路,思路的具體深化則有賴今后進一步的工作。
概括來講,中西方經(jīng)濟現(xiàn)實的差異主要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
首先是單一制與雙軌制。中國長期處于漸進轉軌過程中,所謂轉軌,本質上是計劃經(jīng)濟體制向市場經(jīng)濟體制、不完善市場機制向完善市場機制的轉軌。轉軌過程中常見兩種標準、兩種價格、同工不同酬、體制內體制外、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等雙軌制現(xiàn)象。雙軌制是中國漸進轉軌過程的必然,也是中國當前重要的經(jīng)濟現(xiàn)實之一。西方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則表現(xiàn)為單一制,其不存在轉軌問題,不存在類似于中國的雙軌制。
其次是市場機制完善與不完善。西方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經(jīng)過長期發(fā)展,市場機制已相當完善,市場對資源配置起真正意義上的主導作用,而在中國,行政權力對經(jīng)濟的干預依然具有普遍性、深入性和主導性,市場對資源的配置作用依然有限,行政權力對于各種新建工廠和投資項目的層層審批,對于一定投資數(shù)額設立的貸款或籌資融資的特批許可制度,對于進出口設備和原材料的許可證審批,對于某些較稀缺的原材料采購的限制,以及對于某些產(chǎn)品的市場特許權的設立等等,都體現(xiàn)了不完善的市場機制下制度和政策上的進入障礙[1]。也就是說,相對于西方國家,中國目前不可避免地存在市場機制不完善的經(jīng)濟現(xiàn)實。
再次是市場主導與行政主導。市場主導是指在市場機制比較完善的國家或地區(qū)(如美國),經(jīng)濟主體是真正意義上的市場競爭主體,市場對資源配置具有實質性的主導作用。行政主導是指在市場機制不完善的轉軌國家或地區(qū)(如中國),經(jīng)濟主體并未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市場競爭主體,在資源配置過程中,行政權力代替市場具有明顯的主導作用。市場主導和行政主導,分別對應市場機制完善和不完善,市場力量和行政干預此消彼長,當市場主導時,則意味著弱的行政干預,當行政主導時,則意味著弱的市場分配。西方國家市場機制的完善程度較高,市場對經(jīng)濟具有顯著的主導性,與之相反,中國轉軌時期的市場機制仍不完善,市場依然無法起到實質性主導作用??傊?,中國經(jīng)濟仍然具有顯著的行政主導性。
中西方經(jīng)濟現(xiàn)實存在的差異,導致中西方市場結構的理論前提出現(xiàn)差異,從而導致西方市場結構理論應用于中國時的局限性,因此,不能簡單地將西方市場結構理論應用于中國市場結構的分析,而必須對其進行相應的完善、擴展與延伸。概括來講,西方市場結構理論應用于中國的局限性,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中西方市場結構分析前提不同
西方國家經(jīng)過長期發(fā)展,市場機制已相當完善,而中國目前仍未建立起完善的市場機制,即使某些行業(yè)市場化程度較高,但仍可能隨時、隨意地受到行政權力的干預。市場機制不完善與行政主導,是當前中國經(jīng)濟面臨的最大現(xiàn)實,也是中國市場結構分析無法回避的前提,只有在不離開這個前提下的研究,才可能符合中國市場結構的內在特性,才可能符合中國經(jīng)濟發(fā)展的根本規(guī)律,才可能得出與中國經(jīng)濟現(xiàn)實相一致的正確結論。
(二)中西方市場壟斷性質不同
在西方國家完善的市場機制條件下,壟斷形成的原因包括規(guī)模經(jīng)濟、技術障礙、對某種生產(chǎn)要素的獨占以及沉沒成本(退出障礙)等,這種通過優(yōu)勝劣汰的市場競爭所形成的壟斷稱為經(jīng)濟壟斷,理論上,經(jīng)濟壟斷企業(yè)可憑借其壟斷勢力獲得超額利潤,兩者呈正相關關系。而在中國不完善的市場機制條件下,壟斷是行政權力運用的結果,這種因行政壁壘而形成的壟斷稱為行政壟斷,行政壟斷對于國有大中型企業(yè)是十分有利的,它們經(jīng)??梢詰{借行政權力獲得超額壟斷利潤。
