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銀燕 陳海苑 劉秀花 萬莉莉
(番禺區(qū)培智學校廣東廣州511450)
?
智障女生穿脫小背心技能的訓練研究
江銀燕陳海苑劉秀花萬莉莉
(番禺區(qū)培智學校廣東廣州511450)
為探討導致智障女生穿脫小背心技能薄弱的原因、智障女生穿脫小背心技能的訓練策略及成效,文章采用訪談法和單一被試B1—B2—M實驗法,對一名青春期重度智障女生穿脫小背心的技能進行訓練。隨著訓練時間的推移,智障女生穿、脫小背心的能力均有極其顯著的提高。并且,訓練具有延時效應。研究發(fā)現(xiàn)學生較低的認知及動作能力、學校教育內(nèi)容的缺失、照顧者的忽視態(tài)度共同導致智障女生穿脫小背心的技能薄弱;家校協(xié)同訓練、細化穿脫流程、選擇恰當款式、保證訓練劑量等策略能有效提高智障女生穿脫小背心的能力。
智障女生;穿脫小背心;技能;訓練
隨著胸部的發(fā)育,處于青春期的智障女生尤其需要穿上胸罩,以保護乳房。筆者對本校所有青春期智障女生穿脫胸罩的技能進行考察后,發(fā)現(xiàn)絕大部分女生(尤其是重度智障者)存在諸多困難,包括難以把乳房放入罩杯,無法扣上或脫下胸罩背后的小扣子??梢?,胸罩的穿脫要求遠高于智障女生的精細動作能力,小背心則可以視為胸罩的代替品。然而,相當一部分智障女生對穿脫小背心技能的掌握情況同樣不容樂觀,例如,不會將身上的小背心拉直,導致它卡在乳房上;不會調(diào)整肩帶,任由其翻轉;不會正確地脫下小背心,有的女生甚至強行從兩腿處脫下。因此,教師或家長有必要訓練智障女生穿、脫小背心。目前與智障女生性教育相關的研究主要涉及矯正青春期行為問題、預防性侵害、處理月經(jīng)[1-3],基本沒有提及穿脫小背心。
本研究通過訓練一名青春期重度智障女生穿、脫小背心技能,探討導致智障女生穿脫小背心技能薄弱的原因、智障女生穿脫小背心技能的訓練策略及成效。
(一)研究對象。韓xx,女,2003年1月出生,重度智障,周一到周五在某寄宿制培智學校學習及生活,就讀于六年級;周六、日回家與父母、姐姐、奶奶生活。鑒于該生各方面能力均較低,家人聘請一位保姆在學校宿舍區(qū)包辦她的各項生活事務,奶奶則負責在家里照顧她。訓練前,筆者用軟尺量度該生的上胸圍和下胸圍,得到的數(shù)值分別是82cm和70cm,即該生的胸部已經(jīng)發(fā)育到需要穿胸罩或小背心的程度。無論要求穿脫胸罩還是穿脫小背心,該生絲毫沒有動手的意愿,一直等待別人的貼身服務;即使筆者施以協(xié)助,該生伸手等動作僵硬。
(二)研究方法。
1.訪談法。本研究自編訪談提綱,在訓練開始前、訓練期間及訓練結束后,多次訪談韓xx的保姆及奶奶,了解該生穿脫小背心的表現(xiàn)及遇到的困難,照顧者對該生學習穿脫小背心的態(tài)度等。
2.單一被試B1—B2—M實驗法本研究自編《穿小背心技能的評量表》和《脫小背心技能的評量表》,其中評量題目是穿、脫小背心的各步驟;評量標準包括“無論老師如何提示,孩子都不會做”“老師拉著孩子一起做“”老師示范動作,孩子會模仿著做“”老師指xx,孩子會做”“老師只用陳述句提示,孩子會做”“老師只用疑問句提示,孩子會做”“不用老師任何提示,孩子會做”七個等級,依次記為0、1、2、3、4、5、6分,分值越高表示該生對此步驟掌握得越好(穿小背心評量表的總分是144,脫小背心評量表的總分是84)。以“把小背心的肩帶拉下肩膀”的題目為例,“老師指肩帶,學生會做”記為3分,“老師只用陳述句提示(例如,把肩帶拉下肩膀),學生會做”記為4分,“老師只用疑問句提示(例如,要把什么拉下來),學生會做”記為5分。
