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慧
摘要:任何一種語言的習得都是從聽開始的,然而我國英語教學長期以來難以改變"聾子英語"的現(xiàn)象。學生聽不懂,更不為說,難以達到學以致用的教學目的。本文通過探討初中英語聽力教學策略,旨在提高學生的英語聽力水平,為學好英語奠定基礎。
關鍵詞:初中英語;聽力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9-0169-01
目前初中英語教學中普通存在的問題是,學校逐步加強了對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yǎng)和考察,并把聽力和書寫作為日??荚囍锌己说闹匾糠?,而學生卻沒有提高足夠的重視,反應不積極,不熱烈。根據(jù)對部分學校的調查和統(tǒng)計,在英語考試中,英語聽力是失分率相對比較高的,部分學生甚至產(chǎn)生懼怕聽力考試的心理,直接放棄聽力部分,不進行答題和應對。實際上,聽力考試是一種綜合考察,不僅考察學生們的語音基礎、詞匯量高低、語法熟練程度,還要求對相關文化背景、聽力技巧等有所了解,因此,教師在平時教學中要對學生進行重點的有序的引導和培養(yǎng)。而且,通過了解這些影響學生最終的聽力效果和答題的因素后,老師就可以對癥下藥,因材施教,有針對性的開展訓練,提高學生聽力水平和英語能力。
1.初中英語聽力教學的現(xiàn)狀
聽是一門需要不斷訓練才能夠有所提高的技能。初中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一直處于漢語交流的氛圍中,缺少訓練英語的機會,致使學生不能夠正確地理解句子的結構和發(fā)音,而準確的英語發(fā)音是學習英語聽力的關鍵要素。因為,我們平時會接觸到大量的英語詞匯,許多的英語單詞雖然說發(fā)音相近,但它的意思卻有很大差別,這很有可能會出現(xiàn)在聽的時候將一句話的意思給扭曲了,造成文不對題的現(xiàn)象,這將會給學生們帶來很大的困惑,也會造成教學阻礙。雖然這些問題在我們的英語學習中顯而易見,老師也知道,但是一些老師并不會糾正學生的單詞發(fā)音:一是因為有些老師只是注重其學生是否認識音標;二是因為一些老師甚至連自己的發(fā)音都不準確,何談教好自己的學生。所以,這些因素對初中生學習英語是非常不好的。
2.解決初中英語聽力教學問題的策略與技巧
基于目前的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聽力教學存在的問題,分析問題的原因,文章認為,提高學生的聽力可分為三個步驟。首先,教師應幫助學生解決他們的心理問題,讓學生放松心態(tài),以平和的心理去進行聽力學習與測試。其次,學生應該學會做筆記,記錄在聽音過程中的關鍵單詞和句子,大概了解聽力材料內容。最后,學生可以通過抓獲的有效信息和自己的背景知識,預測正確的答案。
2.1預聽力策略。傳統(tǒng)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老師在課堂上起主導作用。學生聽前往往會緊張,老師可以采取一些措施,舒緩他們的情緒。這是非常重要的,教師要創(chuàng)造一個寬松的聆聽環(huán)境。聽音前,教師可以播放一段音樂或說幽默的故事,介紹聽力材料,以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由教師創(chuàng)造一個寬松的環(huán)境可以幫助學生展現(xiàn)自己的實際知識。為了提高初中學生對聽力學習的興趣,教師應認真在上課前選擇有效的聽力材料。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和現(xiàn)有的英語知識水平,選擇合理的聽力材料是增加學生的信心的重要途徑之一。然后,教師有必要把標題、新詞、關鍵詞和語法寫在黑板上,幫助學生理解教材。
2.2在聽聽力策略。聽力教學開始時,教師應播放三次,以提高學生的聽力。對于第一次聽,老師要求學生掌握聽力材料的整體背景和主題。聽第二遍,學生需要記錄關鍵單詞和句子。在開始的時候,有些學生因為更困難的材料或更快的速度可能不能完全理解聽力材料,往往不能記住學過的單詞和句子把握文章內容。因此,教師有必要讓學生審視一下文章的細節(jié),抓住主要線索,根據(jù)文章的意思和主題讓學生回答問題。
2.3后聽力策略。后聽力教學主要是回憶、分析和預測有效信息。獲得一些特定的語言信息后,教師可以及時總結語言知識、文化背景知識和聽力技巧。在學生理解語言材料的基礎上,教師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判斷和預測答案的能力。在這個階段中,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形成更為系統(tǒng)的概念和完整的知識體系,讓他們回答或討論類似的問題,加深學生對聽力材料的理解。學生應結合聽力使用口語,閱讀和寫作,形成綜合應用的能力。此外,很多聽力材料都是很好的閱讀材料。因此,教師可推薦學生聽力課后閱讀。所有這一切都是提高英語聽力很有幫助作用的技巧。
3.初中聽力教學要構建一定的課堂環(huán)境
初中聽力教學需要一定的課堂環(huán)境與之相適應,而這種英語聽力教學環(huán)境的構建與教育者,與初中英語教師自身素質、積極性等多元因素密切相關。新課程標準要求的是現(xiàn)代初中生通過初中聽力教學能夠基本上達到能夠基本上聽懂并理解西方日常生活用語,并能夠達到基本交流。如果初中聽力教學不能夠構建出一定的課堂環(huán)境,則很難實現(xiàn)這一目標。根據(jù)心理學相關研究成果表明,當學生熟悉一種語言進行交流時(在我國為漢語),則會出現(xiàn)兩種較為突出的現(xiàn)象。第一,將熟悉的語言默認為交際語言;第二,當外來語言對于熟悉語言進行沖擊時,很自然的運用熟悉的語言對于外來語言進行新思維。由此可見,初中聽力教學課堂環(huán)境的構建對于整體提升學生聽力水平具有深遠的意義,而這種意義不僅僅在于某一節(jié)課之中聽力內容掌握的多寡,而在于讓學生形成一種喜歡、自覺、主動接受初中英語聽力教學材料的習慣。筆者在初中聽力教學的課堂環(huán)境的構建過程之中,主要基于一句諺語"勉強成習慣,習慣成自然"。所謂"勉強"即在學期剛開始進行聽力教學的時候,只要有條件,課堂開始前的十分鐘均用來進行有計劃的全班聽力練習,當持續(xù)半學期左右時,學生已經(jīng)對于初中聽力不再產(chǎn)生陌生感,逐漸形成了一些習慣,而且用MP3、隨身聽進行自覺英語學習的學生也逐漸增多了。
總之,提高學生的英語聽力水平非一日之功,初中英語教師要不斷提升自身的英語素質,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英語交流平臺,采取多種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不斷提高學生的聽力技巧,為學生的英語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程菲霞.淺談初中英語聽力教學[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0(01)
[2]丁玲.對初中英語聽力教學的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0(13)
[3]黃恒山.新課程背景下初中英語聽力教學策略[J].中學英語園地(教研版)2011(08)
[4]金靜.淺議初中英語聽力教學的有效策略[J].新課程學習(下)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