行政壟斷對中國市場結構的影響無處不在,使中國市場結構具有明顯的行政壟斷主導特質,行政壟斷的本質是行政權力對經(jīng)濟的直接干預。在行政壟斷行業(yè),政府扮演運動員和裁判員的雙重角色,極大地損害了市場機制的正常運行。事實上,行政壟斷與市場機制兩者之間呈此消彼長態(tài)勢,行政壟斷程度較高的行業(yè),市場化程度則較低。
中西方這種壟斷性質上的不同,導致中西方市場結構形成機制不同,導致中西方市場結構根本特性不同,最終導致中西方市場結構理論基礎不同。
(三)中西方市場結構決定因素不同
一般來講,在西方國家完善的市場機制條件下,市場結構決定于經(jīng)濟壟斷,經(jīng)濟壟斷是一種內生性壟斷,是市場有效競爭的結果,由經(jīng)濟壟斷決定的結構、行為、績效之間所形成的是一種雙向的、動態(tài)的因果關系。而在中國不完善的市場機制條件下,市場結構決定于行政壟斷,行政壟斷是一種外生性壟斷,是行政權力運用的結果,由行政壟斷決定的結構、行為、績效之間是一種單向的因果關系。
(一)經(jīng)濟壟斷與西方市場結構劃分
西方經(jīng)典市場結構理論以經(jīng)濟壟斷程度作為市場結構的劃分標準,將市場結構具體劃分為完全競爭、壟斷競爭、寡頭壟斷及完全壟斷四種,它們的具體特征及區(qū)別如表1所示。
表1 西方市場結構的劃分[2]
(二)行政壟斷與中國市場結構劃分
如前文所述,與西方國家不同,在中國經(jīng)濟的轉軌過程中,市場機制是不完善的,行政權力對經(jīng)濟的直接干預導致了中國市場結構的行政壟斷主導特質,行政壟斷對中國經(jīng)濟的影響具有不爭的普遍性、深入性和主導性。中國市場結構的行政壟斷主導特質,必然導致中國與西方國家市場結構劃分標準的不同,相對應西方國家,中國市場結構應以行政壟斷程度作為其劃分標準。
本文在參照西方市場結構劃分思路的基礎上,按行政壟斷程度將中國市場結構具體劃分為行政潛在干預的市場主導競爭、行政壟斷主導競爭、寡頭行政壟斷及完全行政壟斷四種類型,其中行政潛在干預的市場主導競爭又可進一步劃分為過度競爭和相對有效競爭兩種類型,如表2所示。
表2 中國市場結構的劃分
1.經(jīng)濟壟斷和行政壟斷。本文的根本邏輯在于,在所有的市場結構類型中,必然同時存在經(jīng)濟壟斷和行政壟斷兩種勢力,兩者呈此消彼長而非交錯疊加的關系。在中國,任何類型的市場結構都不可能脫離行政權力的干預,它們只是程度上的不同而已,所以行政這個關鍵詞必然出現(xiàn)在中國所有市場結構類型的名稱里。
2.按行政壟斷程度劃分的中國市場結構類型。參照西方市場結構劃分模式的基礎上,按行政壟斷程度的遞進關系,將中國市場結構依次劃分為行政潛在干預的市場主導競爭、行政壟斷主導競爭、寡頭行政壟斷及完全行政壟斷四種類型。
3.關于行政潛在干預的市場主導競爭。行政潛在干預的市場主導競爭是行政壟斷程度最低的一種競爭性市場結構,因為市場主導和行政壟斷主導之間存在此消彼長的關系,當行政壟斷降低到一定程度時,市場競爭就會取得主導地位。在行政潛在干預的市場主導競爭市場中,市場雖然具有主導性,但由于隨時可能受到行政權力的干預,其所具有的市場主導性是“暫時的”和不穩(wěn)定的,市場的主導地位隨時可能被“突然”的行政干預 “剝奪”,也就是說,行政潛在干預的市場主導競爭中的市場主導地位一直無法脫離行政權力的“潛在”干預。
在行政潛在干預的市場主導競爭市場中,可進一步劃分過度競爭和相對有效競爭兩種市場結構。在中國,對行政壟斷的放松是一種稀缺資源,只有行政壟斷放松到一定程度的行業(yè),才存在一定程度的市場競爭,行政壟斷的普遍性、深入性及主導性擠占了民營資本的投資機會,形成了民營資本對放松行政壟斷的極度渴求和追逐,這樣,由于行政壟斷造成的市場整體競爭和投資機會的稀缺,那些行政壟斷較弱的行業(yè)很容易受到民營資本的過度追逐,從而出現(xiàn)過度競爭。過度競爭市場表現(xiàn)為重復建設、產(chǎn)能過剩和資源浪費,是一種效率低下的市場結構。在行政潛在干預的市場主導競爭市場中,與過度競爭相對應的是相對有效競爭市場,相對有效是指相對于過度競爭的有效,相對于過度競爭具有較高的市場效率。
4.關于行政壟斷主導競爭。行政壟斷主導競爭市場的行政壟斷程度相對較高,行政壟斷具有相對主導性(但未達到絕對主導),市場總體表現(xiàn)出較強的競爭性,但其競爭是在行政壟斷主導下進行的。
5.關于寡頭行政壟斷與完全行政壟斷。在這兩種市場里,行政壟斷具有絕對主導地位,市場機制幾乎或完全不能發(fā)揮作用,整個市場只有幾個(寡頭行政壟斷)或一個(完全行政壟斷)行政壟斷企業(yè)。
