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費用粘性會影響盈余信息質量嗎?
        ——來自我國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

        2016-08-04 03:06:51蔣德權
        商業(yè)經濟與管理 2016年8期
        關鍵詞:經濟后果

        蔣德權,徐 巍

        (1.武漢大學 經濟與管理學院,湖北 武漢430072;2.南京大學 商學院,江蘇 南京210093)

        ?

        費用粘性會影響盈余信息質量嗎?
        ——來自我國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

        蔣德權1,徐巍2

        (1.武漢大學 經濟與管理學院,湖北 武漢430072;2.南京大學 商學院,江蘇 南京210093)

        摘要:文章研究了費用粘性對上市公司盈余信息質量的影響,并進一步研究了費用粘性在不同情形下對盈余信息質量影響的差異。文章發(fā)現(xiàn),費用粘性越大,公司會計盈余持續(xù)性越低,盈余反應系數也越小。研究結果同時表明,當公司管理層預期較為樂觀以及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前,費用粘性對盈余反應系數的負向影響更大。最后,文章也發(fā)現(xiàn)有效的外部監(jiān)督機制會抑制費用粘性的作用,國際四大審計公司的費用粘性與盈余信息質量的負向關聯(lián)相對較弱。文章的結論對拓展費用粘性經濟后果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論價值。

        關鍵詞:費用粘性;經濟后果;盈余信息質量

        一、 引言

        成本管理是企業(yè)日常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管理者進行決策需要考量的重要因素。傳統(tǒng)的成本性態(tài)理論認為成本的邊際變動與業(yè)務量的方向無關,成本與業(yè)務量按比例均衡增減。但已有研究表明,成本與業(yè)務量變化是非線性關系(Noree和Soderstrom,1997)[1],即企業(yè)存在“費用粘性”現(xiàn)象(Banker和Byzalov,2014)[2]?,F(xiàn)有學者較多地關注了費用粘性的存在性及成因,對費用粘性的經濟后果問題目前國內少有正式文獻進行討論。在極少的有關費用粘性經濟后果的研究中,主要關注了費用粘性會降低分析師的預測,以及對分析師盈利預測準確度的市場反應分析(Weiss,2004)[3]1441。但是對于費用粘性的其他經濟后果如對盈余信息質量的影響等方面并未展開研究,而高的盈余信息質量對于改善資本市場中會計信息的媒介作用及其信息環(huán)境尤為重要(李鵬和陳希暉,2013)[4]。企業(yè)經營過程中,內部和外部因素會導致費用粘性的產生,費用的粘性性態(tài)又會向資本市場傳遞何種信息?費用粘性對會計盈余及時性非對稱性的影響又會作用至盈余信息質量,這就為本文研究費用粘性的經濟后果提供了契機。資本市場投資者如何對待費用粘性較大的公司?不同情形下費用粘性對盈余信息質量的影響是否不同,譬如,管理層預期和投資者觀念在金融危機前后的轉變是如何作用于費用粘性與盈余質量的關系?回答這些問題對于管理層合理地進行成本決策、投資者判斷以及監(jiān)管層監(jiān)管市場動態(tài)有著實證借鑒作用,而目前此類研究較為匱乏。

        二、 文獻述評

        學術界對費用粘性的研究緣起于對傳統(tǒng)成本模式的探討,學術界質疑傳統(tǒng)成本模式是否能足夠準確地反映生產經營的過程以作為管理層決策的基礎,但是相關的經驗證據極少。國內的學者也證實了中國上市公司存在“費用粘性”現(xiàn)象(孫錚和劉浩,2004)[5]。學術界對費用粘性的逐漸認可使眾多學者開始研究費用粘性的產生原因。費用粘性的產生原因可以分為調整成本、管理者預期和代理問題等三個方面。(1)調整成本觀點認為企業(yè)是一系列長短期契約和對各種資源投入承諾的結果。當企業(yè)想要改變對資源的投入,就會產生違背或調整契約的成本,這就是調整成本(BANKER等,2011)[6]。由于企業(yè)向下調整的成本大于向上調整的成本,所以業(yè)務量下降時的調整成本大于業(yè)務量上升時的調整成本,這種不對稱性就是費用粘性。(2)管理者樂觀預期觀點認為管理者的主觀意愿也會對費用粘性產生影響(Balakrishnan和Gruca,2008)[7]。管理者如果對企業(yè)的未來發(fā)展持樂觀態(tài)度,當業(yè)務量下降時就不會立即縮小企業(yè)規(guī)模和產量,而會維持在一定的水平上等待經濟回暖,那么維持這些日常運營的成本費用將不會隨著業(yè)務量成比例下降,這會形成費用粘性。(3)代理問題觀點認為公司治理和管理模式也會對費用粘性產生影響(Balakrishnan等,2004)[8]。因為管理層在治理公司時會發(fā)生自利行為,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等情形可能會使管理層的決策與企業(yè)價值最大化不一致,導致企業(yè)偏離資源的最優(yōu)配置,從而產生了費用粘性問題。有關中國的研究表明,若把中國滬深兩市A股上市公司根據實際控制人的性質分為國有和非國有公司,通過對2004至2010年的數據進行分析后可以發(fā)現(xiàn)國有上市公司的費用粘性要大于非國有上市公司的費用粘性(萬壽義和徐圣男,2012)[9]。

