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佰勝
(甘肅省通渭縣常家河鎮(zhèn)固堆河學校,甘肅 通渭 743312)
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常佰勝
(甘肅省通渭縣常家河鎮(zhèn)固堆河學校,甘肅 通渭 743312)
小學教育是人一生中的啟蒙教育,不但會對學生今后的學習產(chǎn)生積極的推進作用,更能促進學生良好學習方法的養(yǎng)成。小學語文是一門重要學科,通過語文學習,不但能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能力和閱讀能力,更能讓學生的語言駕馭能力得到鍛煉,同時語文中有很多文字構成的文章,可以讓學生從中學習到很多道理。故此,在語文教學中為培養(yǎng)學生對語文的熱情,就要讓學生快速融入到課堂活動中,發(fā)揮其課堂主體作用。
小學語文;發(fā)揮學生;主體地位
社會的進步和發(fā)展,讓人們更為重視教育,特別是在小學語文教學進程中,要對學生的地位有何種定位以及教師致力于將學生培養(yǎng)成何種人才,是教育界普遍關心的問題。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通過有效課堂,逐步發(fā)揮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第一,提升教學的有效性。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就要讓學生主動融入到課堂內,研究或者學習與課堂教學相關的內容,進而轉變傳統(tǒng)教學中學生被動學習的局面,使學生全面、具體地掌握教學內容,提升教學的質量以及教學的有效性。第二,提升學生的積極性。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主體地位有一定的認知,但是很多教師受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限制,對于提升學生主體地位內心會有排斥,特別是在初期實行過程中,由于教師和學生雙方都要適應此教學模式,必然會滯緩課堂進度,甚至有部分教師主觀認為這種教學模式對提升教學效率的效果并不大,導致教師在整個過程中棄用了該教學方法。其實運用此類教學方法主要是讓學生全面了解知識內容,提升教學的有效性,進而快速推進教學進度。第三,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通過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意識讓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人,與此同時把更多的課堂時間交給學生支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一)提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發(fā)揮其主體地位
小學生正處于性格形成的關鍵階段,學生的思想或者學習方法還不成熟,因而需要教師引導,同時可以借此放寬學生的視野,不要將很多問題都局限在小范圍內,要讓學生通過生活或者游戲的方式感悟語文,目的是展現(xiàn)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如,講解《祖國的春天》時,主要是借助開放式的教學模式進行,詩歌的主體是歌頌對祖國的熱愛情懷,故此教師在教學時就要讓學生從春天的景色出發(fā),然后比較學生描寫的春天和詩歌中的春天有哪些不同,運用該教學方式能夠讓學生深刻理解教材內容的,掌握學習方法,有助于落實課堂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
(二)運用情境教學法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意識
情境教學法的引入能夠讓學生迅速融入到課程學習中,理解課程學習內容,讓學生體會到主動學習的樂趣。很多學生已習慣被動學習,所以沒能真正體會過主動學習的樂趣所在。為詳盡說明,可以通過以下兩個案例做簡要介紹。第一,多媒體的情境創(chuàng)設。多媒體在利用過程中,要不斷地集合課程內容,創(chuàng)設對應的情境,使學生能快速地融入教學,深入到具體的學習重。例如,小學四年級課文《秦兵馬俑》的教學中,為了讓學生能夠對知識有綜合性的認知,我讓學生先通過視頻了解兵馬俑的氣勢,截取了《地理中國》中的秦朝兵馬俑片段,學生根據(jù)視頻清晰地了解了兵馬俑的歷史,仿佛置身其中,這對接下來的課程將大有裨益。第二,要營造濃厚的語文學習氛圍,情境教學是實踐的最佳路徑。例如,四年級下冊《大自然的啟示》教學中,教師為給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氛圍,可以利用課外活動中春游或者秋游的機會,讓學生主動接觸自然,為學生自主學生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通過小組合作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
小組合作中,為讓小學語文教學活動取得實效,就要積極運用各類方法完成教學過程,讓學生了解得更加透徹。教師要把課堂教學實踐活動的進行主導權適當讓給學生,不斷地引導學生,幫助學生確立課堂的主體地位。例如,教師在給學生講解《和時間賽跑》這一教學內容的時候,會通過讓學生了解課堂主體合作模式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學習能力。第一,教師要先了解文章內容,并根據(jù)相關內容做好講解和介紹,然后由教師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給學生制定小組討論內容,并要求學生對時間這一話題做必要的課前準備,讓學生說明時間的重要性,明白時間可以讓人成功。在教學中,教師要適度地給予學生引導,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目的是讓學生的主體地位發(fā)揮到最佳。
(四)賞識教育法的運用
第一,賞識教育活動的推進要求教師要學會尊重學生的個性化差異,根據(jù)不同學生的狀況設立不同的教學策略,同時鼓勵學生在學習進程中表達自己的意見,并結合建議要求鼓勵學生給出答案。語文學習的特點是沒有固定答案,只要學生感覺有道路就可以了,因此對于學生的新奇想法教師要給予適度鼓勵,用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生主動性,給予學生適度的關注。第二,語文教學在推進中,通過分析各類問題,會選擇比較合適的方法糾正出現(xiàn)的問題,并要做到有賞有罰,對于認真思考的學生我們要進行鼓勵,但是對于思想懶惰的學生就要做適度的處罰。處罰的方法要掌握適當,防止處罰過激引起學生的逆反心理,也可以利用讓學生表演節(jié)目的方式懲罰學生,讓學生知道自己不認真思考需要做出適度的補救,同時也能借此活躍課堂氣氛。第三,傳統(tǒng)語文學科的評價方式或者評價體系,前提是要從學生的個性、情感、口語表達等方面出發(fā),多角度、全方位地評價學生,摒棄傳統(tǒng)教學中的為成績論,讓全體學生能夠通過語文學習得到能力的鍛煉。
總之,小學語文實施進程中,也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這對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教師在教學活動推進中可以運用各類方法和手段,確立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讓學生主導課堂,進而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素養(yǎng)。
[1]朱倩.學生主體地位在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的凸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在質疑中進行[J].產(chǎn)業(yè)與科技論壇,2015(14).
[2]尚書輝.淺析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1(2).
[3]張彪.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主體參與教學策略研究[J].廣西師范大學,2014(5).
[4]李翠玲.淺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J].中國會議,2014(5).
[責任編輯吳海婷]
G62
A
1673-9132(2016)35-0214-02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5.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