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桂玲,鄭文華
冠心病患者血脂指標比值對病情嚴重程度的評估價值
洪桂玲,鄭文華
目的探討血脂單項指標和血脂指標比值在不同病情程度冠心病患者的評估價值。方法將120例冠心病患者根據(jù)冠狀動脈管腔直徑狹窄情況分為A組(1支,25例)、B組(2支,34例)和C組(3支及以上,61例),另選同期60例健康體檢人員為對照組。比較各組間血脂指標[血清總膽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血脂指標比值(TC/HDL-C、TG/HDL-C、LDL-C/HDL-C),分析其與冠心病病情嚴重程度的相關性。結果冠心病患者TC、TG、LDL-C均高于對照組,HDL-C低于對照組,TC/HDL-C、TG/ HDL-C、LDL-C/HDL-C均高于對照組(均<0.05)。C組HDL-C低于A組和B組(均<0.05);B組和C組的TC/HDL-C均高于A組(<0.05),C組的TC/HDL-C高于B組(<0.05);C組的TG/HDL-C低于A組和B組(均<0.05);B組和C組的LDL-C/HDL-C均高于A組(均<0.05)。HDL-C與冠心病病情呈負相關(<0.05),TC/HDL-C、LDL-C/HDL-C與冠心病病情呈正相關(均<0.05)。結論冠心病患者的血脂指標比值與病情嚴重程度具有明顯的相關性,TC/HDL-C值是預測冠心病病情嚴重程度的最重要指標。
冠心病;脂蛋白類,HDL;三酰甘油;膽固醇;脂蛋白類,LDL
臨床相關研究已證實,脂質(zhì)代謝異常是引起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ü谛牟。┌l(fā)病的最重要危險因素之一,為此,預防冠心病的有效方法為及時有效的降脂治療[1]。以往分析血脂對冠心病的影響時,常采用單項血脂水平進行評價。近年來,更多的研究資料顯示,相關血脂指標之間的比值比單獨某項血脂指標能更準確的反映冠心病的發(fā)病情況;而且高密度脂蛋白(HDL-C)也被更多的研究承認是導致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2]。為此,本研究對120例冠心病患者的血脂指標和血脂指標比值進行分析,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選擇2015年1—12月浙江省淳安縣第一人民醫(yī)院收治冠心病患者120例,冠脈動脈造影顯示主要冠狀動脈(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右冠脈和左主干)中1支及以上血管狹窄程度≥50%;均進行了血脂指標的檢測,入院前1個月內(nèi)未服用過任何降脂藥物。排除:冠脈動脈造影顯示有其中1支主要冠狀動脈管腔直徑狹窄50%以下,有心臟手術史;其他類型的心血管疾病、心肌疾病和心包疾病等;有影響心功能測定的心律失常;有其他器官功能障礙、甲狀腺功能減退、惡性腫瘤及精神障礙等。根據(jù)冠狀動脈管腔直徑狹窄情況分組:1支為A組,2支為B組,3支及以上為C組。A組25例,其中男16例,女9例;年齡23~76歲,平均(57.84±14.46)歲。B組34例,其中男22例,女12例;年齡22~75歲,平均(56.95±14.25)歲。C組61例,其中男40例,女21例;年齡22~76歲,平均(58.13±14.54)歲。另外,選取同期進行體檢的60例健康人員作為對照組,均無心血管疾病,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齡23~75歲,平均(56.52±14.13)歲。各組性別、年齡等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0.05)。
1.2方法患者入院時均詳細詢問病史、進行常規(guī)體檢、X線檢查、心電圖及血糖等檢查。對照組在體檢當天清晨空腹抽取靜脈血3 ml,冠心病患者在入院第2天清晨空腹抽取靜脈血3 ml,分別在2h內(nèi)上離心機分離血清。檢測當日進行室內(nèi)質(zhì)控,采用酶法測定血清總膽固醇(TC)、三酰甘油(TG)、HDL-C值,質(zhì)控變異系數(shù)值<5%。采用Friedwald’s公式對低密度脂蛋白(LDL-C)值進行換算,LDL-C =TC―HDL-C―TG/2.2。本研究中排除所有乳糜血清樣本,以防止TG>4.52mmol/L時對LDL-C值造成偏差。TC≥5.17mmol/L、TG≥1.69mmol/L、LDL-C≥3.12mmol/L、HDLC≤1.04mmol/L為檢測值異常。
1.3評價指標比較冠心病患者與對照組,及冠心病各組血脂指標和血脂比值(TC/HDL-C、TG/HDL-C、LDL-C/ HDL-C),并分析血脂指標、血脂比值與冠心病病情的相關性。
1.4統(tǒng)計方法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多組間的比較采用方差齊性分析,兩組比較采用檢驗;計數(shù)資料比較采用2檢驗;并采用Spearman相關性分析和Logistic多元回歸分析。<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冠心病患者和健康人員的血脂指標及比值冠心病患者TC、TG、LDL-C值均高于對照組,冠心病患者HDL-C值低于對照組,冠心病患者血脂指標比值TC/HDL-C、TG/HDL-C、LDL-C/HDL-C均高于對照組(均<0.05),見表1。
