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錚 劉婉瑩
心理資本視角下的班主任管理工作
文/陳錚 劉婉瑩
楊從明/攝
心理資本(Psychological Capital)最初起源于經(jīng)濟學和社會學的研究,隨后在教育學中受到重視。2004年,路桑斯(Luthans)等人在積極心理學和積極行為組織學的基礎上,提出了強調以人的積極心理力量為核心的積極心理資本(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概念,并首次對心理資本作出了明確的定義:“心理資本是個體一般積極性的核心心理要素,具體表現(xiàn)為符合積極組織行為標準的心理狀態(tài),它超出了人力資本和社會資本的智商,并能夠通過有針對性的投入和開發(fā)而使個體獲得競爭優(yōu)勢”。同時,他提出心理資本應該由四種積極心理能力構成:自信或自我效能感、希望、樂觀和堅韌性。其中,自信或自我效能感(Confidence or Self-efficacy)是指個體對其發(fā)揮動機、認知資源和行動步驟的作用、成功管理給定情景中的特定任務的能力的信任程度;希望(Hope)指一種基于代理(目標導向的活力)和路徑(實現(xiàn)目標的計劃)之間相互作用而產生的成功感的積極動機狀態(tài);樂觀(Optimism)是一種積極的歸因方式,是指個體把好的事件歸因于內部、持久、普遍深入的原因,把壞的事件歸因于外部、暫時和特定情境中的原因的積極解釋風格;堅韌性(Resilience)是指從逆境中迅速恢復的能力,個體堅定地接受現(xiàn)實、受穩(wěn)定的價值觀支持而深信生活的意義、從容地應對和適應重大變化的能力。
近些年,人們逐步認識到心理資本對于開發(fā)學生個體的自身優(yōu)勢、提升班集體的競爭力發(fā)揮著積極的作用。因此,心理資本也被引入到班級管理中,班主任可以通過幫助學生樹立自信,保持希望的態(tài)度,培養(yǎng)樂觀的精神,增強自身的堅韌性,以此開發(fā)學生的心理資本,優(yōu)化班級管理。
1.有利于形成學生積極的組織行為
當學生擁有積極的心理資本時,學生在學校和生活中則會表現(xiàn)的更加樂觀、自信,相信自己能夠完成任務并實現(xiàn)目標。即使學生遇到困難與挫折,他們也能夠從容應對。班主任通過開發(fā)學生的積極心理資本,可以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自覺遵守班級和學校規(guī)章制度,培養(yǎng)學生的規(guī)則意識和責任意識。在積極心理資本的影響下,學生會主動地做正確的事情,遵守學生行為規(guī)范,這就減少了班主任日常管理工作的難度,更好地維護了班級的日常秩序。
2.有利于營造團結積極的集體氛圍
心理資本不僅對個體能產生積極的影響,還對集體組織的建設具有巨大的作用。心理資本較強的學生會更快地融入到班集體中,更好地適應班級環(huán)境,同時也能夠與同學和教師建立良好的關系,在集體中找尋到歸屬感,并積極維護集體的榮譽。班主任通過幫助學生樹立信心,培養(yǎng)樂觀的心態(tài)和百折不撓的精神,能使學生擁有積極的精神風貌,而每位學生的積極狀態(tài)在班級中的體現(xiàn)又會影響到整個集體。學生的積極心理狀態(tài),有助于打造出樂觀團結的班級氛圍,營造出積極有序的班級風氣。
3.有利于全體學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
心理資本作為一種積極的心理狀態(tài),影響著學生面對困難的態(tài)度和解決途徑,以及學生的心理健康素質。有較高心理資本的學生,心理健康狀況也相對良好。學生形成自信、樂觀、積極、堅韌的心理素質,影響著他們對環(huán)境和事件的應對方式,又可以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和心理素質水平的提高。因此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開發(fā)學生的心理資本,有助于全體學生心理素質的健康發(fā)展。
1.樹立自信,提高學生的內在動機
