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入虹
(柳州市人民醫(yī)院內分泌科,廣西 柳州 545006)
?
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甲狀腺功能異常的危險因素
龍入虹
(柳州市人民醫(yī)院內分泌科,廣西柳州545006)
〔摘要〕目的探討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合并甲狀腺功能異常的危險因素。方法回顧性分析柳州市人民醫(yī)院內分泌科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250例老年T2DM患者,觀察T2DM患者甲狀腺功能異常的患病情況和分布特點,T2DM合并甲狀腺功能異?;颊邽檠芯拷M102例,不合并甲狀腺功能異常為對照組148例,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方法,對T2DM患者合并甲狀腺功能異常的相關危險因素進行探討。結果102例T2DM合并甲狀腺功能異?;颊咧屑谞钕俟δ軠p低74例(72.55%),女54例(52.94%)、男20例(19.61%),甲狀腺功能亢進28例(27.45%),女17例(16.67%),男11例(10.78%),女性甲狀腺功能異常的患病率明顯高于男性(P<0.05)。與對照組相比較,研究組的體重指數(BMI)、甘油三酯(TG)、空腹C肽(CP)、糖化血紅蛋白(HbA1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均增高(P<0.05),游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FT3)、游離甲狀腺素(FT4)及促甲狀腺素(TSH)均有明顯變化(P<0.05)。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病程、HbA1c是T2DM患者合并甲狀腺功能異常的影響因素(P<0.05)。結論T2DM患者合并甲狀腺功能異常較常見,應篩查和隨訪糖尿病患者的甲狀腺功能,對指導糖尿病治療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2型糖尿??;甲狀腺功能異常
糖尿病和甲狀腺功能異常均為常見的內分泌疾病,二者有密切的關系〔1~3〕。一方面,甲狀腺激素能夠調節(jié)碳水化合物的代謝及胰島功能;另一方面,高血糖及代謝紊亂能引起甲狀腺分泌異常,從而對甲狀腺功能產生影響。與非糖尿病人群相比,糖尿病人群更容易引發(fā)甲狀腺功能異常。本研究通過觀察2型糖尿病(T2DM)患者甲狀腺功能異常的患病情況和分布特點,了解T2DM患者合并甲狀腺功能異常的危險因素。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對柳州市人民醫(yī)院內分泌科老年T2DM患者250例進行分析,男91例,女159例,年齡55~80歲〔平均(67.02±8.03)〕歲,糖尿病病程0.5~35年,平均(19.88±14.82)年。合并甲狀腺功能異常的T2DM患者102例(研究組),男31例,女71例,年齡57~83〔平均(63.62±12.80)〕歲,糖尿病病程0.5~40年,平均(20.14±13.56)年。不合并甲狀腺功能異常的T2DM患者148例(對照組),男60例,女88例,年齡50~88〔平均(62.02±11.41)〕歲,糖尿病病程0.5~42年,平均(22.58±15.21)年。所有入選者均符合T2DM診斷標準〔4〕:(1)糖化血紅蛋白(HbA1c)≥6.5%;(2)空腹血糖(FPG)≥7.0 mmol/L;空腹定義為至少8 h內無熱量攝入;(3)口服糖耐量試驗2 h血糖≥11.1 mmol/L;(4)伴有典型的高血糖或高血糖危象癥狀的患者,隨機血糖≥11.1 mmol/L。排除標準:糖尿病急性并發(fā)癥;嚴重的心肝腎疾病患者;腫瘤患者;合并其他內分泌疾病患者。兩組年齡、性別和病程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具有科比性。
1.2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檢測血壓、身高、體重,計算體重指數(BMI),記錄糖尿病病程,進食8~10 h后,空腹采血測定血甘油三酯(TG)、空腹C肽(CP)、HbA1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游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FT3)、游離甲狀腺素(FT4)及促甲狀腺素(TSH)。
1.3診斷標準(1)BMI標準〔5〕:<18.5 kg/m2過輕;18.5~24.99 kg/m2正常;25~28 kg/m2過重; 28~32 kg/m2肥胖;>32 kg/m2非常肥胖。(2)TG理想水平為0.60~1.70 mmol/L;FCP正常值為0.37~1.47 nmol/L;HbA1c<7.0%為理想狀態(tài);LDL-C 1.56~3.37 mmol/L為正常。(3)甲狀腺功能正常值〔6〕:TSH 0.27~4.2 mIU/L,FT3 3.10~6.80 pmol/L,FT4 12~22 pmol/L。①亞臨床甲減:TSH高于正常,FT3 及FT4均在正常范圍;②甲減:TSH≥10 mIU/L,FT3及FT4低于正常范圍;③亞臨床甲亢:TSH低于正常,FT3 及FT4均在正常范圍;④甲亢:TSH低于正常,FT3 及FT4高于正常范圍。
1.4統(tǒng)計學方法應用SPSS16.0軟件,兩組定量資料的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應用非條件Logistic回歸進行單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2結果
2.1T2DM患者中甲狀腺功能異常的患病情況102例T2DM合并甲狀腺功能異常的患者中甲狀腺功能減低74例(29.60%),包括甲減9例(3.60%),亞臨床甲減65例(26.00%);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28例(11.20%),包括甲亢20例(8.00%),亞臨床甲亢8例(3.20%)。
