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論“何其芳傳”的書寫
        ——兼及一類史料的應用

        2016-09-28 22:11:25張立群
        文藝評論 2016年4期
        關鍵詞:評傳何其芳傳記

        ○張立群

        ?

        論“何其芳傳”的書寫
        ——兼及一類史料的應用

        ○張立群

        自1980年4月第一部“何其芳傳”誕生至今,三十余年的時間內一共出版的“何其芳傳”共計有6部之多。①相對于其他現(xiàn)代作家的傳記寫作情況,“何其芳傳”數量居中上、種類較為齊全,既真實地反映了何其芳在20世紀中國文壇的地位,又客觀地反映了研究界對何其芳的關注程度及其演變趨勢。作為一種特殊文體的寫作,“何其芳傳”因其全面記錄了何其芳的一生、展示其創(chuàng)作經歷,既可以作為后人了解何其芳的重要依據,還可以在具體使用過程中作為一類史料,輔助于何其芳研究。在此前提下,考察“何其芳傳”的書寫現(xiàn)狀,必將會在推動何其芳研究的同時,為現(xiàn)代作家傳記研究、史料整理等提供經驗。

        一、階段特征與分類

        如果將“何其芳傳”的書寫進行歷史階段的考察,那么,人們可以輕易看出“何其芳傳”寫作前后的不平衡性。自1980年4月由尹在勤撰寫的《何其芳評傳》(122千字)在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后,在二十余年的時間里,沒有一本“何其芳傳”在中國大陸本土出版,這種現(xiàn)狀雖使尹在勤的《何其芳評傳》成為20年間了解何其芳生平最權威同時也是唯一的版本,但無論從時代語境對創(chuàng)作觀念的限制,還是就材料發(fā)掘、占有的不足對傳記文字篇幅的制約,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本《何其芳評傳》越來越不能滿足了解特別是研究何其芳的主觀需求。值得指出的是,日本學者宇田禮由于早年受到老師武田太淳的影響,長期致力于何其芳研究,曾于1994年在日本出版過一本“何其芳傳”即《沒有聲音的地方就是寂寞——詩人何其芳的一生》,但因為此版本“何其芳傳”系日文寫作,在交流、參照時有很大程度的限制,所以,不能依據其最初的出版年代將其納入到相應的“何其芳傳”寫作史中。宇田禮的《沒有聲音的地方就是寂寞——詩人何其芳的一生》于2010年9月由解莉莉翻譯,在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為中國學者撰寫“何其芳傳”帶來了域外參照,系“何其芳傳”書寫與何其芳研究的重要收獲。但若從傳記版本出現(xiàn)的角度來看,它要比賀仲明的《喑啞的夜鶯——何其芳評傳》(2004年12月,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卓如的《青春何其芳——為少男少女歌唱》(2007年7月,北岳文藝出版社)“遲到”了幾年,可作為新世紀第一個十年三種“何其芳傳”之一。除上述提到的4本“何其芳傳”之外,卓如又于2012年1月在中國三峽出版社出版了《何其芳傳》;賀仲明又于2012年1月在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了《何其芳評傳》,該書為“中國現(xiàn)代文化名人評傳叢書”之一,是在2004年《何其芳評傳》修訂的基礎上完成的。

        結合6本“何其芳傳”的出版情況,我們會發(fā)現(xiàn)“何其芳傳”大部分誕生于新世紀之后。盡管作家傳記水準的高低不能簡單以數量為判定依據,但數量的多少特別是其前后演進過程卻能說明傳主本身的受關注程度。從20世紀80年代一本“何其芳傳”,到20世紀90年代一片空白,再到新世紀以來數量激增、擁有國際視野,“何其芳傳”書寫前后的不平衡性折射出研究界對于何其芳的“態(tài)度變化”。與此同時,“何其芳傳”數量的增加,也為其類別區(qū)分及使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按照“何其芳傳”現(xiàn)有的稱謂,我們可以將其分為如下四類:第一是一般意義上的傳記,主要以卓如的《何其芳傳》為代表;第二是評傳類,包括尹在勤的《何其芳評傳》、賀仲明的《喑啞的夜鶯——何其芳評傳》和后來的《何其芳評傳》;第三是“階段性傳記”,如卓如的《青春何其芳——為少男少女歌唱》,只記錄到新中國剛剛成立時何其芳的生活歷程;第四是“生平事跡”類,如宇田禮的《沒有聲音的地方就是寂寞——詩人何其芳的一生》,其寫作對象主要是何其芳的生平,也“試圖用傳記的手法來理解何其芳這個人”②,但在具體寫作時卻以寫作者自己的采訪為線索,并“虛構”了“周美儀、劉學良、柊教授”三個在采訪中起到穿針引線作用的人物(如“周美儀”是作者的翻譯),其目的在于“為了用復數的眼睛看何其芳”③。四類版本使“何其芳傳”書寫在一定程度上呈現(xiàn)出多樣化的特征:盡管數量不多,但視角多元;雖然“傳”與“評傳”在具體寫作及閱讀時并不存有絕對的界限,但增添一字卻決定了其寫作過程中側重點的不同;至于“階段性傳記”“生平事跡”類的出現(xiàn),只能增加“何其芳傳”成為一個獨立寫作現(xiàn)象的分量,并為“何其芳傳”乃至其他作家傳記的新一輪寫作提供經驗。