        現(xiàn)有文獻也對費用粘性的影響因素進行了深入和廣泛的研究。研究表明,企業(yè)需求不確定性越大、面臨的政治不確定性越大,費用粘性越大(BANKER等,2013;LEE等,2015)[10-11]。考慮到企業(yè)管理層的異質性,也有學者發(fā)現(xiàn)管理層特定動機(如CEO過度自信)會影響成本粘性(Kama和Weiss,2013;QIN等,2015)[12-13]。另外,無論是采用跨國數據還是單一國家數據,研究均發(fā)現(xiàn)完備的職工利益保護機制會降低企業(yè)的費用粘性(BANKER等,2013;Kim和Wang,2014)[14-15]。此外,也有文獻發(fā)現(xiàn)企業(yè)特定的需求會影響成本費用變化的非對稱性(Cannon,2014)[16],企業(yè)社會責任的履行會提高費用粘性(Habib和Hasan,2015)[17]。

        由于企業(yè)內部管理數據公開披露的匱乏,研究費用粘性的經濟后果不僅有助于我們探討管理會計的新模式,更有助于在企業(yè)要素市場與資本市場之間搭建一座橋梁。Banker和Chen構建了一個涵蓋了傳統(tǒng)成本習性和費用粘性的新模型來預測會計盈余(Banker和Chen,2006)[18]。他們按照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的思路,利用該模型解釋了SG&A(Selling,General and Administrative)費用占銷售額的比重和會計信息盈余質量之間關系的問題。Weiss首次研究了費用粘性的經濟后果,他重新考慮了費用粘性的衡量方式,發(fā)現(xiàn)公司成本行為的不對稱性會影響公司盈余分布的波動性,這些盈余的波動給分析師造成困擾,降低了分析師盈余預測的準確性(Weiss,2004)[3]1447。此外,Banker等學者也發(fā)現(xiàn)費用粘性會對會計穩(wěn)健性產生影響(Banker等,2015)[19]。

        本文選擇從盈余反應系數(Earning Response Coefficient,ERC)的角度來探析費用粘性的經濟后果。根據現(xiàn)有文獻,一方面,盈余的持續(xù)性、盈利質量以及投資者預期會對ERC產生正的影響。學者發(fā)現(xiàn)了非期望盈利變動的持續(xù)性越強,ERC越低(Kormendi和Lipe,1987)[20]。大部分小眾投資者會依賴于證券分析師或機構投資者的假設(Lev和Thiagarajan,1993)[21]。所以當投資者們的信息來源都出自同一個分析師,那么投資者對公司盈利預期的差異就會變小。研究證明,分析師盈利預測準確性的提高會使ERC變大(Abarbanell等,1995)[22]。另一方面,貝塔值、資本結構和無風險利率也會對ERC產生負面的影響。如果公司的未來盈余和未來報酬率的風險越大,那么投資者對給定數額的非期望盈余的反應就會越小(Easton和Zmijewski,1989)[23]。Billings發(fā)現(xiàn)權益負債率越高的公司,其盈余反應系數越低(Billings,1999)[24]。若把凈利潤分為三種,第一種期望無限持續(xù)的盈利的ERC等于(1+r)/r,r為理想環(huán)境下的無風險利率(Ramakrishnan和Thomas,1998)[25]。無風險利率的提高會使折現(xiàn)率增加,進而導致ERC的降低。

        總體而言,有關費用粘性的研究主要聚焦于證明其存在性和影響因素,即什么導致了費用粘性,而對費用粘性的經濟后果研究甚少,而此類研究可能更為重要。在現(xiàn)有文獻中,有關企業(yè)ERC影響因素的關注也未拓展至成本費用粘性。較以往文獻而言,本文首次將費用粘性和盈余反應系數納入同一研究框架來探究費用粘性的經濟后果。在現(xiàn)有ERC模型的基礎上,本文加入了費用粘性變量,構建了新的計量模型。通過科學、嚴謹的實證檢驗呈現(xiàn)了企業(yè)費用粘性是如何影響ERC以及在不同情境下費用粘性施加不同程度的影響。為檢驗費用粘性對盈余信息質量的影響,本文以我國A股上市公司作為初選樣本,首先檢驗費用粘性與盈余持續(xù)性之間的關系,然后檢驗了費用粘性與盈余反應系數的相互關聯(lián)。進一步地,本文檢驗了管理者(樂觀)預期和2008年金融危機對費用粘性與盈余反應系數相互關聯(lián)的調節(jié)作用。同時,本文也從外部監(jiān)督機制的角度,研究了四大會計事務所對費用粘性與盈余反應系數關系的影響。本文以期通過上述分析拓展費用粘性經濟后果的研究,并為上市公司管理層的決策提供實證借鑒。

        三、 理論分析和研究假說

        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具有信息含量和信號作用(王躍堂等,2001)[26],資本市場的證券價格能夠對會計信息作出反應。財務信息的有用程度可用財務報表公布后的股票回報(股票價格波動)與盈余的關系來刻畫,因此盈余反應系數可以有效地反映會計信息的質量。成本費用作為公司凈利潤的扣減項目,影響著公司的盈利和未來發(fā)展狀況。在資本市場中,理性的投資者會考慮費用粘性對公司價值及未來盈利水平及發(fā)展的影響,并會區(qū)別對待費用粘性較大公司和費用粘性較小公司。

