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管亮云
德育工作的三個切入點
文/管亮云
良好的德育工作可以創(chuàng)造和諧的教育活動,讓師生處于彼此信任、彼此關(guān)懷的美好境界。德育的和諧在于內(nèi)心的滿足,在于讓孩子的心田長出真善美的花蕾。那么如何做好德育工作呢?讀了張萬祥老師的《今天怎樣做德育——點評88個情景故事》,我找到了德育工作的三個切入點。
德育要從小事做起。我依照張老師的建議來閱讀這本書:讀情景故事時不急于翻看后面的內(nèi)容,而是先思考如果自己身臨其境會怎么辦;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再閱讀“這樣做”和“點評”部分,以期形成對照。讀著一個個情景故事,我不時對自己說:“這樣的事我也遇到過,怎么就沒有想到這是很好的德育契機呢?”比如案例25《四年級學生不讓一年級的小朋友》,如果是我,肯定會暴風驟雨般批評四年級的孩子,完全不會因涉及眾多學生利益而慎重處理。而書中安老師的做法多么智慧:他先讓一年級學生說聲謝謝,借以緩和緊張的氣氛;再讓四年級班長針對“如何關(guān)心照顧一年級小弟弟小妹妹”說出自己的看法,這個問題便迎刃而解。點評中,張萬祥老師揭示了出現(xiàn)這一問題的深層原因——青少年情感荒漠化,告訴我們“開展人文教育,培養(yǎng)健康人格、追求人性的完善”是改善青少年情感荒漠化的有效措施??粗@段話,我開始反思我自身的做法:不僅沒有關(guān)愛學生,反而加重了他們情感荒漠化的程度。在我的教育活動中,這樣的事太多了,我沒有重視這些小事,不僅白白失掉了教育契機,還讓孩子們的品德缺陷越來越嚴重!這本書告訴我們:不要忽略身邊的小事,每一件小事都蘊含著寶貴的德育因素,處理小事也需要智慧,我們要善于從小事中總結(jié)德育方法。
德育要走進孩子們的心靈。細細品讀此書就不難發(fā)現(xiàn),此書中的教師在處理事件時,要么站在孩子的立場考慮問題,給出最佳解決方案;要么用能夠觸及孩子心靈的話語、實例疏導孩子們精神的淤塞。比如案例56,鄧洪波老師對陷入考試失利陰霾之中的班長,用心理疏導的方法讓孩子明白一次考試的失敗并不是大問題,讓他知道以后應該如何去做。張萬祥老師說:“要做到學生敢對你說心里話,這可是本事,絕不是一日之功,判斷班主任專業(yè)水平的高低,這是一條重要準則?!笔前?,學生敢對你說心里話,說明你已走進孩子們的心靈深處。也只有走進他們的心靈深處,我們的德育工作才會事半功倍。所以,我們需要修煉的一項基本功就是用心靈與孩子交流。當孩子的心靈之門向我們敞開,德育工作更容易對癥下藥。班主任要在讀書中修煉。細細揣摩每個情景故事后面的“這樣做”,感受其中深刻的教育智慧。這些教育智慧,離不開對教育學、心理學的整體把握,也離不開對教育實踐的精心總結(jié),而這些無一不是從讀書中修煉得來的??粗斑@樣做”中一個個智慧的處理方法,我仿佛順著書籍搭起的長梯,置身書香,享用精華。同時我也在反思自己,為什么同樣的事我來處理就是大相徑庭的做法?我懷著激動的心情讀完了這本書,一方面是心潮澎湃——又學到了很多德育工作的好方法,另一方面心急如焚——自身知識的匱乏、能力的不足影響了我的工作,我迫切需要讀書,讀大量的書,讀有價值的書。我要讀書,讀更多像《今天怎樣做德育——點評88個情景故事》這樣引領(lǐng)教師成長的好書!
(作者單位:河南省林州市城郊鄉(xiāng)常家莊學校)
萬瑋/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