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萍
加強和改進企業(yè)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就是要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如何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是當前企業(yè)思想政治工作者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
企業(yè)思想政治工作是否有效以及效果如何,不僅取決于思想政治工作者,還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對象以及環(huán)境條件有關。三者中,由于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地位決定其起主導作用,因而,他可以影響思想政治工作的對象,并依據(jù)一定的規(guī)律改造環(huán)境。企業(yè)思想政治工作是否有效,效果如何,關鍵是思想政治工作者。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影響力,使其對思想政治工作對象產(chǎn)生較大影響,以達到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已經(jīng)成為思想政治工作者關注的重要問題。
一、什么是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影響力
人生活在社會中,人與人之間必然要發(fā)生各種聯(lián)系,進行社會交往。影響力就是指一個人在與他人的交往中,影響和改變他人的心理和行為的能力。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影響力,就是思想政治工作者有效地影響或改變思想政治工作對象的心理和行為的能力,即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思想和行為在思想政治工作對象身上產(chǎn)生的心理效應。
思想政治工作者靠什么影響或改變思想政治工作對象的心理和行為?也就是說,思想政治工作的影響力包括哪些因素呢?人們一般認為只要處于權力地位,手中大權在握,就可以影響、改變非權力者的心理和行為。誠然,權力、地位確實是一種影響力,但它并不是全部的影響力,甚至也不是最重要的影響力。除擔負一定領導職務的思想政治工作者所具有的權力影響力外,思想政治工作的影響力還包括從事這項工作的人的品格、素質(zhì)、知識、能力等狀況。權力、地位形成的影響力可稱之為權威性影響力;而由品格、才能、知識、情感形成的影響力稱作非權力影響力。
二、權威影響力與非權威影響力的辨證關系
1.權威影響力是實現(xiàn)有效影響不可缺少的條件,沒有權威則很難實施影響。但也不能把這種影響力估計過高,或者當成是決定性的影響力。這是由權威影響力的性質(zhì)與非權威影響力的關系所決定的。
2.權威影響力是由三種因素構成:a.傳統(tǒng)因素。這是一種觀念性因素,是一種長期形成的權威觀念,即對權力者應當服從。這種服從感,使得擔負一定職務的人,言行有了一定的影響力。這種影響力存在于權力者之前,也就是說只要你擔負了一定的職務,就自然可以獲得這種影響力。b.職位因素。這是一種社會性因素,是指個人在社會組織中擔任的職務以及所處的地位。居于領導職位的人,就有了一定的法定權力,這種權力體現(xiàn)為領導者在自己職責范圍內(nèi)的一種支配力量。職位越高,權力越大,人們對他的敬畏感也越強。但是這種影響力仍然是存在于權力者行為之前的,是社會組織給予的。c.資歷因素。這是一種歷史性因素,是指一個人的資格程度。資歷深的人給人的影響大,資歷淺的人給人的影響則小。
3.非權威影響力由4種因素構成。
(1)品格因素。是指權威者的道德、品行、人格、作風等。良好的品格因素包括言行一致,嚴以律己、平等待人,勇于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與群眾打成一片等。品格因素是決定非權威影響力的根本因素。具有高尚品格的權威者,最容易使人產(chǎn)生敬畏感。
(2)才能因素。才能是指一個人的各種能力的總和在工作中的表現(xiàn)。包括觀察能力、分析能力、決策能力、組織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等。才能高的人,會使人產(chǎn)生服從感。
(3)知識因素。知識是人類實踐經(jīng)驗的根據(jù)和總結。如果一個人既精通業(yè)務知識,又有豐富的科學、文化、生活知識,人們就會對他產(chǎn)生信賴感。
(4)情感因素。是人與人之間相互溝通、相互理解和相互信任的感情紐帶。如果思想政治工作者與思想政治工作對象之間建立親密的感情聯(lián)系,相互間愿意講心里話,就會使思想政治工作者產(chǎn)生親切感。
由此可見,構成權威影響力的傳統(tǒng)因素、職位因素和資歷因素,都是由社會賦予的。這種權力影響力的重要特征,就是具有一定的強制性,非權力者接受這種影響時帶有一種被動性。這種影響力的作用主要是使非權力者產(chǎn)生服從感、敬畏感和敬重感。然而,就權威影響力自身,還不能使非權力者產(chǎn)生敬畏感和信服感。在實際工作中,存在著一種片面的認識,認為只靠權威就可以進行有效的影響。這種觀念,對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十分不利。權威影響力與非權威影響力是相互制約的。但是,在這兩種關系中,非權威影響力處于主導地位,起決定作用的是非權威影響力,即思想政治工作者用品格、才能、知識、情感等非權力性因素影響思想政治工作對象,使思想政治工作的對象,在平等、寬松、和睦的氛圍中,接受思想政治工作的正面影響,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怎樣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非權威影響力
思想政治工作者應從各方面提高自身的非權威影響力。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具有過硬的專業(yè)才能,具備多方面的綜合工作能力。專業(yè)才能是一個人的工作基礎,作為思想政治工作者,只有在具有較高專業(yè)才能的基礎上,具備一些非專業(yè)工作能力,才能提高他的非權威影響力。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在掌握一門專業(yè)知識的基礎上,不斷擴大知識面,不斷調(diào)整知識結構。精通一門知識,并在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會成為一種權威影響力。而知識面的不斷擴大,知識結構的不斷更新,才能緊跟時代發(fā)展的腳步,掌握時代的脈搏。
思想政治工作的對象是人,人是感情動物。情感是人的行為最直接的一種激勵因素。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入情入理。同樣一種說教,感情色彩越濃,越易于被人接受。情真易近,用感情連接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牢固的關系。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須注重情感修養(yǎng),要學會以情感人,情理相融。情感雖然構不成權威,但是情感卻是最重要的非權威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