        研究費用粘性的經濟后果有助于更好地認識其前因與后果,完善該研究領域的理論框架,但甚少有文獻關注其經濟后果。本文正是著力于此,并提出公司的費用粘性會影響盈余反應系數的理論預測,理由有三:(1)費用粘性會增加盈余波動性,從而降低盈余反應系數。費用作為收入的抵減項,存在較大費用粘性的公司,在其業(yè)務量下降時較少地削減成本,進而導致盈余產生更大的下降。也即是,收入變動幅度相同情況下,費用粘性使得會計收入在收入下降時下降得更多,費用粘性在會計收益非對稱性變化的非對稱性上起著放大效應,這進一步影響會計收益與股票回報之間的非對稱性關系。費用粘性的放大效應增加了會計盈余的波動性,進而降低了盈余反應系數。(2)費用粘性會影響企業(yè)未來預期的經營活動現(xiàn)金流,并因此影響股票的現(xiàn)行價格,這亦將導致會計收益和股票回報的關系呈現(xiàn)更強的非對稱性,從而降低盈余反應系數。當管理者認為業(yè)務量的下降是暫時的,其將維持當前的既定費用投入并承擔由此產生的經營成本。費用粘性會導致公司短期成本費用的提高和會計盈余的降低。但從長期來看,費用粘性的存在可能會增加未來市場競爭力,從而獲得更多和更穩(wěn)定的經營活動現(xiàn)金流。在市場有效的前提下,理性的投資者會視較高費用粘性特性為利好消息,股價會因此上升,這亦將導致會計收益與股票回報的非對稱性,從而降低盈余反應系數。(3)費用粘性增加了盈余的不可預測性,降低了證券分析師的盈余預測精確度,這也會進一步降低盈余反應系數。當分析師的準確度降低時,信賴這些分析師的投資者們的預期一致性就會趨于分散,分散的預期會造成資本市場上不一致的投資局面,那么公司釋放出的異常信息(如未預期盈利)就很難反映在股票價格上,盈余反應系數隨之降低。同時,當投資者意識到費用粘性較大公司的盈余預測準確性較低,會減少對公司盈余信息的依賴程度,市場對未預期會計盈余的反應較弱,這也會導致較小的盈余反應系數。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假設1:

        假設1:公司的費用粘性越大,盈余反應系數越小。

        本文認為不同情形下的費用粘性影響盈余反應系數可能不盡相同。為更好地探究費用粘性與盈余反應系數的關系,以窺費用粘性影響盈余反應系數的全貌,本文進一步從公司管理者預期、金融危機和公司治理等三個角度出發(fā),研究特定情形下兩者的相互關聯(lián)。(1)管理者的樂觀預期會影響費用粘性與盈余反應系數的關系。樂觀的管理者對自身能力評價相對更高,對項目投資成功概率的預期也會更高(余明桂等,2006)[27],這會促使管理者在更強的風險偏好下選擇積極的投資策略。典型的表現(xiàn)是,樂觀的管理者會低估設備投資成本和投資風險、高估投資項目的收益。樂觀也會促使管理者更果斷地在投資中承擔風險性項目,因此管理者的樂觀預期增加了其從事風險行為的動機和能力。而公司從事的風險行為越多,會計盈余的波動性越大,盈余反應系數會因此下降。樂觀的管理者會進一步放大費用粘性的影響。(2)費用粘性對盈余反應系數的影響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取決于企業(yè)經營所處的外部環(huán)境。以2008年金融危機為例,危機爆發(fā)后宏觀經濟出現(xiàn)劇烈動蕩,機器設備和原材料等成本急劇上升。上市公司的常態(tài)經營環(huán)境被打破,求生存和保穩(wěn)定替代利潤追逐成為企業(yè)的首要任務,有效地降低經營風險也成為了管理者決策的重心。這在客觀上降低了會計盈利的波動性,從而提高了盈余反應系數。因此金融危機會削弱費用粘性對盈余反應系數的影響。(3)公司治理的水平會影響費用粘性與盈余反應系數的關聯(lián)。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有效的公司治理能夠提高盈余質量。譬如,較高治理水平能夠抑制大股東的隧道挖掘行為和減少公司管理層的盈余管理動機。而盈余反應系數會隨著盈余質量的提高而提高。此外,公司的盈余質量越高,證券分析師對會計盈余的預測準確性也隨之提高,這也進一步提高了公司的盈余反應系數。因此較高的公司治理水平會降低費用粘性的影響。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假設2:

        假設2.1:當管理者樂觀預期時,費用粘性對盈余反應系數的影響更大;

        假設2.2:金融危機爆發(fā)后,費用粘性對盈余反應系數的影響更?。?/p>

        假設2.3:公司治理較好時,費用粘性對盈余反應系數的影響更小。

        四、 模型設定和變量選取

        (一) 樣本及其來源

        本文以中國滬深兩市2002年至2012年共11年的所有A股上市公司為初選樣本。之所以選擇2002年為起始年,是因為本文計算費用粘性所用上市公司的季度數據自2002年起才開始系統(tǒng)性披露。樣本中剔除了金融行業(yè)和研究數據缺失的樣本公司,一共有11997個公司-年觀測值。本文所用數據中,股票回報數據來自CCER數據庫,其他數據均來自深圳國泰安CSMAR數據庫。

        (二) 模型與變量

        1.費用粘性的刻畫。本文主要的解釋變量為費用粘性。參考Weiss的研究(WEISS,2004)[3]1447,本文采用下列公式來衡量費用粘性:

        (1)

        本文之所以使用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之和作為費用的計量,主要是因為管理者調整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的能力更強,用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之和作為費用的衡量能更好地研究其管理層費用預算行為及其經濟后果。費用粘性意味著營業(yè)收入上升時費用上升的幅度大于營業(yè)收入下降時費用下降的幅度,所以按照公式(1),費用粘性的衡量應該為負值。因此,費用粘性越大,Sticky值越小。為了更好地解釋實證結果,本文用stick表示Sticky的相反數,因此stick越大,費用粘性越高。

