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亞
陜西省商洛市中心醫(yī)院(商洛 726000)
?
消渴丸對2型糖尿病血壓及多尿的影響
劉亞
陜西省商洛市中心醫(yī)院(商洛 726000)
目的:評估消渴丸對2型糖尿病患者血壓(BP),滲透性多尿及血容量減少相關不良事件的影響。方法:本院收治2313例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雙盲對照研究。安慰劑組服用中藥安慰劑水丸5粒/次,1d3次,并根據(jù)治療效果逐漸將劑量加至1d30粒,分2次服用。觀察組1服用消渴丸5粒/次,1d3次;觀察組2服用消渴丸10粒/次,1d3次。比較服藥前后的血壓及多尿狀況。結果:治療后,觀察1組和觀察2組SBP均降低4.0 mm Hg及 4.7 mm Hg, 觀察1組和觀察2組DBP 分別降低1.9 mmHg。觀察組滲透性多尿發(fā)病率分別為6.7%和5.6%;三組低血容量發(fā)生率分別為1.2%,1.3%及1.2%。結論:消渴丸顯著降低2型糖尿病血壓且不影響血容量,但不良反應較多,臨床需注意監(jiān)測血壓變化。
主題詞糖尿病,2型/中醫(yī)藥療法@消渴丸血壓多尿
高血壓是2型糖尿病(T2DM) 患者常見的合并癥,降低BP有助于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風險[1]。消渴丸可抑制腎葡萄糖重吸收,增加尿葡萄糖排泄,從而降低患者的血漿葡萄糖濃度[2]。目前,消渴丸對患者血壓的影響尚無任何報道。據(jù)此,本研究評估消渴丸對2型糖尿病患者血壓(BP),滲透性多尿及血容量減少相關不良事件(AEs)的影響。
臨床資料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本院收治2313例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雙盲對照研究。安慰劑組:646例,男性334例 (51.7%),女性312例(48.3%);平均年齡56.3±9.8歲。觀察組1:833例,男性408例 (49.0%),女性425例(51.9%);平均年齡55.9±10.1歲。觀察組2:834例,男性404例 (48.4%),女性430例(51.6%);平均年齡55.7±9.5歲。
納入及排除標準年齡18~80歲,HbA1c 7.0%~10.5%,eGFR>50ml/min/1.73 m2。排除重復空腹血糖FPG≥15.0 mmol/L,1型糖尿病史,心肌梗死史,不穩(wěn)定心絞痛,血管再生術,或僅3個月出現(xiàn)腦血管意外;不可控高血壓(SBP≥160 mm Hg或DBP≥100mm Hg)。本研究獲得患者知情同意書及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治療方法安慰劑組:服用中藥安慰劑水丸5粒/次,每日3次,以后根據(jù)治療效果逐漸將劑量加至每日30粒,分2次服用。觀察組1服用消渴丸5粒/次,每日3次;觀察組2服用消渴丸10粒/次,每日3次。
療效標準評估第26周SBP和DBP改變情況。亞組比較基線SBP變化情況。所有參與者進行安全性評價。根據(jù)《藥事管理的標準醫(yī)學術語集》評估滲透性多尿及血容量相關不良反應。
統(tǒng)計學方法SPSS19.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協(xié)方差分析(ANCOVA)模型評估血壓變化。最小二乘法(LS)及雙側95%置信區(qū)間(CIs)比較不同觀察組與對照組之間的差異。
治療結果臨床特點2313例患者經(jīng)治療后,最終共計1984例(85.8%)完成了26周的治療研究,總人口臨床特征見表1。
表1 人口統(tǒng)計學和疾病特征
血壓變化情況 觀察組SBP和DBP明顯降低?;€期,觀察1組、觀察2組及對照組收縮壓(SBP)均為4.3 mmHg,5.0mm Hg,0.3mm Hg;舒張壓(DBP)分別為2.5 mmHg,2.4mm Hg,0.6mmHg。治療后,觀察1組和觀察2組SBP分別降低4.0 mm Hg及4.7 mm Hg, 觀察組DBP 分別降低1.9 mm Hg。相比總體人口,基線SBP 升高患者(≥140 mm Hg),經(jīng)治療后,血壓明顯下降,觀察組分別下降12.8 mmHg和14.2 mm Hg ,對照組下降6.8 mm Hg;基線DBP升高患者(≥90 mm Hg),經(jīng)治療后,血壓明顯下降,觀察組分別下降5.9mm Hg 和9.0 mm Hg,對照組下降7.4 mm Hg。觀察組SBP (≥140 mm Hg)和DBP (≥90 mm Hg)的患者的血壓顯著低于安慰劑組。所有觀察組SBP (≥140 mm Hg)患者經(jīng)治療后,SBP <140 mm Hg)患者比例顯著高于安慰劑組。觀察組2患者DBP≥90 mm Hg經(jīng)治療后,DBP<90 mm Hg患者比例顯著高于觀察組1和安慰劑組。
