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芝娜
2011年,我慶幸自己邂逅了合作課堂。這對我來說是一個全新的教育體驗。一路走來,我思考著,徘徊著,成長著,收獲著!
課改之前,我總擔心學生聽不懂、學不會,所以習慣于“越俎代庖”,課堂上我講得眉飛色舞,學生卻學得昏昏欲睡,有些學生因此漸漸失去了學習英語的興趣。有一次,一名學生對我說:“英語課為什么總是跟讀呀,我們什么也不用思考,就是一臺復讀機。”這話如當頭一棒,逼我反思。
課改之后,我漸漸改變了“滿堂灌”的方法,讓自己由知識的授予者轉變?yōu)榧ぐl(fā)者、引領者和指導著,學生則由知識的消費者轉變?yōu)檎n堂的貢獻者,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笨梢姡|疑是探索知識、發(fā)現(xiàn)問題的開始,也是創(chuàng)新的起點。所以,為了保證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我還經(jīng)常鼓勵學生大膽質疑,讓學生進行自由探索和討論。
合作課堂是由生生合作、師生合作共同完成的。在上課時,我充分發(fā)揮教師的引導作用,引導學生合作探究,營造積極合作的學習氛圍。如講授職業(yè)一課時,我依據(jù)課程標準和教材需要,讓各組自編情景劇,然后分組討論、交流,最后讓學生上臺表演。這種方式不僅有利于學生的交流合作,也能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課改讓我發(fā)生了很大的改變,最明顯的是,我在教學方法上做了許多新的探索與嘗試?,F(xiàn)在上課,我常常采用情景設置法、角色扮演法、開展辯論會、模擬小記者調查訪問等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給學生創(chuàng)設更多合作探討、交流展示的機會。例如在“The Great Wall”一課上,我讓各小組學生分工合作,有的負責搜集相關資料,有的負責制作PPT,有的負責課堂展示……這是一種全新的“教”與“學”的體驗!
合作課堂實踐使我由衷感到:一個人的智慧是有限的,多個人的智慧不可低估。當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攜起手來,許多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課改中的學生是快樂的,課改中的教師是幸福的。多年來,在學校的正確領導和培養(yǎng)下,在同事的熱心鼓勵和幫助下,我潛心鉆研課改,期間有過失敗和挫折,但我堅持了下來,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然而,“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未來,我將會下更多的功夫,與新課改同行,與新課程一起成長。
(責編 蒙秀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