6.中國市場結構劃分的其他問題。以上為中國市場結構的定性劃分,而事實上,中國市場結構還存在另一更為重要的定量劃分問題,其定量劃分具體涉及兩方面:一是作為中國市場結構劃分標準的行政壟斷程度如何測度;二是在對行政壟斷程度進行測度后,如何確定各種市場結構之間的定量臨界點。中國不同市場結構之間的定量臨界點,應根據(jù)具體行業(yè)特征具體確定,對于不同的行業(yè),其定量臨界點可能會不同,沒有一個適用于所有行業(yè)的、統(tǒng)一的和標準化的臨界點,例如,工業(yè)行業(yè)與服務行業(yè)應有所區(qū)別,工業(yè)行業(yè)、服務行業(yè)與全行業(yè)又應有所區(qū)別。
中西方經(jīng)濟現(xiàn)實上存在著顯著差異,主要體現(xiàn)在單一制與雙軌制、市場機制完善與不完善、市場主導與行政主導等方面,這種差異導致了中西方市場結構分析前提不同、市場壟斷性質不同及市場結構決定因素不同,進而導致了西方市場結構理論應用于中國的局限性。
西方市場結構由經(jīng)濟壟斷主導,而中國市場結構由其特有的行政壟斷主導,由此,與西方市場結構的經(jīng)濟壟斷程度劃分標準不同,中國市場結構應以行政壟斷程度為其劃分標準。在參照西方市場結構劃分思路的基礎上,按行政壟斷程度將中國市場結構具體劃分為行政潛在干預的市場主導競爭、行政壟斷主導競爭、寡頭行政壟斷以及完全行政壟斷四種類型,其中行政潛在干預的市場主導競爭又可進一步劃分為過度競爭和相對有效競爭兩種類型。
[1]劉小玄.中國轉軌經(jīng)濟中的產(chǎn)權結構和市場結構:產(chǎn)業(yè)績效水平的決定因素[J].經(jīng)濟研究,2003(1):29.
[2]高鴻業(yè).西方經(jīng)濟學(微觀部分)[M]. 5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159.
The Analysis of Division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Market Structure
XU Xin-hua
(College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 Dongg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ongguan 523808, China)
There are many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in economic reality including the unitary and double-track system, perfecting and imperfect market mechanism, market and administration dominantment, etc. These differences lead to the limitation of western market structure theory while applied to China. Different from western market structure having a Characteristic of the economic monopoly dominantment, China’s market structure has a significant Characteristic of administrative monopoly dominantment. Thus the degree of administrative monopoly should be as the division standard.
economic reality differences; administrative monopoly dominantment; market structure division
2016-06-13
許新華(1977—),男,湖北監(jiān)利人,講師,博士,主要從事產(chǎn)業(yè)經(jīng)濟理論與政策研究。
F019.8
A
1009-0312(2016)04-004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