        二、生成的邏輯

        在《何其芳評傳》后記中,尹在勤曾有——

        這本小冊子,只不過試圖對何其芳——對他的生平、創(chuàng)作、理論以及愛憎和情操,勾畫出一個大體的輪廓而已。

        ……

        自己同許許多多同志一樣,是何其芳同志的一個崇敬者。④

        懷著崇敬的心情,期待通過評傳式的書寫,描述詩人、散文家、理論家之何其芳的一生,構成了第一部“何其芳傳”的創(chuàng)作初衷。在作者看來,“何其芳同志是一個熱情,正直,敢于明言的人”;“何其芳是‘五四’以來,中國知識分子由自發(fā)的憂郁、憤懣,走向自覺的反抗、斗爭,以至投身革命洪流,成長為馬克思主義文藝戰(zhàn)士的典型之一”⑤。在何其芳去世兩年之后,中國文學界還處于復蘇期,尹在勤就在上述觀念的指引下,完成第一部“何其芳傳”,其眼光可謂獨到而深遠。顯然,與眾所周知、已成為共識的“魯(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相比,何其芳在20世紀80年代還不是研究界關注的熱點。如果說得絕對一些,“何其芳傳”在其后二十余年的時間里沒有推陳出新,也在某種程度上證明了這一點。這樣,對于第一部“何其芳傳”的誕生,我們大致可以從作傳者對傳主懷念、熱愛進而潛心研究的角度得出其生成的邏輯。

        與尹在勤的《何其芳評傳》書寫情況相比,新世紀以來“何其芳傳”生成的邏輯明顯呈現(xiàn)出出版選題策劃與研究互動的特點。其中,賀仲明的《喑啞的夜鶯——何其芳評傳》系“20世紀文化名人精神評傳”之一,其最初的構想正如叢書主編丁帆所言:“我們的總體構想是:通過對每一位傳主的生命歷程的展示來透視其身處的時代風云,并且通過對他們各自的靈魂世界和文化人格的豐富書寫,深刻地反思他們各自的文化價值和立場,及其所代表的20世紀中國知識分子的基本類型;深入研究他們各自的思想性格、人生道路以及精神歷程,從而在復雜斑斕的心靈悲劇世界中去尋覓深刻的歷史原因?!雹?012年1月,賀仲明修訂后的《何其芳評傳》作為“中國現(xiàn)代文化名人評傳叢書”之一在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其出版的總體構想在于“《中國現(xiàn)代文化名人評傳叢書》是教育部南京大學新文學研究中心醞釀多年的一個課題計劃,它的主旨就是要為廣大讀者提供一個認識現(xiàn)代社會以來中國文化在極其復雜的語境下是怎樣孵化出一大批文人名流的窗口,從而回到歷史的現(xiàn)場,更真切地從歷史的脈絡和縫隙中識別那個時代的文化真實,體悟那個時代里名人的心路歷程”⑦。通過“精神評傳”和“心路歷程”的目標確定,發(fā)現(xiàn)何其芳這一典型個案進而深入何其芳的靈魂世界,讓“評傳”帶有強烈的思想文化色彩和較強的學術性,是上述兩種“何其芳傳”誕生的基本前提。對比賀仲明的“何其芳傳”,卓如的《青春何其芳——為少男少女歌唱》與20世紀90年代后期,中國社會科學院老專家咨詢中心策劃組織編寫出版的“中國社會科學院學術大師傳記叢書”有關,該書出版時在“環(huán)襯”背面和“補記”中注明“中國社會科學院老年科研基金資助”⑧也顯然與此有關。而卓如的《何其芳傳》(2012)則與2012年2月5日是何其芳誕辰100周年,“為了紀念何其芳同志,弘揚他的革命精神、高尚的人品文品,撰寫一本圖文并茂的何其芳傳”⑨的創(chuàng)意密切相關。該書于2012年1月出版,并于2012年4月6日至8日在重慶三峽學院召開的“紀念何其芳百年誕辰國際學術研討會”作為會議資料贈與每位參會者,其寫作和出版的目的由此可見一斑。