2.2性別對T2DM患者合并甲狀腺功能異常的影響74例甲狀腺功能減低患者中,女性60例(58.82%),男性14例(13.73%);28例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其中,女性17例(16.67%),男性11例(10.78%),甲減的患病率女性明顯高于男性(P<0.05),而甲亢在男女間的分布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2.3兩組臨床特征比較研究組中無論甲狀腺功能減低患者還是甲亢患者,與對照組相比,病程、BMI、HbA1c、TG、FCP、LDL-C、FT3、FT4及TSH均有明顯變化(P<0.05)。見表1。
表1 各組的臨床特征比較±s)
2.4T2DM患者合并甲狀腺功能異常的Logistic回歸分析分別以病程、BMI、HbA1c、TG、CP、LDL-C為自變量,以T2DM患者合并甲狀腺功能異常為因變量進行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表明,病程、HbA1c是T2DM患者合并甲狀腺功能異常的危險因素(P<0.05)。見表2。
表2 T2DM患者合并甲狀腺功能異常的Logistic回歸分析
3討論
糖尿病和甲狀腺功能異常均為常見的內分泌疾病,二者有密切的關系。一方面,甲狀腺激素能夠調節(jié)碳水化合物的代謝及胰島功能;另一方面,高血糖及代謝紊亂能引起甲狀腺分泌異常,從而對甲狀腺功能產生影響〔7〕。與非糖尿病人群相比,糖尿病人群更容易引發(fā)甲狀腺功能異常,大約是非糖尿病人群的2~3倍,其中以合并亞臨床甲狀腺功能減低最常見。本研究發(fā)現,在T2DM合并亞臨床甲狀腺功能異常的患者中,女性患病率明顯高于男性,這與國外的研究結果相似〔8〕。糖尿病病程長可增加出現各種并發(fā)癥的概率,其長短與甲狀腺功能相關。新診斷的T2DM患者中,甲狀腺功能異常主要表現為甲亢,這可能是由于研究對象糖尿病病程短(≤1年),初發(fā)糖尿病主要為胰島素抵抗,高胰島素血癥增加了5'-脫碘酶的活性,使得甲狀腺激素水平和活性也相應增加,從而表現為甲亢;隨著病程的延長,甲狀腺功能減低,甲減的發(fā)生率增加。HbA1c是目前公認的監(jiān)測糖尿病血糖控制情況的金標準,不受單次血糖升高或降低的影響,可反映2~3個月血糖控制的平均水平〔9〕。T2DM患者中,HbA1c較高的患者甲狀腺功能異常發(fā)生率較高,提示血糖控制相對較差的患者發(fā)生甲狀腺功能異常的風險更大。有研究證實〔10〕,T2DM患者甲狀腺激素水平的改變主要表現為FT3降低,其降低與血糖控制不好有顯著的關系。高糖狀態(tài)與甲狀腺功能異常之間相互影響的確切機制尚不明確,但推測可能由于高血糖水平下形成的糖基化終末產物對甲狀腺細胞和組織功能有直接影響,或是通過與特異的受體結合而改變蛋白質和細胞的功能。
4參考文獻
1陳汝紅,王堯.1,5-脫水葡萄糖醇與2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水平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糖尿病雜志,2015;23(9):836-8.
2Yagi S,Aihara K,Sata M.Response:predictive factors for efficacy of dipeptidyl peptidase-4 inhibitors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J〕.Diabetes Metab J,2015;39(5):446-7.
3Fukuda M,Doi K,Sugawara M,etal.Survey of hypoglycemia in elderly people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in Japan〔J〕.J Clin Med Res,2015;7(12):967-78.
4趙婭,劉飛,古遠云.類胰蛋白酶與2型糖尿病心肌病發(fā)病機制〔J〕.重慶醫(yī)科大學學報,2015;40(7):997-1000.
5陳靜.從指南的更新看代謝手術指征體重指數的變化趨勢〔J〕.中國糖尿病雜志,2015;23(9):776-9.
6舒小雨,漆洪波,蔣利華,等.BECKMAN試劑檢測妊娠各期特異性甲狀腺功能指標正常值范圍研究〔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13;33(11):881-4.
7馬瑞婷,黃慧,嚴悅溶.正常成人甲狀腺激素水平影響因素探討〔J〕.四川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5;46(4):611-4.
8Miao Y,Wu W,Dai Y,etal.Liver X receptor β controls thyroid hormone feedback in the brain and regulates browning of subcutaneous white adipose tissue〔J〕.Proc Natl Acad Sci USA,2015;112(45):14006-11.
9王毅方,黃輝,彭責成,等.空腹血糖、糖負荷后2 h血糖和HbA1c對糖尿病的診斷價值〔J〕.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2015;31(5):443-6.
10郭丹.亞甲減與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變的相關性〔J〕.中國醫(yī)科大學學報,2015;44(8):730-3.
〔2016-01-13修回〕
(編輯袁左鳴)
〔中圖分類號〕R58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202(2016)13-3191-03;
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6.13.046
第一作者:龍入虹(1975-),女,副主任醫(yī)師,主要從事內分泌疾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