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新苗
摘要:鋼琴即興伴奏是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必須掌握的重要技能。本文根據當前學生情況,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闡述了對于即興伴奏的認知和思考,力求使學生在畢業(yè)后能勝任幼兒園音樂教學活動。
關鍵詞:即興伴奏;基本功;理論知識;和聲;伴奏音型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1422(2016)08-0106-02
歌曲的伴奏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有歌曲伴奏譜的伴奏,伴奏者只要根據伴奏譜來彈奏,從而為演唱者伴奏;另一種是即興伴奏,是在沒有伴奏譜時,由演奏者根據歌曲的內容和旋律,運用音樂理論知識快速及時的選擇恰當的和聲織體進行創(chuàng)編,兒童歌曲即興伴奏是歌曲伴奏的種類之一,對于兒童歌曲即興伴奏能力的培養(yǎng),筆者認為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扎實的鋼琴彈奏基本功
扎實的鋼琴彈奏基本功是彈好即興伴奏的前提條件,其水平的高低,對即興伴奏的發(fā)揮起著重要作用。練習時可以先分段練、慢練,注重練習每個手指的靈活性與獨立性。樂曲力度的控制、觸鍵方法、速度把握方面還要反復推敲。鋼琴彈奏技術的任何缺陷,都會直接影響彈奏的準確性和流暢性。因此,只有具備扎實的鋼琴彈奏基本功才能使雙手靈活自如,配合得當。
(一)養(yǎng)成良好的鋼琴彈奏習慣
1.養(yǎng)成良好的指法彈奏習慣
學生初學鋼琴時,樂譜中都會標注比較科學、合理的指法,但是演奏者的手大小不一,樂譜上的指法并非適合所有人。因此,教師可以進行少許改動,幫助學生找到適合彈奏的指法。例如,在進行基礎練習時加強指法訓練,掌握指法編配的方法。
2.養(yǎng)成良好的讀譜習慣
樂譜中出現的所有要素,對于彈奏者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彈奏時必須仔細看清指法、譜號、調號、裝飾音、表情術語、變音記號、力度記號、樂句的呼吸等各個細節(jié),養(yǎng)成良好的讀譜習慣。不要忽視對樂譜的研究,背譜彈奏。
3.養(yǎng)成良好的視奏習慣
學習識譜必須堅持視奏,即“視”在先,“奏”在后,當為第一小節(jié)的旋律伴奏時,眼睛要預先看到第二小節(jié)的音符。只有這樣,才能給大腦留出判斷思考的時間,如果眼手同步,看一拍彈一拍,勢必造成斷斷續(xù)續(xù),不能連貫、流暢地進行彈奏。
(二)強調 “首調”概念
首調唱名法音準容易把握,并且與簡譜視讀方法一致,但讀譜比較繁瑣。固定調唱名法讀譜容易,但音準較難掌握。在兒童歌曲伴奏中,應該建立首調的概念,用首調的方式去讀譜。即興伴奏最好采用首調唱名法,可以幫助伴奏者快速準確地分析和判斷調式,使歌曲的編配更加容易和方便。
(三)重視鍵盤上的移調練習
考慮到幼兒的年齡階段、聲帶發(fā)育的不同,有些歌曲需要幼兒教師在教唱時進行移調的處理,以適應幼兒的實際演唱需求。為歌曲移調伴奏,是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必須具備的能力。教學中,可以要求學生將幼兒歌曲移至由C調到G、F調再到其他調式(學前教育專業(yè)一般的練習在三升、三降內)上彈奏。由于調高的不同,鍵盤的和弦位置也將隨之改變,所以移調時要注意調號的變化,從慢練開始,循序漸進,熟練掌握各調性的音階、和弦、琶音和旋律。
二、培養(yǎng)學掌握一定程度和聲選擇技巧
和聲選配是否恰當,直接影響到歌曲伴奏處理的完整性與合理性。以一首C大調的歌曲為例,I級為主和弦,它是調式中穩(wěn)定的和弦,是和聲運動的出發(fā)點、引力中心和歸宿。IV級為下屬和弦,它是調式中不穩(wěn)定的和弦,V級為屬和弦,它是調式中更不穩(wěn)定的和弦,這三個和弦都是大三和弦,色彩比較明亮,能顯示大調的調性,是首先必須要求掌握的。為大調歌曲選配伴奏是應該以正三和弦為主,副三和弦為輔。
在歌曲伴奏中,一般以“穩(wěn)定——不穩(wěn)定——更不穩(wěn)定——穩(wěn)定的邏輯思維來安排和聲進行,它們是確定調性的最基本的途徑,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如I—V, V—I ,I—IV, I—IV—I、I—V—I、I—IV—V—I等都是很好的進行,V—IV 的進行一般不用,當然有時為了產生特殊的音響效果也會采用。在一些簡練短小的兒童歌曲中,使用正三和弦便能保持主旋律的和諧、流暢,但是一首歌就用這三個和弦會比較單調,還可適當加入副三和弦、重屬和弦、副屬和弦等,豐富和聲的音響效果。同時,還要注意色彩性、和弦外音處理,以及和聲的節(jié)奏,最后結束終止時要做好屬和弦或屬七和弦解決到主和弦的進行,以起到明確調性、增加結束終止的結束感。而中間終止既可以用穩(wěn)定終止,也可以用不穩(wěn)定終止。只有經過不斷的積累,大膽實踐,才能使和聲應用能力不斷提高。例如,幼兒歌曲《春天來了》和弦以正三和弦Ⅰ、Ⅳ、Ⅴ為主,半終止運用了Ⅴ級、全終止運用了屬七和弦到主和弦的進行,明確了調性。