        談及“何其芳傳”的生成邏輯,還有一個現(xiàn)象值得關注,此即為傳記的“重寫”。卓如的《何其芳傳》是在整合《青春何其芳——為少男少女歌唱》的基礎上,續(xù)寫出何其芳的一生;賀仲明的《何其芳評傳》是《喑啞的夜鶯——何其芳評傳》的修訂版。若只是從按照專著可以在五年后出“修訂版”或是在其他出版社“再版”的原則,“何其芳傳”的“重寫”現(xiàn)象似乎也不為過。但就實際應用而言,“重寫”又不能簡單理解為重復寫作。無論是出于出版選題策劃(包括追求傳記版本的現(xiàn)實價值,如卓如的《何其芳傳》),還是從精益求精的角度,現(xiàn)有的“何其芳傳”的“重寫現(xiàn)象”都在情理之中?!爸貙懍F(xiàn)象”提升了“何其芳傳”本身的品位與實際應用價值,它使“何其芳傳”可以在反復修改中出現(xiàn)“善本”,對何其芳生平介紹與研究具有不可忽視的意義。

        三、整體的“成就”

        縱觀“何其芳傳”的書寫現(xiàn)狀,與何其芳研究相伴而行、相互促進是“何其芳傳”書寫的一條重要的發(fā)展線索。從某種意義上說,“何其芳傳”的寫作既是特定文體的實踐,同時,又是一次關于傳主的深入研究。為了能讓自己書寫的“傳記版本”令人信服、寫出新意,具有新的發(fā)現(xiàn),傳記寫作者必將首先承擔史料搜集者和整理者的身份。閱讀現(xiàn)有的“何其芳傳”,其“后記”中有關“致謝”部分的文字和記述自己創(chuàng)作經過的文字,都生動地反映了這一身份及其實現(xiàn)過程。圍繞傳記寫作而進行的前期準備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何其芳傳”的水準。現(xiàn)有的“何其芳傳”都不約而同地遵循了這個原則,而“何其芳傳”在形成一定規(guī)模之后,其整體成就也由此呈現(xiàn)在我們的面前。

        首先,現(xiàn)有的“何其芳傳”在整體演進過程中都追蹤并借鑒了何其芳研究的最新成果和何其芳史料的最新發(fā)現(xiàn)。只要翻閱新世紀以來出版的“何其芳傳”,閱讀其置于書后的“主要參考文獻”或是“主要參考書目”,我們就能得出2000年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八卷本的《何其芳全集》;易明善等編的《何其芳研究專集》(四川文藝出版社,1986年版);周忠厚著的《啼血畫夢傲骨詩魂——何其芳創(chuàng)作研究》(文化藝術出版社,1992年版);何銳、呂進、翟大炳著《畫夢與釋夢——何其芳創(chuàng)作的心路歷程》(貴州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王雪偉著的《何其芳的延安之路——一個理想主義者的心靈軌跡》(河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謝應光、譚德晶合著的《夢中的道路——何其芳的藝術世界》(巴蜀書社,2010年版)以及尹在勤的《何其芳評傳》等,這些或為何其芳作品合集、研究資料匯編,或是直接以何其芳為研究對象的專著,在“何其芳傳”書寫過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值得一提的是,在“何其芳傳”書寫過程中,由重慶三峽學院20世紀中國文學研究所主辦(后改名為重慶三峽學院文學與新聞學院),后又有重慶市萬州何其芳研究會參與協(xié)辦的《何其芳研究》地位不容忽視。該刊為內刊,前身是由萬縣師專何其芳研究室編印的《何其芳研究資料》,1982年10月創(chuàng)刊,到1990 年5月,共出14期后一度???000年11月,該刊以《何其芳研究(年刊)》為名復刊,該刊誕生于何其芳故鄉(xiāng)、依托高校研究機構,在發(fā)掘何其芳史料、推進何其芳研究過程中成績顯著。2002年“何其芳90周年誕生紀念暨第2屆何其芳國際學術研討會”、2012年“紀念何其芳百年誕辰國際學術研討會”在三峽學院召開更是推出許多高質量的研究性論著。此外,前文提到的卓如《何其芳傳》的出版,也與2012年紀念何其芳百年誕辰的會議主題相關,都說明了研究與傳記寫作之間的關系?!昂纹浞佳芯俊奔扔歇毩⒌膱@地、又有相應的機構,且持續(xù)發(fā)出強有力的聲音,顯然為“何其芳傳”的書寫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其次,“何其芳傳”在具體書寫時視角多樣,各有自己的獨特之處。除前文提到的“評傳”“傳”“階段性傳記”的外部分類外,“何其芳傳”在具體書寫時也各有其特點。比如,卓如的《何其芳傳》在記述何其芳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的工作經歷及英才培養(yǎng)時就比較詳細;宇田禮的《沒有聲音的地方就是寂寞——詩人何其芳的一生》采取從回憶、訪問的角度描述何其芳的一生也與一般的傳記寫作有很大不同,因而帶來許多閱讀上的新意;賀仲明的兩部“何其芳傳”注重從精神和思想角度進入何其芳的世界,對于解讀“何其芳現(xiàn)象”⑩等重要的文學史命題,有著豐富而多元的認識……以及這些視角、方法多樣的傳記版本,對多角度呈現(xiàn)何其芳的一生有著積極的意義。限于篇幅,此處不再一一陳述。