        2.模型設定。本文在相關研究的基礎上,加入了費用粘性變量,建立了模型(1):

        Returni,t=α0+α1UEi,t+α2UEi,t+α3Sticki,t+εi,t

        (1)

        在模型(1)中,Returni,t表示公司i在t期的超額回報率,以公司個股回報經市場回報調整表示。UEi,t表示市場對公司i在t期的未預期盈余。本文采用隨機游走模型(黃志忠和陳龍,2000)[28],以本期盈余減去上期盈余再除以上期盈余表示;斜率α1即為ERC,表示資本市場對公司盈余信息的市場反應。在模型(1)的基礎上,本文參照了相關研究(陳信元等,2001;王化成和佟巖,2006;董望和陳漢文,2011)[29-31],在模型中控制了證券市場風險系數(Beta系數)、公司規(guī)模(Size)、公司成長性(Tobin’s q)、公司資本結構(Leverage)以及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Ownership)等因素的影響。在回歸模型中,本文也同時控制了行業(yè)和年份的固定效應,建立了模型(2):

        Returni,t=α0+α1UEi,t+α2UEi,t*Sticki,t+α3Sticki,t+α4Betai,t+α5Sizei,t+α6Tobin’sqi,t+

        α7Leveragei,t+α8Ownershipi,t+Industrydummies+Yeardummies+εi,t

        (2)

        五、 實證結果

        (一) 費用粘性與盈余信息質量的特征

        1.描述性統(tǒng)計。表1為主要研究變量的描述性統(tǒng)計。由表1可知,在11997個樣本中,Stick的均值為0.08,說明我國上市公司存在費用粘性,這支持了現(xiàn)有研究的發(fā)現(xiàn)。為剔除離群值的影響,在進一步的檢驗當中,本文對表1中Return和UE等連續(xù)變量均進行了1%和99%的縮尾處理。

        2.費用粘性與盈余持續(xù)性的分組檢驗。在檢驗費用粘性與ERC之前,本文也計算了盈余持續(xù)性,將之作為盈余信息質量的衡量,并進行分組比較。根據短期盈余持續(xù)性方程,即當期盈余和滯后一期盈余的盈余持續(xù)性回歸方程:

        Ei,t+α+β×Ei,t-1+ε

        (2)

        在公式(2)中,β衡量了盈余持續(xù)性。表2按費用粘性從小到大排序后按百分比分為5組,將當期盈余和滯后一期盈余回歸后得出β系數,并比較5組的β大小。

        表1 變量描述性統(tǒng)計

        表2按費用粘性百分比分組進行盈余持續(xù)性回歸

        按stick百分比β(全樣本)β(stick>0)Quintile1(20%)0.99041.1351Quintile2(40%)0.62131.0696Quintile3(60%)0.96430.6310Quintile4(80%)0.52920.8327Quintile5(100%)0.09840.1411MeanDifference0.6407**0.7619**t-testonDifference3.9214.254

        注:**p<0.05。

        表2顯示,在全樣本中持續(xù)性相關系數β從Quintile 1(0-20%)中的0.9904下降到Quintile 5(80%-100%)中的0.0984,這說明費用粘性越大,公司盈余波動范圍增大,持續(xù)性減弱,盈余信息質量降低。為了避免成本反粘性對樣本數據的干擾(即存在Stick<0樣本時,Stick的組間不具有可比性),本文進一步把Stick分為正負兩大組,將當期盈余與滯后一期盈余進行回歸。在費用粘性大于0(Stick>0)的前20%的小組中盈余表現(xiàn)出較強持續(xù)性(β為1.1351)。由表2可知,盈余持續(xù)性相關系數β從Quintile 1(0-20%)中的1.1351下降到Quintile 5(80%-100%)中的0.1411。組間的β仍然在5%的水平上呈現(xiàn)出顯著差異,這也說明費用粘性越大的公司,盈余持續(xù)性越弱,盈余信息質量降低。

        (二) 相關系數分析

        表3列示了變量的相關性系數表。表3顯示,Return與UE相關性系數為0.074,在1%水平上顯著。本文進一步在多元回歸中檢驗了變量的VIF值,發(fā)現(xiàn)VIF值均小于1.3,不存在嚴重共線性問題。

        表3 變量相關系數表

        注:上三角為斯皮爾曼相關性系數,下三角為皮爾森相關性系數;*、**、***分別表示在10%、5%、1%水平顯著。

        (三) 回歸檢驗結果

        表4列示了費用粘性影響盈余反應系數的檢驗結果。第(1)列為基礎模型,結果顯示UE的系數為0.011,在1%水平上顯著,這說明總體樣本公司的盈余反應系數較高。本文進一步加入了費用粘性變量(Stick),表4第(2)列結果列示,UE和Stick交乘項在1%水平上顯著為負,表明費用粘性顯著降低了公司的盈余反應系數,這支持了本文的理論預測。本文在第(3)列中加入了其他控制變量,并控制了行業(yè)和年度的固定效應。結果顯示,未預期盈余和費用粘性的交乘項(UE_Stick)的系數仍為負(-0.013),并且在1%水平上顯著。第(3)列同時表明,公司風險(Beta)的系數為負(-6.153),這佐證了高風險會抵消高報酬的股票溢價的觀點。此外,公司規(guī)模(Size)、公司成長機會(Tobin’s q)與超額回報率(Return)正相關,說明規(guī)模較大和成長性較高公司更受投資者關注(馬連福和趙穎,2007)[32],引起更大的市場正反應。表4支持了假設1。

