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建
“仁愛”“公忠”“中和”思想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蘊含著中國古代先民們高超的生存智慧和豐富的思想道德資源,是涵養(yǎng)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充分挖掘和弘揚傳統(tǒng)“中”“和”思想精華,對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重要意義。
一、 “仁愛”的價值觀
朱熹曾言:“百行萬善總于五常,五常又總于仁?!笨梢?,“仁”是中華傳統(tǒng)價值觀的核心,是五常(仁、義、禮、智、信)之首??鬃訉Α叭省庇泻芏嗟恼撌觯①x予“仁”豐富的價值內(nèi)涵,包括忠恕、克己、孝悌、自愛。仁的基本含義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仁的本義是愛人、推己及人。意思是由自己的所欲所惡推測他人的所欲所惡,打破人己之間的隔閡,使人己之情相通,進而做到推己及人、愛人如己;通過幫助他人立志成就自己的志向,幫助他人成功實現(xiàn)自己的成功。有這種仁愛之心,人們就可以勇往直前,不畏一切艱難困苦,即所謂“仁者必有勇”“勇者不懼”。以“仁愛”為核心形成的價值觀,體現(xiàn)了古人的人本主義精神。在“仁愛”思想的支撐下,仁人志士懂得尊重、關愛、寬容、幫助他人;“仁愛”教人除去殘暴之心、邪惡之念;中華民族始終與人為善、推己及人,各民族相互交融、和衷共濟;中華民族始終親仁鄰邦、和諧共處?!叭省钡乃枷氲赖峦茝V到政治,就是實行“仁政”。要求統(tǒng)治者實施仁政,以大眾利益為重,維持社會的均衡發(fā)展,反對貧富差距過大,從而達到“天下太平”“萬物咸若”的理想和諧社會,其中蘊含的均衡理念與和諧理想無疑契合了以理性方式來治理國家的價值追求。
二、 “公忠”的價值觀
“天之所覆,地之所載,人之所履,莫大乎忠?!惫?,是中國傳統(tǒng)道德的重要規(guī)范。在中國封建社會倫理綱常中,公忠被看作“為國之本”“天下大公之道”,是社會的最高道德準則,“義理之歸”。究其原因,蓋由公忠之德的興廢,直接關涉著社稷安危、天下興亡。它要求人們“以公滅私”“臨患不忘國”“天下為公”“公而忘私”“至公無私”,特別是“忠先于孝”思想的提出,打破了忠孝難兩全的局面,把忠拔高到無上的地位。雖有維護忠君道統(tǒng)之敝,但基本精神還是恤民安國。在中華五千年的歷史中,雖然我國經(jīng)歷了諸多戰(zhàn)爭,但各族人民奮勇抗戰(zhàn),不怕灑血的根本原因就是公忠的思想已滲透在人民的血液之中。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中,弘揚“公忠”精神,對于發(fā)揚集體主義精神、維護祖國和人民的利益、推動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事業(yè),具有重大意義。
三、 “中和”的價值觀
《禮記·中庸》說:“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薄爸泻汀笔侵腥A傳統(tǒng)文化所追求的一種理想境界,即社會上(或自然界)的事物盡管千差萬別、矛盾交織,卻能實現(xiàn)多樣的統(tǒng)一、復雜的平衡;種種不同的事物聚在一起卻能協(xié)調(diào)和諧、共生并存、互相促進,實現(xiàn)“和而不同”“和實生物”。
和諧是我們所追求的,但如何才能達到和諧境界呢?傳統(tǒng)文化認為必須堅持中庸之道。中庸就是要求處理問題不偏不倚,恰如其分、恰到好處。也就是把握準確的度,既不能不到位,也不要太過分,“過猶不及”。實行中庸之道、把握準確的度很不容易,必須具有三個前提:一是承認各種事物互不相同,各有特色,這是客觀事實,不以人的意志為轉(zhuǎn)移。二是有忍讓意識。處理問題最好彼此有益,實現(xiàn)“雙贏”。三是有修養(yǎng)與品格。孔子說:“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庇终f:“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薄爸泻汀币埠喎Q為“和”,“和”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核心。“中和”思想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之一,蘊含著中國古代先民們高超的生存智慧和豐富的思想道德資源,是涵養(yǎng)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這三個倡導實際上是分別從國家、社會、個人三個層面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概括和表述。如何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之成為全社會及全民族的共識和自覺追求,離不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華傳統(tǒng)文化是維系中華民族歷史傳承和時代創(chuàng)新的精神紐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植根于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土壤中,只有這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才能擁有生命,才能擁有強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仁愛”“公忠”“和諧”思想作為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培養(yǎng)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應將弘揚“仁愛”“公忠”“和諧”思想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倡導融合起來。中國傳統(tǒng)文化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要源泉。當代中國,面對各種文化的沖擊和社會思潮的碰撞,必須在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下,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fā)展觀為指導,把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構(gòu)建中。只有這樣,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的“仁愛”“公忠”“和諧”思想才能與時俱進,對我國的文化軟實力建設作出突出的貢獻。
(作者系寧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