        第三,已出現(xiàn)優(yōu)秀的“何其芳傳”版本。綜觀現(xiàn)有的“何其芳傳”,賀仲明的《喑啞的夜鶯——何其芳評傳》及其修訂版《何其芳評傳》當屬上乘之作。由于作者在書寫過程中有意采用了從心靈史介入的角度及方法,即“深入何其芳的生活和內在世界,從他的生活道路、思想軌跡和深層性格心理,去尋找何其芳的內在精神機制;聯(lián)系外在社會和歷史文化背景,發(fā)掘何其芳道路變化發(fā)生的深層原因”?。所以,其所描述的何其芳便顯得深刻了許多。此外,賀仲明前后兩部“何其芳傳”還有一個突出的特點,即從立論階段起,作者就堅持了20世紀的文學史視野——

        當然,何其芳的悲劇不完全是個人性格和思想的原因,時代也擔負了一定責任。我們絕對不可忽略他的悲劇在20世紀知識分子中的代表性意義。從一定程度上說,何其芳的文化和精神缺陷,不只是屬于他個人,20世紀的許多知識分子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并且,這也是在這一世紀中那么多知識分子缺乏個性、那么容易屈從于政治壓力的重要原因。何其芳的人生道路,不只是他個人選擇的結果,也是時代對于知識分子的嚴峻要求,他不過比別人走得更遠,轉變的幅度更大而已。他在延安時期的轉變,和同時期其他許多知識分子如出一轍,如丁玲、周立波、艾青等,都經歷了與何其芳幾乎同樣的心路和生活歷程?!昂纹浞棘F(xiàn)象”所體現(xiàn)的事實上也是許多共和國作家的共像……這是一個特殊時代中作家們不可逃避的歷史宿命。?

        這使得該版本“何其芳傳”,立于歷史的高度,其論述也自然涉及并穿透了許多文學史現(xiàn)象。

        四、由“問題”到史料的應用

        “何其芳傳”當然也存在問題,比如對何其芳創(chuàng)作汲取的外來文化資源普遍闡述的不夠,有的版本對何其芳從作家到理論家身份的轉變特別是在周揚領導下與胡風的論戰(zhàn)有意地回避,等等?!昂纹浞紓鳌贝嬖诘膯栴}在一定程度上告訴我們,“何其芳傳”在使用過程中應像搜集資料一樣,盡量搜齊、搜全,然后在“互見”的過程中加以取證;不僅如此,“何其芳傳”的使用必須建立在閱讀何其芳全部作品的基礎上,不能以“傳記”代替作家的創(chuàng)作,而此時,“何其芳傳”的使用其實已成為一類史料應用的問題。

