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家儀
(福建省三明市將樂縣安仁林業(yè)站,福建 三明 353300)
?
不同營林模式下毛竹氮含量變化的研究
謝家儀
(福建省三明市將樂縣安仁林業(yè)站,福建 三明 353300)
采取外業(yè)取樣和實驗對比的方法對毛竹根、枝、葉、皮的含量進行了實驗分析及差異性對比。結果表明:從營林模式上看,毛竹的氮含量表現(xiàn)為ZC>ZS,而枝的氮含量表現(xiàn)為ZS>ZC;從坡位上看,毛竹的氮含量表現(xiàn)為下坡>中坡>上坡;從月份上看,毛竹的氮含量表現(xiàn)為:8>10>12>5>3。
毛竹;營林模式;氮
毛竹(Phyllostachyspubescens)是多年生常綠喬木植物,具有生長快、成材早、產量高、用途廣的優(yōu)勢,可分為材用竹、筍用竹、筍材兩用竹、紙漿竹等多種類型[1,2]。福建省是我國竹子的重點產區(qū),竹林資源豐富,現(xiàn)有竹類19屬200種,竹林面積89萬hm2,其中毛竹83萬hm2,占93.2%,居全國首位,已成為福建省重要的森林資源之一。“十五”以來,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竹林資源,實施現(xiàn)代竹業(yè)開發(fā)項目,鼓勵全省竹林豐產建設,全省竹業(yè)經濟快速發(fā)展,在促進林區(qū)經濟發(fā)展,加快林農脫貧致富等方面發(fā)揮重要的作用。
試驗地設在福建省將樂縣安仁鄉(xiāng),位于福建省西北部,地理坐標為東經117°05′~117°40′,北緯26°26′~27°04′,地貌類型以中低山地、高低丘陵為主,年平均氣溫18.7 ℃,年平均降水量1697 mm;全鄉(xiāng)林業(yè)用地0.98萬hm2,其中竹林面積0.25萬hm2,占25.5%,森林覆蓋率76.6%,林木蓄積量82.27萬m3,立竹量300.24萬根。
3.1試驗材料
供試材料為福建省三明市將樂縣安仁鄉(xiāng)安仁村內的毛竹林。
3.2試驗方法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林業(yè)行業(yè)標準進行毛竹氮元素含量測定。
3.2.1樣品的采集
2015年分別對毛竹杉木(竹杉)混交林、毛竹純林的枝、葉、根和皮的進行采集,置于陰涼通風處風干數(shù)日,放于粉碎機內粉碎制成粉末,以過0.25 mm篩為標準,密封袋裝好以備用。
3.2.2待測液的制備
稱取0.4 g樣品于凱氏管內,滴少量水浸濕管內樣品,加入10 mL混合酸。濃硫酸∶高氯酸=10∶1,濃硫酸起氧化作用,高氯酸起促進作用。蓋上漏斗,置于消煮爐進行消煮,間隔一段時間,搖勻凱氏管,使混合酸與樣品充分接觸,防止受熱過高導致管破裂。正常狀況是管內未出現(xiàn)黑色泡沫,并伴有少量白煙冒出,管內液體呈無色透明即停止消煮。取出凱氏管放于通風處自然冷卻至管壁適溫后往凱氏管內緩緩注入少量蒸餾水(水量以低于30 mL為宜),再自然冷卻至管壁適溫后放于清水中加快管內液體冷卻,緩緩倒入蓋有漏斗的50 mL容量瓶中并定容(漏斗上貼兩層的定量濾紙,一層濾紙已被濃硫酸氧化而破洞),作為待測液已被后用。
3.2.3氮元素測定
氮元素測定采用擴散法,具體參考中華人民共和國林業(yè)行業(yè)標準LY/T1269-1999。
4.1不同營林模式下毛竹枝N的動態(tài)變化
從圖1上看,不同試驗因子(包括不同營林模式、坡位及月份,下同)毛竹枝N的含量呈明顯變化。不同營林模式上,N含量表現(xiàn)為:ZS>ZC,ZS和ZC的N含量差值明顯;不同坡位上,N含量表現(xiàn)為:下坡>中坡>上坡,可能原因是下破位受自然氣候影響而致土壤養(yǎng)分富集,坡位間N含量差值越大則山勢越陡;不同月份上,N含量表現(xiàn)為:8月>10月>12月>5月>3月,主要是3、5月份是毛竹剛開始生長,養(yǎng)分供給生長點則枝N含量偏低。
圖1 不同月份毛竹枝N的動態(tài)變化
4.2不同營林模式毛竹葉N的動態(tài)變化
從圖2上看,不同試驗因子毛竹葉N的含量呈顯著變化。不同營林模式上,N含量表現(xiàn)為:ZS>ZC;不同坡位上,N含量表現(xiàn)為:下坡>中坡>上坡,但差值不明顯;不同月份上,N含量表現(xiàn)為:12月>10月>8月>5月>3月。
圖2 不同月份毛竹葉N的動態(tài)變化
4.3不同營林模式毛竹根N的動態(tài)變化
從圖3上看,不同試驗因子毛竹根N的含量呈顯著變化。不同營林模式上,N含量表現(xiàn)為:ZC>ZS,主要是根從土壤吸收養(yǎng)分,而杉木與毛竹爭奪土壤養(yǎng)分造成H含量偏低;不同坡位上,N含量表現(xiàn)為:下坡>中坡>上坡;不同月份上,N含量表現(xiàn)為:8月>10月>12月>5月>3月。