本研究采取單一被試B1—B2—M實驗法,于2015年9月到10月期間,每天由筆者在學校宿舍區(qū)對韓xx上一節(jié)穿脫小背心的個訓課(每次歷時40分鐘),每逢周三、周五用評量表考察該生的穿脫小背心技能,把評量表的總得分作為該生穿脫小背心的能力。訓練期間,本研究共收集十二次數(shù)據(jù),把前六次作為處理一期B1的數(shù)據(jù),后六次作為處理二期B2的數(shù)據(jù)。2015年11月,本研究不再讓該生上個訓課,僅逢周一、周三、周五在學校宿舍區(qū),由筆者用評量表考察該生的穿脫小背心技能,把評量表總得分作為該生穿脫小背心的能力,共收集六次保持期M的數(shù)據(jù)。本研究運用單一被試統(tǒng)計軟件分析三期數(shù)據(jù)的差異程度。
(一)穿小背心能力的變化。接受完十二次訓練后,韓xx穿小背心能力的變化情況見表1、圖1。
表1 韓xx穿小背心能力的三期比較
圖1 韓xx穿小背心能力的走勢圖
結合表1和圖1回歸線的變化趨勢可知,隨著訓練時間的推移,韓xx穿小背心的能力有了極其顯著的提高(F=90. 542,p=0.000)。兩兩比較的結果表明,韓xx在處理二期、保持期的穿小背心能力均顯著高于處理一期,在保持期的穿小背心能力顯著高于處理二期。可見,訓練具有延時效應,即使在保持期不繼續(xù)上個訓課,韓xx的穿小背心能力也能穩(wěn)定地處于高水平。
韓xx保姆及奶奶的訪談結果顯示,兩個月的訓練結束后,該生基本掌握穿小背心各步驟,僅在調(diào)整環(huán)節(jié)表現(xiàn)不足:該生難以認識到小背心的兩側和下部是否拉直、拉順;當小背心穿得歪斜或下部還卷著時,該生無法感知小背心穿在身上是否舒適;照顧者需要指著小背心的兩側或下部,該生才勉強會調(diào)整。
(二)脫小背心能力的變化。接受完十二次訓練后,韓xx脫小背心能力的變化情況見表2、圖2。
表2 韓xx脫小背心能力的三期比較
圖2 韓xx脫小背心能力的走勢圖
結合表2和圖2回歸線的變化趨勢可知,隨著訓練時間的推移,韓xx脫小背心的能力有了極其顯著的提高(F=47. 634,p=0.000)。兩兩比較的結果表明,韓xx在處理二期、保持期的脫小背心能力均顯著高于處理一期,保持期與處理二期的脫小背心能力沒有顯著性差異。可見,訓練具有延時效應,即使在保持期不繼續(xù)上個訓課,韓xx的脫小背心能力也能穩(wěn)定地處于高水平。
韓xx保姆及奶奶的訪談結果顯示,兩個月的訓練結束后,該生完全掌握脫小背心各步驟,無需照顧者的任何提示,就能獨立脫下小背心。
(一)智障女生穿脫小背心技能薄弱的原因。筆者剛開始用評量表考察韓xx的穿脫小背心能力時,發(fā)現(xiàn)該生無法從若干衣物中找到小背心,穿、脫得分均為0,其技能如此薄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個:第一,該生的認知、動作能力較低。受智力程度以及生活經(jīng)驗所限,該生連抓住小背心都乏力,更別說辨認小背心的正面、反面、前面、背面、肩帶等。第二,學校教育缺乏穿脫小背心技能的訓練。在該生所讀的培智學校里,教師在生活適應課上主要訓練學生掌握如廁、洗手、洗水杯、整理書包、折疊衣服、掃地、拖地等技能,并沒有開展穿脫小背心的相關訓練。第三,照顧者忽視訓練該生的生活自理能力。訓練前的訪談中,保姆和奶奶均表示該生能力極其有限,完全不可能照顧自己,所以他們干脆全權處理該生的生活事項。
(二)智障女生穿脫小背心技能的訓練策略?;谏鲜鲈颍狙芯繌囊韵滤姆矫骈_展智障女生穿脫小背心技能的訓練。
第一,家校協(xié)同訓練。韓xx雖為重度智障,但并不代表其不能完成穿脫小背心的任何環(huán)節(jié)。訓練開始前,筆者耐心與該生的保姆及奶奶進行溝通,最終達成共識:保姆和奶奶應該把穿脫小背心的主動權歸還該生,使得她除了每天在個訓課上接受筆者的訓練外,還能在學校宿舍區(qū)和家里接受保姆、奶奶的訓練。訓練期間,筆者每周至少訪談一次保姆、奶奶,一方面向她們講解穿脫小背心的訓練步驟及方法,務求各方訓練保持一致;另一方面解決她們的訓練疑難,增強她們開展訓練的信心。訓練結束后,筆者仍然不定期訪談保姆及奶奶,提醒她們繼續(xù)讓該生練習穿脫小背心,并了解學校訓練是否具有延時效應。