安全性和耐受性觀察組和安慰劑組的血容量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無差異,見表2。各組均未出現(xiàn)嚴重不良反應。最常見的血容量不良反應是低血壓,姿勢頭暈、直立性低血壓;但是血容量不良反應持續(xù)時間,觀察2組持續(xù)最長為33.4d,觀察1組為8.8d,安慰劑組為11.1d相比于安慰劑組,觀察組均增加滲透性多尿癥狀,最常頻尿,口渴、多尿癥。消渴丸相關的滲透性多尿癥狀多發(fā)生于前6周治療。觀察組1,觀察組2及安慰劑組的最小平均脈搏率變化幅度,分別為0.6次/min,0.4次/min和0.0次/min。觀察組較安慰劑組小幅度升高肌酐,三組分別為2.8%,4.0%和1.5%。觀察組紅細胞比容略有升高,三組分別為5.8%,6.3%和0.2%。
表2 滲透性多尿和血容量減少相關不良反應[n(%)]
討論多數(shù)2型糖尿病患者伴有高血壓,可增加心血管疾病等并發(fā)癥的風險[3]。中醫(yī)認為,消渴是由肺、胃、腎三臟熱的陰虧,水谷轉輸失常所致的疾病[4]。早期陰虛火旺,中期傷氣出現(xiàn)氣陰兩虛,晚期陰損及陽導致陰陽雙虧。由于陽虛或氣虛不能帥血而行,加之陰虛火旺煎灼津液,可出現(xiàn)血瘀征象[5]。
本研究中,基線SBP或DBP升高的患者經(jīng)消渴丸治療后,血壓明顯下降。此外,SBP<140 mm Hg 及<130 mmHg的患者比例,顯著高于安慰劑組??傊释杞档蚐BP的效果優(yōu)于DBP。消渴丸與安慰劑效果相似,均可降低SBP和DBP,無論基線期是否服用抗高血壓藥物。因此,消渴丸降低SBP的效果并未因同時使用抗高血壓藥物而大幅改變。此外,研究發(fā)現(xiàn)消渴丸能夠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體重[6]。本研究發(fā)現(xiàn),觀察組1 和觀察組2 降低體重分別為2.8%和3.5%,而安慰劑組為0.6%。消渴丸最初的減肥效果可能與增加尿葡萄糖排泄有關。消渴丸相關的血容量降低,只是暫時性的且隨著后續(xù)治療,逐漸緩解。由于脂肪堆積與高血壓有關,因此減肥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壓。消渴丸的減肥機制不明確,但可能與溫和的滲透性利尿及降低血管內(nèi)容量有關。血管容量降低更容易導致SBP下降,而非DBP。排鈉量改變也會影響消渴丸的降壓效果。綜上所述,消渴丸顯著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壓且不影響血容量,但不良反應較多,臨床應用需注意監(jiān)測血壓變化。
[1]楊敏,李玲,王佳琪,等.2 型糖尿病合并失眠中醫(yī)標實證型分布特點及血糖與并發(fā)癥的相關性研究[J].陜西中醫(yī), 2014,35 (12): 1652-1653.
[2]徐之也,夏偉,朱明錦,等.消渴丸治療 2 型糖尿病隨機對照試驗 Meta 分析[J].遼寧中醫(yī)藥大學學報, 2013, 15(1): 137-140.
[3]劉艷蘭,周佩如,許萬萍, 等.個案管理與常規(guī)護理控制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的效果比較[J].廣東醫(yī)學, 2014,35(2): 328-330.
[4]賈海驊,趙紅霞,趙凱維,等.探討糖尿病 (消渴) 中醫(yī)病因病機[J].中國中醫(yī)基礎醫(yī)學雜志, 2012, 18(1): 22-23.
[5]楊明麗,呼興華,胡筱娟.益腎活血湯治療氣陰兩虛兼血瘀證糖尿病腎病療效觀察[J]. 陜西中醫(yī), 2014,35(4): 408-410.
[6]黃仲嫻,黃德仁.吡格列酮聯(lián)合消渴丸治療初診 2 型糖尿病 50 例的療效觀察[J].吉林醫(yī)學,2013,34(35): 7387-7388.
(收稿2016-04-13;修回2016-05-13)
R587.1
A
10.3969/j.issn.1000-7369.2016.09.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