首先,在學習上,班主任應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動機,讓學生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和學習方向。只有激發(fā)學生的內在動機,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才會富有激情和動力。其次,根據(jù)最近發(fā)展區(qū)的原則,班主任應該根據(jù)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制定每個人的學習目標。例如,在課堂提問時,要照顧全體學生,班主任不僅要提問成績好的學生,同時也要多鼓勵成績較差的學生發(fā)言作答。此外,班主任也應該掌握提問技巧,把較為簡單、與例題相似的問題交給成績較差的學生進行解答,使其收獲成就感。在布置作業(yè)的時候,難度較大且具有挑戰(zhàn)性的題目可以多分配給成績較好的學生;對于成績較差的學生,則布置一些難度適中、具有鞏固基礎作用的題目。在考試評價時,班主任可以根據(jù)以往的成績和表現(xiàn),給學生劃定努力的范圍和標準,整個標準既要具有挑戰(zhàn)性,又必須是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可以達到的。最后,班主任應該與學生家長進行溝通,引導家長多鼓勵自己的孩子,看到他們的進步,給予他們充分的自信,而不是一味的打擊。
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可以給每個學生都分配工作,或者采取班干部輪流制度。著名班級管理專家魏書生就提倡在班級里設值日班長的做法,他認為讓每個學生都當班干部,就會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班級管理的機會。這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領導管理能力,而且,學生通過參與班級管理事務,鍛煉自身的能力,自信心也增強了,就會更加積極地參與班級管理。
此外,班主任還應該采取賞識教育,多鼓勵學生,引導學生揚長避短。例如,在學期末給學生寫班主任評語時,要先從正面入手,肯定學生在這一學期的種種表現(xiàn),避免否定的言語打擊。然后,再向學生提出一些希望和要求,鼓勵他繼續(xù)努力,以達到這些希望和要求。
2.寄予希望,引導學生銳意進取
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班主任需要幫助學生樹立符合自身的目標,給予其希望,并且這些目標必須是為學生量身定制的。接著,班主任要幫助學生想方設法達到這些目標。
在幫助學生樹立目標時,班主任必須要明白的是,并不是每個學生都擅長學習考試。因此,對于成績差的學生,不能一棒子打死,作為班主任,要對每個學生都有一個清晰地了解,找出學生身上的閃光點。例如,某位學生平時成績很差,屢屢遭受挫敗感。可是在一次繪畫比賽中,他所繪畫的作品取得了學校一等獎。這個時候,身為班主任,應該及時與家長進行溝通,不能把孩子局限在學習上,而應該根據(jù)他的特長,適當?shù)匾龑约荷瞄L的一面發(fā)展。
由此,班主任幫助學生樹立希望,就需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眾所周知,愛因斯坦小時候綜合成績很差,但數(shù)學經(jīng)常得滿分。因此,班主任不能僅僅依靠成績來評價學生,片面的否定學生??梢栽诎嗉壚锒嘟M織不同形式的比賽,例如繪畫比賽、演講比賽、唱歌比賽和寫作比賽等,使得每個學生都能發(fā)現(xiàn)自己的長處,開發(fā)自身的潛能。
3.培養(yǎng)樂觀心態(tài),引導學生積極應對困難
班主任在培養(yǎng)學生的樂觀心態(tài)時,首先自身一定要具有樂觀向上的精神,這樣才能以身示范,用自身的情感更好地去影響學生,營造班級體積極向上的氛圍。因此,作為班主任,一定要具有積極的工作心態(tài),不能因為班級管理的繁瑣、學生差距較大等問題而心煩意亂,遷怒于學生。
鼓勵也是提高學生積極性的一個重要手段。當學生遇到困難時,班主任可以與其他教師配合,溝通學生家長,共同鼓勵學生,減少學生的失落感。例如,學生一次考試失敗,心情低落,班主任應及時與任課老師進行充分溝通,鼓勵學生看到自己進步的地方,不要自暴自棄。此外,還應及時聯(lián)系家長,和家長一起鼓勵學生,避免悲觀言語的打擊,減少學生的壓力。
同時,為了避免學生出現(xiàn)較大的落差,在樹立奮斗目標時,班主任可以對其進行細化。比如,這個月對學生的成績要求是考試成績進步五分,下一次就要求其進步十分,逐步慢慢增加,而不是要求學生下次一定要考到前幾名。學生每達到一個小目標,就會有強烈的自豪感,就會對前方的道路更加樂觀。通過這種循序漸進的方法,使得學生在成長的道路上得到充分的肯定和贊美,對人生也會抱有一種樂觀的心態(tài)。