圖3 不同月份毛竹根N的動態(tài)變化
4.4不同營林模式毛竹皮N的動態(tài)變化
從圖4上看,不同試驗因子毛竹皮N的含量呈顯著變化。不同營林模式上,N含量表現(xiàn)為:ZC>ZS,主要是養(yǎng)分經皮的韌皮部運輸,因此皮N含量表現(xiàn)與根N含量表現(xiàn)一致;不同坡位上,N含量表現(xiàn)為:下坡>中坡>上坡;不同月份上,N含量表現(xiàn)為:8月>10月>12月>5月>3月。
圖4 不同月份毛竹皮N的動態(tài)變化
(1)從不同營林模式上看,毛竹植株葉、根、皮的氮含量表現(xiàn)為ZC>ZS,而枝的氮含量表現(xiàn)為ZS>ZC;從不同坡位上看,毛竹植株氮含量表現(xiàn)為:下坡>中坡>上坡;從不同月份上看,毛竹植株枝、根、葉、皮的氮含量表現(xiàn)為:8月>10月>12月>5月>3月。
(2)本試驗只是根據竹杉混交和毛竹純林進行營林模式、坡位及月份的比較,試驗結論只能是宏觀上具有指導作用,但可以為后人加強毛竹和其它伴生樹種的混交林與毛竹純林的營林效果分析提供理論參考。
[1]鄭郁善,洪偉.毛竹經營學[M].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1998:12~18.
[2]張龍輝,楊陽,蔣建立,等.礦物鉬對毛竹生長的影響[J].福建林業(yè),2013(4):35~37.
[3]陸景陵.植物營養(yǎng)學(上冊)[M].2版.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2003:23.
[4]劉勝群,宋鳳斌,王曉波.不同耐旱基因型玉米根系大量元素含量分析[J].干旱地區(qū)農業(yè)研究,2009,27(3):148~152.
[5]張龍輝.厚樸不同模式混交林的營林效果的研究[D].福州:福建農林大學,2014.
[6]李黨訓.毛竹生長規(guī)律初探[J].湖南林業(yè)科技,1998,25(4):29~31.
[7]羅華河.毛竹生物學特性與栽培管理措施[J].中國林副特產,2004,6(1):29~30.
[8]汪佑宏,卞正明.坡向對毛竹主要物理力學性質的影響[J].西北林學院學報,2008,23(3):179~181.
[9]黃業(yè)偉,楊麗,張智俊. NaCl脅迫對毛竹種子萌發(fā)及幼苗生長的影響[J].種子,2009,28(10):18~22.
Study on the Content Change of Nitrogen Under Different Forest's Patterns ofPhyllostachyspubescens
Xie Jiayi
(ForestryStationofAnreninJiangleCounty,Sanming,Fujian353300,China)
Sampling survey and experimental comparison were conducted to analyze and contrast the nitrogencontentsin root, branch, leaf, peel inPhyllostachys pubescen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from the point of forest's pattern, the nitrogen content in Phyllostachys pubescensmanifested as ZC>ZS, while the contentinbranch manifested as ZS>ZC; from the point of slope position, the nitrogencontentin Phyllostachys pubescensmanifested as downslope>midslope>upslope; from the point of time, the nitrogen content manifested asAugust>October>December>May>March.
Phyllostachys pubescens;forest's pattern;nitrogen
2016-07-06
謝家儀(1975—),男,工程師,主要從事營林理論與技術推廣工作。
S795
A
1674-9944(2016)15-004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