        本文進一步檢驗了管理層樂觀預期對費用粘性與盈余反應系數關系的影響。管理者樂觀或悲觀的情緒會影響其后續(xù)的企業(yè)決策(NOFSINGER,2005)[33]。既然管理者的預期會影響公司費用粘性的大小,當管理者預期較為樂觀時,企業(yè)會表現(xiàn)出較強的費用粘性,是否會對盈余反應系數的影響更大?本文采用國家統(tǒng)計局網站(http://www.stats.gov.cn)公布的企業(yè)景氣指數表示管理者預期。若企業(yè)景氣指數小于中位數則本文定義為管理者悲觀預期(ECO=0),否則為樂觀預期(ECO=1)。表5列示了管理者悲觀和樂觀預期的檢驗。

        表4費用粘性影響盈余反應系數的回歸結果

        因變量:Return(1)(2)(3)UE0.011***0.015***0.014***(8.08)(9.76)(9.11)UE_Stick-0.013***-0.013***(-6.49)(-6.78)Stick-0.064***-0.066***(-6.26)(-6.64)Beta-6.153***(-7.32)Size0.106***(15.98)Tobinsq0.360***(35.29)Leverage0.001***(4.62)Ownership0.001***(3.28)yearfixedeffectnonoyesindustryfixedeffectnonoyesConstant0.0010.004-2.929***(0.15)(0.70)(-16.68)No.ofobservations119971199711997Adjustedr-square0.0050.0110.113F-statistics65.21447.30452.136

        注:*、**、***分別表示在10%、5%、1%水平顯著。

        表5不同管理者預期下費用粘性對ERC的影響

        因變量:Return管理者悲觀預期(ECO=0)管理者樂觀預期(ECO=1)(1)(2)(3)UE0.010***0.015***-0.041**(3.21)(8.66)(-2.22)UE_Stick-0.006-0.014***0.062**(-1.60)(-6.96)(2.56)Stick-0.036*-0.072***0.100(-1.76)(-6.37)(0.79)Beta-9.857***-4.819***-6.120***(-5.66)(-5.04)(-7.28)Size0.0050.133***0.106***(0.33)(17.90)(16.00)Tobinsq0.216***0.409***0.359***(11.02)(34.24)(35.25)Leverage0.003***0.001***0.001***(4.74)(2.66)(4.55)Ownership0.002**0.001**0.001***(2.35)(2.26)(3.29)UE_ECO0.001***(2.96)ECO-0.018***(-14.51)UE_Stick_ECO-0.001***(-3.08)Stick_ECO-0.002(-1.31)yearfixedeffectyesyesyesindustryfixedeffectyesyesyesConstant-0.715*-3.272***-1.181***(-1.91)(-17.46)(-6.11)No.ofobservations2961903611997Adjustedr-square0.0940.1340.114F-statistics14.98952.74847.886

        注:*、**、***分別表示在10%、5%、1%水平顯著。

        表5的第(1)和(2)列是管理者樂觀預期和管理者悲觀預期的分組檢驗。若管理者存在樂觀情緒,當業(yè)務量下降時,公司的生產設備和人員等都會盡量維持在原來的水平,以等待經濟回暖;而處在悲觀狀態(tài)的管理者會立即削減日常運營的成本,所以管理者樂觀時會存在較大的費用粘性,對盈余反應系數的影響更大。第(2)列中費用粘性對盈余反應系數的影響顯著為負(-0.014)。同時,本文在第(3)列中,也控制了管理者樂觀預期和費用粘性以及未預期盈利的交乘項(UE_Stick_ECO),交乘項在1%水平上顯著為負,這也說明,當管理者預期樂觀時,費用粘性對盈余反應系數的負向影響更大,支持了假設2.1。

        表6列示了2008年金融危機對費用粘性與盈余反應系數關系的影響。2007年8月由美國次貸危機蔓延引起的金融海嘯不僅重創(chuàng)了美國的金融經濟體系,對世界經濟也造成了深遠的影響。在中國與其他國家的貿易往來愈加頻繁的同時,中國金融經濟與國際金融經濟的銜接也愈發(fā)緊密,連帶作用也在金融危機中顯現(xiàn)出來。面對國際市場需求的萎靡,國內實體經濟也受到了影響,那么投資者對于這些具有費用粘性公司的市場反應如何?本文進一步從更廣闊的動態(tài)視角觀察2008年金融危機這一重要外部事件對費用粘性與盈余反應系數關系的影響,這有助于從內部與外部角度較為全面、綜合地理解費用粘性的經濟后果。

        為了分析金融危機對費用粘性與盈余反應系數關系的影響,本文把2008年之后受到金融危機的時間段定義為Crisis為1,而2008年之前定義為Crisis為0。

        表6的第(1)列顯示,在金融危機之前,整體市場環(huán)境較好,費用粘性對盈余反應系數的負向影響更強,UE和Stick的交乘項在1%水平上顯著為負。而在金融危機之后,費用粘性對盈余反應系數的影響并不顯著。這可能是因為投資者認可費用粘性較強的公司產能利用率較高,從而在金融風暴的沖擊下度過難關的可能性更大。因此金融危機會削弱費用粘性對盈余反應系數的影響。表6的第(3)列同時控制了金融危機和費用粘性以及非預期盈利的交乘項(UE_Stick_Crisis),交乘項在1%的水平上顯著為正,這也表明金融危機降低了費用粘性與盈余反應系數的負向關聯(lián)。金融危機削弱了費用粘性的影響,支持假設2.2。

