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敬義
尺,金文 在人的小腿位置加一實心圓點,表示膝蓋部位。造字本義是指從腳掌到膝部的小腿長度。遠古時代常以身體器官作為度量手段,從腳掌到膝部為一“尺”。
尺幅千里
尺幅千里,是一個成語,意思是一尺長的畫幅,畫進了千里長的景象。比喻外形雖小,包含的內(nèi)容卻很多。杜牧的《江南春》是一首素負盛譽的寫景詩,小小的篇幅,描繪了廣闊的畫面。
江南春
杜 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痹娨婚_頭,就像迅速移動的電影鏡頭,掠過南國大地:遼闊的千里江南,黃鶯在歡樂地歌唱,叢叢綠樹映著簇簇紅花;傍水的村莊、依山的城郭、迎風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這是多么明麗的江南??!
一二句寫的是晴景,三四句寫的是雨景?!澳铣陌侔耸?,多少樓臺煙雨中?!痹诖禾斓奈⒂曛?,則另有一番風光。在山明水秀之處,還有南朝遺留下來的數(shù)以百計的佛寺。這些金碧輝煌的佛寺,被迷蒙的煙雨籠罩著,若隱若現(xiàn),似有似無,給江南的春天更增添了蒙眬迷離的色彩。
全詩以高度概括的筆法,描繪了江南明麗而迷蒙的春景。一首七言絕句,能展現(xiàn)出這樣一幅廣闊的畫卷,真可謂“尺幅千里”了。
尺短寸長
尺短寸長,意思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長。通常比喻人或物各有長處,也各有短處。也許同學們知道這個故事:
一只小羊和一只高大的駱駝相遇了。恰好駱駝肚子餓了,于是,它就抬頭吃起了樹上的樹葉,吃得很開心。小羊見了也十分眼紅,那樹太高,怎么跳都夠不著。這時,小羊和駱駝同時發(fā)現(xiàn)了一個圍墻中有許多鮮嫩的小草,駱駝因為個子太高,無法從小門鉆進去吃草,可它又舍不得這一片小草,這回,小羊笑著從圍墻的小門鉆進去吃了個飽,留下駱駝在圍墻外干瞪眼。
“羊和駱駝”的故事告訴我們:任何一個人都不會是十全十美的,任何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短處,也有自己的長處。生活中,我們就應該去發(fā)現(xiàn)、學習他人的長處并且互相幫助,而不是發(fā)現(xiàn)他人的短處去嘲笑、諷刺,這才是聰明的做法。
請同學們認真書寫“尺短寸長”,寫的時候請注意:
尺:撇短捺長。
短:左小右大上齊平。
寸:橫斜豎長點靠左。
長:上收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