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鴻志
5月20日,66歲的馬英九卸任臺灣地區(qū)領導人職務回歸平民角色,八年兢兢業(yè)業(yè)卻又毀譽參半的任期,在昔日“小馬哥”的額頭和眼角平添了道道無奈的皺紋。自臺灣地區(qū)領導人直選以來,領導人在下臺后都“不甘寂寞”,要么努力延續(xù)臺灣政壇“教父”角色,要么雖身陷囹圄仍不斷制造話題維持影響力。那么,馬英九會選擇什么樣的退休生活?會不會遭遇綠營的報復性清算?
馬英九的退休待遇
根據規(guī)定,馬英九卸任后每個月可享受25萬元(新臺幣,下同)的禮遇金,并隨公教人員待遇調整;8至12名安全護衛(wèi),必要時得加派;同時提供聘請?zhí)幚硎聞杖藛T、司機、租用辦公室及各項事務等的費用:卸任第一年800萬元,第二年遞減為700萬元,第三年600萬元,第四年500萬元,第五年以后不再遞減。該禮遇有效期與任職期相同,擔任過八年臺灣領導人的馬英九,待遇可享受至2024年5月,每年可領1100萬至800萬元。目前馬英九已在臺北市內湖區(qū)租用了一處約100坪(1坪合3.3平方米)的場所,作為卸任后的辦公室,而住所則選擇搬回其位于文山區(qū)興隆路二段已居住30多年的老宅。
卸任后的第一個清晨,馬英九就前往住家附近公園晨練。除不改酷愛健身的習慣外,馬英九表示,對于有些關心卻還未完全實現(xiàn)的議題,會持續(xù)關注,任內非常重要的政績就是致力于維護臺海、東海、南海區(qū)域的和平穩(wěn)定。為此,馬英九計劃于6月15日赴香港出席“2016卓越新聞獎”頒獎典禮并發(fā)表專題演講,內容主要涉及兩岸關系與東亞形勢。馬英九辦公室表示,為避免有心人士惡意炒作,馬英九表示會當日往返,全程透明公開。
一個危險的信號
雖然馬英九希望將退休生活安排得“有滋有味”,但接踵而來的煩心事讓他恐怕很難“安度晚年”。馬英九提出赴香港演說的申請后,綠營民意代表、本土激進社團及親綠媒體一面倒地橫加指責,或稱馬英九違反了“國家機密保護法”,或直接祭出“傾中”紅帽,批評他“今日去香港,明天去中國”,對蔡英文當局頻頻施加壓力,要求“不能讓馬英九出境”。“臺獨”社團“永社”直言,“要讓馬英九比照陳水扁卸任后因案遭到限制出境”,“就是要對馬報復性告發(fā)”。
民進黨當局本就不愿讓馬英九繼續(xù)維持政治影響力,因此順水推舟,由蔡英文委派相關機構專門組成一個評估小組,經過幾輪大張旗鼓的會議與討論,最終做出了不予放行的決議。民進黨當局還正式發(fā)表聲明稱,不同意馬英九訪港是基于四個理由,一是馬英九經管或接觸了大量的“國家機密”,且卸任不足一個月,相關機密仍具高度保密的必要;二是馬英九任內所經管或接觸的機密檔案及資料尚待清查確認;三是香港系屬高度敏感地區(qū),馬英九在出境管制期間訪港的風險難以管控;四是臺“國安局”與香港政府相關合作無前例可循,加之時間緊迫,難以與大陸及香港政府充分協(xié)商。建議馬英九“以國際視訊會議等作法,達成發(fā)表演說的目的”。
馬英九及國民黨雖然對民進黨當局的作法提出抗議,但也無法改變最終結果。馬英九表示,不排除再次申請赴港訪問。但民進黨當局似乎就是要給馬英九一個“下馬威”,并對其未來出訪“立下規(guī)矩”。蔡英文辦公室發(fā)言人黃重諺表示,“希望利用這次經驗建立模式”。陸委會副主委邱垂正稱,如果馬英九要出訪,需符合“國家機密保護法”,如果去大陸訪問,還要受“兩岸人民關系條例”第九條的規(guī)范,即“政務人員退離職未滿三年,欲進入大陸地區(qū)應經申請,并經‘內政部’會同‘國安局’、‘法務部’及陸委會組成之審查會審查許可”,這意味著馬英九三年內若想申請赴大陸地區(qū),就必須接受聯(lián)合審查。
暗中又舉司法大棒