第二,細化穿脫流程。在工作分析法的指導下,本研究把穿小背心的流程細化為以下三大環(huán)節(jié):1.穿前準備:把小背心的正面朝外。為幫助該生更容易找到小背心的正面,保姆和奶奶特意把名字繡在小背心的正面。2.套上小背心:拿小背心的下部,使背面朝前;一手拿著小背心下部的一端,另一手沿著小背心下部的另一端,從同側袖口伸出來;雙手依次把小背心的兩只袖口穿在上臂;把小背心的領口套在頭上。3.調(diào)整小背心:先把小背心在腋窩處的兩側拉直、拉順,再把小背心的肩帶放在肩膀中間,最后把小背心下部的四周拉直。至于脫小背心的流程,本研究同樣細化為以下三大環(huán)節(jié):1.脫前準備:雙手把小背心下部的兩端往上拉至腋下。2.拉下小背心的肩帶:雙手依次把小背心的肩帶拉下肩膀,并把手從肩帶中抽離。3.把小背心脫離身體:一手把小背心往前拉,離開身體,另一手貼著身體穿過小背心;雙手把小背心抽離頭部。
第三,選擇恰當款式。當今,市場上女性小背心的款式多樣。借鑒支持性教育的理念[4],本研究發(fā)現(xiàn)恰當?shù)剡x擇小背心款式時,智障女生的穿脫難度會大大地降低。一方面,小背心的材質(zhì)需要比較厚,這樣女生更容易地找到小背心的下部、袖口。另一方面,小背心的兩條肩帶需要有一定的寬度,并且不能在背后串聯(lián)起來,這樣女生更容易地調(diào)整肩帶以不翻轉。
第四,保證訓練劑量。對于重度智障生而言,保持不牢固、再現(xiàn)不精確是他們的記憶特征。單靠每天早、晚兩次穿脫小背心的時機,韓xx肯定難以習得相關技能。于是,筆者先給予該生每天40分鐘的密集式訓練劑量,再讓保姆和奶奶在早、晚給予練習機會,及時地強化訓練效果。
(三)智障女生穿脫小背心技能的訓練成效。從單一被試實驗結果可以看出,兩個月的訓練能有效提高智障女生穿、脫小背心的能力。即使在11月沒有繼續(xù)上個訓課,該生穿小背心的能力仍然有所進步。但是,該生還不能獨立完成穿小背心的所有步驟,可能因為其手部的精細動作能力、認知水平、身體觸覺敏感度的提升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訓練期還有待延長。圖1回歸線的變化趨勢告訴我們,當延長訓練期時,該生穿小背心的能力還可能繼續(xù)提高。而在脫小背心方面,該生已能獨立地完成所有步驟,其能力的顯著變化最令照顧者欣喜。
[1]張小莉.智障學生的青春期教育案例[J].現(xiàn)代特殊教育,2012(5):53-54.
[2]熊少波,廖懷高.破窗理論視角下的女性智障者性被害的研究[J].成都工業(yè)學院學報,2013(6):59-62.
[3]劉秀花,陳海苑,萬莉莉.智障女生月經(jīng)處理的現(xiàn)狀及技能訓練[J].生活教育,2015(9):102-104.
[4]許家成.特殊教育社區(qū)化:理想與現(xiàn)實的結合點[J].現(xiàn)代特殊教育,2006(4):4-6.
[責任編輯鄭麗娟]
G764
A
2095-0438(2016)04-0056-03
2016-02-20
江銀燕(1969-),女,黑龍江訥河人,廣州市番禺區(qū)培智學校中級教師,研究方向:智障學生性教育。
廣州市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課題“智障學生性教育校本課程開發(fā)的研究”(2013B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