此外,對于后進生,班主任要善于夸大其進步的地方。例如,一位平時表現(xiàn)較差的學生在班級大掃除時,特別認真,所負責的清潔區(qū)域被打掃的干干凈凈。作為班主任就可以對此提出表揚,這位學生的自豪感就會得到極大的滿足,在以后的班級活動中就會表現(xiàn)得更加積極。平時經(jīng)常遲到的學生,今天準時到達班級,班主任若能及時贊揚他的這種行為,并鼓勵他以后按時上課,他在以后一定會減少遲到的次數(shù)。
作為班主任,要全面把握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歸因方式。當學生取得一點成績沾沾自喜時,班主任要給予提醒,當學生遇到困難,灰心喪氣時,班主任要積極鼓勵,幫助學生積極應對。
4.鍛造堅韌品質,增強學生回復力
在學生學習和生活中,困難與挫折是在所難免的。班主任作為學生的人生導師之一,應該幫助學生培養(yǎng)堅韌的品質去面對困難。當學生遇到困難時,需要有強大的外力支撐。因此,在班集體中,班主任應該鼓勵學生互相幫助,可以采取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進行組內一幫一。班主任在進行分組時,需要遵循組內異質、組外同質的原則。即組內的成員應該是多種多樣,各有特長的,而小組與小組之間應該是人數(shù)相同、類型相同的。這樣,小組內成績較好的學生可以為其他成員提供學習上的幫助,有其他文藝特長的學生可以帶動組內成員培養(yǎng)文藝興趣。當學生遇到挫折時,組內的成員可以提供建議和幫助,共同克服困難。同時,組與組之間也要做到互相合作。當一個組遇到困難時,其他組的成員都可以一起想辦法,共同解決,這樣就發(fā)揮了人力資源的優(yōu)勢。
其次,學生如何看待順境和逆境心態(tài)也是培養(yǎng)學生堅韌性的重點之一。班主任要幫助學生正確地看待順境和逆境。當學生處于順境時,要引導學生向別的更優(yōu)秀的學生學習,發(fā)現(xiàn)自己身上的不足之處和需要提升的地方。當學生處于逆境的時候,班主任則要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我,既看到自己已取得的成績,也看到還需提升的空間。班主任在日常的管理中,要經(jīng)常有意識地鍛煉學生采取這種方式進行自我判斷和自我提升。日積月累之后,學生就不會輕易狂妄自大,更不會輕易被困難打敗。
最后,班主任還需要幫助學生認真分析自己,找出自身的優(yōu)勢,總結成功的經(jīng)驗。有些時候,學生總會在同一個地方犯錯。這時,班主任應該指導學生清楚自己到底為什么犯錯,不足之處在哪里。當克服困難之后,還要鼓勵學生總結自己成功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只有這樣,當學生再次遇到這種問題時就可以輕而易舉地解決了。例如,在解答數(shù)學題目時,難題很多,學生肯定有不會解答的問題。這時,對于題目的講解就不能僅僅是給出步驟和答案,而應該告訴學生解題思路是什么,核心方法有哪些。同樣的,學生在日常中遇到挫折時,班主任應該鼓勵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的實質,讓學生根據(jù)自身的成功經(jīng)驗去解決。同時,解決問題時,班主任可以幫助學生從自己感興趣的方面和長處入手,這樣學生就不會有挫敗感,遇到困難時也不會輕易放棄。
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既是一門藝術,又是一門科學。新時期,為了做好班主任的管理工作,開發(fā)學生的心理資本是一條極為有效的途徑。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心理資本地合理開發(fā)和利用,可以使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到充分地發(fā)揮,積極的精神得到調動,對生活充滿希望,面對困難臨危不懼。因此,班主任需要調動教師、家長、同學以及學生自身的力量,充分挖掘學生的心理資本,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并使班主任管理工作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陳崢:武漢大學教育學院研究院講師
劉婉瑩:武漢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碩士研究生
(責任編輯譚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