        按照史料學的說法,“何其芳傳”可作為“傳記性史料”,是“同時代的非當事人的記錄,是第二層位的文學史料”?。它的研究與參考價值不及作家本人的創(chuàng)作,即第一層位的史料高?!昂纹浞紓鳌睍鴮戨m要經歷很長時間的前期準備,但一旦成書出版后,便處于相對“凝固”的狀態(tài):成書后的“何其芳傳”自然不及何其芳史料發(fā)掘、不斷持續(xù)的單篇研究性論文那樣靈活,這使得“何其芳傳”在具體應用時首先要與何其芳的作品、最新史料發(fā)掘和最新研究成果結合起來。與此同時,全面、客觀地使用“何其芳傳”還可以包括“何其芳傳”與其他相關作家傳記版本的對照。何其芳作為一位跨越現(xiàn)當代文學的作家、理論家,曾與同時代眾多作家、文化人有關交往甚至交鋒。由于傳主的不同,“何其芳傳”和這些同時代人的傳記在同一件事情上評價的尺度會差別很大,因此,只有將兩者記述相互對照并核對雙方留下來的文字,再聯(lián)系當時的歷史語境才能做出準確的判斷。如以何其芳的散文《畫夢錄》引起的爭議為例,《畫夢錄》于1936年6月出版,1937年5月獲得《大公報》文藝獎金。不想,詩人艾青當時就寫了一篇批評文章《夢·幻想與現(xiàn)實》。此文幾經輾轉,后于1940年增添“附記”和“一點聲明”的前提下在《文藝陣地》上發(fā)表,當時,身在延安的何其芳也立即寫下《給艾青先生的一封信》予以回應。這次交鋒涉及了兩位知名作家、兩種審美趣味,自是對何其芳影響很大,就事后來看,它還影響到了1941年艾青來延安時的道路選擇,是以,分析兩者之間的爭議對考察延安時期何其芳和艾青的創(chuàng)作之路都有著重要意義。然而,如果只看其中某一位當事人的傳記都無法全面看到其中的是非曲直,這一點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每一個當事人的傳記都有自己的傾向性造成的,至于正確的結論只有通過對照兩個人的傳記特別是交鋒的文章才能得出。從這個例證我們不難看出傳記史料的應用需要一種開放性的視野,當然,在主客觀條件的制約下,完全達到傳記史料應用時的理想狀態(tài)有時又并非易事,所以,傳記史料的應用及其應用程度的高低歸根結底又是一個實踐的問題。

        與強調傳記史料如何應用相對應的,是傳記本身也會為研究者提供一些閱讀傳主作品集卻不能獲得的信息。再者,傳記史料的掌握也在研究過程中有自己獨特的價值,如果對傳主進行心態(tài)史的研究或是階段性研究,那么,傳記史料的價值則會比一般意義上的了解有所提升。在“何其芳傳”的借鑒與應用過程中,筆者所寫《延安時期何其芳的詩人心態(tài)與創(chuàng)作道路》?一文時,曾深有體會。

        總之,現(xiàn)有的“何其芳傳”都是持有嚴肅學術態(tài)度的傳記著述,而非旨在獲利性質的消費出版物?!昂纹浞紓鳌睙o論面向一般讀者,還是面向專業(yè)研究人員,都有自己的歷史價值。只不過由于閱讀者和閱讀目的的不同,“何其芳傳”是否可以作為史料加以探討,還需作一定的考量。當然,在此過程中,不僅“何其芳傳”的意義會有所不同,“何其芳傳”自身的書寫價值也會受到時間的檢驗。

        (作者單位:遼寧大學文學院)

        ①6種“何其芳傳”按照出版順序,依次為尹在勤《何其芳評傳》[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年4月版;賀仲明《喑啞的夜鶯——何其芳評傳》[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年12月版,系“20世紀文化名人精神評傳”之一;卓如《青春何其芳——為少男少女歌唱》[M],太原:北岳文藝出版社,2007年7月版;[日]宇田禮《沒有聲音的地方就是寂寞——詩人何其芳的一生》[M],解莉莉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年9月版;卓如《何其芳傳》[M],北京:中國三峽出版社,2012年1月版;賀仲明《何其芳評傳》[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1月版,系“中國現(xiàn)代文化名人評傳叢書”之一。

        ②[日]宇田禮《沒有聲音的地方就是寂寞——詩人何其芳的一生》“后記(二)”[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年版,第343頁。

        ③[日]宇田禮《沒有聲音的地方就是寂寞——詩人何其芳的一生》“后記(一)”[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年版,第330頁。

        ④⑤尹在勤《何其芳評傳·后記》[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71頁,第170—171頁。

        ⑥丁帆《20世紀文化名人精神評傳·總序》[C],賀仲明《喑啞的夜鶯——何其芳評傳》[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第1頁。

        ⑦《中國現(xiàn)代文化名人評傳叢書·總序》[C],賀仲明《何其芳評傳》[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第1頁。