2.2不同程度冠心病組患者血脂指標及比值A組、B組和C組的TC、TG和LDL-C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0.05);C組患者HDL-C低于A組和B組(均<0.05),A組和B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0.05);B組和C組的TC/ HDL-C值均高于A組(均<0.05),C組的 TC/HDL-C值高于 B組(<0.05);C組的TG/HDL-C值低于A組和B組(均<0.05),A組和B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0.05);B組和C組的LDL-C/HDL-C值高于A組(均<0.05),B組和C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0.05),見表2。
2.3血脂指標及比值與冠心病病情的單因素相關分析HDL-C與冠心病病情呈負相關(<0.05),TC/HDL-C、LDL-C/ HDL-C與冠心病病情呈正相關(均<0.05),其余指標與冠心病病情嚴重程度無明顯相關性(均>0.05),見表3。
2.4血脂指標及比值與冠心病病情的多因素相關分析將年齡、性別、血壓和血糖的相關影響排除后,LDL-C/HDL-C 和 TC/HDL-C值與冠心病病情相關(=0.1185、0.1903,均<0.05)。
冠心病是目前引起國內(nèi)外患者死亡的第一位原因,多項流行病學和臨床相關研究證實血脂代謝異常是導致冠心病的最重要危險因素[3]。血脂代謝異常由多種因素引起,與遺傳、生活方式具有明顯的相關性[4]。
TC的作用為促進動脈粥樣硬化,HDL-C的作用為抑制動脈粥樣硬化,用兩者比值來判斷冠心病更具準確性。LDL-C經(jīng)修飾后,可以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和發(fā)展。HDL-C能阻止 LDL的氧化修飾,因此用LDL-C/HDL-C比值判斷動脈粥樣硬化具有更重要的意義[5]。TG水平也是反映冠心病的危險因素,并且TG水平取決于血中非HDL-C的水平,因此采用TG/HDL-C比值預測冠心病的危險因素更有意義[6]。
本研究顯示,兩組血脂指標比值比血脂單項指標更為明顯,提示血脂指標比值在判斷冠狀動脈是否狹窄方面更具臨床價值。本研究還顯示,TC、TG和LDL-C值沒有隨冠心病病情嚴重程度的加重而發(fā)生動態(tài)變化,但這些指標和HDL-C的比值卻隨冠心病病情嚴重程度的加重而升高,從而可以推斷出冠心病患者血脂指標比值TC/HDL-C、TG/ HDL-C、LDL-C/HDL-C與病情嚴重程度存在明顯的相關性。
表1 冠心病患者和健康人員的血脂指標及比值
表2 冠心病組病情不同程度患者血脂指標及比值
表3 血脂指標及比值與冠心病病情嚴重程度相關性的單因素分析
總之,冠心病患者的血脂指標比值與病情嚴重程度具有明顯的相關性,LDL-C/HDL-C和TC/HDL-C值是預測冠心病病情嚴重程度的重要指標。
[1] 李明春,初少莉,左君麗,等.LDL-C/HDLC與冠狀動脈病變程度的相關性研究[J].第二軍醫(yī)大學學報,2014,35(3):270-273.
[2]趙艷芳,徐彧,王硯青,等.血脂及部分血脂比值對冠心病的診斷價值[J].山東醫(yī)藥, 2012,52(48):94-95.
[3] 匡龍,趙良平,佟光明,等.總膽固醇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比值預測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程度的價值[J].江蘇醫(yī)藥,2015,41 (8):898-900.
[4]鄧榮春,王慧敏,周愛群.血清非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對冠心病的臨床診斷價值[J].實驗與檢驗醫(yī)學,2014,32(4):398-400,417.
[5] 付偉光,齊振勇,李愛軍,等.HCY、HSCRP、LP(a)及D-二聚體聯(lián)合檢測在冠心病病程中動態(tài)檢測意義的研究[J].西部中醫(yī)藥,2014,27(8):148-151.
[6]丁超,小平,李榮成.LDL-C/HDL-C及TG/ HDL-C比值與冠狀動脈病變程度的相關性研究[J].安徽醫(yī)學,2015,36(1):75-77.
10.3969/j.issn.1671-0800.2016.05.024
R541.4
A
1671-0800(2016)05-0609-03
2016-01-25
(本文編輯:孫海兒)
311722浙江省淳安,淳安縣姜家中心衛(wèi)生院(洪桂玲);浙江省淳安縣第一人民醫(yī)院(鄭文華)
洪桂玲,Email;8894654@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