島內有輿論認為,蔡英文當局以行政手段阻撓馬英九出訪,也許只是拉開了綠營對國民黨及馬英九政治清算的序幕。在綠營內部,始終有人認為陳水扁遭牢獄之災是國民黨政治迫害的結果,因此也要將馬英九送進監(jiān)獄。此前“馬王政爭”被視為最佳突破口,只因馬英九任內擁有刑事豁免權而作罷。隨著馬英九任期屆滿,綠營早已按捺不住復仇的欲火。臺北市長柯文哲公開講,“陳水扁的牢房要保留,以后馬英九還用得著”。馬英九卸任前夕,民進黨前發(fā)言人黃帝穎與一些“臺獨”團體,分別向臺北地檢署及“特偵組”告發(fā),指控馬英九涉及三大案。一是“大巨蛋圖利案”,指控馬英九擔任臺北市長期間私下同意免除“大巨蛋”標案得標廠商遠雄集團的營運權利金,涉及違反“貪污治罪條例”;二是與前“檢察總長”黃世銘共犯泄密案;三是“財產來源不明”。同時,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控告馬英九涉嫌教唆泄密,向法院申請政黨輪替后限制馬英九出境。
馬英九在面臨司法調查壓力的同時,仍在保外就醫(yī)中的陳水扁突然動作頻頻。先是在5.20就職典禮前故意放風稱,陳水扁獲得了蔡英文邀請準備出席,隨后又派其子陳致中參與旁聽在日內瓦舉行的世界衛(wèi)生組織大會,緊接著于6月4日以“扁辦即將斷炊關門”為由在臺北舉辦大型募款餐會,蔡英文也委托民進黨副秘書長代為出席,陳菊、賴清德等綠營實力派人物紛紛前往捧場。民進黨才剛剛上臺,陳水扁就高調復出,反映出臺灣政治和司法的無奈。既然司法要在權力面前低頭,那么民進黨利用執(zhí)政資源,對藍營政敵進行政治清算,恐怕也非意料之外了。
民進黨為何不放過馬英九
雖然蔡英文在競選中高呼“藍綠和解”,但其上臺后的做法顯然還沒有擺脫“藍綠對立”的思維慣性。
一是要對綠營基本盤有所交代。民進黨能夠在2008年敗選后潰而不散、谷底翻身,其穩(wěn)固的基本盤可謂功不可沒。因此勝選后蔡英文當局也要對綠營基本盤有所交代,目前緊鑼密鼓推進的“轉型正義”,包括追查國民黨黨產、消除威權象征都有此意。對馬英九展開政治清算,否決馬英九赴港申請,也起到了向基本盤輸誠和謝票的效果。
二是轉移民眾對民進黨兩岸政策的疑慮。兩岸政策一直是民進黨的軟肋,蔡英文上臺已經滿月,由于遲遲不肯正面回應“九二共識”,已讓兩岸關系陷入僵局。隨著時間推移,若民進黨仍無建樹,其在島內面臨的政治壓力也會逐漸增大。在這種情況下,民進黨當然不愿看到馬英九還有空間繼續(xù)在兩岸及區(qū)域事務中發(fā)揮影響力。因此除了駁回馬英九的訪港申請外,綠營勢力還對馬英九的“兩岸成果”提出司法指控。據報道,專責偵辦“匪諜”、“外患罪”的臺灣“高檢署”,已收到針對馬英九參加“習馬會”而被以“外患罪”提起的告發(fā)。綠營內部急切地要給馬英九扣上“賣臺”帽子,無疑是希望藉此來緩解民進黨在兩岸政策上的壓力。
三是借“貶馬”鞏固民進黨執(zhí)政合法性。據臺北地檢署說明,在馬英九被控告的案件中,大部分已經過嚴格調查,并無涉貪證據。但民進黨御用律師、前發(fā)言人黃帝穎等人,目前緊咬馬英九所涉“大巨蛋”案及“黃世銘泄密案”不放,希望在此找到突破口。前“檢察總長”黃世銘已依《通訊保障及監(jiān)察法》等罪被判處1年3個月徒刑,并處以45.5萬元罰金。雖然馬英九對自己的清白很有信心,但在綠營操作及媒體渲染下,馬英九的形象難免再遭貶損。民進黨則借“貶馬”拉抬自身形象,增強其執(zhí)政合法性。
可見,不放過已經卸任的馬英九是民進黨一石多鳥的選擇。但馬英九也不必過分緊張,因為按照臺灣檢方說法,領導人卸任后出現(xiàn)“告發(fā)潮”并非特例,李登輝卸任后也發(fā)生過類似“告發(fā)潮”,“陳水扁的情形就更加嚴重”,因此馬英九遭此“待遇”也就不足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