        ⑧卓如《青春何其芳——為少男少女歌唱》“后記”、“補記”[M],太原:北岳文藝出版社,2007年版,第483、486頁。

        ⑨卓如《何其芳傳·后記》[M],北京:中國三峽出版社,2012年版,第445頁。

        ⑩“何其芳現(xiàn)象”是一個重要的文學史命題,其核心是“思想進步,寫作退步”,在現(xiàn)當代作家身上具有普遍意義,曾產生過爭議并在后來多被引述。1987年,何其芳去世十周年之際,《文學評論》刊發(fā)了一組紀念何其芳的文章,其中劉再復在其文章中提出了“何其芳現(xiàn)象”的問題。后來,產生很大影響的文章是應雄的《二元理論·雙重遺產:何其芳現(xiàn)象》,《文學評論》,1988年6期。從何其芳自己的創(chuàng)作中看待“何其芳現(xiàn)象”,主要可參考何其芳在《何其芳散文選集》“序言”中的“當我的生活或我的思想發(fā)生了大的變化,而且是一種向前邁進的變化的時候,我寫的所謂散文或雜文卻好像在藝術上并沒有什么進步,而且有時甚至還有些退步的樣子……”以及在《關于寫作的通信》中,何其芳的那段答語“為什么有些作者開始踏入創(chuàng)作道路的時候,寫出了一些比較好的作品,而以后卻愈寫愈困難,寫出來的東西也不見有進步?”兩段話。前者今收入何其芳:《何其芳全集》“第七卷”[M],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9頁;后者原作于1959年9月,主要是回答四川讀者周速的來信,后收入《何其芳全集》“第五卷”[M],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22頁。除“何其芳現(xiàn)象”之外,圍繞何其芳還有主要指“說真話”的“何其芳式的誠實”的命題,具體可參見何銳、呂進、翟大炳的《畫夢與釋夢——何其芳創(chuàng)作的心路歷程》[M],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9頁。

        ??分別見賀仲明《喑啞的夜鶯——何其芳評傳》“緒論”[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第5-6頁。賀仲明的《何其芳評傳》[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內容與此相同,故不重復注明。

        ?謝泳《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研究法》[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第128頁。

        ?張立群《延安時期何其芳的詩人心態(tài)與創(chuàng)作道路》[J],《南都學壇》,2010年3期;后為《人大復印資料·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2010年10期全文轉載。

        [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20世紀中國詩歌史研究資料選輯”(05JJD750.11-44012)階段研究成果]

        猜你喜歡
        評傳何其芳傳記
        何其芳 《預言》(節(jié)選)
        金橋(2022年11期)2022-11-21 11:32:54
        梅蘭芳評傳
        戲曲研究(2022年1期)2022-08-26 09:05:34
        轉世的桃花(評傳)
        作品(2021年12期)2021-12-21 02:48:11
        《林非評傳》序
        神劍(2021年3期)2021-08-14 02:30:06
        張庚評傳
        戲曲研究(2021年4期)2021-06-05 07:08:52
        何其芳與吳組緗《紅樓夢》專題課“擂臺賽”
        紅樓夢學刊(2020年4期)2020-11-20 05:51:56
        從后現(xiàn)代主義傳記戲劇到元傳記:重讀《戲謔》與《歇斯底里》中的荒誕性
        傳記必須回歸史學
        傳記書坊
        傳記文學(2019年3期)2019-03-16 05:14:14
        何其芳詩歌研究概述
        炎黃地理(2018年6期)2018-10-15 15:48:17
        国产高清在线一区二区不卡| 国产黑色丝袜在线观看下| 亚洲不卡无码高清视频| 日本熟妇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日本精品二区| 精品国产精品久久一区免费式| 久久综合亚洲色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青青 | 精品少妇白浆一二三区| 国产av一卡二卡日韩av| 疯狂三人交性欧美| 国模欢欢炮交啪啪150| 亚洲伊人久久成人综合网| 国产高清丝袜美腿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洲| 成年丰满熟妇午夜免费视频|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齐齐| 不打码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隔壁的日本人妻bd高清中字 | 中文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亚洲第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 性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人妻| 男人阁久久| 亚洲国产女同在线观看| 精品亚洲成av人在线观看| 精品深夜av无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亚洲午夜不卡| 男女啪啪免费视频网址| 极品美女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日本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熟女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gv天堂gv无码男同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一卡二卡三卡| 国产黄色三级三级三级看三级| 亚洲一区在线观看中文字幕|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色欧美| 2021国内精品久久久久精免费|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久久天堂一区二区三区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