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亮期
【內容摘要】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持續(xù)深入,在初中階段的生物教學中,教師的教學要求越來越高。從傳統(tǒng)灌輸知識的教學方法逐步轉變?yōu)樘嵘龑W生的學習興趣的教學方法。由此,在進行生物教學之前的導入教學就顯得尤為重要。作為一名合格的初中生物教師,務必要依據自身的教學經驗,結合教學實際有針對性的進行導入教學,從而最大程度的發(fā)揮導入教學的優(yōu)勢。
【關鍵詞】新課程 生物課堂 導入方法 研究
筆者認為,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最優(yōu)秀的教學方法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作為一名合格的初中生物教師,也需要明白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時候需要教師的合理挖掘。由此,作為一名多年處于初中生物教學前線的教師,筆者這就和各位闡述自身的教學經驗以及看法,希望能夠給廣大同仁起到一定的參考價值。
一、導入教學的意義所在
所謂導入教學,展開來講就是說,在教學之前進行教學內容的引導,從而讓學生對即將學習的新知識有一個整體的印象。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進行導入教學的時候,可以采用多種方法,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最終目的進行導入教學開展。筆者認為,雖然導入教學在教師的整體教學中只占有很少的一部分時間,但是卻是整體教學過程中,最關鍵的教學時間。由此,教師務必重視導入教學,為學生的新知識學習服務。
二、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具體開展導入教學的做法
筆者認為,優(yōu)秀的課堂導入可以幫助在最短的時間內了解到新知識中最為關鍵的內容,并且可以了解到學生對具體的某一部分知識的困惑,從而可以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解。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聯(lián)系教學實際,幫助學生全方位的理解新的知識,從而能夠最大程度的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1.復習導入的生物教學方法
在眾多的導入教學方法之中,以復習舊知識作為新知識的導入教學方法是最為傳統(tǒng)的。作為教師,可以抓住新知識和舊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幫助學生理解舊知識的基礎上,保證對新知識的客觀記憶,從而提升學生學習新知識的欲望。正是由于新知識的不陌生才能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此理念下,作為一名合格的初中生物教師,要始終記住,新知識的導入教學切忌晦澀難懂,要化繁為簡的展示新知識給學生看。由此,學生能夠始終保持學習的欲望,從而最大化的發(fā)揮復習導入教學的效用。
2.運用生活常識進行課程導入教學
生活常識導入教學的方法,相較于其他的教學方法更能夠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從而將陌生的知識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聯(lián)系,讓學生感到親切。在此種理念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無必要挖掘新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的體現(xiàn)模式,運用舉例子列數(shù)據的方法,加深學生的理解。例如,筆者在講述有關疫苗的相關知識的時候,和學生舉例,學生平時都會打各種各樣的疫苗,在打完疫苗以后,學生就不會得相應的疾病,這樣的原理就是今天所學的新知識。學生感到親切好奇,導入教學的效果自然就能夠得到體現(xiàn)。
運用生物導入教學的方法,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快速了解新的知識,還能夠幫助學生養(yǎng)成留心觀察自身日常生活的好習慣。由此,學生自然能夠發(fā)現(xiàn),生物和日常生活是息息相關的,并不是晦澀難懂的,從而能夠邁入新世界的大門。
3.運用情景導入的教學方法
生物知識中,有一部分是學生不能夠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需要教師設計適當?shù)那榫?,幫助學生進行相應知識的感受,從而給學生留下較為深入的記憶,達到導入教學所需要達到的效果。由此,運用情景導入的教學方法就需要借助現(xiàn)代多媒體技術,從而最大化的發(fā)揮情景導入的作用。
4.使用故事導入的教學方法
中華名族具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其中具備的可讀性的故事不勝枚舉。作為一名合格的初中生物教師,應當在教學過程中留心各類歷史典故,將之和所要教導給學生的新知識聯(lián)系在一起,從而幫助學生能夠在潛移默化中進入到新知識的學習過程中。伴隨著故事中跌宕起伏的情節(jié),故事中人物飽滿的情節(jié),以及優(yōu)秀三觀的講述,學生能夠得到切生的體會,同時逐步改善學生的三觀,從而促進學生向最正確的方向進行發(fā)展。
例如,筆者在講述新陳代謝的相關內容的時候,引用了“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這樣經典的名句。這類名句正好能夠切合我們所講的新知識,學也能夠感受到親切,從而在潛移默化中投入到新知識的學習之中。在此基礎上,筆者在講述了詩人的為人以及所擁有的境界,學生能夠切身體會到何為大家。由此,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為生物學習做出自己的一份貢獻。
結語
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持續(xù)推進,初中階段生物教師的教學任務變得更加的艱巨。對教學要求的提升也就是對教師自身的教學能力的新的要求。由此,為了幫助初中生物教師能夠滿足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在教學過程中能夠起到事半功倍效果,教師務必重視導入教學。在進行導入教學的過程中,作為一名合格的初中生物教師,務必要能夠在教學過程中,結合自身學生的特征以及新知識的種類,合理的使用教學方法,從而幫助學生能夠有所提升,此路漫長,任重而道遠。
【參考文獻】
[1] 曹宏偉、皇甫思宇. 淺談初中生物課堂導入藝術[J]. 學周刊,2012(6).
[2] 艾小永、楊玨. 例談初中生物新課導入方法[J]. 現(xiàn)代閱讀,2012(2).
[3] 余春山. 基于生活,走向科學:初中生物有效教學的途徑[J]. 教書育人,2014(23).
(作者單位:江西省贛州市于都縣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