        表7列示了公司治理水平對費用粘性與盈余反應系數關系的影響。本文選用國際四大會計事務所審計作為高水平公司治理的代理變量。本文把研究分為四大審計子樣本和非四大審計子樣本。表7中的Big 4為啞變量,當公司為四大審計時則賦值為1,否則為0。

        表6金融危機影響費用粘性和盈余反應系數關系的檢驗

        因變量:Return金融危機前(Crisis=0)金融危機后(Crisis=1)(1)(2)(3)UE0.016***0.010***0.017***(8.41)(4.14)(8.92)UE_Stick-0.016***-0.003-0.016***(-7.50)(-0.68)(-7.65)Stick-0.074***-0.037*-0.076***(-6.32)(-1.94)(-6.60)Beta-5.571***-8.124***-6.198***(-5.16)(-6.20)(-7.38)Size0.152***0.0100.105***(18.63)(0.94)(15.95)Tobinsq0.476***0.235***0.359***(31.27)(16.68)(35.24)Leverage0.001***0.002***0.001***(2.63)(4.79)(4.66)Ownership0.001**0.001**0.001***(2.39)(2.17)(3.24)UE_Crisis-0.009***(-2.78)Crisis-0.223***(-6.70)UE_Stick_Crisis0.014***(3.00)Stick_Crisis0.039*(1.73)yearfixedeffectyesyesyesindustryfixedeffectyesyesyesConstant-3.732***-0.834***-2.735***(-18.80)(-3.18)(-18.92)No.ofobservations7947405011997Adjustedr-square0.1350.1130.114F-statistics48.55723.45747.903

        注:*、**、***分別表示在10%、5%、1%水平顯著。

        表7不同公司治理水平下費用粘性對盈余反應系數的影響

        因變量:Return非四大審計(Big4=0)四大審計(Big4=1)(1)(2)(3)UE0.014***0.0030.014***(9.19)(0.62)(9.10)UE_Stick-0.013***0.002-0.013***(-6.97)(0.22)(-6.87)Stick-0.067***-0.031-0.068***(-6.52)(-0.74)(-6.66)Beta-6.077***-5.520*-6.126***(-6.91)(-1.95)(-7.29)Size0.114***0.091***0.111***(15.92)(3.71)(16.20)Tobinsq0.358***0.330***0.359***(34.07)(7.06)(35.28)Leverage0.001***0.003**0.001***(4.02)(2.57)(4.35)Ownership0.001***0.0020.001***(3.30)(1.13)(3.31)UE_Big4-0.001(-0.86)Big4-0.070***(-3.07)UE_Stick_Big40.012(1.02)Stick_Big40.039(0.83)yearfixedeffectyesyesyesindustryfixedeffectyesyesyesConstant-3.274***-2.729***-3.030***(-19.31)(-4.46)(-16.90)No.ofobservations1120179611997Adjustedr-square0.1150.1520.114F-statistics49.5395.90946.380

        注:*、**、***分別表示在10%、5%、1%水平顯著。

        表7的分組檢驗顯示,在四大審計組中,費用粘性對盈余反應系數的影響并不顯著,但在非四大的組別中,費用粘性對盈余反應系數的影響顯著為負(-0.013),且在1%的水平上顯著。這說明外部較強的監(jiān)督會削弱費用粘性的作用。本文對第(1)和(2)列UE_Stick的系數進行了Chi方檢驗,發(fā)現(xiàn)兩組的系數是有顯著差異的。審計以特有的監(jiān)督與治理功能可以有效地制約企業(yè)的費用粘性特性,表7的研究發(fā)現(xiàn)支持了假設2.3。我們同時也增加了UE、Stick和Big 4三者的交乘變量,表7的第3列檢驗的結果顯示交乘項系數為正,T值為1.02,并沒有達到0.1水平上的顯著性。

        六、 研究結論與展望

        本文從公司的費用性態(tài)出發(fā),以2002至2012年中國A股上市公司為觀測樣本,研究了費用粘性對公司盈余信息質量的影響。在資本市場中,投資者會考慮費用粘性對公司價值及未來發(fā)展的影響,并會對費用粘性較大公司和費用粘性較小公司區(qū)別對待。與現(xiàn)有研究相比,本文的主要研究結論為:(1)費用粘性會降低企業(yè)盈余的持續(xù)性,并且導致較小的盈余反應系數。這可能是企業(yè)費用粘性的放大效應增加了盈余的波動性,導致企業(yè)釋放的未預期盈利很難反映在股票價格上。(2)當管理層較為樂觀時,費用粘性對ERC的負向影響更大。因為樂觀的管理層傾向于投資于高風險的項目,從而增加盈余的波動性,會對ERC產生增量降低效應。(3)金融危機和較好的公司治理質量會降低費用粘性對ERC的影響。這是因為金融危機后,管理層主動降低了企業(yè)經營風險,這在客觀上降低了會計盈余的波動性,從而削弱了費用粘性的影響。此外,較高的公司治理質量抑制大股東的掏空行為以及提高分析師的預測精度,從而在客觀上降低費用粘性的影響。

