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文芳
閱讀《一個都不能落》這本書是因為書名,它讓我想到了張藝謀導演的電影《一個都不能少》。這是一本關于如何轉(zhuǎn)化“學困生”的著作,書中介紹的如何幫助“學困生”走出學習困境的方法,讓我受益匪淺。
“學困生”常常因為學習成績不好而惹得老師和家長生氣,有些老師甚至放棄教育。這是非常不好的教育行為。陶行知先生曾說:“在教師的手里操著幼年人的命運?!笨梢?,“學困生”更需要老師的關心和愛護。如何正確有效地引導“學困生”走出困境,是老師們必須思考的問題。
該書對如何轉(zhuǎn)化各種類型的“學困生”,提出了許多有效的方法。特別是書中有一處詳細講解了如何幫助基礎差的學生夯實學習底子的方法,真是讓我茅塞頓開。是啊,正是因為基礎太差,所以這些學生才越來越厭學,尤其是上了小學高年級之后,這種惡性循環(huán)更加明顯。我教的班級里就有一部分學生因英語基礎較差,而漸漸失去了學習英語的興趣。
看了《一個都不能落》之后,我嘗試著用里面的一些方法去幫助這些學生。首先是查漏補缺,抽出空余時間對基礎差的學生進行輔導,尤其是幫助學生攻克薄弱知識點,逐步夯實他們的基礎。其次是幫助“學困生”構建知識系統(tǒng),在教學過程中,我總是尋找知識間的聯(lián)系點,并進行歸納整理。我每個月還會安排一些課程進行專項復習訓練,幫助學生把舊知識和新知識串聯(lián)起來,打破年級的界線。平時,我經(jīng)常組織學生開展一些英語游戲,這樣既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又可以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經(jīng)過我和學生的共同努力,“學困生”的英語成績有了提升,學習興趣也提高了。
新課程改革提倡以人為本,要求教師關注每一名學生,關注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對于“學困生”,教師有責任幫助并改變他們,做到一個都不落下。
該書從感知特點、記憶特點、思維特點、注意特點等方面,對“學困生”的心理進行了系統(tǒng)的分析和論述,是當前學術界“學困生”問題研究的重要成果,也是一線教師實施教育教學的重要參考資料。(李獻林、張淑清著,人民出版社2008年7月出版,定價28.00元)
該書從多個方面闡述了如何正確認識“學困生”,怎樣正確對待“學困生”存在的各種問題,如何用愛去解開學困生的“心結”,喚起他們積極向上的信心,以及如何對“學困生”進行學法指導,提升他們的學習能力。全書集案例和技巧于一體,有助于教師走出教育“學困生”的誤區(qū)。(潘玉峰、趙蘊華編著,安徽人民出版社2012年4月出版,定價25.80元)
該書用平實的語言記錄了一個個轉(zhuǎn)化“學困生”的案例。作者在書中展示了“學困生”存在的各種問題,以及轉(zhuǎn)化“學困生”的具體教育過程。書中提出了一些個性化教育方法和措施,其中不乏另類新穎的方法,其目的在于因材施教,以達到出奇制勝的教育效果。書中有作者的思考、探索、嘗試,是其教育理念的全方位體現(xiàn)。(王福志著,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13年1月出版,定價38.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