三、選配恰當的伴奏音型
學前教育專業(yè)兒童歌曲即興伴奏能力的培養(yǎng)
幼兒歌曲一般篇幅短小,結構簡單,旋律清晰,節(jié)奏規(guī)整,調式調性容易辨別。通常表現幼兒積極向上、天真活潑、好奇求知的音樂內容,在即興伴奏中要指導學生學會分析幼兒歌曲的音樂形象,并運用恰當的伴奏形式去表現。音型是伴奏的基礎,它是千變萬化的,設計好伴奏音型是彈好即興伴奏所必不可少的重要內容。在伴奏音型的選擇上,應符合幼兒歌曲的音樂形象和音樂情緒,做到簡潔流暢,且符合旋律的風格特點,一般短小的兒童歌曲用一種伴奏音型即可,在一個小節(jié)或一個樂句中,一般采用統(tǒng)一的伴奏音型。常用的伴奏音型大致分為三大類:柱式伴奏音型、半分解伴奏音型、全分解伴奏音型。
1柱式伴奏音型是指和弦中的音同時彈奏,發(fā)出聲響,又被稱為和弦式伴奏音型,具有堅定有力、莊嚴宏偉、音響飽滿、節(jié)奏感強勁的效果,較適用于歡快活潑或鏗鏘有力的節(jié)奏感強的旋律。慢速彈奏表現深情意味,有一定的抒情性;中速表現出朝氣蓬勃的情緒;快速表現出熱烈歡騰,動感較強的情緒。如兒童歌曲《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我是解放軍》《我是一個兵》《兩只老虎》等歌曲都可以選擇此類伴奏型。
2半分解伴奏音型是一種單個和弦音與另外幾個和弦音交替出現的伴奏音型,即先出現一個單音,再出現一個雙音或先出現一個雙音再出現一個單音的組合。根據彈奏方法的不同,既可表現抒情、柔和的效果,也可表現出歡快跳躍、熱情活潑的效果,節(jié)奏明快,律動感較強。一般彈奏時可用跳奏或連跳結合的彈奏形式,如兒童歌曲《我和星星打電話》《搖啊搖》《娃哈哈》《小松樹》等歌曲都可以選擇此類伴奏型。
3全分解伴奏音型是和弦音按照某種有規(guī)律的組織形態(tài)以先后方式奏出的伴奏音型,即和弦中的音按一定的順序依次出現,根據出現順序的不同,既可表現出柔美抒情、流暢連貫、波瀾起伏的效果,也可表現歡快靈活的效果。如兒童歌曲《小燕子》《小白船》《喜洋洋》等歌曲都可以選擇此類伴奏型。
四、前奏、間奏、尾奏伴奏處理
要彈出圓滿完整的伴奏,除了演唱部分伴奏的編配與彈奏,還要靠前奏的引導、間奏的過渡和尾聲的結束,才能完整準確地表現歌曲的內容與情感。
前奏,在歌曲中也稱引子,是歌曲演唱前的一段音樂。適當的前奏可以起到幫助兒童正確掌握歌曲的音準、節(jié)奏、速度、情緒等作用,對演唱者正確把握歌曲的形象具有積極的引領意義。兒童歌曲一般都應有前奏,在有些兒童歌曲中,前奏的旋律作曲者已經完成,我們只要為這個前奏配上伴奏和聲、織體就可以。但有些歌曲的前奏,其旋律和伴奏部分均需伴奏者來完成。編配前奏通??梢杂冒樽嘁粜妥髑白啵部梢圆捎脴非淖詈笠痪浠蛘呤悄骋粯范蔚淖詈笠痪鋪碜鳛檎麄€樂曲的前奏。
間奏又稱過門,是歌曲中樂段間或樂句間的連接部分,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為演唱者提供必要的提示和歇息機會。兒童歌曲的間奏規(guī)模一般較小,因為歌曲的內容、情緒往往是單一的,不像成人歌曲有段與段之間的情緒對比。編配間奏常用的方法是重復歌曲前面樂曲的一部分,也可以將重復的部分在音區(qū)上作降低或提高一個八度,甚至兩個八度來處理。
尾聲又稱后奏、尾聲等,是通過鋼琴伴奏對歌曲的終止進行加強和補充,使歌曲中的歌唱部分結束后,鋼琴伴奏進一步把未盡的情緒抒發(fā)出來,達到歌盡意未盡的效果,尾奏加強了歌曲整體的終止感。編配尾奏常用的方法可取自前奏、間奏的內容,或重復結束句,也可用終止和弦加以重復,補充變化等。
總之,兒童歌曲即興伴奏的學習是一個持之以恒、不斷積累的過程。只有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且努力練習,伴奏水平才能會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1]劉聰歌曲伴奏的即興編配與彈奏[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2]屠緬幼教專業(yè)兒童歌曲的鋼琴即興伴奏教學探微[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08(02)
[3]王麗敏學前教育專業(yè)“鋼琴伴奏”技能培養(yǎng)的研究[1]教育藝術,2009(4)
[4]孫曉紅學前教育專業(yè)鋼琴即興伴奏課程教學改革的構想[J]淄博師專學報,2010(04)
[5]杜亦林高職幼師鋼琴即興伴奏技能訓練[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04)
責任編輯 朱守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