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靜琳
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貢山縣普拉底鄉(xiāng),生活著這樣一位傳奇人物,她喝了100多年米酒,抽了100多年旱煙;她早已過期頤之年,穿衣打扮依然十分講究;她向來保持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生活就圖個隨心所欲。她就是云南省最長壽的傈僳族老人打蘭彎。
打蘭彎出生于清光緒十九年(1893年)五月三日,今年已經(jīng)123歲。老人在怒江江畔生活了100多年,跨越了三個世紀,連續(xù)多次登上由中國老年學學會舉辦的“中國十大壽星”排行榜。老人一生務(wù)農(nóng),共生有9個兒子,她57歲時生下了最小的兒子余壽榮。而且余壽榮透露,在他之后,打蘭彎還生過兩個小孩,但身體都不是很好,出生不久就夭折了,母親生最后一個孩子時已經(jīng)61歲了。這也算是創(chuàng)下了高齡產(chǎn)子的紀錄了。如今,打蘭彎的孫輩重孫大都長大成人了,一大家人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
老人身體健康,近幾十年來從未生過大病,偶爾有個頭疼腦熱的,吃點藥、輸輸液很快就好了。有一次老人去山上打豬草,不小心被碰傷了眼睛,痛了一個星期,后來滴了點眼藥水就好了。而且老人的頭發(fā)依然很好,近幾年才出現(xiàn)白頭發(fā)。
都說抽煙喝酒對身體不好,影響人的壽命,但是這位123歲的老人從18歲開始就煙不離手,每天還要喝上點米酒,一百多年了,思維和動作依然敏捷,皮膚也頗有彈性,說起話來更是“中氣”十足,看上去至多也就是90來歲,身體依然好得很。老人是靠什么方法得以健康長壽的呢?按老人自己的說法是,生活就圖個隨心所欲。但是從老人的日常生活起居中不難發(fā)現(xiàn),長壽也是有幾個原因的。
一生務(wù)農(nóng)
123歲的打蘭彎眼不花,耳不聾,還能叼著煙袋下地干農(nóng)活,這和她百余年來堅持下地干活的生活習慣有關(guān)系。平日里,老人每天起床后,都要打掃一下屋子,做做家務(wù),吃過早飯還要下地干活。至今這位百歲老人仍然“閑不住”,時常下地去轉(zhuǎn)一轉(zhuǎn),農(nóng)忙時,還能幫后輩們喂豬、喂雞、割草。經(jīng)?;顒由眢w可以維護健康、增強體質(zhì)、延長壽命、延緩衰老。正是因為老人這么多年來從不間斷地勞作,才鍛煉出一個好的身體。
每天一兩米酒
當?shù)厝硕紣酆染疲蛱m彎也不例外。自18歲起,打蘭彎每天都要喝上一點酒。不過,她喝酒很節(jié)制,只在每天晚上喝一兩酒,遇到節(jié)日或者生日高興的時候,最多也不超過二兩?!熬剖羌Z食精,越喝越年輕”,用這句話來形容老人的狀態(tài)再合適不過了。打蘭彎喝的酒都是自家釀的米酒,她家里有自制的釀酒設(shè)備。據(jù)老人說,100斤玉米可以釀造70斤米酒,度數(shù)在30度左右。她家每年都要釀造大量的米酒,留下自己喝的,其余的賣掉補貼生活。
起居飲食規(guī)律
打蘭彎日常起居很有規(guī)律,早上8點準時起床,起床之后掃掃地。9點吃早飯,一般是喝一小半碗粥、吃個粑粑,或喝碗雞蛋湯。中飯吃的是半碗米飯,一些青菜和肉。吃完午飯后,午睡半個小時。晚上6點鐘吃晚飯。一般吃蕎面餅、小青菜和少許肉。老人日常的飲食都非常清淡,“有什么吃什么”,從不挑食,大部分是粥、青菜、蕎面餅等,有時候還吃點肉,補充一下營養(yǎng),但從來不多吃。
心胸寬廣
打蘭彎心胸很寬廣,多年來沒有和人吵過架、鬧過矛盾,也沒得罪過誰,是鄰里公認的脾氣好的人。老人十分豁達、樂觀,什么事也不往心里去,遇到不開心的事,睡一覺她就忘記了。別看老人這么大年紀了,依然十分愛打扮,自己還總結(jié)了個順口溜的穿衣訣竅,“黃灰土氣咱不要,穿艷倒有老來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