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郵電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吳燚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吳躍龍
基于數(shù)學模型對投資銀行IPO業(yè)務風險分析
北京郵電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吳燚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吳躍龍
本文從投資銀行的角度研究IPO業(yè)務,梳理IPO業(yè)務活動和業(yè)務流程,因為IPO業(yè)務的風險是包含在項目的全過程之中,故項目風險管理與項目生命流程緊密關聯(lián)?;诖耍疚目偨Y出投行IPO項目的五個不同階段,探究IPO項目15個細分風險。除此以外,本文還基于解釋結構模型進行風險分層,并基于循環(huán)比賽排序模型,對各風險影響程度進行層級內排序,通過對IPO風險程度的深入認識,可實現(xiàn)對IPO業(yè)務風險更好地管理和控制,提高IPO項目成功率。
投資銀行 IPO 業(yè)務風險 排序數(shù)學模型
投資銀行 (Investment Banks)是與商業(yè)銀行相對應的一類金融機構,主要從事證券發(fā)行、承銷、交易、企業(yè)重組、兼并與收購、投資分析、風險投資、項目融資等業(yè)務的非銀行金融機構,是資本市場上的主要金融中介[1]。
從20世紀90年代初至21世紀,中國證券市場有了突飛猛進的發(fā)展,筆者查閱相關數(shù)據,得出的中國2009年到2015年上市公司數(shù)量變化如圖1。從圖1中可以看出,近幾年中國上市公司越來越多,投行的IPO業(yè)務也越來越重要。
圖1 2009年~2015年上市公司數(shù)量
在2006年年初,IPO項目已開始興起,表1是2006年中國各大投行完成IPO項目的數(shù)量排名情況。
表1 投行完成IPO項目數(shù)量排名
從表1中可以看出,2006年進行的IPO項目總計達78家,即從2006年開始,我國投資銀行進行的IPO項目已經達到一定的數(shù)量規(guī)模,IPO已經成為投行最具影響力與感召力的業(yè)務。因為IPO業(yè)務的發(fā)展情況直接決定著投行的品牌聲譽。
1.1 IPO具體流程
(1)項目開發(fā),立項階段;(2)盡職調查,企業(yè)改制階段;(3)材料制作,上報審批階段;(4)股票上市發(fā)行,項目總結階段;(5)持續(xù)督導階段。
1.2 IPO業(yè)務風險
(1)協(xié)調風險;(2)投資者理性培育風險;(3)市場風險;(4)法律風險;(5)內核風險;(6)單向交流風險;(7)信用風險;(8)流動性風險;(9)流動性風險;(10)信息紕漏虛假風險;(11)結算風險;(12)人員操作風險;(13)流程操作風險;(14)外部事件風險;(15)系統(tǒng)操作風險。
解釋結構模型法(Interpretative Structural Modeling Method,簡稱ISM方法),是現(xiàn)代系統(tǒng)工程中廣泛應用的一種分析方法,是結構模型化技術的一種。它是將復雜的系統(tǒng)分解為若干子系統(tǒng)要素,利用人們的實踐經驗和知識以及計算機的幫助,最終構成一個多級遞階的結構模型。此模型以定性分析為主,屬于結構模型,可以把模糊不清的思想、看法轉化為直觀的具有良好結構關系的模型。
2.1 建立鄰接矩陣A
通過分析各風險之間是否有關聯(lián),若因素i,j間有關聯(lián),則第i行第j列值為1,否則為0,得到鄰接矩陣如下:
2.2 得出可達矩陣
如果一個矩陣,僅其對角線元素為1,其他元素均為0,這樣的矩陣稱為單位矩陣,用I表示。根據布爾矩陣運算法則,可以證明:
同理可以證明:
如果系統(tǒng)A滿足條件:
則稱M為系統(tǒng)A的可達矩陣??蛇_矩陣表示從一個因素到另一個因素是否存在連接路徑,若兩因素間存在連接路徑則矩陣中對應元素值為1,否則為0。
根據上述方法,我們得到以上鄰接矩陣對應的可達矩陣為:
對可達矩陣進行級間分解
(1)相關定義
可達集合 R(Si):可達矩陣中要素Si對應的行中,包含有1的矩陣元素所對應的列要素的集合。代表要素Si到達的要素。
先行集合Q(Si):可達矩陣中要素Si對應的列中,包含有1的矩陣元素所對應的行要素的集合。
交集A= R(Si)∩Q(Si)(2)層級分解的方法
是根據R(Si)∩Q(Si)= R(Si)條件來進行層級的抽取。如表中對于i=8滿足條件,這表示因素8為該系統(tǒng)的最頂層,也就是系統(tǒng)的最終目標。然后,把有關8的要素都抽取掉,繼續(xù)進行下一層的元素計算,使用此方法可得到最終的層級劃分。
2.3 結果分析
依據ism結構模型分析法,本文將影響IPO的風險問題分為了五層Z1、Z2、Z3、Z4、Z5。
3.1 模型構建
求解結果如下:(13,61,227,227,11,11,645,368,595,256,86,4,6,434)
(競爭模型中,相關度與最終顯著性負相關)
與ism模型結合可以得出組內的顯著性比較:
3.2 IPO業(yè)務風險影響程度綜合排序
基于上述模型求解結果可得IPO業(yè)務風險影響程度如表2。
表2 IPO業(yè)務風險影響程度
基于模型求出的IPO項目風險影響排序,對于IPO項目風險的認識與管理都有很重要的意義。我們可以基于此風險排序,在進行風險管理時考慮輕重程度以及他們各自間的關系,設計出更好的IPO項目風險管理的機制。
[1] 陳忠陽.金融風險分析與管理研究[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
[2] 李棟.投資銀行市場風險管理研究[D].天津大學,2003.
[3] 王志國.我國投資銀行IPO項目風險管理研究[D].山東大學,2008.
F832.2
A
2096-0298(2016)07(b)-09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