        對于費用粘性的研究不僅有助于學術界解釋公司的成本行為這一“黑箱”,同時也為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之間的互動研究架起橋梁。因此本文通過費用粘性經濟后果的研究,試圖從費用習性的角度了解會計盈余的信息含量以及企業(yè)價值的決定因素。本文的理論意義體現(xiàn)在,深入研究費用粘性問題有助于豐富管理會計理論和財務會計理論。費用粘性對管理會計中成本習性的傳統(tǒng)模型提出了嚴峻的挑戰(zhàn),本文研究可在一定程度上為費用粘性的計算在中國情境下提供經驗證據。本文拓展了費用粘性經濟后果的研究,關注了費用粘性對盈余信息質量的影響。在成本粘性較強的企業(yè),盈余的波動性較強,證券分析師追蹤更少且預測精度更低。投資者在做決策時因此較少依賴已確認的會計信息,對未來預期盈余的反應更弱。本文的實踐意義在于突破了傳統(tǒng)的費用控制理念,費用粘性的研究有助于企業(yè)重塑費用控制和成本管理理念,打破固有的企業(yè)管理會計分析框架。在可控范圍內,企業(yè)管理層理性的選擇是降低費用粘性。因為費用粘性會影響到投資者對于公司盈余信息質量的判斷,降低費用粘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投資者“用腳投票”行為。同時企業(yè)也應該提高公司治理的質量,更多地聘請國際四大會計事務所來審計。研究也發(fā)現(xiàn),管理層的樂觀預期是一把雙刃劍,本文的結論為實務界在選聘高管時也提供了可以借鑒的經驗證據。盈余信息質量是投資者決策的重要信息來源,其可靠性收到了監(jiān)管部門和市場研究者的高度關注。會計信息在債務融資中具有重要作用(鄧建平,2014)[34]。已有研究發(fā)現(xiàn),較低的盈余信息質量不僅降低了公司的資本配置效率,同時也增加了公司融資的成本。而費用粘性正是引致較低盈余信息質量的重要誘因,會降低會計信息的契約有效性。因此企業(yè)管理層需要對費用粘性問題予以足夠的重視。

        本文的局限在于計算成本費用的相關數據從2002年開始的年度數據變量,未能夠拓展至更早年份。此外,本文計算費用粘性的方法也存有一些不足。在未來研究中也將嘗試采用其他變量來刻畫費用粘性。此外,本文也沒有考慮費用粘性影響的反饋效應。費用粘性會影響盈余反應系數,可能又會反過來影響經理層的成本和費用的預算制定。

        參考文獻:

        [1]NOREE E,SODERSTROM N.The Accuracy of Proportional Cost Models:Evidence from Hospital Service Departments[J].Review of Accounting Studies,1997,2(1):89-114.

        [2]BANKER R D,BYZALOV D.Asymmetric Cost Behavior[J].Journal of Management Accounting Research,2014,26(2):43-79.

        [3]WEISS D.Cost Behavior and Analysts’ Earnings Forecasts[J].The Accounting Review,2004,85(4):1441-1471.

        [4]李鵬,陳希暉.強制采用IFRS對信息環(huán)境的影響研究——基于分析師預測的視角[J].會計與經濟研究,2013(3):27-39.

        [5]孫錚,劉浩.中國上市公司費用“粘性”行為研究[J].經濟研究,2004(12):26-34.

        [6]BANKER R D,BYZALOV D,PLEHN-DUJOWICH J M.Sticky Cost Behavior:Theory and Evidence[R].Working paper,Temple:Temple University,2011.

        [7]BALAKRISHNAN R,GRUCA T S.Cost Stickiness and Core Competency:A Note[J].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2008,25(4):993-1006.

        [8]BALAKRISHNAN R,PETERSEN M J,SODERSTROM N S.Does Capacity Utilization Affect the “Stickness” of Cost[J].Journal of Accounting Auditing & Finance,2004,19(3):283-299.

        [9]萬壽義,徐圣男.中國上市公司費用粘性行為的經驗數據——基于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性質不同的視角[J].審計與經濟研究,2012(7):79-86.

        [10]BANKER R D,BYZALOV D,PLEHN-DUJOWICH J M.Demand Uncertainty and Cost Behavior[J].The Accounting Review,2013,89(3):839-865.

        [11]LEE W J,PITTMAN J,SAFFAR W.Political Uncertainty and Cost Stickiness:Evidence from National Elections around the World[R].Working Paper,Available at SSRN 2596506,2015.

        [12]KAMA I,WEISS D.Do Earnings Targets and Managerial Incentives Affect Sticky Costs?[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2013,51(1):201-224.

        [13]QIN B,MOHAN A W,KUANG Y F.CEO Overconfidence and Cost Stickiness[J].Management Control & Accounting,2015,4(2):26-32.

        [14]BANKER R D,BYZALOV D,CHEN L T.Employment Protection Legislation,Adjustment Costs and Cross-country Differences in Cost Behavior[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13,55(1):111-127.

        [15]KIM J B,WANG K.Labor Unemployment Risk and Sticky Cost Behavior[R].Working Paper.Hongkong:Hongkong City University,2014.

        [16]CANNON J N.Determinants of “Sticky Costs”:An Analysis of Cost Behavior Using United States Air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Data[J].The Accounting Review,2014,89(5):1645-1672.

        [17]HABIB A,HASAN M M.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Cost Stickiness[R].Working Paper,Available at SSRN 2638593,2015.

        [18]BANKER R,CHEN L.Predicting Earnings Using a Model Based on Cost Variability and Cost Stickiness[J].The Accounting Review,2006,81(2):285-307.

        [19]BANKER R D,BASU S,BYZALOV D,et al.The Confounding Effect of Cost Stickiness on Conservatism Estimates[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15,61(1):203-220.

        [20]KORMENDI R C,LIPE R.Earnings Innovations,Earnings Persistence,and Stock Returns[J].Journal of Business,1987,60(3):323-346.

        [21]LEV B,THIAGARAJAN S R.Fundamental Information Analysis[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1993,31(2):190-215.

