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莉
摘 要:為證實語篇分析的教學模式能切實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水平。筆者選擇松陽縣第二中學高二兩個班級學生為研究對象,通過一學期的實踐表明,以語篇分析為基礎的教學模式較傳統(tǒng)模式能顯著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
關鍵詞:寫作教學;語篇分析
引言
早在1952年,結構主義者Harris在《Language》雜志上發(fā)表了篇名為《discourse analysis》的文獻,首次提及“語篇分析”這一術語[1]。在中國傳統(tǒng)的英語寫作教學實踐中過多的注重語法、詞匯,反而忽略了對文章的整體把握,造成學生英語寫作能力低下。語篇分析引導學生從文章結構入手,理清層次結構,分析詞句、段落間的銜接,構建連貫的邏輯思維,最終達到提高寫作和閱讀能力的目的。為了驗證語篇分析的英語寫作教學模式的有效性,本文作者對自己任教的兩個班級進行了為期一學期的教學實驗。
一、對象與方法
1.研究對象
選擇松陽縣第二中學高二(8)班和高二(9)班學生為研究對象。兩個班級各有40名學生,其中高二(8)班男生23人,女生17人,高二(9)班男生21人,女生19人,兩個班級在學生人數(shù),男女生比例上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隨機設定一個班級為對照組,另一為實驗組。這兩個班的英語由筆者執(zhí)教,學生之前未接觸過語篇分析理論與教學模式,兩個班的教材、教學進度完全相同。
1.研究方法
(1)前測
在2014-2015學年第一學期的期末,組織兩個班級參加論說型英語寫作考試,請松陽縣第二中學英語教學備課組長李旭敏老師評定并打分。作文命題的難易程度參考歷年英語期末考試作文命題。作文的分數(shù)從以下三項評定:文章的整體布局,銜接和連貫,信息傳遞的有效性??偡?00分,三項分數(shù)分別占30%、30%和40%??偡肿鳛閷嶒炃皽y成績數(shù)據(jù)輸入電腦,經(jīng)統(tǒng)計分析確定兩班英語寫作成績在實驗前無統(tǒng)計學差異。
(2)教學實施
在2014-2015學年第二學期正常英語教學過程中,對對照組實行以詞匯、語法為重點的傳統(tǒng)英語寫作教學模式;對實驗組實行基于語篇分析的英語寫作教學模式。兩個班級每次上課時長一致,不參加額外的與研究相關的課外輔導或英語選修課。
(3)后測
在2014-2015學年的第二學期期末,組織實驗班和對照班進行論說型英語寫作考試。作文難易程度及評分標準與第一學期前測保持一致。作文試卷仍請松陽縣第二中學英語備課組長李旭敏老師評定并打分??荚嚦煽冏鳛閷嶒灪鬁y成績輸入電腦,進行統(tǒng)計分析。
(4)統(tǒng)計學方法
統(tǒng)計學軟件采用SPSS 18.0,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有統(tǒng)計學差異。
二、結果
兩組實驗前后英語寫作成績如表1。
表1 兩組英語寫作成績(x±S)
■
與對照組后測成績比,*P<0.05,與實驗組前測成績比,△P<0.05
由表1可見,前測英語寫作成績分別為對照組61.35±10.17、實驗組60.98±10.20,兩組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t=0.165,P=0.87);后測英語寫作成績分別為對照組60.85±11.44、實驗組68.80±10.58,兩組比較有統(tǒng)計學差異(t=-3.226,P=0.002)。對照組前測成績61.35±10.17,后測成績60.85±11.44,前后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t=0.787,P=0.436);實驗組前測成績60.98±10.20,后測成績68.80±10.58,前后比較有統(tǒng)計學差異(t=-3.072,P=0.004)。結果表明采用基于語篇分析的英語寫作教學模式較以詞匯、語法為重點的傳統(tǒng)英語寫作教學模式能顯著提高英語寫作成績。
三、討論
語篇是指一段有意義、表達一個完整信息、邏輯銜接、語言連貫、有一定交際目的與功能的語言單位[2]。讀者在閱讀文獻時,首先要弄清它的語篇模式[3]。語篇分析是以語篇為單位,圍繞文章的整體內容分析事件緣由或人物性格,總結寫作技巧和中心思想,分析句與句、段與段間的連貫和銜接,從而把握主題[4]。英語寫作是非常復雜心理活動過程,它集中體現(xiàn)了作者的思維能力、語法能力和語篇能力。在寫作教學中,教師往往更關注學生思維能力和語法能力的培養(yǎng),而忽視對其語篇能力的培養(yǎng)。語篇分析包括宏觀結構分析和微觀結構分析[5]。宏觀結構分析的主要模式有:一般—具體模式、問題—解決模式和主張—反主張模式。微觀結構分析是指從剖析詞義、句法及語句間的關系來識別語篇的銜接關系。許多英語教學實踐均證實,在語篇分析理論指導下,能很好的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和寫作能力[6-7]。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網(wǎng)絡技術的發(fā)展,綜合話語媒體系統(tǒng)的多模態(tài)語篇分析將是未來英語教學的新方向[8]。
通過本研究,證實了語篇分析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有重要地位。英語教師在平時英語寫作教學任務中,既要重視文章結構,又不忽視詞義及句法在語句中的作用;既要強調語言知識本身的學習,又要加強語言外學問的積累,這樣才能不斷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水平,增強其英語交際能力。
參考文獻:
1.Harris,Zellig S.Discourse Analysis[J].Language,28(1):1-30.
2.劉辰誕.教學篇章語言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9:3.
3.McCarthy,M.Discourse Analysis for Language Teachers[M].Cambridge: CUP,1991.
4.郭麗華.語篇分析與閱讀教學[J].松遼學刊,2001(2):82.
5.Coulthard,M.“On analyzing and evaluating written text”.In Coulthard, M.(ed.)Advances in Written Text Analysis.1-11.London & New York:Routledge,1994.
6.黎曉偉.語篇分析與語篇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J].山西財經(jīng)大學學報,2010,32(2):301-302.
7.閆彥杰.語篇分析理論指導下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J].英語教師,2015(5):20-25.
8.L Wu.University English Writing Teaching Based on Multimodal Discourse Analysis and Multimedia Technolog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gital Content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s,2013,7(8):437.
(作者單位:浙江省松陽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