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鐘山 陸 華
?
老而好學樂無窮
□廣西鐘山陸 華
俄國作家盧那察爾斯基說:“人可以老而益壯,也可以未老先衰,關鍵不在歲數(shù),而在于創(chuàng)造力的大小?!眲?chuàng)造力是可以通過學習、訓練加以提高的。只有把老年當作人生最寶貴的一段旅程,用激情去點燃它,用創(chuàng)造去充實它,才能夠獲得黃金般的收獲。
老年人只有牢牢抓住了時間,才是真正意義上延長了自己的生命。通過學習,作出了貢獻,提升了自我存在的價值,生命才有活力。倘若借故年事已高、身體欠佳而放棄學習、不再奮斗,則暮氣沉沉,一事無成。因此,老年人首先要提高對學習的認識,端正學習態(tài)度,樹立學習信心,以樂觀主義的精神去挖掘尚未開發(fā)的智力潛能,克服“得過且過”的消極悲觀思想。其次,要增加學習的勇氣,培養(yǎng)學習樂趣。把學習作為晚年的時尚生活方式,通過不斷地學習使自己的晚年生活更加充實而富有意義。通過學習,勤用腦子,不僅能長壽,而且能彌補知識空白,感受收獲的喜悅。第三,要從自己的實際出發(fā),“踮起腳能摘下果子”即可。以自己原有的文化程度和專業(yè)知識為基礎來選擇學習目標,量力而行,穩(wěn)步前進。
老年人學習的主客觀條件具備之后,學什么、怎么學,就成為必須進一步解決的問題。
古人云:“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秉燭之明。”在今天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時代里,老年人學習,既能獲得新的知識,趕上時代的步伐,又能陶冶情操,排解孤獨,是一舉多得的大好事。
老、中、青學習是有共性的,但老年人學習又有其特性:一是因家務纏身,瑣事繁多,老年人用來學習的時間比單純以學習為使命的青少年要少。二是人到老年,其身體狀況與青少年不可同日而語。三是老年人的學習目的與青少年不同,主要以豐富生活陶冶情操為主。不僅如此,即便是老年人之間,其學習目標、學習進度、學習方法也各有差異,不能搞“大鍋飯”,也不能“人云亦云”、“亦步亦趨”。必須根據(jù)自身實際情況,確定切實可行的學習目標,選擇科學合理的學習方法,制定張弛有度的學習進度。
老而好學,不僅能增長智慧、提高學問,還能修身養(yǎng)性,延年益壽。這大概是因為中醫(yī)講究養(yǎng)生長壽的關鍵是“養(yǎng)神”,而“養(yǎng)神”的關鍵是“清靜”。古代中醫(yī)典籍有“靜則神藏,躁則消亡”;“靜者壽躁者夭”。由此可見清虛靜定可少耗神氣,故壽;躁擾不定則耗神,催人衰老而易夭。好學不倦的人,心志清靜,專心于學,達到“恬愉”境界,對身心健康大有裨益。好學不倦之人,讀書明理,胸襟開闊,處事從容,心地善良,仁者則壽長。而且,人的衰老往往首先是腦的衰老。大腦用則進,不用則退,因此,勤學的老人雖年逾古稀,仍思維清晰,分析綜合能力不減,我想這也是長壽的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