        [22]ABARBANELL J S,LANEN W N,VERRECCHIA R E.Analysts’ Forecasts as Proxies for Investor Beliefs in Empirical Research[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1995,20(1):427-447.

        [23]EASTON P D,ZMIJEWSKI M Z.Cross-sectional Variation in the Stock-market Response to Accounting Earnings Announcement[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1989,11(2):117-141.

        [24]BILLINGS B K.Revisit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Default Risk of Debt and the Earnings Response Coefficient[J].The Accounting Review,1999,74(4):509-522.

        [25]RAMAKRISHNAN R T S,THOMAS J K.Valuation of Permanent,Transitory,and Price-irrelevant Components of Reported Earnings[J].Journal of Accounting,Auditing & Finance,1998,13(3):301-336.

        [26]王躍堂,孫錚,陳世敏.會計改革與會計信息質量——來自中國證券市場的經驗證據[J].會計研究,2001(7):16-27.

        [27]余明桂,夏新平,鄒振松.管理者過度自信與企業(yè)激進負債行為[J].管理世界,2006(8):104-112.

        [28]黃志忠,陳龍.中國上市公司盈利成長規(guī)律實證分析[J].經濟研究,2000(12):11-19.

        [29]陳信元,張?zhí)镉?陳冬華.預期股票收益的橫截面多因素分析:來自中國證券市場的經驗證據[J].金融研究,2001(6):1-18.

        [30]王化成,佟巖.控股股東與盈余質量——基于盈余反應系數的考察[J].會計研究,2006(2):66-74.

        [31]董望,陳漢文.內部控制、應計質量與盈余反應——基于中國2009 年A 股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審計研究,2011(4):68-78.

        [32]馬連福,趙穎.上市公司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影響因素研究[J].證券市場導報,2007(3):4-9.

        [33]NOFSINGER J R.Social Mood and Financial Economics[J].The Journal of Behavioral Finance,2005,6(3):144-160.

        [34]鄧建平.銀行關聯(lián)、會計信息與債務融資——基于我國民營企業(yè)的實證研究[J].會計與經濟研究,2014(1):3-14.

        (責任編輯傅凌燕)

        收稿日期:2015-12-25

        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國企高管晉升激勵、集團內部資本錯配與企業(yè)績效:理論與實證”(71502130);武漢大學自主科研項目(人文社會科學)“制度環(huán)境、企業(yè)集團內部資本運作與經濟后果”;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費專項資金項目

        作者簡介:蔣德權,男,講師,管理學博士,主要從事資本市場實證會計研究;徐巍,男,博士研究生,主要從事公司治理研究。

        中圖分類號:F23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2154(2016)08-0077-10

        Does Cost Stickiness Affect Earnings Information Quality?—Evidence from Chinese Listed Firms

        JIANG De-quan1, XU Wei2

        (1.EconomicsandManagementSchool,WuhanUniversity,Wuhan430072,China;2.SchoolofBusiness,NanjingUniversity,Nanjing210093,China)

        Abstract:The paper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cost stickiness behavior on earnings information quality, and we further argue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st stickiness and earnings information quality depends on different settings. Th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more sticky cost induces lower earnings persistence and lower earnings response coefficients. We further find that managers’ opportunistic expectation, firms’ adjusted costs and agency costs moder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st stickiness and ERC. Overall, our findings can contribute to the research of economical consequence in related literatures.

        Key words:cost stickiness; economic consequences; earnings information quality

        猜你喜歡
        經濟后果
        財務重述與經濟后果
        會計穩(wěn)健性研究綜述
        商情(2016年43期)2016-12-23 13:25:14
        會計師事務所業(yè)務分拆問題研究
        中文信息(2016年10期)2016-12-12 10:46:34
        2014版會計準則經濟后果及swot應用分析
        內部控制審計文獻綜述
        商(2016年32期)2016-11-24 16:05:57
        對我國募集資金投向變更問題的研究
        中國市場(2016年38期)2016-11-15 23:13:12
        會計穩(wěn)健性國內相關研究述評
        商(2016年28期)2016-10-27 20:56:22
        EVA考核在我國的應用現(xiàn)狀及完善建議
        商(2016年28期)2016-10-27 09:12:38
        表外負債與企業(yè)投資效應的關系研究
        股權再融資政策變遷的經濟后果文獻綜述
        日韩午夜免费视频精品一区| 无码av在线a∨天堂毛片| 免费无码AⅤ片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夜色视频久久| 亚洲欧洲国产码专区在线观看| av潮喷大喷水系列无码| 亚洲女同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蜜臀久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卡| 人人妻人人爽人人澡人人| 久久免费大片|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含羞含羞草| av影片在线免费观看| 50岁退休熟女露脸高潮| 99re免费在线视频| 亚洲成生人免费av毛片|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视频播放| 欧洲亚洲视频免费| 国产少妇露脸精品自拍网站| 亚洲av无码偷拍在线观看| 真人与拘做受免费视频| 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丝袜| 亚洲中文字幕视频第一二区| 国产情侣真实露脸在线| 欧美极品少妇性运交| av在线免费观看你懂的|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地址| 亚洲熟女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人妻AⅤ一区 二区 三区| 我也色自拍俺也色自拍| 国产爆乳无码一区二区麻豆|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麻豆| 欧美丝袜秘书在线一区| 国语淫秽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中文字幕乱人伦在线观看| 在线播放国产女同闺蜜| 精品一区2区3区4区|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丝袜高跟鞋| 亚洲男人av香蕉爽爽爽爽| 视频一区中文字幕亚洲|